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蘇導啊,沒吃飽吧?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本山子現年四十歲,風華正茂,頭髮還是黑的,而且很長,燙著奇怪的大波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他已經連續幾年出現在春晚小品舞臺,但都是戴帽子,長頭髮也捋直了看不太出來,其實這幾年在東北演出、尤其是主持節目時一直就這造型,穿西裝也是配尖尖的復古巴里摩爾領襯衫,滿滿的七十年代港派。

本山大哥顯然誤解了香港人,他恐怕是看黑幫片學的,這種穿法一般適合賭場、夜店等比較浪的場合,沒有足夠痞的氣場撐不住,潛臺詞是:“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看我屌不屌。”

屌還是屌的,土屌土屌的。

總之本山子燙的頭沒有於老師的受歡迎,出發前在機場接受記者採訪,造型隨即引發關注:“大背頭大波浪,造型挺別緻啊!”

人還在飛歐洲的飛機上,詬病已經席捲神州,沒人有話好好說,個別報紙甚至說他這模樣出國有辱國格。

這就有點過頭了,蘇長青倒不覺得髮型有問題,主要還是和鞋拔子臉不協調。

《有話好好說》最終折戟威尼斯,回國後本山子的髮型仍是熱點,這讓他有些不高興:“我覺得挺好的,怎麼大家就看不慣呢?”

這也是眾口難調,這麼多年在大遼國的確好好的,都是南蠻子大驚小怪沒見識。

不過從此之後他倒是推成了平頭,再也沒留長,也算是聰明人從善如流。

本山子對國際影人所知甚少,也無意湊熱鬧,笑著退到後面挺低調。

蘇長青為阿佳妮一一作了介紹。

張導常年混跡各大電影節,國際上頗有知名度,阿佳妮說聞名已久。

姜導前兩年出品《陽光燦爛的日子》,國內已經是知名導演,國際上卻以主演《芙蓉鎮》和《紅高粱》臉熟,阿佳妮似乎也不陌生。

不過事後她也承認,對於二人的作品並無多少瞭解,只知道是中國著名影人。

蘇長青介紹本山子是喜劇大師,中國目前無出其右,影視歌吹拉彈唱樣樣精通。

阿佳妮笑著對蘇長青說:“其實我覺得這三人面貌挺像,三兄弟一樣。”

這真太扯了,東方臉盲症發作了吧。

姜導聽得懂英語,會說法語:“我們不是三兄弟,勝似三兄弟。”

在創作上他們倒真像兄弟,姜導拍了張導兩部電影,本山子更多,三部。

過道上沒法聊天,兩夥人錯開了,約時間再聊。

姜導:“得在這呆十天呢,找時間咱們湊一起喝酒。”

本山子也應和:“對,有的是功夫,到時候邊喝邊聊。”

於是互相交換了房間號碼。

威尼斯的城市建設有許多限制,老城區建築限高,也不允許營造現代樓房,所以很多高階酒店都是老別墅改的。

蘇長青的套房並不大,臥室、客廳外帶衣帽間差不多八十平方,倒是裝修得華貴典雅,牆上掛著大幅威尼斯風光油畫,仍是文藝復興風格。

實際上威尼斯老城區似乎有意停留在了文藝復興時期,與現代有奇妙的落差,正是靠這個吸引著全世界遊客,旅遊是當地的絕對支柱。

一縷夕陽從窗戶透入,窗外就是運河,不時有貢多拉緩緩搖過。

“怪不得義大利每次戰火燒到本土都迫不及待投降,誰捨得這樣的家鄉毀於一旦呢。”

後來許多到義大利旅遊的國人都慨嘆這裡古蹟保護得完整,不像咱們千年以上的家當所剩無幾。

這種比較太膚淺,除了建築材料差異,他們用石頭咱們是磚木難以儲存外,很大程度也是因為戰爭的態度不一樣,如果內戰外戰都誓死不降決戰到底,的確留不下多少東西,投降的藝術不是誰都能掌握的。

初到寶地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吃,沒有美食相伴的旅行缺少許多樂趣。

在飛機上就已約好,放下行李洗澡更衣,天黑時四人出發了。

阿佳妮說酒店裡的食物有的是時間品嚐,到這裡的第一口一定要慎重,事關威尼斯記憶。

大家都穿得很休閒,不約而同都是寬大的各色襯衫和褲裝,這樣乘船的話上下方便也不會走光。

阿佳妮戴了一副黑框眼鏡,她說時平光的,只是為了讓人不容易認出來。

現在威尼斯城裡聚集了大量明星和影迷,戴墨鏡也是不明智的,等於提示別人:“你猜猜我是誰?”

另外威尼斯的路比較窄,上上下下不平坦,晚上戴墨鏡瞎子似的,掉河裡也不是不可能。

《突發,阿佳妮一頭栽進威尼斯河裡!》

《阿佳妮慘落水,中國大導演不會游泳袖手旁觀!》

如果鬧出這樣的新聞,可能風頭會蓋過威尼斯電影節本身。

威尼斯是個非常有生活氣息的地方,不過在迷宮般的巷子、水道裡尋一間好館子不容易,幸好阿佳妮老馬識途。

為了保持風貌,威尼斯的路燈都比較隱蔽,也不太亮,兩邊建築物的燈光灑在路上、水上,溫柔而朦朧。

阿佳妮帶著三人轉了兩條巷子,來到一家叫瑪格麗特的小餐館。

瑪格麗特就是瑪戈,音譯不同而已,阿佳妮笑道:“這是做《瑪戈皇后》宣傳來威尼斯時,義大利的朋友帶我來的,不僅僅因為名字相同,這家餐館也遠近聞名。”

邊說她邊指著周圍黑黝黝的建築:“這一帶五十年前是威尼斯的屠宰場,這家餐館的創始人是當時的著名大廚,直接從屠宰場進貨最新鮮的食材,現在他的後代繼承了後廚,招牌菜是燉牛肚和烤兔。”

燉牛肚和烤兔?

希望燉牛肚別放奶油,蘇長青懷疑穆沐和柳雨菲能否吃得下去。

和大多數水城一樣,威尼斯當地美食也是以魚蝦蟹等海鮮為主,最大的特點就如同這座城市,是將海鮮和陸地菜協調地搭配起來。

這似乎不算什麼大本事,但如果實在總結不出其他的獨到之處,也只好這麼說。

奶油鹽醃鱈魚泥,鱈魚是地中海特產,在戛納就吃了不少,口味還是不錯的。

小胡瓜裹乳酪鳳尾魚,這個搭配出人意料。

幸好沒有點燉牛肚,絕對是奶油燉的。

不過卻點了當地名菜威尼斯牛肝,阿佳妮說這不是一般的牛肝,而是小牛的肝,油炸過後配上洋蔥,有時候也加入些迷迭香和鼠尾草,用大量香料蓋掉了內臟的氣味。

牛肝這東西國內也是吃的,屬於牛雜之列。

來威尼斯當然要吃墨魚汁面,墨魚汁在義大利被譽為天然的美味醬汁,看上去漆黑不起眼,卻充滿了來自深海的神秘鮮美滋味,義大利寬麵條柔韌爽滑,在墨魚汁的浸染下呈現出烏亮的黑色,再搭配蝦肉與蘑菇,別有一番風味。

別有一番風味的意思,就是外地人未必受得了,說實話有些腥,想象力豐富的人吃這個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穆沐一直笑著,吃得很高興:“說實話,如果不是看阿佳妮面子上,有的菜我一口都不會吃。”

這很正常,在國內吃飯有的菜也一筷子都不碰。

柳雨菲也讚不絕口:“國內一些文章力捧日本菜、歐洲菜如何文明、如何美味,我在日本也看到類似文章,總是強調歐洲飲食的優越,實在難以想象,這些人恐怕是看圖說話,根本就沒來吃過。”

每個地方的飲食都是各自文化的產物,適合本地人的口味,原本就無法橫向比較,那種文章其實毫無價值。

蘇長青當然吃過很多西餐,但那都是國內改良過的,說實話原汁原味真不是想象中那樣,不過他倒是能接受,畢竟幾十年的餐飲洗禮不是穆沐和柳雨菲可比的。

見大家吃得這麼開心,阿佳妮很高興,還想再點,被蘇長青制止了:“這樣就好了,留點回味的空間吧。”

再點就是燉牛肚了,那穆沐和柳雨菲可能真撐不住了。

吃差不多了蹓躂回酒店,今天都累了當然不談工作,時差亂七八糟也應該早點休息,於是都互道了晚安。

然而快十點時本山子打電話到房間:“蘇導啊,沒吃飽吧?我們從國內帶來些吃的,都過來吃點喝點?”

週一拜票,推薦票、月票幫幫忙,助我名次靠前點,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