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金王者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浴缸裡不知放了什麼浴鹽,水是奶色的,滑溜溜。

八幡晴美與蘇長青面對面泡澡還是有些羞澀,只露出肩胛骨之上。

還以為日本洗浴文化多牛逼,完全經不起審視嘛。

蘇長青又將提琴手遇到什麼樣的死者,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說了。

晴美聽得很感動:“您這個故事非常有創意,對待死者的敬意猶如對待生者般真誠,我很喜歡。”

“其實歐美也有人拍過表現死亡殯葬主題的電影,大多陰暗悲傷,或者荒誕搞怪,內容和風格都完全不同。”

大提琴手改行殯葬師,基調就定得很高,也只有裝逼儀式感搞得最溜的日本人玩起來不違和。

“大和是個對死亡以及永恆非常著迷的民族,您打算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請北野前輩導演,高倉前輩主演?”

剛才酒桌上八幡晴美建議三人合作,既然蘇長青編劇了,那麼北野武自然就是導演。

可這麼好的題材真給別人導演嗎?

蘇長青有點猶豫了。

他早期代表作是科教片《科學生產與哺乳》以及廢除土葬的宣傳片《永恆之火》,號稱奶與火之歌兩部曲。

前者讓他成為吃奶方面的專家,後者則見識了肉體如何灰飛煙滅,對心靈的震撼無以倫比,從此也對死亡主題著了迷。

拍《模特隊》時,蘇長青花了很大篇幅表現農村的葬禮,最終還放火燒了靈堂,貫徹了死人一律火化的政策。

《太平號》看名字就容易想起太平間,不過死者都不太平,以另一個形式活了起來。

至於《移動迷宮》則生死一線間,每個人都在逃避死亡。

蘇長青喜歡這個題材,給別人拍有點不甘心。

他已經是億萬導演,事業又上了一個臺階,於是得面對一個新選擇:是繼續拍商業片賺錢?還是在藝術名聲上更上一層樓?

之前幾部電影的票房都還過得去,四維的幾個公司盈利也都不錯,求利顯然已不是緊迫任務,得求名了。

《移動迷宮》這次進不去北美市場,雖然題材敏感了些,可老美被反幾十年早習慣了,如果蘇長青足夠大牌的話,好萊塢看在票房份上有的是本事喪事喜辦,但這次他們顯然認為犯不上。

接下去得拍一部能夠橫掃頂尖大獎的電影了,必須進一步提升知名度,讓任何人都捨不得忽視。

那麼出乎意料的題材、值得信賴的演員無疑非常重要,現在有高倉健可以合作,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大家習慣叫張導老謀子不是沒道理的,他前期的片子基本不太考慮賺錢,先把國際聲譽提上去,然而拍什麼都無往不利,蘇長青抄了捷徑,但終究還得走正路。

連賈樟柯都在走這路線,先賺名聲後賺錢,國內的人都不知道這人拍過些什麼,卻認定他是個牛逼導演。

蘇長青也拿了不少國際獎,前期湊合著能用,到了現今階段就不夠份量了? 接下去必須得奔著戛納金棕櫚、威尼斯金獅、柏林金熊以及金球和奧斯卡去,勢在必得。

《入殮師》有拿大獎的潛力,原作就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蘇長青會去掉原劇中過於虛假的煽情套路,男主再換上無可替代的高倉健,完全可以拍得更精彩。

北野武導演水平的確很高? 後來網上流傳的火葬烤三分熟的梗? 就是他在母親葬禮上發明的,可見這人對死亡的遊戲態度,那麼這片子就未必適合他了。

這兩天還在日本? 蘇長青打算先寫個故事綱要? 與高倉健談妥合作事宜。

其實他早前也考慮過將《入殮師》國產化,濮存析、陳寶國、徐亞軍都能演好這個角色。

不過這題材顯然有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中日兩國民眾對待死亡的態度差異很大? 劇本如果為了本土化改得面目全非就失去價值了。

至於中國導演與日本國寶演員合作拍一個日本故事? 能否被接受恐怕不是問題? 大陸後來許多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都是國外團隊製作的,只要作品好? 一般觀眾不在乎這個。

數年後好萊塢的斯皮爾伯格製片《藝伎回憶錄》? 因為日本已經找不出有國際影響力的年輕女星,於是三個藝伎由章子怡、鞏俐和楊紫瓊飾演,日本觀眾有意見也就那麼回事,誰在乎,何況蘇長青還是奔著獲獎去的。

八幡晴美嘆了口氣:“可惜我不能繼續演戲了,不然就求您給我安排個角色,能與高倉前輩合作將是畢生榮幸。”

“現在就決定放棄演藝事業了?”

看不出八幡晴美有多難過,只是無奈點點頭:“我答應了家人,不再從事演藝事業。”

看來她已經與家裡達成了某種協議,這個不太好問。

蘇長青也故作姿態:“這太遺憾了,不然可以安排你演一具美豔女屍,讓高倉前輩給你化妝。”

晴美抬腿打起水花:“胡說八道!”

《入殮師》留著自己拍了,不代表就不與北野武合作,蘇長青之前一直是雙軌發展的,直到天演被他合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可以為北野武提供劇本,繼續雙軌名利雙收。

《小偷家族》就不錯,這題材適合北野武的一貫路數,而且原片獲得了戛納大獎。

《小偷家族》是一部很難描述的電影,故事情節比較鬆散,講的是個底層社會故事。

爸爸帶著十歲左右的哥哥在便利店裡偷竊食物,手法專業嫻熟。

回到簡陋的家中,等待他們的還有奶奶、媽媽和年輕的小姨。

他們嘻嘻哈哈分享食物和見聞,互相關心和嘲笑。

而後觀眾卻被告知,這些看起來溫馨而幸福的一家人,其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因為警察口中“不明原因的某種目的”才聚到了一起。

奶奶是個被丈夫拋棄、以微薄養老金度日的孤苦老人。

媽媽失手殺了家暴並逼她出賣肉體的丈夫,是個逃亡的殺人犯。

爸爸是個慣偷,在風俗店裡與媽媽玩出了感情,而後一同逃亡。

小姨則是個從冷漠的家庭中出走的學生,也同樣做起了風俗店工作。

而所謂的兒子,是被父母拋棄的棄兒,在遊戲廳裡被爸爸撿了回來。

後來他們又收留了一個被媽媽虐待、躲在陽臺瑟瑟發抖的小女孩,稱之為妹妹。

這些社會的邊緣人,帶著各自的傷痛組成了一個小偷家族,將所剩不多的愛與溫暖傳遞給對方,成就了一段卑微心酸但溫情的故事。

溫情總被雨打風吹去,小偷家族最終被派出所剿滅,然而沒有人被救贖,除了死去的奶奶,其他人都將面對更加不堪的人生。

“總之這故事用一個溫情的視角,對現代社會進行了解剖,”蘇長青再次斜靠在浴缸邊,看著天花板上的燈:“一切都平靜清澈,但也如同一杯冰冷的白開水,沒有溫度。”

這故事在國內沒有過審的可能性,同樣無法本土化,還不如請北野武拍。

而且同《入殮師》一樣是奔著拿大獎去的,蘇長青期望靠著編劇,進一步提升國際知名度。

如果一年內能連拿兩個國際頂級大獎:“那麼老子就邁上了王者的黃金之路。”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