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重生洪荒棋聖->章節

三國好孩子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能稱為三國好孩子的人不多但也不少,比如“孔融讓梨”的那個孔老二傳人孔融,比如建安七子中的那些個天子驕子們,比如同樣名噪一時的“吳中八絕”的那些人影兒……這裡面,人人幾乎都有一個大故事:

孔融不說了,聖人家世的光環足以震古爍今,但也有面對老曹時的無力和無奈,最後只能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老曹更不得了,本身是一個大丘八,文采卻絕不輸與任何當世大文豪。所生的兒子,有文有武,更有那七子中的曹植被兄長所逼,遂以《七步詩》而流芳百世。而七子中的阮籍,母亡時正手握棋子,雖口吐鮮血也要終局才去奔喪。至於孔明帳下的費禕,每逢出征紮營之後,如果不掌燈夜戰一局,那是斷斷不會睡覺的。

所有這些大小人物,竟然都被自己手中的那一對黑白子弄得神魂顛倒,難怪到了王安石那裡終於有了幡然醒悟,直呼圍棋為“木野狐”也。

有了這麼多榜樣的力量,一個標準的三國好孩子孫和,終於粉墨登場了。

作為當世三大巨頭之一的大人物孫權的第三個兒子,在自己19歲時,突然被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給砸中了。因為哥哥孫登突然離世,其頭上的太子冠冕,於是在他根本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戴到了他的頭上。

說起孫登,還真有些事蹟值得在此一書:

首先,他是一位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女人所生,也就是孫權的私生子。

公元221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老曹為了分化蜀漢聯盟,突然給孫權甩過來一頂“吳王”的冊封。孫權是誰呀,當即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順水推舟正式登上吳王寶座,同時馬上就立11歲的孫登為王太子,以表自己後繼有人。當然第二年孫權就撕下這塊遮羞布稱帝,孫登也順勢成為皇太子。

不知道孫登是因為自己的名字,還是因為孫權為了懷念他那位神秘的心愛女人,總之孫登頂著這個很吉祥,也很應景的名字被立為皇太子後,孫權對他還是寄予了很高厚望。

比如史載“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除眾位師傅“侍講詩書,出從騎射”外,身為老爸角色的孫權還專門要求孫登多讀《漢書》,目的讓他“習知近代之事。”孫登也沒有辜負父皇厚望,處事十分得體。

孫權稱帝隨即遷都建業(今南京),而孫登作為太子鎮守武昌。一次他乘馬外出,突然飛來一顆彈丸,隨後恰好有攜彈弓者出現。於是侍從均“鹹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可是孫登卻拿過來人彈弓看了一眼,便將這個刺殺嫌疑人當場放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來孫和在太子位上,便以其兄這件事為鑑,成功化解了都督劉寶和庶子丁晏兩人的不和。

不過令人十分生疑的是,就是這樣一位三國好孩子,而且“好文學,善騎射,承師涉學,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卻偏偏對朝野上下都很盛行的圍棋恨恨有聲,並對身邊的侍從善棋者常常直言喝罵,以至於發展到後來,索性以太子之尊,出題出錢,命當時的名士韋昭執筆,寫出了後來圍棋史上赫赫有名的《博弈論》。

真是憤怒出詩人,仇恨生名篇呀——

孫和或許萬萬想不到,自己精心拼湊出的一番心血,“今世之人,多不務經術,好玩博弈”,多麼發人深省!“廢棄事業,忘寢與食,窮日盡明,繼以脂燭”,又是多麼語重心長,那些下圍棋的人,怎麼就不聽呢?

那麼他反對圍棋的依據是什麼呢?

“考之於道義,則非孔之門也。以變詐為務,則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殺為名,則非仁者之意也……”

那麼他的前輩又是怎麼說的呢?

劉安在他的《淮南子》明確說道:“行一棋,不足以見智。”

以《漢書》留名的班固則在他的《弈旨》中開宗明義告訴我們:“棋有黑白,陰陽分也……行之在人,蓋王政也。成敗臧否,為仁由己,危之正也。”

思辨的高下,由此可見一斑。這篇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反對圍棋的文章,其實看一下它是如何出爐的,便多少有些令人啞然。下人都在坐忘,手談,孫和於是憤而呼之,“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論以矯之”。

原來,這八人都是孫和的太子中庶子,韋昭的《博弈論》是其中寫得最好的,於是在孫和眼裡脫穎而出。

孫氏一門,最後還有一筆可以記之:

公元280年,司馬家族先滅蜀,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毫不猶豫地“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搖身一變成為晉武帝座下的一名侯”。緊接著揮師南下的晉軍,便又看到一個人像劉禪一樣如法炮製。

那個人,當然就是與三國好孩子孫和一脈相承的孫皓。

很是諷刺人的是,歸晉之後,孫皓被賜號為歸命侯,在洛陽居住。有一回晉武帝司馬炎與王濟下棋,命孫皓陪侍。棋局下到一半是司馬炎問孫皓:“聽說你在吳國時剝人面、刖人足,有這回事嗎?”孫皓回答說:“作為人臣而失禮於君主,他就應當受這種刑罰。”

而對劉禪,作為同是官二代的司馬炎,卻因為一番更為有趣的對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成語故事——樂不思蜀。

現在想想,三國好孩子,還真是多多益善也。

其當有意

南北朝時期,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零亂不堪的一頁。在短短的一百八十一年的時間裡,交替興亡了九個朝代,每個朝代平均存活了僅二十年。在如此短命的時代下,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就不消說了,許多達官貴人也是戰戰兢兢,不知道明天又是誰要登基做皇帝。

所以,南齊的謝淪雖然在仕途的路上,一路飛黃騰達高奏凱歌,但常常還是在夢裡驚出一身身的冷汗。在中書侍郎的位置上,做了不到半年時間,一紙文書又將他送上了吏部尚書的寶座。就在升官發財的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遊神都給他說了一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此君天一亮,卻出人意料地對左右說了一句誓言般的話:我要學圍棋。手下人想:學就學唄,幹嘛這麼鄭重其事啊?

但此君卻不能不如此做作一番。為什麼呢?因為此君先前反對過圍棋,而且不是一般的反對。沒做官時,他還只是嘴上說說,沒什麼資格對圍棋大動干戈。做了官後,此君就不得了了。一方面,他大造輿論,對上痛心疾首地陳述圍棋之於國家的害處,對下潑口大罵圍棋之於國民的麻醉。另一方面,他又極具表演天才,曾在基層幾度效仿名人陶侃的做法,憤怒地掀翻棋局。

但不湊巧的是,那個地方偏偏是陸地,連一條小水溝都找不到。所以,他一手拎著棋盤,一手拎著棋子,轉了一圈,最後只好又將棋具還給人家,還一點都不尷尬地諄諄告誡人家:這一次就算了,給你們留一點面子。都是這麼大的人啦,要學會自尊自重,說多了你們不好意思,連我也會不好意思的。

此君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當然叫很多人不理解。但此君是領導,官場上的規矩是,領導沒有向下級解釋的先例,下級更沒有對領導質問的權力。所以,此君周圍很快雲集了眾多圍棋高手。在高手們夜以繼日的薰陶下,此君很快懂得了圍棋之道。

此君在第一次贏得了勝利之後,不禁感慨萬千地在幹部大會上講了一番話,大意是圍棋也是一種文化現象,透過這個現象,來看圍棋為什麼能夠一直流傳到現在,說明我們還有很多認識上的不足。用博大精深來描繪圍棋,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但我們還是沒有明白,此君為什麼突然要學習圍棋。

這個懸念,直到另一皇帝提兵打進宮殿,我們才恍然大悟。那麼,此時此刻,謝淪在幹什麼呢?此君正在他的吏部大堂下圍棋。

聽到外面鬧哄哄的人喊馬嘶,此君居然還能鎮定自若地坐在那裡,拈起一顆棋子下下去,嘴裡就會跟著說一句:其當有意,其當有意。但他掩飾得還不夠好,下棋的手是顫抖著的,眼神是縹緲不定的。他拿出手帕揩自己頭上的汗水,對別人的解釋是天太熱了。

好在不一會兒,新皇帝就帶著一大幫人攻到他的地盤上了。

新皇帝一腳踢翻了此君的棋局,見他還在嘴裡嘀咕著“其當有意”,就嘲諷地問他:我踢翻了大人的棋局,沒有事先通知你,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啊?

此君立刻跪在新皇帝還在滴血的寶劍下,大聲說:皇上的其當有意,就是下官的其當有意。這個意思是說,下官早在半年之前,就已夢見了今天的景象。下官在夢裡看見了皇上,看見了天上的一大片紫雲。所以,下官一直就在這裡下棋,一動不動,希望應和這個神給與我的啟迪。

新皇帝禁不住“哦”了一聲,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讓此君跟他一起走了。

據史料記載,在那次改朝換代的巨大變化中,此君的確是一動未動。整個事件人人都在逃命,都在砍殺,都在思量,只有他和他的棋友一人交替一手地安然下著圍棋。他的水平高與不高,沒有人敢妄下結論。因為,那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被歷史恰到好處地打斷了。

相關推薦:都市之無敵神醫大建築商萬能建築之王奪命棋聖大棋聖一棋至聖和前男友參加戀愛綜藝後,她被直播孕吐了從戀綜走出的文娛巨星三國:曹操要把女兒嫁給我冠軍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