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三百一十五章 從此爭分奪秒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蘇長青的飛機買得遲,型號比阿佳妮的更新,不過外觀倒是看不大出來,主要更新了電子和動力系統。

機身上噴塗了黑色英文名稱“第四維度”,正好寓意時間,以後做事可以爭分奪秒了。

“有些事沒必要爭分奪秒,比如性與死亡。”

竇惟如是說。

十月的最後一天蘇長青和柳雨菲乘“四維號”離開了巴黎,回程十小時,柳雨菲大半時間都在睡覺。

這些天她累壞了,達索位於巴黎郊區的客機總裝工廠比較偏僻,每天開車來回就得三小時,內飾監工驗收、整機試飛接收、連飛行員上機實際操作她都跟著,確保法方各方面工作最終到位。

飛機這玩意出廠千萬不能有問題,掉下來也是爭分奪秒,三包都沒意義。

獲得了國際大獎,主演的電影正在公映,她不在國內享受關注與讚美,卻跑來巴黎整天和工程師們打交道,精神世界與眾不同。

“我喜歡,我願意。”

好吧,千金難買你願意。

週末蘇長青硬拉著柳雨菲去了趟波爾多,阿佳妮拍攝寫真之餘也讓她休息兩天。

結果她一直在打電話,除了飛機的事,還操心《黑天鵝》在日韓的發行工作,滿世界不夠她忙的。

“你對賣電影的上心程度,恐怕比拍攝時高了不止十倍。”

“您也注意到了,真難得。”

蘇長青看著她側躺的背影,很佩服她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堅持。

“只能說每個人生存的樂趣不一樣吧,希望她真的享受忙忙碌碌的樂趣。”

回到了北京,蘇長青隨即投入《鋼琴教師》的後期制作。

進北影廠的時候馮導《甲方乙方》剛製作完成不久,兩人在樓道裡碰上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蘇導可真是神勇,這轉眼間就又做了一部,兄弟們實在是汗顏。”

“馮導不也忙著呢麼,要汗顏咱們一起汗顏。”

蘇長青這兩年劇本創作過程中有許多心得,尤其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必須弄明白了才能寫得好。

比如剛才馮導這句話放在東亞三國,只要調整一下用詞,語意是可以通用的。

但一個歐洲人或者米國人,在讚揚完別人後加一句我非常慚愧,恐怕會令聽者愕然:“好奇怪的話,這是和我在攀比嗎?”

蘇長青相信馮導說這話沒有攀比的意思,只是透過自我貶低來奉承人,這是東方人的客套方式,

馮導自我定位非常明確,從之後的發展就能看出來,雖然他也是能導能演能編劇的多面手,而且都拿出了成績不錯的作品,但從沒有參加過歐洲三大電影節,非常理智。

簡單說就是對自身能力的判斷很客觀,不摻和不擅長的事,能做到的人不多。

其實兩人的選擇都各有成功之處,兩年後馮導成為中誼兄弟公司唯一的簽約導演,而後憑一己之力撐起了這家公司的門面,最終成功上市,馮導也變現了幾個億。

只能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道路,不好評論高下。

就像蘇長青對馮導拍的東西感興趣,他對蘇長青拍的題材也不感冒,二人之間並沒有互相羨慕嫉妒恨的必要。

所以相比較張導、姜導,蘇長青反而與馮導更容易成朋友。

不過蘇長青不太願意和京圈的人走太近,保持點距離大家都更舒服。

他寒暄了幾句就想走,沒想到馮導突然問:“胡笳回來了,您知道吧?”

兩人之前都是混人藝的,人頭都很熟。

胡笳回來後沒幾天就再次入職人藝,似乎從未離開過,只是去法國換了個髮型。

蘇長青與胡笳的事當年只在四維和天演有傳聞,在人藝二人是關係要好的同學,從未流露過關係不一般。

馮導肯定不知道二人有糾葛,不然他這種八面玲瓏的人絕不會當面提起。

蘇長青自然也就一副很坦然的樣子:“知道,我們在法國見過面。”

馮導開始兜圈子:“《甲方乙方》拍攝的時候,徐帆和劉倍聽說您威尼斯又獲獎了,高興得不得了,回憶起當時拍攝《模特隊》的時光都十分懷念,還唸叨著當時的三大女主缺了胡笳,不然也來片子裡客串個角色,那就齊了。”

當年《模特隊》是劉倍、胡笳、徐帆主演的,也獲得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大獎和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的特別大獎。

馮導兜圈子肯定還有話說,蘇長青呵呵笑:“看來胡笳錯過了一個演出機會。”

果然馮導接著道:“胡笳回來了,徐帆她們一直叫著要接風,配音期間都不敢喝酒,現在結束了,咱們找個時間坐坐吧。”

一代目蘇長青看過馮導的回憶錄,其中有很長篇幅描述人際交往。

九十年代初沒錢,應酬都是混吃混喝,後來和王碩成立了公司賺了點錢,手頭才寬鬆點。

王碩交待他:“以後但凡吃飯喝酒一定要搶著買單,公司全額報銷,花出去的錢以後都能掙回來的。”

多麼樸素的認知,透著時代局限性。

不過馮導也因此嘗到了樂趣,終於在酒桌上挽回了些面子。

九十年代末期,北京的餐飲市場一度畸形,一桌酒菜數萬元不稀奇,搶著買單是有可能下血本的,九六年趙麗蓉老師的《打工奇遇》不是開玩笑。

蘇長青還記得去年《甲方乙方》研討會,馮導送他出來,問起過海外發行的事,看來還沒死心。

與昔日的合作伙伴們聚一聚很正常,何況對方是求辦事,拒絕了得罪人。

國內名導就那麼些個,何必為自己樹敵,蘇長青痛快地答應了。

馮導海外發行的忙還是能幫得上的,牽線搭橋而已,成不成讓他自己去和鬼子、棒子以及老外去談。

馮導很高興:“那我讓劉倍去安排,咱哥倆好好喝一頓。”

蘇長青故意沉吟了一下:“都是人藝的朋友吧?”

馮導心領神會:“都是人藝老朋友,王碩最近身體不好,就不叫他了。”

王碩這一兩年脾氣見長,動不動一副睥睨眾生誰也看不上的樣子,酒桌上有他在容易破壞氣氛。

“把葛憂叫上把,我們在威尼斯喝過幾晚上。”

“行,就這一兩天,我提前通知您。”

目送馮導離去,蘇長青想起《甲方乙方》裡那句著名的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甲方乙方》奠定了馮氏喜劇的風格與招牌,此後的《沒完沒了》,《不見不散》、《一聲嘆息》、《大腕》、《手機》、《天下無賊》等等,馮導一年一部賀歲片,可以說構成了一代觀眾的美好回憶,不知多年後是否還有空懷念1997年這些遙遠的、求爺爺告奶奶的日子。

蘇長青在四維中穿梭,沒必要懷念什麼,他倒是更急於爭分奪秒把手頭的電影結束了,然後迎接更有趣的未來。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