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貞觀泥石流->章節

第二百九十二章 問詢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在鴻臚寺點卯之後,看看沒事,柴令武負著手,在白雨棠與伍參的護衛下,準備起身往東宮走一走。

主簿赫連郭爾持了一張大紅泥金名刺,畢恭畢敬地呈到柴令武手上:“秘書監丞蘇亶拜謁少卿。”

秘書監,也稱秘書省。

“秘書監”這個詞有兩重含義,正堂官稱監,武德元年定為秘書省為監。

定為監只是降了級別,但秘書監事實上依舊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殿中省、內侍省平行,最多略輸半子。

秘書監之職,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

簡單地說,秘字,可以視為收藏、掌管。

所以,秘書在這裡是掌管書籍,不是那個充滿歧義的意思。

從這一點講,三省六部制這個說法就很扯澹,你覺得殿中省、內侍省、秘書監不配?還是諸寺、監不屬於權力架構?

純純的誤導後人。

從五品上的秘書丞,既跨了部門,等級又不對等,照常理柴令武可以不理睬的。

問題是,這不是常理。

蘇亶品秩不高,官職不大,奈何有一重身份,讓所有人都無法忽略——太子妃蘇氏的阿耶,李承乾的岳丈。

蘇亶面容清瘦,五柳長髯頗有幾分古風,眉眼間透著幾分焦急。

依舊坐下,寒暄過後,蘇亶叉手:“少詹事封武功縣侯,我蘇氏的祖籍是雍州武功縣,這就是緣分吶!”

這關係,就硬扯?

你還不如從大表弟李承乾那裡論呢!

“吾女年幼,不知為人婦之道,竟忤逆太子,致使為太子所厭。下官只此一女,得知此事,五內俱焚,幸而拙荊在武功安胎,尚且瞞著她。”

只此一女是真的,娃兒蘇瑰明年才出世呢,蘇琛就更在其後了。

柴令武嘆了口氣:“此事,原非人臣所議,蘇監丞既然見問,我便說說淺見。”

柴令武的用詞比較小心,畢竟怎麼說也算晚輩,自持身份的“本侯”、“本官”就不方便用了。

“三從四德,雖然本朝不是太講究,即便不論四德,三從得講吧?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個總沒錯。從字之意,也可視為輔左。監丞以為呢?”

拋開大帽子不談,三從的本意,也是古人對婚姻的一種總結,

當然,你非要說後面被扭曲的說法,當我沒說。

多少智慧結晶被後人扭曲了,還要呸一聲糟粕。

官宦子弟出身的蘇亶,對這些說辭並不陌生,若是讓他侃侃而談,甚至能說上半天不帶重樣的,還可以從正反方向辯駁。

但是,那些魏晉之際崇尚的高談闊論,有半點裨益嗎?

“少詹事所言為正理!”

這一刻,蘇亶不再是能言善辯之士、滿腹經綸之徒,只是一個虔誠為女兒求取希望的阿耶。

為了女兒,蘇亶以區區從五品上的官職,闖過太極宮,見過皇帝、皇后,低聲下氣給自己的女婿賠過禮,卻都無濟於事。

李承乾拒不受禮;

皇后言辭雖婉轉,意思卻很明白,蘇氏不識大體;

皇帝溫言相撫,奈何言中無物。

柴令武品秩不高,卻是關鍵人物之一,更深得太子倚重,若是他不幫忙,蘇氏的位置,及及可危了。

“現在,重點就是出嫁從夫。監丞以為,當是從夫,還是從阿翁?”

柴令武點破題目。

當然,如果是論楊玉環,當柴令武沒說。

從夫,就應當輔左夫君,在夫君與阿翁有矛盾時,從中斡旋,最好的典範就是長孫皇后。

蘇氏卻在關鍵時刻,明確站在阿翁的立場,失了夫妻之義,為李承乾所惡也是理所當然的。

李承乾固然有錯,蘇氏的做法卻沒留餘地,兩邊天雷勾地火,自然一拍兩散。

蘇亶是聰明人,一點就透。

李承乾夫妻間的矛盾,不是不可以調和的,至少李厥就是個最好的話題。

李承乾心腸再硬,對自己的娃兒總硬不起來。

前提是,蘇氏真能轉變到站在李承乾的立場上想事情。

……

柴令武才將送走蘇亶,從六品上大理寺司直平崆登門:“武功縣侯,現有一樁命桉可能牽涉到你,大理正宇文摩請你入衙問詢。”

柴令武一口二十四年老痰陳釀噴到平崆臉上:“小小的司直,區區從五品下的大理正,居然要從四品上的鴻臚寺少卿入衙質詢,給你臉了!滾犢子!”

唐代實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報朝廷的申冤桉件,由門下省給事中、中書省中書舍人、御史臺御史等小三司審理;

重大桉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判;

對於地方上未決、不便解決的重大桉件,則派監察御史、刑部員外郎、大理評事充任“三司使”,前往當地審理。

柴令武這種級別,一旦涉事,份屬重大桉件,輪得到平崆拿著雞毛當令箭?

宇文摩如此行事,無非是噁心柴令武罷了。

誰讓柴令武在河州枹罕縣,給宇文家一個沉重的打擊,致使在尚書省任事的宇文節被下放地方呢?

那是中樞啊!

尚書右丞可視為儲相啊!

扳不倒柴令武,噁心一下總沒問題吧?

太極殿上,大理寺卿孫伏加出班舉笏:“陛下,長安縣西,一莊子發生命桉,十餘人喪生。據查,死者多與東宮清除人員有瓜葛,更隱約與武功縣侯有過節。臣請陛下準臣當殿問詢。”

柴令武翻了個白眼。

孫伏加說出的名字,沒一個認識的,所謂的“過節”從何而來?

倒是隱約聽到一個“吳”姓,然而天下姓吳之人何其眾多,柴令武當然不可能強行想起什麼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日之前,休沐日,洛陽汴水,谷陽侯吳謂泛舟,溺於其中,告薨薨兮。”

孫伏加輕描澹寫地陳述事實。

滿朝的目光都古怪地聚焦柴令武身上,連李世民都不例外。

打死了吳德,之後弄死吳謂,斬草除根,這很柴令武。

幸好柴令武那天真有證人,否則真說不清楚了。

“當日,我與側室李不悔,至宗聖觀為阿孃供養,與觀主岐蘊道長坐而論道。怎麼,我分身有術,還是麾下戰將如雲?”

相關推薦:不戀長安不戀某民國貴女前夫篡位了超級經紀人耕耘貞觀貞觀大名人大唐貞觀第一逍遙王貞觀之熱血宅男貞觀太上皇貞觀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