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趙雲->章節

第一百九十五章 英雄唯孟德玄德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每一個男人心目當中都有一位或者幾位英雄人物,男人有英雄情結很正常。

誰不想金戈鐵馬提三尺劍封狼居胥當冠軍侯,誰就是沒卵子的。

對於劉備和曹操這兩個,在前世趙子龍的心目中就是英雄人物。

一個身世蹉跎,中山靖王之後,話說劉勝的兒子太多,分封制之下,後輩能夠得到的餘蔭是少之又少。

在群星燦爛的三國英雄譜上,劉備無疑是最璀璨的,最耀眼之一。從擺地攤到穿龍袍,沒有超人的文韜武略,沒有過人的領袖氣質,那完全是白日做夢。

梟雄曹操,在青梅煮酒時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魏武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如果說這句話並非其由衷之言,那在赤壁之戰後他對眾將領所說“劉備,吾儔也”,則應當不是違心之語!

他前世百家講壇譽劉備為“有英雄之氣、英雄之魂、英雄之義、英雄之志”。

先來看看劉備的成長:

逆境出人才,它能磨鍊一個人的心智!

少年時代的劉備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但母親有一手編織草鞋的手藝,於是劉備走上了類似於今天的擺地攤賣草鞋這個行業。

對於很大一部分人講,在生活的重壓和磨礪下,漸漸失去了稜角。最終變得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隨波逐流。

然而,還有一些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永不放棄。

雖然暫時低下他們高貴的頭顱,但他們心底的信念更加堅定更加明確,他們為理想在不斷的摸索切實可行的道路。他們缺少,只是機會。

很顯然,劉備屬於後一種。劉備在擺地攤賣草鞋的過程中摸索著,學習很多:

胸懷。作為一個地攤主,首先要有足夠寬廣的胸懷。

自己在風裡來雨裡去的時候,一些人什麼也不做只知道醉生夢死。

自己在啃幹菜餅的時候,一些人什麼也不幹卻在錦衣玉食。

同時,還有一些人沿街乞討、鬻兒賣女,只是為了一口飯吃??這個時候不能走向偏激,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包容這個不平等的社會。

如果心眼太小,那麼即使不被餓死,也會被氣死。看慣了這些別樣的人生,看慣了幾度秋月春風,才能胸懷廣闊,眼界高遠。

等待。地攤主劉備十分需要等待,等待他的上帝—買草鞋的人出現。也許昨天運氣實在太背,苦苦等待了整整一天連一雙草鞋都沒賣出去;也許今天鴻運高照,不到一個時辰七個同伴每人就買兩雙鞋。其他同齡人在盡情玩耍的時候,劉備卻要守著地攤等待自己的上帝降臨。這讓他耐得住寂寞,學會了等待,等待著時機。

誠信。草鞋今天賣得好,不等於明天賣得好。做生意的都知道,生意一直好才是真的好。要想一直賣得好,就需要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涿縣縣城人口不多,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誠信經營不只能招徠回頭客,還讓劉備獲得了不少群眾的好評。

人無信不立,做生意,做人,都是一個道理。

識人。基礎的識人本領是要看清楚自己的顧客究竟是來買草鞋,還是來買草蓆的;是買大人穿的草鞋,還是小孩穿的草鞋;多少價位他們能夠承受等。

更進一步是要有一雙識人的慧眼,能夠看穿人心。每天守在草鞋攤後邊,看多了集貿市場裡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群。

漸漸地,劉備可以一眼看出某個人是什麼身份,什麼性格,甚至這個人正在想些什麼。識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堅忍。作為一個說過要坐皇帝位子的地攤主,再加上不清不楚的皇族身份,必然要面對無數的流言蜚語,被人當做茶餘飯後的笑料,這需要堅忍。

賣草鞋談生意,要給顧客介紹產品,討價還價,費了半天口舌,結果顧客一句話不說轉身就走,有些人就會罵罵咧咧,這也需要堅忍。

慢慢地可以忍受一切,堅忍不拔,折而不撓,直面人生,泰然處之。

低調。即使N年以後回過頭來看自己成長了很多,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擺地攤賣草鞋的確是不幸的。

他賣草鞋的過程中不會感到多麼得意和自豪,會逐漸變得不愛多說話,書中說他少語言。

不少人會拿他吹牛當皇帝和皇族的身份來開涮取笑,讓他明白了有些話是不能亂說的,有些話是要講究物件的。

從而讓劉備明白了“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的含義,這都讓他從小時候的出言孟浪逐漸變得謙虛低調。

和善。地攤主劉備毫無疑問是個草根,他的上帝同樣也是草根。

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劉備每天接觸和面對的大多是平民階層,比起那些從小錦衣玉食的貴族子弟更容易理解窮苦百姓艱難的生活狀態,理解他們心中極其樸素的生活願望。

而且這些人還是他的衣食父母,他更要對這些人給予應有的尊敬。這讓他從小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不論對什麼身份的人,都能做到和顏悅色、甘為人下。

這些優秀的品質,正是劉備日後得以成功的基石。

俗話說“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同樣也可以說“擺得地攤,百事可做”。擺地攤走出來的劉備,實現了自我的超越,十五歲的劉備離開了這個行業。他要走向何方?

然而,對於曹操來說,他行事果斷,豁達自信,知人善任。

曹操遇事能夠當機立斷,是由其性格直接決定的,這一點是領袖必備素質。

操初入仕途時,完全沒有紈絝子弟的享樂習氣,一心革除弊政,厲行法治。

當時宦官弄權,朝政混亂,而他能不畏權貴,表現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曹瞞傳曰: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

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夡,莫敢犯者。

換了別人,考慮到蹇碩的權勢,恐怕也就算了,曹操則不然,其果決性格由此可見一斑。

再來看看官渡之戰中曹操是怎麼扭轉局面的:冬十月,紹遣車運谷,使淳於瓊等五人將兵萬餘人送之,宿紹營北四十裡。

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瓊等。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會明至。

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公急擊之,瓊退保營,遂攻之。紹遣騎救瓊。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

公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大破瓊等,皆斬之。紹初聞公之擊瓊,謂長子譚曰:“就彼攻瓊等,吾攻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

乃使張郃、高覽攻曹洪。合等聞瓊破,遂來降。紹觽大潰,紹及譚棄軍走,渡河。

許攸獻劫糧之計,這時“左右疑之”,曹操卻敢於一博,親自前往。

乍看去,曹操把全軍成敗繫於來投的敵將,實為孤注一擲,與賭徒無異。

但如果考慮到當時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理解他了:“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觽少糧盡,士卒疲乏。”

可見若不用許攸之計,等於坐而待斃,與其這樣,倒不如賭上一把,尚有取勝的機會。

從這件事情中,足見曹操當機立斷決策之明,比之優柔寡斷的袁紹,高下立分。

所謂文如其人,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個豁達自信的曹操彷彿就站在我們面前,雄姿英發。

曹操的這一性格本身並無特別之處,難得的是往往在逆境中凸現出來。

曹瞞傳曰: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黙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裡,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

諸將見軍敗,不知公所在,皆惶懼,至見,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兵敗之際,毫無頹態,反而大笑,不愧為一代梟雄!可以想象,當時軍心低落,

主帥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士兵能否振作起來。一聲大笑,一番狂語,有如冰天雪地裡的一堆篝火,不僅會給將士們帶來溫暖,還能夠鼓舞士氣,這才是優秀主帥的風範。

再有,官渡之戰結束後,“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此事堪稱中國權術史上的經典一幕,仔細想想,這一招實在是高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追究下去,難免造成人心惶惶,對於大戰方息的曹操軍團來說,內耗無異於自取滅亡;若既往不咎,小可收買人心,大可穩定局面,一舉兩得。

可見他的頭腦是很冷靜的,狹隘之輩絕對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如此魄力從哪裡來?還是要歸功於他的豁達自信。

三國時期的軍閥用人問題非常復雜,足夠寫一篇論文來探討了,單就曹操而言,他充分做到了知人善任。

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於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孫權謂操:“御將,自古少有。”

譬如對張遼的使用,簡直就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史家對曹操的教令頗為讚賞,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

因此,操是善於用將的。

此外,曹操還能夠因才授職。

建安元年,為解決軍糧供應問題,操用棗祗、韓浩等議,興辦屯田,後命任峻為典農中郎將,甚至還別出心裁,有一個摸金校尉。

至於象郭嘉、荀彧等這樣的卓越文臣,曹操更是招用有術,不復贅言。

三分局面形成以後,曹操多有剪除異己、兔死狗烹之舉,這是為子孫代漢做準備。譬如把周不疑那孩子給殺掉,封建統治者大都如此,對操也就不必苛求了。

曹魏人才雲集,為三國時期之最,這與曹操的個人魅力有一定關係,包括領袖氣質。

趙雲心裡一時間感慨萬分,不由脫口而出:“天下眼看亂起,英雄輩出。雲觀其餘皆土雞瓦狗也,唯孟德與玄德也!”

孫權?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相關推薦:網遊之神級分解師西遊之齊天妖帝惡靈國度九霄天帝三國之我是皇太子海賊王之一劍天塹海賊之最強附身海賊王之美食系統海賊之雷神降臨從只狼開始的諸天遊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