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大亨崛起->章節

292 《財富》經濟週刊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財富》經濟週刊誕生於1930年,主要刊登經濟問題研究文章的雜誌。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強排行榜,歷來都成為經濟界關注的焦點,影響巨大。

雖然在後世的內地,福布斯排行榜的名氣似乎更大一些,但一直以來,就經濟的權威性,《財富》雜誌顯然更勝一籌,就說這排行榜,在80年代,福布斯只統計上市公司,而《財富》則將非上市公司也加入進來。

上市公司每年都有財報公佈,統計起來極為簡單,但非上市公司不一樣,具體的調查需要極高昂的成本與時間,但也因此《財富》在這個時代更具體權威性。

雖然想看看《財富》週刊對自己的評價及介紹,但處於過年期間,也並不算太急,在年初二的時候,徐志才不慌不忙的通知了助理,再由助理聯絡美國的同事,等到週刊到達徐志手中之時,已經到了年初五。

實際上,美的公司在美國遊戲行業的攻城略地已經引起了不少權威經濟雜誌的關注,再加上徐志在79年連續收購和記黃埔以及港燈集團,公司秘書處收到的來自全球各地的採訪信足以堆滿一個小型書架。

不過徐志懶的接受採訪,哪怕以《財富》雜誌的名氣也不行,負責調查的琳達對此也是無奈不已,不過她並沒有放棄,和整個團隊在香江待了兩個月,專門統計了徐志的主要產業。

年初六,徐志年後第一次來到公司總部。

坐在自己位於和記大廈的最高層辦公室的落地窗旁,徐志安逸著曬著太陽,冬天的陽光很是柔和,室內溫度也不是很低,一邊看著剛剛到手《財富》雜誌,一邊喝著卡布奇諾咖啡,稍一抬眼,就可以看到樓下無數螞蟻般大小的行人,在匆匆忙忙的走著自己的人生。

不得不說,《財富》這種雜誌的確很是專業,徐志的資產被統計的極為清楚:

香江的傳統企業,徐志一共持有和記黃埔49%的股份,目前和黃的市值為53億港元。

長江實業28%股份,目前長江市值32億港元

持有電能實業36.8%的股份,目前電能實業市值31億港元。

持有無線電視臺36%股份,但無線電視臺是非上市公司,估值為10億港元。

持有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

同時全資持有原港燈集團旗下所有地皮。

持有旺角中心專案的100%權益。

這些都是明面上徐志在香江擁有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總價值超過百億港元,不過《財富》雜誌也表明這些資產必然採用了高槓桿融資的手段,對於負債多少,《財富》根據香江的大量商業模式,推算出應該在60-80億港元之間。

徐志看完後笑了笑,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專業雜誌,實際上這個資料也差不多,當初收購和黃,因為與李嘉成在股市中割了一波韭菜,收購和黃以及長江的股份花費的都是自己的錢,並沒有借用外債。

但從港燈開始,就拼命開始利用銀行資金,收購港燈借了20億港元,私有化港燈的地產業務花費了31億港元,購入聯邦與國際大廈借入了14億港元,旺角中心的整個專案也差不多借貸了5億港元,總負債算起來差不多70億港元。

至於其他的一些物業專案也有貸款,不過都是以本身專案為抵押,單獨成立資金運營,這些其實借貸的資金加起來也不少,不過基本上專案完成之時貸款皆能還清,不計入總負債。

不過《財富》不知道的是,這一年多以來,地價漲了幾乎一倍,恆大公司在私有化港燈的地皮及物業之後,就開始大量拋售非核心地段的資產,與大量華資企業開發旗下地皮物業,已經回收了超過15億港元,而81年,更是地價的巔峰,完全可以再賺個20多億港元,足以償還私有化的貸款。如此一來,相當於恆大白賺了港燈旗下的幾處核心物業及地皮,這些地皮如果按照81年的地價,至少也能值個30億港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關於徐志的另外一個核心產業:美的電子公司,因為是非上市公司,各種資料對於《財富》來說極難獲得:

首先是街機,這些年來,雖然美的公司推出的街機數量不多,但每一款都是極其火爆的存在,從最開始的貪吃蛇、香江方塊、坦克大戰、吃豆人到後面的魂鬥羅、超級馬里奧、大金剛等等,這些每一款都曾經稱霸整個美國市場。

而去年年底推出的拳皇更是引爆了整個街機行業,將街機帶入雙人對抗的領域,人們去遊戲廳玩街機,不再是為了消磨時間,而是與朋友進行“武力對抗”,沉迷於其中的青少年不知多少。

1978年,日本太東公司憑著一款《太空侵略者》就賺了超過1億美金,財富雜誌斷定美的公司只憑街機一樣,每年的淨利潤絕不會低於2億美元,甚至更多!

而美的公司的另一款產品Gameboy更是在掌機領域形成了強力的壟斷,雖然索尼也推出了同樣的gamewatch,但後者在全球的銷量只有前者的1/10,憑藉著自家幾款經典的小遊戲,Gameboy以軟體質量形成了在硬體領域的壟斷。

不過《財富》也進行了深入調查,雖然Gameboy一年的銷量突破千萬臺,但美的公司為了壟斷市場份額,走的是低價路線,根據《財富》的估計,一臺Gameboy的淨利潤約為1-2美元,千萬銷量的總利潤最多為2000萬美金,再考慮到各種廣告成本因素,掌機並非美的集團的核心利潤產品。

美的公司的第三款產品則是家庭遊戲機,這款產品現如今已經和全球霸主雅達利在美國打起了擂臺,在市場份額上已經開始侵蝕雅達利的壟斷地位,據說去年一年只在美國的銷量就超過300萬臺。

這個數字與已經銷售2500萬臺的Atari2600相比算不了什麼,但《財富》雜誌調查的資料表明,無數購買美的遊戲機的家庭都已經開始看不上雅達利2600主機上所攜帶的遊戲。

不過好在美的公司並沒有與雅達利一樣放開全球第三方授權,在遊戲的種類方面與後者相差甚遠,這也暫時沒有威脅到其霸主地位。而雅達利為了應對這種威脅,又開始大量製作遊戲,意圖以量取勝。

《財富》雜誌在美國不少地方進行了調查,分析出了美的遊戲機走的是低價主機、高價遊戲卡帶的策略,只是超級馬里奧與魂鬥羅的售價就高達80美元一盤,與之相比,雅達利的正常遊戲盤也才25美元。

但美的公司的策略非常成功,經過長時間的調查,《財富》發現大量購買美的遊戲主機的客戶都會額外購買幾部其他遊戲的卡盤,即使這些遊戲價格昂貴。連調查的記者鬥用私房錢購買了一套主機+遊戲盤,然後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財富》雜誌最終判斷美的遊戲主機的業務一年淨利潤不低於街機,至少2億美元。

而另外的個人計算機業務,美的公司才剛剛開始,業務並不大,《財富》在文章分析中也只是稍微提了下,並沒有過分描述。

但《財富》也在文章中表明,非常不看好在去年收購的RCA電視機業務,分析指出RCA本身業務就已經困難重重,再加上去年爆發的汙染事件,不但對公司品牌造成嚴重損失,同時一段時間的貨物供應出現問題,也對整個銷售體系造成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亞洲公司居然收購了該項業務,花費的資金接近5億美元,也承擔了不少負債,這筆收購不被《財富》看好,同時RCA在美的上萬員工也被《財富》認定為會變成美的公司的累贅。

因此《財富》將美的公司的估值定為15億美元。

“咚咚咚……”敲門聲音響起,秘書周希倩走進來說道:“徐生,何國原先生來了。”

相關推薦:江湖遊記帶著系統回北宋男主們為什麼都用這種眼神看我[娛樂圈]穿書後男主們都非我不可農場,啤酒和理想生活頂上在即,白鬍子團總隊長苟不住人在白鬍子團:開局上交赤瞳副本!快穿之女配萬事隨心在真假嫡女世界簽到黑色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