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重生農家樂->章節

25、生錢之道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秀瑤又趕緊請教,柳絮看她這麼點就這麼好學,極是耐心地給她講了講,秀瑤這才恍然大悟,從前逛博物館,對這些真是好奇至極,只是看著覺得挺簡單的,沒想到還有這麼多門道在裡面呢。

這時代的一匹布和現代一百米一匹的自然不是一個概念,而且門幅也不像現代那樣一米到一米四五或者兩米的都有,而是受人的雙手間距限制,一般在一尺多到兩尺之間,不會很寬。

從前在博物館看到的所謂四幅、六幅、八幅裙面等,估計也就是這個意思,布匹的門幅太窄,制衣服的時候只能一幅幅拼湊起來,要做床單背面的話,就更要如此了。

秀瑤若有所思,又問一匹布通常來說能賺多少錢,柳絮笑道:“小丫頭這麼小,倒是有當家的意思呢,怎麼你想學,小姨教你,等你大一點就可以織布了。”

秀瑤笑了笑,沒有多說,透過小姨的介紹,她看織布也不錯,一匹布如果好的話,能純賺個百八十文呢,一天什麼都不幹平均來說能織個兩三米的話,五六天也能一匹,比繡鞋墊還好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秦家有織布機,那娘就能織布了吧。

秀瑤知道母親是會織布的,村裡有人需要織布了還找她幫過忙呢。

“小姨,那我娘怎麼不織布啊,我看比繡鞋墊還賺錢呢。”繡鞋墊也夠累的,黑燈瞎火的,嬤嬤還不捨得給點燈。

而且如果織布的話,她還能幫忙呢,她大學的時候還專門研究過紡織機等許多手工機器的發展,畢業也幫教授做過此類課題,所以她對這些古代機械瞭解還是挺多的。也知道如何將家用織布機稍微改進下,是可以提高紡紗織布速度的。

柳絮笑道:“你娘倒是會織布,可也得你嬤嬤同意啊,織布哪裡是那麼簡單的活兒?你家裡棉花多不多?地除了吃飯還有多少富餘?

另外這布也不是那麼容易織的,你得種棉花吧,軋棉花彈棉花吧,還得搓花眼子、紡線、拐線吧,弄好了你還得漿線,晾線,再打筒子,纏穗子,這些就夠你忙活許久的了。上機一次,準備時間就要很久。”

陳桂花接著道:“這還不算呢,之後你還得跑趟兒啊,穿繒啊、整經啊,那活兒可多了。你小姨一機布織好了,等再跑趟兒什麼的四五個人一天弄不好呢。”

秀瑤聽得直咋舌,看來做什麼都不簡單,否則織布能發家致富,嬤嬤那麼精明的人怎麼會不幹呢。而且據說古代織機很普遍,除非是特別窮的人家,幾乎是三五家就有一架的,也不見他們都靠這個發財了。哎,看來自己想法太簡單了。

她瞥眼去看正在防線的柳芸,只見她一手搖紡車,一手捏著一根棉花條前後的□□著,伴隨著嗡嗡嗡之聲那棉線就纏在穗子上了。

她又問道:“三姐姐,你一天能紡多少紗線啊。”

柳芸笑道:“那可沒數呢,平日裡也要做別的,如果什麼都不做,得閒了整天紡線也能有個五兩不到吧,不過見天地紡也累著呢。一般也就是紡個三兩多就腰酸背痛了。”

秀瑤知道古代是十六兩一斤,那也就是能紡個三分之一斤不到,果然做什麼都不容易啊!  秀瑤從前看過不少農家院擺著的就是這種紡線車子,都是只有一根線的,她好奇道:“三姐姐,能不能同時紡兩根或者三根四根棉花?”

柳芸一愣,笑道:“我倒是聽嬤嬤說有人這麼紡過,不過那也是好巧手吧,俺們村裡我看的都是紡一根的,沒有紡三四根線的。”

秀瑤想也是,又不是開工廠,很少人會做到那個程度吧。她看了看那紡車,稍微改進一下倒是可以支援紡幾個錠子的,而且在中國古代,三錠紡車是常見的,尤其是紡麻線的水力大紡車還有三十幾個錠子的呢,為什麼棉線的卻沒?可能普通人做不到同時紡三四根線?不是只要把手搖式改成腳踏式就好嗎?

她笑嘻嘻地道:“三姐姐,你教我紡線試試唄。”

見她願意學,柳絮就讓柳芸教教她,在農家,如果家裡有紡織機的,女孩子很小就開始學了,畢竟也可以幫幫大人的忙。

秀瑤在柳芸的小草墩上坐下,然後學著她的樣子擺好姿勢,小時候她見過外婆紡線的,只是記憶太遙遠,有些不清楚了。

柳芸將花眼子塞給她左手裡,從頂端扯出一點纖維壓在線軸上,那邊柳絮手把手地教她搖紡車把手,告訴她紡線的竅門,如何用力,如何左右手配合等等。

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剛轉了兩圈,就聽見小姨提醒她“左手松點,別太緊,啊……”線斷了,柳芸忙教她接線,然後繼續紡線。手重了輕了,搖得快了慢了,線粗了細了,斷了……

一通忙活,過了一會兒,秀瑤慢慢地找到了感覺,柳芸驚道:“小姑,咱們瑤瑤真厲害,這麼一會兒就學會了,想當初我學了好半天才能自己紡,都好幾天了還紡不勻和呢。”

三人凝目看著秀瑤,見她小小人兒坐在那裡,紡線紡得竟然有模有樣,一點都不像個六七歲的小丫頭。

秀瑤也暗喜自己對這身體的支配程度是非常契合的,一點違和都沒有,她是成人領悟力強,而原本瑤瑤的身體也柔軟輕靈,算是心靈手巧一類的,手腦配合默契,所以她學起來挺快的。

秀瑤看著錠子上潔白的線慢慢地越來越多,心裡很是歡喜,看來在農場工作還是有好處的,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的。

陳桂花見她會了,對柳絮道:“瑤瑤這麼小,可真能幹,不過這會兒來了是客人,還是別幹活了,好好休息吧,再玩會兒也該睡了。”

柳絮笑道:“可不正是呢,這丫頭在家裡一天到晚也沒得閒,她嬤嬤整天就怕她吃白食。”說著就讓秀瑤不要做了,秀瑤順從地放開紡車,起身抻抻胳膊,她身形小,有點夠不著把手,這一會兒就肩膀酸酸的。那些整日紡線的,想必就更累了。

她又說要去前面看磨坊,柳絮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腦袋,“你這個丫頭,真是張羅命,要是你三姐來了,巴不得什麼都不幹就吃吃喝喝呢。”

前面除了磨坊還有牲口棚,為了推磨方便,老柳家養了兩頭驢,為了賺錢幾乎是日夜不停地勞作著。

“小姨,咱家只養驢,那種地怎麼辦啊?也跟我們家一樣租官家的牛嗎?”驢幹活可不如牛力氣大。

柳絮道:“跟你幾個姥爺家合夥呢,咱家沒有牛但是有農具,平日裡牲口草咱們也送,種莊稼的時候就一起用牲口。”

這倒是個好法子,要是家家戶戶自己養牛的話,的確沒有那麼多吃的。

哎,誰讓這裡沒有玉米地瓜這樣的高產粗糧呢,只靠小麥、高粱、穀子、黍子、豆子之類的,的確不夠養牲口的。既然吃都不夠,為什麼又養豬,兩頭豬這一年也吃好多呢,難道就是為了存圈肥?

二舅媽剛好趕著驢推完磨,小兒子柳飛幫她卸磨,又牽了驢去喂上。

另外一邊,大舅和二舅還在忙活,那驢蒙著眼轉圈,大碾子就吱呀吱呀的響,將碾盤上的小麥碾碎,大舅就一邊用黍子苗的小笤帚掃著一邊拿小木耙子扒拉。

二舅則在一邊過篩羅。

秀瑤知道這是要根據人家要求的麵粉粗細不同,來確定羅的粗細,如果想要出麵粉精細白,就要用細羅,這樣出的麵粉就少,如果要想麵粉多,就要粗羅,而且要多壓幾遍。

一般來說第二遍的麵粉最好,第三遍就開始發黑,第四遍以後那就是摻雜了麩皮的粗麵了,真是又粗又黑的。

農家一般最好的細面留著過年祭祖以及重大的紅白喜事場合用,平日裡吃的基本都是粗麵。

老秦家吃的就是最粗的,而秀瑤晚上在外公家吃的細面卷子就是第二等的,也就是第一遍磨出來的麵粉。

秀瑤工作的生態農場裡也是有石磨麵粉的,不過為了省力氣也都電動了,那裡石碾子都是擺設了,專門為了參觀的,真正用的就是電動石磨,跟小時候見過的磨豆腐的差不多,稍微大點就是了。

“小姨,村裡都有碾屋,也有碾子,他們還會花錢來推磨嗎?”秀瑤有點好奇,按說那麼窮,既然有免費的碾子用,幹嘛還花錢啊?

老秦家平日裡都是撈洗了麥子就去村裡的碾屋推磨的,沒有驢就用人,又累又麻煩,半天也就是推個百八十斤的,吃不了多少日子。當然,有些時候嬤嬤都是讓拉到姥娘家裡來蹭磨推的,根本不給錢。

大表哥柳起聽見了,哈哈笑道:“又不用花錢,有糧食就成。”

柳絮解釋道:“願意給錢的就給錢,沒錢的就用糧食頂了,反正咱家糧食也要的。村裡就算有碾子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去推的,你沒有牲口就不行,一個男勞力這麼個推法一個上午也累個死,還磨不了多少麥子。而且這麼大個村子,上千戶人家,就那麼一兩座碾屋子,排號也排個好幾天呢。哪裡有來咱家方便,把麥子一放,我們就給他磨得利利索索的,麩子是麩子,麵粉是麵粉,想要細面就細面,想要粗麵就粗麵。”

秀瑤彎腰看了看,地上的大笸籮裡果然是三種面呢,不過也有人家就要一種的。

她用手捏了捏,就算是最細的,也比現代吃的要粗得多,不過引用綠色健康食品的理念,那這種又非常受現代人追捧了。

所以當年她們的農村石磨麵粉打出了很響亮的牌子。

不過她又有個疑惑,“大舅,推磨也沒有什麼秘密的東西,那別人會不會跟咱們搶生意啊。”

本书作者其他书: 六零年代好家庭 穿越市井田園 穿越錦繡田園 七零之悍婦當家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相關推薦:資料江湖我有一棵武學樹黃小仙的上古神宗目中無人控制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