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這個御史能處,有事他真噴->章節

第一百一十章 讀書人聖院拜李青,開闢文宮,儒道時代來臨!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離國。

四海歸一殿。

離國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彰顯帝王氣概。

與天符帝相比,他顯得非常年輕。

僅僅只有五十六歲。

但他武道修為非常之高,已然臻至七品。

看上去就像是三十幾歲的壯年。

離國皇帝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

與天符帝太子順利繼位不同。

他是一名沒有名分的宮女所生,從小就不受待見。

在離國眾多皇子當中,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

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母族勢力支援,又不受皇帝待見的皇子。

居然從四十年前十三龍奪嫡之中脫穎而出,成功逆襲登臨離國皇帝寶座。

他二十歲登基稱帝,將兄弟全部殺光。

登基一年,就開始變法改革。

在長達三十五年的變法過程當中,將離國世家進行了一輪殘酷的重洗。

各地藩王,也無不戰戰兢兢,以他的號令馬首是瞻。

三十五年的變法,大獲成功。

離國人口提升將近一半,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國力直接飆升到能夠與公認的人族七國最強的乾國媲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六百萬大軍,對離國而言並非極致。

若採取十丁一的制度,離國甚至能夠組建一千五百萬大軍!

此時,四海歸一殿,群臣正就與大周的戰事進行商討。

“陛下,臣以為割地五千裡,賠償一千萬兩白銀,周國是絕對不會同意。倘若周國當真負隅頑抗,對我大離而言,亦不是一件好事啊。”

離國的尚書令說道。

離國皇帝離陽大帝呵呵一笑,道:

“愛卿怎知那周國不會答應?”

“如今蠻族傾巢而出,周國本就國力比不上我大離,更何況是分兵兩路,腹背受敵?”

“更何況,朕亦所求的,豈是那區區五千裡地和一千萬兩白銀?”

替離陽大帝寫國書的中書令,最是明白陛下的心思。

對尚書令說道:“姜大人莫要著急,此事陛下心中早有打算。”

“周國龍門郡以北五千裡地,屆時山丘密林,是抵擋我大離的最佳屏障。丟了這五千裡山丘密林,對周國而言,無異於敞開國門,任由我大離馳騁。”

“因而周國定然不會同意,但為了我大離不出兵,必會派遣使者來談判。”

“到時候,各地五千裡,可以談成割地三千裡。只要給周國留下天樞城重塞,他們也能接受。至於一千萬兩白銀,也可以談到八百萬兩,甚至是五百萬兩都行。”

“我大離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三千裡地,獲得五百萬兩白銀,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之後,我大離便可坐山觀虎鬥,等周國和蠻族拼個你死我活,損耗國力之後,坐收漁翁之利。”

“屆時,整個周國,都將會是我大離疆土。”

中書令話音落下,尚書令這才豁然開朗。

原來,割地賠償之類的,只是一個白拿好處的藉口罷了。

周國腹背受敵,無論給不給這個好處,最終大離還是要對它進行攻打。

無非是趁著蠻族入侵周國這個天時地利人和,撈一些無本的買賣而已。

“陛下,若周國同仇敵愾,不惜一切代價陳重兵於龍門郡。或者周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與蠻族的勝利,調舉國之兵抵禦大離。我大離能否攻下龍門郡?”

一名臣子問道。

離陽大帝看了眼兵部尚書,問道:“我大離如今之底蘊,十丁一的情況下,大軍數量能擴張到多少?”

兵部尚書恭敬地回道:“回陛下,十丁一,大離軍隊能擴張至一千五百萬。”

離陽大帝點了點頭,又看向戶部尚書,問道:“國庫的錢糧,能支撐一千五百萬大軍征戰多久?”

戶部尚書出列回道:“稟陛下,在不影響大離財政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又有陛下從上古人皇手中所得到的運糧至寶,省去了大量的後勤人員和糧食損耗,能夠支撐一千五百萬大軍征戰一年之久。”

戶部尚書說完,離陽大帝也不說話,只是看著方才提問的那名臣子。

那臣子臉上大喜。

在不影響離國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國庫錢糧尚且能夠維持一千五百萬大軍征戰一年。

更何況是如今的六百萬大軍?

即便周國真如他所言,僥倖在短時間內擊潰了蠻族,舉全國之兵對抗大離,依舊不夠看。

對離國而言,大周是否願意割地賠償,割地多少,賠償多少,都無關緊要。

因為這些東西,遲早都是離國的。

只不過能夠盡量減少損失,那自然更好。

尚書令躬身行禮,大聲喊道:“陛下受命於人皇,得人皇傳承,定能帶領大離一統天下,再現人族的黃金盛世!陛下萬年,大離萬年!”

其餘臣子,也紛紛跟著大喊。

“陛下萬年,大離萬年!”

離陽大帝霍然起身,目光如炬,帝王之氣激盪開來,恢弘而磅礴。

“朕得人皇傳承,必將一統天下,再創人族輝煌,再現人族黃金時代!”

……

大周。

兩淮之地。

淮信王府。

書房內,淮信王收到傳信。

看完之後,他臉色無比難看,直接癱倒在椅子上。

彷佛渾身的精氣神都被抽走了一般,喃喃道: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陛下,當初你就應該聽我一言。”

離國離陽大帝第一年變法改革之時,淮信王就看到了變法的重重好處。

勸說天符帝壯士斷腕,以大魄力進行變法,剷除世家,整合所有力量,提升國力。

奈何天符帝並沒有這個魄力。

也捨不得大周變法途中陷入陣痛當中。

不敢去冒這個險。

結果證明,三五十年之後,離國成功了。

並且國力已經無比強盛,強盛到了足以碾壓大周的地步。

淮信王身旁的黑衣謀士,猶豫了一會兒之後,說道:“王爺,值此之際,大周已經陷入到絕境當中。為大周子民計,不如答應那離國皇帝?”

淮信王聞言,眼神瞬間冰冷下來,看著那黑衣謀士。

“本王記得曾經說過,不準你再與離國聯絡吧?”

黑衣謀士感受到淮信王那滔天的殺意,嚇得臉色發白,連忙說道:

“王爺明鑑,屬下並未與離國有任何聯絡。只是如今大周腹背受敵,已經無力回天了。只有答應離國皇帝,百姓才能免於戰亂之苦啊。”

“放肆!”

淮信王怒不可遏,勃然大怒道:

“你簡直膽大包天!”

“即使大周子民免於戰亂之苦,卻成為了一輩子寄人籬下、一輩子受人歧視的亡國奴!”

“如此還不如奮起一搏!縱然死於戰亂當中,也遠比成為亡國奴要好!”

自古以來,大國傾軋小國。

雖然同為人族,但亡國的小國百姓,卻往往過得苦不堪言,毫無尊嚴。

寧做太平犬,不做亡國奴。

黑衣謀士瑟瑟發抖,不敢再說話。

少許之後,淮信王再次開口。

“傳令各部,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出征。”

黑衣謀士聞言大喜,“王爺要在這個時候起兵嗎?”

淮信王瞪了他一眼,道:“本王即刻上書陛下,兩淮之地的軍隊,聽候朝廷調遣,隨時準備支援龍門郡或滄瀾城。”

黑衣謀士徹底呆愣在原地,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個時候選擇聽從朝廷調遣,那這幾十年來在兩淮之地的部署,豈不是直接功虧一簣?

兩淮的軍隊若是打光了,以後還如何起兵?

他無法理解,這個明明一心想要起兵造反的淮信王,為何會在這種時候,作出如此錯誤的抉擇。

“王爺……”

黑衣謀士還想再勸,卻看到淮信王一雙冷漠無情的眼睛,頓時把原本想說的話給咽了下去。

“王爺,我這就是安排。”

說罷,轉身離開了書房。

看著這黑衣謀士離去的背影,淮信王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他何嘗不知,一旦將兩淮之地的軍隊派出去聽候朝廷調遣,那他將徹底失去了起兵造反的能力。

心中的志向和抱負,永遠都不可能再實現了。

可大周已經到了如此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沒得選。

……

三天之後。

儒教的第一座聖院當中,聚集了密密麻麻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為了儘快建成聖院,好讓第一批儒教大軍誕生。

戶部尚書經過天符帝的同意之後,將原本的國子監進行一些改動,改成了如今的儒教聖院。

聖院之中,供奉著三尊聖像。

中間那尊,是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聖。

右邊那尊,是集儒學之大成者,千年來影響了無數讀書人的儒家先賢朱齕。

左邊那尊,則是儒教開創者李青。

凡入儒教之人,走儒道修行道路之人,都要到聖院拜三位聖像。

如此才能被賜予文位,從而開闢文宮。

現場的讀書人,有進士功名在身的,有一千兩百個。

進士功名之下的,有五千多人。

足足六千將近七千讀書人,齊聚一堂。

按照頭頂才氣,依次排好順序,等待著接受文位、開闢文宮。

禮部尚書充當聖院第一次賜予文位的司禮。

“拜孔聖!”

所有讀書人,全都朝著孔聖的聖像恭敬大拜。

“拜先賢朱齕!”

禮部尚書的聲音落下,眾人再次向朱齕的聖像大拜。

“拜儒教教主!”

在場的讀書人,包括丞相司馬眕,殿閣大學士楊郢,太傅趙夔,陽山書院的大儒王林甫,臨湖書院的大儒楊懿等一眾身份地位無比崇高,並且年齡也很大的人,皆齊齊向著李青的聖像恭敬地大拜下去。

即便許多人心中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但若是不拜李青這位儒教教主,根本就得不到文位,更不要說開闢文宮。

“禮成!”

隨著禮部尚書的一聲大喊,意味著這些讀書人,都已經是儒教門生。

“請夫子賜予讀書人文位。”

禮部尚書恭敬地看向李青本人。

並且用了夫子這種儒家最敬重的稱謂。

其餘讀書人,全都目光熾熱地看著李青。

“請夫子賜予我等文位!”

此時此刻,無論年紀大小,無論身份貴賤,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在朝中官居何等職位。

在李青面前,通通都要行學生之禮,口稱夫子。

李青緩緩走上高臺。

聖院建立之後,他立馬就獲得了賜予文位的能力。

這是儒家大道賦予他這位儒教教主的能力。

除了他以外,其他人即便將來修為再高,也無法賜予讀書人文位。

當然,李青也可以不用親自到場,只需要溝通各地的聖像。

也可以透過聖像,隔著億萬裡時空,賜予讀書人文位。

李青看著臺下的讀書人,說道:“諸位都是讀書人,深知何謂大義。”

“如今大周到了危急存亡之關鍵時刻,正需要你們的力量!”

“獲得文位,開啟了文宮之後。除陛下欽點身居要職無法離開之官員,其餘人立馬隨我趕赴滄瀾城,擊潰蠻族,保家衛國!”

近七千名讀書人,震聲道:“擊潰蠻族,保家衛國!”

第一批接受文位之人,便是前段時間國子監會講時的十七名大儒,再加上司馬眕,一共十八人。

這十八人,才氣如月,顯然符合儒教大儒的水準。

只是可惜,只有孔嵬、王林甫、司馬鏡以及司馬眕四人胸前有浩然正氣。

有浩然正氣和沒有浩然正氣的大儒,完全就是天差地別。

才氣殺敵,終究不如浩然正氣。

四位擁有浩然正氣的大儒當中,以司馬眕的浩然正氣最為磅礴。

這一點倒是出乎了李青的意料。

原本以為這位執政三十多年的丞相,是一名醉心於權術之人。

沒想到竟然有一顆赤之心,是個心胸坦蕩的君子。

李青看著眼前的十八位大儒,溝通冥冥之中的儒家大道。

只見他心念一動,剎那之間,十八位大儒身上升騰起了熾熱的白色光芒。

他們身上的氣息,以一種驚人的速度迅速提升。

十八道恐怖的威壓,向四面八方激盪而去。

讓在場其他的讀書人,全都感到窒息般的壓迫,一個個戰戰兢兢的同時,也對這股力量充滿了更大的嚮往。

“轟!”

“轟!”

“轟!”

一道道轟鳴聲從十八位大儒的靈臺之上傳來。

那是開闢文宮的聲音!

開闢了文宮之後,才氣便不是無根之源,即便消耗一空,也能透過文宮慢慢恢復。

同時也能透過文宮,孕育唇槍舌劍。

這個時候,才能算是真正的儒道修行者。

半盞茶的時間過去,十八位大儒才緩緩地睜開雙眼。

每一個人的眼中,都充斥著濃濃的興奮和喜悅。

他們能夠清楚地感受地感受到獲得文位開闢文宮之後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一個個恭敬向李青鞠躬:“感謝夫子賜予文位,助我等開闢文宮!”

李青受了這一禮之後,道:“爾等剛剛開闢文宮,本應適應大儒的種種能力。但我們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必須立馬趕赴滄瀾城,以最快的速度擊潰蠻族大軍。

孕育唇槍舌劍,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現在孕育,顯然來不及。

稍後我傳爾等幾首戰詩戰詞,用來在戰場上殺敵。或者爾等自身有戰詩詞,那最好不過。”

相關推薦:最強之龍的白銀幻想幻想的奇蹟人生紅樓:我,王熙鳳,打錢!全能法神少林八絕成神從原始部落開始大美時代重築2005木葉:最強神級選擇元素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