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征戰無限歷史->章節

第六百七十九章 拿命做的博弈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如東方朔一般,橫行於朝廷之上卻始終能夠獨善其身,其為人處世之道的確有過人之處,其核心的一點就在於,將自己的身份降低為俳優之流的他幾乎沒有任何政敵。

在武帝一朝,能夠做到這一點是何其的超然!

所以哪怕此時的他高冠廣袖,奇裝異服讓他本來高大魁梧的身軀看起來有一點突兀滑稽,趙高和麥玲瓏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甫一進廳堂,立即端端正正行了個大禮,齊齊地俯身恭聲道:“先生!”

“罷了!”東方朔坦然受了半禮,等到趙高第二次行禮的時候才微微側身避開,同時雙手虛託,將兩人扶了起來,又安排童子將兩人各自引到席位之上。

這是一個標準的答難局,算是東方朔給了趙高一個說服自己的機會——也就是說,在趙高開口之前,他已經完全明白了趙高此行的意圖。

卜道之祖在這一方面,果然和先知沒有什麼區別。

“先生能夠讓我們坐下來,本身不就已經有了答案麼?”跪坐端正的趙高並不甘於應對,一開始,就把整個事件的基調和結果給定了下來。

東方朔並不應答,對於這種半陷阱式的問題,他只是微微一笑,按照自己的節奏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是我?”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尋常,然而話中的意味卻十分深長。

大概是劇情世界融入的時候以漢武為主,此朝的名臣大多是武帝麾下,名臣名將可以說是車載斗量。

論輔國之能,有竇嬰、許昌、田蚡、莊青翟、石慶、公孫賀、劉屈犛、田千秋;論軍事,衛青、霍去病、霍光、李廣都是絕世名將;論儒道,有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論經濟,有桑弘羊居中統籌協調;論情報,有張湯、汲黯遍佈眼線;論史學,有司馬遷、班固、班昭博古通今;論外交,有蘇武、張騫串通西域;論文學,有司馬相如文采風流;除此以外,類似於韓安國,朱買臣,主父偃這類一時之俊傑不計其數,可以說中間任何一個的地位都比東方朔高上許多,說話的分量,對國政的影響力也重上許多。

可偏偏在這麼多人中,趙高挑中了東方朔,這其中的緣由,當然要問個分明。

“陛下英明神武,身邊眾臣往往難以始終。而先生曾以士人身份,進呈竹簡三千片,陛下兩月讀之不絕,為之擊節讚歎,而偏偏之後又不授予官職,這其中的意義本就值得玩味。”趙高既然來找東方朔,這一點自然早就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所以成竹在胸侃侃而談,“陛下雖沒有進封你高官,卻一直讓你隨侍左右,又容你身形放蕩,屢次犯禁卻輕輕放過,這裡面的保全之意,恐怕先生也是心知肚明的了。”

“先生數十年來,始終未離中樞,說是陛下的心腹肱股也不為過吧。”麥玲瓏接下來的補充就比較直白,算是正面回答了東方朔的這個疑問。

終漢武一朝,這些名臣名將得到善終的比例並不算太高,一旦身居高位,各個勢力之間的傾軋也就在所難免。漢武帝將東方朔只安排了一個千石左右的閒散之官,又明確表示了自己的優容之意,這分明就是一種特殊的保全手段。

既然有用特殊手段保全的價值,那也就等於說東方朔有著能夠影響到武帝決策的隱性影響力。

“唔,你們到底是怎麼開罪了我們這位散騎常侍大人的?”東方朔對於兩人的回答不置可否,反而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能夠在武帝朝不具名字的散騎常侍,除了司馬相如,哪裡還有第二人?

這個問題不由得讓趙高和麥玲瓏面面相覷。其實他們兩和司馬相如連一面也欠奉。只不過當初趙高在擊殺牧者的時候,對已經被牧者招募走的卓文君進行了擊殺,從底層規則意義上幹掉了這個歷史人物。作為經典事件“鳳求凰”的女性主人公,司馬相如怎能不對趙高咬牙切齒?

這樣一種底層規則衍生出來的惡感,顯然被歷史人物繼承了過來。難怪東方朔擺出了一個死局等著趙高:這既是測試兩人的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向司馬相如亮明自己的態度,繼續他在朝堂中安安穩穩的日子。

畢竟司馬相如在文學上的地位太高。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文學家做傳的一共只有兩篇:其中《屈原賈生列傳》是屈原和賈誼的合篇,而《司馬相如列傳》不但單獨成篇,更是達到了前者的六倍之長,至於後世奉司馬相如為“賦聖”,更說明了這並不是一個好惹的人物。

“據說卓文君隨他的弟子出奔,我與他弟子一次交手中錯手擊殺了她。”趙高老老實實把事情簡略地說了一遍,東方朔的眼珠瞪得老大,顯然對這種稀奇八卦沒有什麼免疫力,口中卻一直說著“罷了,罷了”然後靜心聽趙高故事裡的每個細節。

“負人者,人恆負之。”東方朔顯然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後來的故事,對於這個結果也不意外,只不過以他歲易一妻的習慣,說這句話顯然有點底氣不足。

只是他也不在這上面糾結,稍稍停頓了片刻,問出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是大漢?”

漢匈之爭,其實可以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的“白登之圍”。當年劉邦率大軍出征匈奴,中了匈奴的誘敵之計,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還是史詩謀士陳平以奇計退敵,從此建立了以公主和親的籠絡之策。

現在這個劇情世界,冒頓單于早已率部眾西征,留下伊稚斜單于風燭飄搖。強弱易勢之下要想讓大漢放匈奴一條求生之路,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匈奴地方千里,人口百萬,尚有一戰之力。”

趙高沒有替匈奴求饒,事實上求饒如果有用的話他其實不介意跪下,可真正能夠讓對方有所顧忌的,只有實力。

大漢王朝此時當然是如日中天,匈奴相比起來的確非其敵手,特別是在秦帝國和東漢王朝的夾攻之下,可以說是沒有了還手的基本能力,這也是匈奴試圖求生的根本原因。可如果換個角度想一想,一旦匈奴被逼入絕境,困獸猶鬥之下魚死網破,放棄另外兩邊而集中所有力量對抗大漢,恐怕最後垂死掙扎下造成的破壞性也決計不小。

可以預見,一旦這種局面形成,強秦的蒙恬和東漢的竇憲一定會袖手旁觀,甚至在一旁推波助瀾都有可能。這無關於個人的道德水準,只和國家的利益相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個臨近的大國強國之間,永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同盟和友誼,而在地理位置上位居中間的西漢,在天生上就有這種缺陷存在,不得不去考慮兩邊那致命的威脅。

這,也可以看成是匈奴拿自己的命做出的一種博弈。

PS:我更的速度是不是有提高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穿越後繼承了一座青樓怎麼辦帝皇徵召之千古英傑我相親超有經驗的邪龍狂兵[綜英美]改造基地建設中大仙廚領主大人是吸血鬼店小二的江湖日誌諸天之昊天帝艾澤拉斯時光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