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網遊大時代->章節

第399章 從遊戲到奧運會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在《EVE:勢力戰爭》版本中想要跑馬圈地,並不是說把艦隊開到一個無人的星系,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太空堡壘基地了。

儘管遊戲官方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玩家打造自己的家園,讓玩家可以互相拆家,但冰島遊戲公司還是很有節操的,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增加了很多流程,讓這個玩法至少看上去不那麼地直白單調。

首先一點,就是要攀科技樹,如果軍團的生產研發技術達不到要求,是無法生產或者只能生產較低階別的設施和要塞的。

所以一個小軍團,或者剛剛成立的軍團想要圈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是說隨隨便便組織一幫人就能霸佔一塊星域當山大王,得培養自己的生產製造後勤號才有資格成為一方勢力。

而軍團後勤號,一個還不行,往往是十幾個號,往不同科技技能方向專精發展,才能節省生產時間和資源消耗成本,高效配合軍團完成霸業。

所以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前世的時候,後勤玩家往往就是如此,一個人控制幾個號甚至十幾個號,前期總投入至少得好幾萬,一般都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不是遊戲幣,是現實貨幣。

這類玩家有的是軍團自己集資培養的後勤號,也有的就是純職業玩家,前期投入這麼多錢,後面都會加倍賺回來。

這其實就是刺激玩家消費和啟用遊戲內部經濟的一種手段。

表面看遊戲每天線上人數只有1、2萬人,實際上,每個月充值的玩家人數起碼是這個資料的兩倍,畢竟一個賬號是不可能把《EVE》裡所有方向的科技技能全都掛滿的,但凡有點經濟實力的遊戲老闆,比如方傑這樣的,都會多開小號甚至N開,分不同方向掛技能。

而玩家們用充值點與遊戲幣進行互換,無論充值點如何進行內部流通,真正賺錢的是遊戲公司,只要玩家還繼續玩下去,賺到的遊戲充值點就不是真金白銀。

玩實力戰爭,除了攀科技搞後勤,還得刷聲望值,用聲望值找NPC勢力換取一些特殊的與勢力戰爭玩法有關的材料資源或裝置裝置。

《EVE》裡的聲望值,與傳統網遊裡的聲望是有區別的,說是聲望,其實就是軍功,其本質是一種換取特殊資源的遊戲幣,獲取的方式就是完成遊戲裡的各種任務,或者刷怪。

而《勢力戰爭》版本下,還增加了一個快速獲取途徑,玩家可以加入四個NPC種族國家陣營,以幫助己方陣營爭奪佔領對方星系,擴大領土範圍為遊戲目標。

這也是這個版本被叫做「勢力戰爭」的原因之一。

玩家軍團勢力成長起來之前,可以先加入NPC勢力陣營,模擬體驗一下勢力戰爭玩法,為後期玩家軍團自建勢力積累戰鬥經驗。

說是模擬體驗,NPC的星艦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其實主要就是玩家與玩家之間的PVP活動,無非是代表NPC勢力陣營參與罷了。

玩家透過系統報名參加勢力戰爭後,就相當於《傳奇》裡從和平模式變成了公會模式,可以在兩個NPC國家陣營交界地帶,與敵對陣營玩家對相鄰星系進行攻防戰,可隨意擊殺其他國家陣營的玩家,而不必考慮星系安全級別。

這種玩法類似於奪旗,其核心內容,就是只要呆在星系內「複合物」附近的一定範圍內,己方奪旗進度條就會增長,達到一定的時間就算是完成了佔領,前世被玩家們俗稱為"繞杆子"。

繞杆子期間,當然會有NPC也有敵對陣營玩家前來防守,因此雙方往往會對某一個星系進行反覆爭奪,這其中不光關乎到勢力聲望的獲取,還關乎可以順帶殺人越貨。

所以這種刷聲望的方式,收益高,風險也大,如果沒有軍團勢力作為靠山,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奪旗成功的,更多的時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且由於是開放性世界,奪旗對遊戲世界裡的NPC國家勢力領土,是有實實在在的影響的,奪得一個星系,那麼NPC國家版圖範圍就會擴大一分。

因此這也是軍團勢力戰爭的預演,或者說是軍團勢力玩法的新手教學。

**黃龍、釜底抽薪、****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想要滅掉一方實力,只能步步為營,如果雙方都很強硬的話,每一個星系都可能會進行反覆爭奪,從而死傷無數,消耗大量的遊戲資源。

所以「勢力戰爭」版本的初期,所謂的跑馬圈地,其實就是給NPC國家實力圈地,因為軍團勢力成立需要大量的聲望換取一些特殊資源和裝置,而繞杆子是刷聲望最快的方式,圈住一片區域,快速刷聲望,才是玩家軍團當下的首要任務。

即便不考慮軍團發展,繞杆子也是最賺錢的辦法。

刷到的聲望可以換取各種特殊遊戲道具,比如勢力裝備、各類圖紙等,這些是玩家無法自行生產的,因此物以稀為貴,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個好價錢,一小時刷個價值1、2億遊戲幣的東西不成問題。

所以即便對稱霸一方沒有野心的小軍團和PVE軍團,甚至零散玩家們,在利益驅使下,也對勢力戰爭玩法趨之若鶩,儘管他們主要只是去打醬油混聲望的。

這就使得繞杆子活動進行的異常激烈,遊戲裡不再是之前玩家軍團之間的零星PK了,而是全服玩家都參與了進來,儘管大多數玩家主要只是去打醬油混聲望的,可如果己方優勢明顯的情況下,也不介意順帶落井下石。

但任何遊戲到了國人玩家手裡,或者到了方傑手裡,就變得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方傑也繞杆子,不光自己繞,還帶著軍團的三百多玩家繞,不光帶著自己軍團繞,還把500國人礦工全都喊來繞。

此前幾個月下來,他手中積累的礦產資源太多了,如果不想讓價格下來,市場上短期內只能慢慢拋售掉一部分,甚至每天賣出的還沒產出的多。

所以乾脆讓國人礦工們都停一停,直接來繞杆子,順便還能挺一挺物價。

繞杆子可比挖礦來錢快多了,以這些礦工們的技能效率等級、礦船級別以及採集到的礦產稀有度,挖一個小時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挖到價值1億星幣的礦物,但繞杆子可以賺這麼多,只要不被爆船。

其實爆船也沒啥,開著最垃圾的白板護衛艦過來繞就是了,就算損失了,也才幾十萬星幣,500名礦工哪怕被爆了490艘護衛艦,只要有10個人順利繞一個小時,本錢就回來了,還有賺的。

更何況...

華人軍團正規軍有300人,華人礦工24小時實時線上的有500人,這加在一起就是800人!

就問一句:敵方陣營勢力的玩家誰敢來捅這個馬蜂窩?

別說過來以身犯險了,恐怕剛一進入該星系,看到成百上千的敵對玩家在本地頻道裡扎堆,當場就會嚇尿吧?

就算知道這些華人玩家開的都只是白板護衛艦,可哪怕開一艘戰列艦過來,也會被螞蟻咬死大象啊!

更何況,旗杆「複合物」所處的空間,是分等級的副本,戰列艦也進不了低階旗杆副本,能進一級副本的,只能是護衛艦或者驅逐艦。

大家都是差不多級別星艦的情況下,單挑800艘護衛艦,誰給你勇氣?

所以搞笑的是,遊戲世界裡亂起來的同時,唯獨方傑掌控的華人軍團這邊的戰線卻是異常平靜。

不是沒有敵對陣營玩家前來抵抗防守,不過大部分玩家剛從星門裡跳躍出來,進入了正在爭奪的星系,看到本地頻道敵對玩家扎堆後,第一時間就立馬調轉船頭逃跑。

部分不怕死的老外很好奇,想探探虛實,開著白板護衛艦到"軍旗"附近晃悠了一圈,然後就看見了震撼的一幕——奪旗區域裡上千艘護衛艦密密麻麻扎堆在一起,並按照某種奇妙的規則環繞旗杆飛行!

而且聊天頻道裡還有一個叫「niubi」的玩家在那裡說一些看不懂的話:"lai,dajia ,haiqilai!!!zuo sanquan you sanquan,zanmen raoqilai!"

如果他懂得中文拼音的話,就知道方傑是在說:來!大家嗨起來!左三圈,右三圈,咱們繞起來!

華人軍團最初低調發育的時候,方傑是嚴禁大家在遊戲裡打拼音的,不過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冰島遊戲公司都知道他身份了,遊戲裡其他老外們也都知道了他和那些國人礦工們是來自華國的,而他也已經完成了遊戲裡的原始積累。

所以,既然沒法低調了,那就再高調一點。

比如本來是很嚴肅的勢力戰爭繞杆子活動,卻被方傑玩成了盛大的太空舞會,不光直播給了國內觀眾,還錄了影片發到了遊戲官網上。

結果參與的人數更多了,前來繞圈的不光有國人玩家,老外們也跑來打醬油。

其實老外更沙雕好吧,看到這麼有趣的活動,自然要跑來湊熱鬧,這會兒大家似乎都放下了國家之間的成見,即便語言不通,但快樂是共通的。

甚至就連過來一探虛實的幾個敵方陣營玩家,也參與到了其中,因為擁有壓倒性優勢的方傑一方玩家根本沒興趣對付這幾條雜魚,給了他們一起狂歡的機會。

遊戲官方看到這一幕,則是一臉懵逼。

咱們搞出勢力戰爭版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玩家自相殘殺好不好,結果你們居然開起了patty!

但讓遊戲官方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是一個開始。

隨後方傑率領華人軍團,每佔領一個星系,就會搞一場盛大的表演活動,不光吸引了全服玩家的目光,甚至海內外媒體還將其作為趣聞進行了報道。

甚至也在某次新聞中提了一句這事,對其點了個贊。

那意義可就不一般了,要知道遊戲一直是不被廣大家長接受的事物。

因為方傑在接下來的太空舞會中,秀出了非常有特色的中國元素,而且不少老外還參與其中,以至於對整個國際輿論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實方傑也沒幹別的,只是靈光一現,想到前世看過的那些無人機燈光表演秀,深受海內外網友的好評,既然無人機可以,那《EVE》裡面用星艦豈不是更可以?

這也算是一種文化輸出了。

所以最初方傑只是讓國人玩家繞圈玩,但漸漸就玩出了花樣。

比如在攻下第三個星系時,在他和軍團管理者們的共同策劃和指揮下,八百名國人玩家用清一色的同系護衛艦,在太空中擺出了巨大的"I **** you"字母。

搞文化輸出是要套路的,一開始先讓全世界玩家知道,華人心中是充滿愛的,也是讓遊戲官方知道,華人是愛這款遊戲的,免得官方鬧什麼么蛾子,禁止這種有打臉嫌疑的活動。

果不其然,這次活動獲得了遊戲官方認可,總算發聲表示對於華人玩家的這種行為是持認可和讚賞的態度,並再次重申《EVE》是一款開放自由的世界,玩家在遊戲裡擁有絕對的自由權,官方並不會出面干涉玩家們的活動。

見效果不錯,方傑這才加碼,華人玩家在第四次活動中,弄了幾個世界建築奇觀的造型,其中就有蜿蜒而上的**造型。

在接下來的表演活動中,又將各個國家的地標性建築齊活了一遍,比如美國自由女神像、德國、法國埃菲爾鐵塔、英國白金漢宮、德國新天鵝堡...等等,當然,壓軸的就是***!

到了這一步,方傑決定繼續加碼了,開始展示各國的名稱,但全部用中文顯示:英、法、德、美,以及中國!

這就逼得看樂子的老外玩家,不得不四處打聽這些中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一聽說原來是自己國家的名字,這才恍然大悟,心裡可能會產生的一點怨念一下子就沒有了。

而且由此對漢語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不說專門去學中文什麼的,至少對本國國名的漢字書寫有了學習模仿的興趣,一旦學會,以後還能在人前裝裝逼。

國家名稱展示之後,就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圖案,為了充分展現各個國家國旗的顏色和細微的區別,方傑為此還破費了一些充值點,在遊戲裡購買了艦船塗裝皮膚。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最後壓軸展示的是非常鮮活的五星紅旗!

並且,在此後的軍團活動中,華人軍團表演前都會來一個國旗升旗儀式!

每當遊戲裡出現這一幕,讓老外們驚羨不已的同時,也讓無數華人玩家和觀看直播的華國網友不禁淚目。

儘管這種行為可能形式大於內容,娛樂性大於政治性,但有些情緒是無法控制的。

從2004年往回看,華國幾十上百年間,都是被老外們欺負的物件,民族自信心很受打擊,如今國際地位雖然還沒有太大的改觀,但在遊戲裡華人能昂首挺胸搞出這麼有國際影響的事情出來,還是相當令人感到自豪和欣慰的。

升旗儀式極大地提高了華人軍團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讓老外們終於意識到,雖然現實中華國似乎不怎麼樣,但遊戲裡的華人玩家卻真的牛逼起來了...

華人軍團的名稱和他們的老大,就是叫「牛逼」,所以這個詞是《EVE》遊戲裡老外玩家們最先學到的也是最先明白的第一個中文詞和發音,其次就是「666」。

現在老外們之間互相垮對方牛逼,不再是用「amazing」了,而是也學著華人用「niubi」或「666」。

甚至為此還音譯,創造發明了一個新的英語單詞「niubility」或「y」,這些用法也經常被簡寫為「NB」。

這就是一種文化輸出,就像中文裡的音譯詞「咖啡」一樣,現在透過遊戲,英語裡硬是加了一個中文的音譯詞,儘管這個詞可能有些粗俗,但也算是一種成功。

除了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之外,當然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細節,不一而足。

方傑深知,搞文化輸出的前提,就是得有影響力,而要想有影響力,就得牛逼起來,同時還要講究套路,直接灌輸是肯定不討喜的,所以他的做法就是一層層地加碼,讓老外們不會太過反感。

如果升旗儀式從一開始就弄的話,必然會被人上綱上線,說華人玩家在搞政治,遊戲官方說不定都會跳出來禁止這種行為,如今就不一樣了,華人搞得跟奧運會開幕式一樣,掛掛自己的國旗也沒啥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起奧運會,今年恰好是奧運年,下一屆就是華國的奧運會了。

所以表現秀中,方傑還展示了「one world one dream」前世華國舉辦奧運會時的口號。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瞧瞧,看看咱們華人玩家就知道了,咱們華人其實挺熱愛和平的,別動不動就喊什麼華國威脅論,你們絕對是杞人憂天...

為了證明這一點,方傑隨後還把嘻哈圈的口號拿了出來:「pid live」,愛與和平。

當然不可能擺明了稱讚方傑在搞文化輸出,所以繞著彎子誇他這兩句口號喊的好,非常正確地表述了華國一貫的國際主張和理念,認為《EVE》裡的華人玩家給國家長臉了。

說京城奧組委正在考慮將「one world one dream」用於京城奧運會的口號,並且還邀請方傑以此為創作理念,寫一首奧運會主題宣傳曲。

呃...《我和你》嗎?

收到邀請的方傑一臉懵逼,因為他不是很喜歡這首歌,哪怕搬運,也不是很想搬運,但他已經在業內坐實了"曲爹"的這個稱號,要是不有所作為,怕是說不過去。

那就《北京歡迎你》吧,應付應付也就得了...

相關推薦:重生之礦業巨頭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牙印重返1982重生在70年代早安,顧太太進化師:我在巨龍背上建天國極品足球經理青蓮劍仙重生之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