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能本末倒置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成為著名導演以後,經常有熟人找蘇長青辦事,什麼事都有,最多的當然是推薦孩子、朋友的孩子當演員,或者孩子、朋友的孩子要考藝校,請他幫忙走後門。

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儘量都幫忙,一個人有利用價值也是價值。

再說這些事多少還和藝術沾邊,也不是誰都可能求他幫這類忙。

平湖影視基地專案上馬後,找的人就更多了,七大姑八大姨什麼親戚朋友都上來了,主要是想要工程要專案分一杯羹。

他從沒意識到自己人脈如此深厚,還真是富在深山有遠親。

工程這種事並不是放下鋤頭撇下漁網就能做的,出了事故死了人算誰的?

有些不靠譜的要求他開始拒絕,不過有一個人他是主動找上去的。

中學時蘇長青有個鐵哥們叫柯大路,從初中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因為喜歡談論國家大事,似乎無所不知,人送外號“二朝廷”。

他曾經偷偷告訴蘇長青,他家屬於墮民。

浙江東部一帶有一群特別的人,主要聚居在紹興一帶,有數萬人,這夥人來歷不明獨自聚居,服裝打扮特殊怪異,飲食風俗也和當地人很不一樣。

墮民生存條件惡劣,不與其他人雜居通婚,不能讀書科舉不能做官,基本上士農工商都不能做,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輕蔑的環境下度日。

千百年以來他們好像受了詛咒,墮入了痛苦不堪的的人間地獄,墮民等同於賤民。

可人總要有來歷,久而久之關於他們的傳說很多,有說是唐朝宮廷樂師安史之亂後被唐玄宗一怒之下貶來的,有說是南宋降金將領的族人被流放此處,甚至有傳說上溯到春秋戰國和臥薪嚐膽的勾踐扯上關係。

實際上這些說法都於史無據,沒有關於墮民的明確資料記載。

因為體面職業都不能幹,墮民主要從事承辦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特別是各種曲藝戲曲,按現在的話說是主攻演藝文化市場,這些事在以前屬於下九流。

柯大路說他們墮民中最出名的是六小齡童,就是演孫悟空那個。

後來他也偷偷告訴蘇長青,墮民來歷其實沒那麼複雜,他們內部口口相傳心裡都有數:“當年朱元璋驅除韃虜,蒙元戰敗,鎮守浙江的元軍被俘虜了不少,於是和家屬一起被打上賤民烙印,扔在駐紮地自生自滅。”

因為明朝對蒙元上層一直採取拉攏政策,為了好看,對底層的鐵腕處理也就不見記載了。

所以柯大路是當年韃子兵後代。

“我不是漢人,你不會因此歧視我吧?”

“怎麼可能,我是郭靖你是拖雷,咱們是兄弟、是安達。”

前世蘇長青從上科教辭職回嘉興創業,最早就是打算和柯大路安達合開個卡拉OK。

這是一次幼稚的冒險,資金人脈都有問題,但兩人憑一腔熱血就開幹了。

裝修到一大半,裝置已經買了,再過半個月就能開業時,柯安達說沒錢了,要去搞錢,然後幾天都沒露面。

蘇長青找到他時正鬍子拉碴在家裡吃麵條,木然從口袋裡拿出一根金項鏈:“我沒弄到錢,到處借都借不到,女朋友也跑了,就剩這條金鏈子了。”

當時蘇長青拍拍他肩膀默默走了,後來好不容易才從卡拉OK的泥潭裡脫身,多年以後都時不時想起他絕望的眼神。

前兩年蘇長青回家過年還和他見過,在金庸老家嘉興海寧受聘於一家皮革廠,任生產管理副廠長,已經結婚有個兩歲的孩子。

高中語文課本《陳涉世家》中有“苟富貴,無相忘”一句,兩人也曾經這麼說過。

柯大路接到蘇長青電話很感動:“兄弟,什麼時候需要我,喊一聲。”

“馬上就來吧,咱們再大幹一場。”

“再大幹一場?”

有時候蘇長青真的會分不清前世今生,說禿嚕嘴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我的意思,咱們一起大幹一場。”

朋友是不能合夥做生意的,但蘇長青與柯大路從小玩到大,非常瞭解他的品性,適合幫他看家護院搞管理。

八月份影視城就開工了,無論是建設還是未來的經營現場,都需要忠誠可靠的管理者。

柯大路雖然在皮革廠搞管理,大學卻學的是土建,當年這專業熱門,一窩蜂地學,出來後大多數改行了,做現場管理完全勝任。

蘇長青回來兩天後《宮鎖心玉》開拍,柳雨菲入組拍攝了。

穆沐在把角色移交給她時,將事先做的功課也傾囊相授,所以她雖然沒做多少準備,但演好這種原本就低難度的角色一點問題也沒有。

原本這部戲杜可可是打算去橫店拍的,現在四維要搞影視城了,再去的話恐怕雙方的心裡都不會太舒服,所以臨時改變了許多計劃。

這部劇最終寫了三十六集,差不多要拍四個月,製作完成得年底了。

現在電視劇的拍攝週期越來越短,一般三、四天就能完成一集,比之前大大縮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效率提高主要是因為九七後大量港臺攝製人員北上打工,帶來了港臺的統籌制度,管理上有質的提高。

以前拍攝由製片主任來計劃,取決於個人能力,現在是專業的人做統籌,可以將演員和場景的時間利用最大化,拍攝效率當然大大提升,拍攝週期自然就縮短不是一星半點。

以前一集電視劇經常得拍半個月,像《西遊記》這樣的六年拍二十五集也可以接受,畢竟當時技術條件太差,能拍成經典殊為不易。

不過四維的效率一開始就很高,和引進港臺模式無關,蘇長青早早就將這套模式在公司內貫徹了,甚至比現在流行的管理還要先進。

四維從拍《來自星星得你》開始,就利用資金優勢兩組同時開拍,有時還會分出第三組拍一些空鏡和過場戲。

分組是根據劇本中場景和人物關係來分配,當年蘇長青特地開了班,將這套統籌理念貫徹給所有創作者,並聘請了相關專業的人才專門幹這事,幾年下來已經很成熟。

所以柳雨菲的戲份集中拍攝兩份月就能搞定,即便如此最快也得十月初結束。

柳雨菲走了以後蘇長青一力支撐起所有工作,才發現自己這兩年沉浸在創作中,很少插手管理,已經有點不習慣做這些具體的事。

幸好柯大路走馬上任工地現場總指揮,幫他分擔了不少平湖方面的工作。

建設基地是個長期工作,前後得幾年,他不想把過多精力花在這上面,他喜歡做的事情是拍電影,不能本末倒置。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