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貞觀小財神->章節

第二百六十九章 玄齡背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北周後主宣帝宇文贇是個腦門鋥亮,不務正業的皇帝,與其讓臣民再繼續受他的禍害,還不如換楊堅來呢。

更何況,相比其他帝王,楊堅還有一個重大優勢。

他非常摳門,並不喜好享受,至少在他當政的頭二十年,對節儉的這一原則是一直貫徹的。

基於此,國庫充實,百姓也安樂,楊堅也想到,應該給前朝的那些小朝廷著書立傳。

雖說,這些小王朝,很多都是烏七八糟,瞪穿了眼睛也找不到什麼好事,能數得上的有作為的皇帝,五個手指頭都夠了。

其中更有幾個小王朝,亦如劉宋、高齊等等,宮廷裡的環境,更是髒汙爛臭,令人不忍直視。

毫無倫理綱常,醜聞遍播鄉里。不過,即便如此,那也是一段歷史,有其存在的價值。就是捏著鼻子,也得主持著述的工作。

然而,這樣的宏圖壯志,還未及展開,就因為他親親的好兒子楊廣的蠻幹,徹底夭折。

於是,為前朝分立的朝廷著書立說的擔子,就交到了大唐的手中。

作為一代雄主,李世民當然很看重這件事。

早就找了房玄齡、魏徵等人負責此事,都是他手下最得力的能臣,不止如此,比如魏徵,其家是河北鉅鹿的大族,累世公卿,尤其是他同族的前輩魏收,更是北齊的權臣。

在北齊為官的時候,也是負責整理北齊官史的,雖然魏收的差事辦得不怎麼樣,乃至在朝上引發了一場大亂。

可因為擔了這項差事,他家中的藏書還是很全的,有些版本,官方圖書館那裡都沒有。

再加上前朝貴戚令狐德棻、史官李百藥等人,分為南史、北史兩部分的史書,著述的工作開展的相當順利。

然而,一個大大的難題也擺在眼前。

如何評價前朝大隋?

作為大隋的接班人,尤其他們老李家和老楊家還有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楊廣就是李世民的表哥啊,表哥,親表哥,不摻假的。

所以,如何評判大隋,就成了北史的重點。

嚴格來說,把大隋算在北史之中,其實就是不太公允的行為,完全屬於刻意打壓,降低其存在感。

與那些南北割據的小朝廷不同,大隋是一統天下了的,雖然時間比較短,可屈指算算,也有五十年,怎的就要和北周、北齊一樣,混到分立史裡去了。

從李世民做出這個指示的時候,他就暗含了這樣的意圖。

給李唐一個光輝顯著的定位,讓它名垂青史,成為人人都敬仰欽羨的朝代。

這是李世民的宏願,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身體力行的治國理政,相當勤勉,然而,在充分發揮陽謀的基礎上,並不等於,他就不會使用一些陰謀。

這樣的陰謀,其中就包括將隋朝放到北史之中並列,一定要儘量減低隋朝的存在感,讓世人都記得,結束兩百年中原喪亂的朝代是他李唐,前面那五十年,完全是不重要的。

不僅不重要,還出了隋煬帝這麼一個光明偉岸的好大喜功的荒誕皇帝,要把他的種種惡形惡狀都記載下來。

真的、假的、半真半假的都寫進史冊,就是親表哥又能如何,現在也還不是任我評說。

李世民從不諱言,他對著書立說之事如此熱衷,也是因為關注史官們會如何評價自己。

每每他們寫成一卷,李世民都會親自檢視,把其中那些他認為有損大唐形象的描寫全都刪去。

然而,就是這樣,他還是有很多不滿意。

作為史書的編纂者之一的房玄齡,幾乎是幾人之中和他關係最親近的人,於是,這項呈送文稿的大事,就交由他來處理了。

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能做,而是只有他一個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每次去呈遞文稿,總是要接受李世民的挑三揀四,明明李世民的文采根本比不上其上幾人,可他仍然是處處不滿。

當然,他也不至於墮落到那種,你不按照我說的寫,我就送你進大牢的地步。

可他的挑剔也暗含了這個要求,按照我說的寫,你懂的。

越是這樣挑挑揀揀,還不說明確的人,越是難伺候,久而久之,能躲避的也就躲避了。

只剩下房玄齡這個可憐人,跑來應付李世民。

這一次,呈送的卷冊是關於大隋地理志的部分,因為和人物記載無礙,所以,房玄齡也是心情很好,這玩意若是還能挑出問題來,那他也太難伺候了。

他們的差事也就沒法幹了。

“玄齡,太子最近如何?”

房玄齡正在發呆,掐算著,街鼓很快就該響起了,老盧已經做好了飯菜在等著。

看案上的卷冊越來越薄,李世民看的很認真,臉上也沒有什麼異樣的神情。估計再過一刻,他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這些卷冊目前還都是樣品,要等到李世民認可才能正式定稿,收入凌煙閣。

已經開始為退走做心理建設的老房,猛然間聽見這一問,雖是訓練有素的抬了頭,可那表情還是有些管理不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少,從李世民這邊看上去,房玄齡似乎根本就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應該還好吧。”他這樣含糊的應了一句,抬頭觀察李世民的神色,世民對他的反應很不滿意。

這樣敷衍的回答就說明,房玄齡對他的處置有意見。

是啊,這樣表現肯定是有意見。

房玄齡是朝廷肱骨,又不是耳聾眼瞎的八十歲鄉野村夫,怎麼會沒有聽說那夜搜查東宮的事情。

東宮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在歷朝歷代太子都是僅次於當朝皇帝的二號人物。

這樣重要的人物,竟然被李世民禁足,還在東宮大開殺戒。要知道,自從李世民當上了皇帝,在後宮開殺戒,已經是極其少見的事情了。

這樣石破天驚的大事,若是在以往,早就引起朝廷上的軒然大波了。隔日上朝,李世民也做好了這樣的準備,要迎接朝臣們的一包包口水,贊同的,反對的,婉言進諫的,吵吵嚷嚷的,他全都會接受。

可問題是,這些言論在哪裡?

他等了好幾天,一封有關這件事的奏疏都沒有收到。

這著實不正常,李世民不是傻瓜,很快,他就察覺出異常的原因,幾大老臣誰都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稱病在家,作為第一國舅爺,他要避嫌,李世民表示理解。槓頭魏徵這次也按兵不動,他是李承乾最重要的一位師傅,立場實在不容易站穩,李世民也表示理解。

可其他人呢?

怎的也不說話?

相關推薦:我的異能悠閒生活重生之創業人生聊齋之煉神吃雞奶爸修仙傳洪荒之我為姬發滿香江重生後我有了錦鯉運我在末世當司機重生南非當警察舊日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