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章節

第一五七章 解決東北胡人邊患的鑰匙(大章,地理歷史介紹,沒興趣可跳訂)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既然要與鮮卑人作戰,丁寬在整訓兵馬的同時,也派出大量的斥候和探子,去瞭解東部鮮卑的組成、兵馬情況。不止要繪出輿圖,對這些異族的生活習慣,乃至歷史傳說等各方面的資訊,都要儘可能的收集回來。

而丁寬自己也查閱了大量的,關於鮮卑乃至塞外胡人的歷史,其中很多資料都是東觀藏書中的秘本,被優先整理出來,抄錄一份,給丁寬查閱。

越是查閱這些相關的資料,再結合丁寬前世的歷史知識,丁寬越感覺身上的責任重大。丁寬相信,如果接下來這一戰能夠取勝,把鮮卑人徹底趕出東北,也許能徹底改變前世中國不斷被北方異族入侵的歷史。

西漢之時,對大漢最右威脅的草原胡人是匈奴,後來到了東漢,匈奴被大漢聯合其他胡人部族徹底打垮,代替了匈奴地位的,就是烏桓和鮮卑。

烏桓和鮮卑的歷史,其實都不長。根據史書的記載,烏桓和鮮卑的源頭,都是戰國時期的東胡。

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餘部聚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形成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

烏桓是聚集在烏桓山的東胡餘部演化而來,而所謂烏桓山,應該就是在後世的內蒙古赤峰境內。

烏桓剛剛出現在歷史上,是以匈奴的附庸存在的,曾跟隨匈奴多次入侵大漢邊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大破匈奴,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塞外,在幽州置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這是烏桓第一次南遷。

公元49年,光武帝劉秀又把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到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並在上谷寧城置烏桓校尉對烏桓各部加以管轄。這是烏桓的第二次大規模南遷,也從此,烏桓成為了大漢的內附胡人。

鮮卑是比烏桓人更北的東胡餘部演化而來,他們最初聚居的地方叫大鮮卑山。烏桓山所在的赤峰,其實是幽州北部屏障燕山山脈與更北的大興安嶺交界之處。而大鮮卑山實際是就是後世的大興安嶺。

由於烏桓人的隔絕,鮮卑人進入大漢的歷史,要晚於烏桓很多。

漢武帝時期,漢擊敗匈奴,把烏桓遷到五郡塞外,鮮卑趁機南下,填補到了到烏桓故地西拉木倫河流域。

起初,鮮卑和烏桓一樣,都遭受匈奴役使。公元前56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鮮卑逐漸擺脫匈奴的控制。

東漢前期,烏桓和匈奴都依附於大漢,而大漢也以這兩部為打手和僱傭軍,作為保衛北方安全的屏障,實現了對匈奴的圍剿。

公元85年,鮮卑聯合烏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國大敗北匈奴。公元87年,鮮卑攻擊北匈奴,斬殺匈奴的優留單于。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竇憲勒石燕然,聯合南匈奴擊敗北匈奴,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

此後,鮮卑趁匈奴遠逃,草原空虛,徹底佔據匈奴故地,取代匈奴成為草原的主人。不過,此時的鮮卑還不是國家,而僅僅是部族聯盟的總稱。鮮卑各部自行其事,並沒有統一的領導,依然依附於大漢,也使得大漢的北方邊境安定了一陣子。

史載:“遼東太守祭肜使偏何討赤山烏桓,大破之,斬其魁帥。塞外震懾,西自武威,東盡玄菟,皆來內附,野無風塵,及悉罷緣邊屯兵;永平元年,祭肜復賂偏何擊歆志賁,破斬之,於是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並詣遼東受賞賜,青徐二州給錢歲二億七千萬為常。明章二世,保塞無事。”

這種政策實現了大漢北部邊境短期安全的同時,也養大了這只餓狼,當這種僱傭軍交易,無法滿足鮮卑需求的時候,鮮卑又開始替代匈奴人,南下入侵中原,成為大漢新的北方威脅。

這種威脅,初期還是鮮卑各部分別入侵,類似於一群各自行事的強盜。直到東漢後期,鮮卑人中出了一個雄才大略的領導人,檀石槐,才第一次統一了鮮卑各族,並在塞外的彈汗山設立王庭。

檀石槐活躍的時候,已經是東漢後期的桓、靈二帝時期。鮮卑的統一,對大漢的邊防壓力驟然加大,幾乎每年都會入侵大漢的邊境。

檀石槐拒絕了漢桓帝和親的請求,在大漢的北部邊境,不斷侵襲騷擾。到了靈帝執政,檀石槐甚至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擊敗了大漢對彈汗山的遠征,一舉屠殺了夏育、臧旻、田晏率領的幾萬漢軍。

對大漢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檀石槐於光和四年(181年)早早死去,他壽命不長,只活了四十五歲。他剛剛統一的鮮卑,再次分崩離析,使得大漢得以喘息。真的很難想象,如果檀石槐再多活幾年,趁大漢黃巾之亂全面南侵,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在檀石槐之前,鮮卑的部落首領並不是世襲制的,而是由部落內推舉有才能的人來擔任。但從檀石槐開始,鮮卑就開始全面採用世襲制。

檀石槐的兒子叫和連,雖然繼承了檀石槐的位置,但和連的才能比檀石槐差了很多,而且貪財好色,處事不公,使得鮮卑內部的分裂日趨嚴重,而且他上位沒有幾年,就在入侵大漢北地郡之時死了,鮮卑就徹底分裂回部族聯盟的形態。

檀石槐短暫統一鮮卑之時,將鮮卑分成了三部進行管理,右北平以東為東部鮮卑,右北平到上谷為中部鮮卑,上谷以西為西部鮮卑。

丁寬要面對鮮卑,主要就是鮮卑三部中的東部鮮卑。東部鮮卑其實是很多鮮卑部族的統稱,其控制的地域,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東接夫餘、濊貊,二十餘邑,頭領大人被分別稱為彌加、闕機、素利、槐頭。

丁寬對比這些歷史資料記載、鮮卑的輿圖、以及前世的一些記憶。丁寬基本上可以確定,鮮卑人的起家之地,應該就是大興安嶺西側的草原,後世稱為呼倫貝爾大草原。

而現在東部鮮卑的勢力範圍,核心之地就是後世內蒙古的東南,與河北、遼寧、吉林接壤的科爾沁草原。

看著眼前的輿圖,丁寬感覺已經找到了一些歷史的脈絡。為何中國秦漢之後,入侵中原的異族,大多都是發端在中國的東北地區?核心的原因,就是這片科爾沁草原的存在。

很多異族的興起,最早都是在大山之中,這個時候,這些異族依靠大山的掩護,以漁獵為生存方式,得以渡過嬰兒期。

當他們發展壯大之後,就會從山中向外擴張,進入平原地帶,而最適合這些新興族群擴張的地方,就是廣闊的草原,他們的生存方式,也開始從漁獵向遊牧過度。

而當這些異族擴張佔領了科爾沁草原之後,就有機會完成一次重要的蛻變。

科爾沁草原,是遊牧方式與東北平原農耕生產方式的結合部。這裡物產豐富,遊牧民族在這裡可以完成從遊牧,向半遊牧半農耕生產方式的轉化。

這裡同時與漢人的地域接近,交往頻繁,可以學習中原先進的社會組織管理經驗。加上半遊牧半農耕生產方式,就會促進這些部族,從部落制向國家形式過度。而強壯的胡人部族就有可能在這裡逐步演化為一個強勢的政權形態。

這種政權一旦強盛起來,就會再次擴張,向西征服草原上散落的部族,吸收人口和養分,向南入侵中原,獲取先進的科技和管理。

正是由於這片科爾沁草原特殊的地理形態,才使得東北地區的異族得以不斷的發展壯大,其對中原的威脅,也遠超西北的異族。

丁寬是典型的大漢主義者,既然找到了歷史的脈絡,自然想要改變這個歷史進程,而要抑制異族在這片土地上的崛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這裡徹底佔據,化為大漢的疆域,不讓異族有機會在這裡完成關鍵的蛻變。

這個時代的草原胡人,無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社會組織,都遠遠落後於大漢,漢人曾幾次攻入草原,甚至徹底滅絕了匈奴,但由於無法長期的佔領,一旦漢人得勝後南歸,就會有新的胡人重新強盛起來,進入新的迴圈。

漢人之所以無法長期佔領草原,就是由於草原之上的遊牧生活方式,不能支援足夠的人口在一片區域內聚集,穩定生存。

而沒有漢人人口支撐,哪怕在草原上建立城邑,也只是孤懸在外的軍事堡壘,這種軍事堡壘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來供給,而一片平坦之地上的軍事堡壘,沒有地理條件保護,又極易受到胡人攻擊,很難長期的維持。

然而,科爾沁草原的地理特殊環境,卻使得丁寬長期佔據這裡成為可能。這裡是草原遊牧與平原農耕的接壤地帶,就可以支撐大量的漢人人口,在這裡生存。

而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又使得這裡與中部西部草原可以有所隔絕,建立更加有效,且成本低廉的防禦體系,抵抗來自草原中部的胡人衝擊。

科爾沁草原的地理形勢及其特殊,因此可以有機會將這一部分,從整個的內蒙古大草原隔離出來,被漢人徹底佔領和長期統治。

從地理上,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分界線,就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巨型山脈,大興安嶺的東側就是東北平原地區,西側就是蒙古草原。

大興安嶺南北走向,最南端與燕山山脈相接,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之間,就有一個過度性的豁口。科爾沁草原的特殊之處,就是它並不是在大興安嶺的西側,而是在大興安嶺的東側。

科爾沁草原其實是內蒙草原透過這個豁口,在東北平原上延伸。只要在這個豁口之地築城,把守住這個狹長地帶,就能將東側的科爾沁草原,與西側的蒙古草原徹底分隔開來。

而這條聯結蒙古草原和科爾沁草原的狹長地帶上,還有一條大型的河流饒樂水(西拉木倫河),是大遼水(遼河)的上游幹流,在《呂氏春秋》就與長江、黃河共同列名六川之一。可以使得物資運輸更為便捷便宜。

這裡的地勢,有些類似大漢中原的雄關函谷關,只要在此築城,就能夠徹底的隔絕東西。

丁寬前世不是搞歷史專業,他選擇在這一帶築城,其實只是依據地理環境的決策,其實這一帶區域,後世在遼國已經成為了政治中心,遼國的中京就是在這裡。

而遼之後,金、元乃至到明朝,這一帶都是北方的重要中心地帶。明朝有一個很有名的寧王造反桉,這個寧王的祖上,最早就是統領朵顏三衛,鎮守在這裡。

直到清朝時期,異族徹底佔據了中原,統治重心南移,不允許漢人到遼東居住,這裡才逐步廢棄。然而科爾沁草原在清朝時期,仍然有著極特殊的地位。

包括孝莊皇后在內的很多皇后,都是出自科爾沁草原。這就是清朝王室,為了保證對這一特殊地區的持續穩定控制,而給予的特殊政治待遇。

丁寬想要佔據的這一片地方,實際上就是後世的白城、通遼、赤峰一帶,這裡西部有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隔絕保護,東北與丁寬佔領的扶余接壤,南邊就是大漢的遼東屬國和玄菟郡。

其實從丁寬北上佔領了扶余之後,科爾沁草原就成了漢人與鮮卑的必爭之地。

東部鮮卑盤踞這片草原,就可以聯結中部鮮卑和西部鮮卑,源源不斷的東進,四處劫掠東北平原的富庶之地,成為鮮卑入侵東北地區的橋頭堡。

漢人拿下這裡,就可以消滅東部鮮卑,保障東北之地的安全問題,徹底解決草原胡人對東北地區的威脅。徹底封閉鮮卑人從燕山山脈與大興安嶺之間的狹長豁口,進入東北地區的通道。

甚至反過來,可以與幽州的幾個邊郡城掎角之勢,壓縮中部鮮卑的生存空間,對整個幽州的邊防形勢,都會有巨大的改善。

相關推薦:這個惡毒女配我當定了[快穿]快穿:惡毒女配倒計時穿越眾裡的敗類鬥破大陸洪荒打工人,只想早日退休養老穿越之食魂戰將玄幻:被迫入贅,我成為全系魔法師白衣為甲人生的底線遙望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