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歸新加坡1995->章節

第393章 時不我待的大機遇與全球投資大師!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張博士,我想打聽一下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有哪些,你們德州儀器公司排在第幾位?”李曉凡問道。他很想透過張汝京博士,瞭解一下當前的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

張汝京博士回答道:“說來慚愧,作為世界第一個矽電晶體和積體電路IC的發明者,我們德州儀器TI公司的去年營收是78億美元,目前在全球來說也只能排第七位。”

“哦,那排在你們前面的都有哪些公司啊?”李曉凡好奇道。

“目前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英特爾公司,它去年營收達到了131億美元。第二是日本的NEC半導體公司113億美元,第三是日本的東芝半導體公司100億美元,第四也是日本的,日立半導體91億美元……”

經過張汝京博士一介紹,李曉凡大吃一驚,去年全球排名前20的半導體企業裡面,日本半導體企業居然佔據了8家:NEC、東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三洋和夏普。這八家日本半導體企業加起來去年的總營收達到了500億美元規模,佔據了世界前20強的第一方陣!

全球排名20強半導體企業裡面老牌帝國美國企業居然屈居第二,上榜的只有6家:英特爾、摩托羅拉、德州儀器、IBM、美光和國家半導體公司。這六家美國半導體企業去年總營收只有385億美元,遠遠落後於日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讓李曉凡吃驚的是前20強裡面韓國企業竟然有了驚人的三席:三星半導體以83億美元排在德州儀器之前為全球第六,其他兩家為現代半導體與LG半導體公司。這三家韓國半導體公司去年總營收加起來為190億美元,這麼小一個亞洲國家的半導體產業規模居然達到了美國的一半水平!實在是讓人意外。

全球前20強半導體企業裡面剩下的三家為均為歐洲公司:飛利浦半導體、意法半導體和西門子半導體公司。三家歐洲老牌半導體公司加起來去年總營收只有105億美元,遠遠落後於韓國。

而中國大陸企業沒有一家上榜!

拿著張汝京博士給自己的這張Gartner高德納諮詢公司的去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排名表,李曉凡思緒萬千。

他開始理解國內高層為什麼那麼急著要上909工程了!

拿著這份世界20強半導體企業排名表格,李曉凡好奇地向張汝京博士討教道:“張博士,照道理矽電晶體也好、積體電路也好,這些產品最早都是美國發明的。為什麼現在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這麼厲害,趕超了美國。而小小一個韓國現在居然也能異軍突起?”

張博士笑著解釋道:

“我們半導體業內有一個說法叫美國矽谷完成了從0到1的發明,而日本完成了從2到3的步驟。六十年代時候,日本企業更多是購買美國的半導體專利,透過高良品率和低生產成本來打入民用市場,產業比較低端。但,後來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產品的出現,成為日本趕超美國的契機!”

“當時全球最早的1K的DRAM產品是在1970年由美國英特爾公司釋出的。但到了1976年,日本政府出資320億日元,讓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抱團聯合籌資400億日元成立VLSI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聯合研發體。在此期間,日本可謂以舉國之力,集合了產、學、政各種力量來突破64K和128K DRAM工藝,並且實現了相關半導體工藝的全面國產化。1977年日本突破了64K的DRAM大規模生產,而美國企業卻等到1979年才研製出來。這64K的DRAM不僅讓日本一舉贏得了DRAM市場的全球佔有率桂冠,同時也宣佈日本領先美國進入了VLSI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時代……

“當年日本透過全產業鏈模式,不再依靠西方上游產業的日本半導體實現了驚人高的良品率,為80年代的黃金十年奠定了最重要的產業基礎。這個時候NEC、日立、東芝等日本主要大公司也乘勢而起,成為全球半導體版圖中的頂尖存在。同時,大量日本製造業、化工業,甚至船舶和冶金業公司業紛紛被DRAM的龐大蛋糕吸引,加入了DRAM產業鏈當中。今天日本有千奇百怪的半導體公司,基本都是當年受到DRAM風暴的感召而成立的……”

李曉凡又追問道:“那這些韓國半導體企業呢,他們又怎麼起來的?”

張汝京博士解釋道:“說到韓國的半導體產業歷史,不得不提三星公司。三星電子早在1984年投資一家現代化的晶片工廠用於批量生產64K DRAM,但當時他們的技術落後日本五年,並且當時國際市場記憶體產品暴跌,三星在這個專案上鉅虧,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這個專案。此時,韓國政府學習日本當年的模式,由韓國政府的電子通訊研究所牽頭,聯合三星、LG、現代等韓國巨頭企業與韓國六所大學,官、產、學聯合一起對4M DRAM進行技術攻關。該專案持續三年,研發費用達1億多美元,韓國政府承擔了其中57%。隨後韓國政府還大力實施了‘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韓國政府共投入了3.5億美元,激發了民間2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大力促進了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正是在韓國人的這種執著之下,苦熬多年的三星終於迎來了轉機。1987年美國向日本半導體企業發起了反傾銷訴訟,日本被迫接受了出口限制協議,因為這個影響,存儲器價格開始回升,連續虧損了十年的三星半導體專案不但實現了盈利,還在技術上開始領先日本。四年前的1992年三星公司率先推出全球第一個64M隨機存儲器,並且超過了日本NEC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隨機存儲器製造商。兩年前又推出了全球第一個256M的隨機存儲器。三星半導體的崛起,不僅強大了自己,還帶動了整個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晚餐結束前,張汝京博士還告訴李曉凡當前的一些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

早期在半導體誕生之初,像英特爾、IBM、德儀等少數美國半導體巨頭公司包攬了晶片的設計和生產,是所謂的IDM整合器件製造公司,這些巨頭貫穿半導體整條產業鏈,初創企業根本無法插足半導體行業。

但後來這種大一統的局面被臺積電的張忠謀先生終結了。1987年,前德州儀器公司的高階副總裁張忠謀回去臺灣後,在新竹科學園區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並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張忠謀建立的臺積電官司開創性地定義了Foundry晶片代工廠這個行業,將設計和生產分開,為初創企業開闢了生存空間。從此後,晶片設計企業只需要做輕資產的無晶圓設計Fabless Design業務,拼的是人才、知識和市場。而像晶圓生產、包括流片這些投入巨大的重資產生產環節就可以外包給臺積電這樣的Foundry晶片代工廠。

張汝京博士的願望,就是將來提前退休後赴大陸建立一家類似臺積電這樣的Foundry晶片代工廠……

聽完張汝京博士的詳細介紹後,李曉凡思緒萬千,晶片、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大的生態,雖然自己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適時還是可以起到一個催化劑的作用。現在才1996年,對於當下的自己而言未來還有很多的機會,時不我待!

告別張汝京博士,眾人來到下榻的達拉斯銀河酒店後,李曉凡打了一個電話回去國內給倪院士的助手、老潘的那位老鄉學長王樹強,打聽一下國內當前的IC設計企業情況。

王樹強在電話裡告訴李曉凡,當前國內的IC設計企業很少,而且普遍水平不高。

除了原來四機部與電子工業部下面有幾個研究所有些設計能力,和目前倪院士主導的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專案之外,目前據他掌握的只有兩家稍具規模的企業從事積體電路IC的設計相關業務。一家叫深圳市先科機電積體電路設計公司,1993年在深圳註冊成立的,做一些專用電器的積體電路設計,規模也不大。

另外一家規模較大的設計公司叫華為積體電路設計中心,建立於1991年,是華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王樹強介紹,1988年倪院士赴香港組建研發部門,第二年在他領導之下聯想便自主研發了五顆ASIC專用積體電路,並成功地應用於漢卡和漢字激光打印機奠定了聯想的江湖地位。

而幾乎同時,華為公司也開始了IC自主設計之路,招來了兩個叫徐文偉和高梅松的高材生。

徐文偉來到華為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華為的積體電路設計中心,並主持開發可用於使用者交換機的ASIC晶片。五年前的1991年,華為第一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SIC誕生了,型號為SD502,並且是一次流片成功。

隨後,華為又相繼研發成功了第二顆數字晶片SD509,大量應用於華為的新一代CC08交換機。

王樹強介紹,華為公司去年已經在內部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其中的基礎研究部主要就負責華為晶片的研發。目前已經成功設計了30多個晶片,最複雜的已經可以容納1000多萬個電晶體,目前已經有了100多名的晶片設計工程師。

當下的華為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王樹強嘆息,如果當時的聯想公司在倪院士主導下,繼續走自主晶片開發之路,可能會形成一南一北中國兩大IC設公司各自發展和競爭的良好局面。

王樹強向李曉凡彙報這些情況的時候,李曉凡知道他說的這家深圳市先科機電積體電路設計公司,以前是李曉凡工作的那家半導體測試公司的客戶。後來這家公司改名為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2012年底完成與上市公司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工作,成為紫光國微的全資子公司。

而這家華為積體電路設計中心就牛了,到2004年改名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他重生前的2020年,海思半導體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6.7億美元,首次進入全球半導體TOP10榜單……

想到這裡,李曉凡在電話裡笑道:“樹強,你要對我們當下倪院士領導的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專案有信心。相信不久之後,我們的聯海專案不一定會輸給華為!”

“李董,我也就那麼一說。現在在倪院士領導之下,有了您和上海地方政府的強大支援,我對我們的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專案未來充滿了信心!”

“嗯,必須有信心!樹強,你順便轉告一下倪院士,我希望他能儘快組團帶你們這些骨幹來美國考察一下矽谷等地美國半導體巨頭的最新發展情況。並且,我想讓他拜訪一下德州儀器TI公司的張汝京博士,做一次深入的溝通……”

……

第二天一早,李曉凡一行搭乘航班飛抵洛杉磯。

下午抵達洛杉磯後,他們趕到加州理工學院所在的帕薩迪納小鎮,與IdeaLab創業孵化器創始人Bill Gross再次會面,洽談入股Bill Gross發起的ICP天使創業基金事宜。

下午的基金合夥人籌備會議上,李曉凡見到了準備參與投資入股ICP天使創業基金的其他四大合夥人:Foundation Capital創業資本,Moore Capital Ma摩爾資本,Dell puter Corporation戴爾電腦,Hikari Tsushin日本光通信國際等公司等負責人。

最令李曉凡感到高興的是,下午這個會議中間,他認識了摩爾資本管理公司的創始人Louis Ba路易斯·貝肯。

路易斯·貝肯的舅舅是老虎基金創始人朱利安·羅伯遜,他哥哥扎克·貝肯後來是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的首席交易員。前世,摩爾資本管理公司曾經是全球規模排名前二十的大型對沖基金之一,管理資金規模一度達到150億美元。

路易斯·貝肯後來被全球公認為最具傳奇色彩的投資大師之一。

前世,令李曉凡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加密代幣EOS的發行者Bloe區塊鏈公司募資百億美元建加密資產交易所,路易斯·貝肯與李澤楷、野村等7大基金參與其中。

“嗨,李,很高興認識您。您成功投資雅虎公司的故事已經成為我們華爾街的一個傳奇……”路易斯·貝肯接過李曉凡的名片後,非常有禮貌地微笑道。

相關推薦: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全球卡牌之決鬥怪獸神級雜役桃花源簽到一個月,被嚮往曝光了重生東京泡沫時代大唐開局娶晉陽公主苟出一個盛唐通天之路通天之路重生野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