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召喚七龍珠->章節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宣旨,大刀闊斧之始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大周帝朝,也是有白天黑夜之分的。

各個大州的白天黑夜的時間都有所不同。如同一顆星球,這邊是白天,那邊可能是黑夜,這邊是早晨,那邊可能是黃昏。

大多數的州城府城,一般都只設白天,很少有黑夜。如果想要黑夜,則由永生主們自己進自己的府邸之中,想怎麼改變天色都行。

當然,還有少數的州城府城,別出一格,一年到頭,天天都是黑夜。

大周帝朝的白天與黑夜,區分在於氣運之力不同。

氣運之力有剛猛威烈的,也有柔和溫潤的,隨氣運激盪不同,而引發周圍環境以“應和”。又或者,氣運濃淡變異,又或者乾脆像是之前的東極城與東極寰城,每隔若干紀元,必須將氣脈之中的負面之力進行一次徹底清除,那就會有若幹天的黑夜。

只不過,那種黑夜是“極夜”,是兇險之時,與大周帝朝許多地方的白天黑夜變化有所不同。

此時……

大周帝~都。

以凡人的計算方式,此刻應該只是寅時,天地一陽之氣初生,天地昏暗,光線未明。

眾多大臣就已早起,吳空也起來進行準備了。

昨晚自是一夜無眠的,此刻不過從書房中走出來,讓人作各種準備罷了。

雖是不足一天時間的準備,但登基大典,卻也不顯得匆忙。

昨天,吳空已經算是新的大周天帝,只不過,是群臣目睹,天下各位永生主,部份永生王與半步永生境,都能感應到天地間的氣息有所改變,隱隱能感應得到,當今“天帝”吳空的氣息是何等狀況,更詳細的情形,就不清楚了。而下界的諸多生靈,更是不清楚。

因此,舉行登基大典工,其實是要進行一次面對全帝都所有生靈的直播,每一個永生主都能親眼目睹吳空的形象,能感受到吳空的氣息之變。並且,這形象這氣息,傳達到無數下界位面,無數下層的大千宇宙,諸多強者,都能感應到甚至能看到。

如此,大周天帝威儀,傳播四方,帝位鼎定。

簡單地說,昨天就類似於高層決定,今天就是向全國宣佈。

這永生主世界的登基大典,與凡人世界的不同,不需要有人給吳空授璽授冕。

只是一個儀式。

而且,不是祭天,而是祭拜冥冥之中的大周龍脈,祭拜大周氣運。

那大周龍脈,不是一人之物,不是一家一姓之物,是天下所有永生主的氣運匯聚凝成之物,是大周之外諸多氣運匯聚之物,是無數下界氣運匯聚之物。有芸芸眾生意志,也有吳空的意志在其中。

拜祭之,並不損天帝威儀,這龍脈氣運,也值得吳空祭拜。

禮儀相對繁瑣,不便細述。

吳空祭過無形氣運,釋放大周帝璽,懸於虛空,汲四方氣運,同時散發帝璽氣息,傳播無盡時空,意即:天人共鑑,諸多世界諸多生靈都能目睹此物真假。

吳空再接過這帝璽,就見氣運匯聚,這是大周氣運的認可。同時,也意味著,整個大周帝朝,無數永生主,無數下界無數芸芸眾生,超過半數的強者的意志認可。如此,就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有些人不是真心認可,比如三位王者,但這種環境下,是不可能激發違逆吳空登基的意志的,否則相當於直接造反,反噬就直接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登基過程相當順利,本來擔心的海外之國的入侵者趁機作亂,也沒有出現。

登基大典,對天下蒼生來說,已經結束了,今天的最大節目,也已經結束了。

但對於吳空來說,對三位王者來說,對諸多朝臣而言,真正的關鍵時刻,才要到來。

因為,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新帝上任,當然要有新國策。

是依照前代天帝之策行事,還是另出機杼,這就要看吳空的意思了。

絕大多數臣子,都不清楚前代大周天帝讓位的幕後之秘,還真以為大周天帝是厭倦了帝位,所以才找人傳承,只不過這一次讓位有些突兀而已。

畢竟,不管什麼境界,智商如何高的人群當中,都笨蛋。比如,凡人世界,智慧高絕的科學家,在某些普通事情上,可能比常人還不如。某些情商高絕的人精,在某些專業事情上,表現得令人失望。

能位列於帝朝朝廷之上的,都是精英,比如某些戰將,在修煉上極有一套,或在治理內政方面極有一套,或者在攻伐外界鎮壓諸多亂界方面,統兵方面,極有一套,但在政~~治鬥爭上,未必就厲害。

所以,這些人會下意識以為,吳空極可能還是遵從先帝留下來的遺策。

還有一些人,知道這事情背後不簡單,比如,三位王者,比如,其它九位曾經的太子太女,都以為吳空會給前代天帝面子。畢竟是前代天帝點選吳空為帝的,這麼一轉眼就完全把前代天帝的治國之策推翻,有些過份,且也得擔心前代天帝回頭算帳。

只有極少數的人清楚,吳空即將搞大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變。

比如,昨晚寫了一整夜聖旨的大內總管。

比如,知道前代大周天帝為何讓位的源初“大帝”。

比如……吳空自己。

“前代天帝,斬斷因果還來不及,怎麼還會再來管我的事?除非我這帝位太早被人推翻,否則不可能回頭。除此之外……哪怕我說從今天開始就把整個大周帝朝解散,大家跑馬圈地各劃一塊地盤組建多個小國,各玩各的……恐怕,前代大周天帝也不會出現來搞。

“祂肯定急著就要轉世輪迴了,最多一個月,到時侯我就算被推翻,前代天帝也沒多少因果了,不會受什麼反噬了,那時必然會直接轉世輪迴,哪怕大周完蛋也不理會。”

吳空深知這點,所以,毫不客氣,昨天就定了很多的新政。

今天一上朝,沒按規矩,沒讓大臣們提出意見和議題,直接讓大內總管上前宣讀聖旨。

前面的聖旨內容,基本都是封賞,大賞群臣。

包括三位王者在內,所有臣子,基本都得到賞賜,重臣們,各給封地,只不過,那些封地,基本都在大周邊緣之地,未來將會面對海外之國的衝擊。同時,那些大臣們的新封地,或多或少都有問題,有點類似於東極城與東極寰。

拿到地盤,是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棄是不捨得棄,但要發展起來又不大妙,最近有著黑潮液爆發或魔化生物亂竄的那種。

“不信你們會不努力為大周辦事。”

臣子地位不夠高的,自然就是直接賜下氣運結晶。

氣運結晶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吳空賜下這東西還有另一重用意,讓臣子們與大周氣運更為緊密,將來真出什麼問題,一個都跑不掉。

接著,大內總管拿出第二份聖旨,開始宣讀了。

督察院的權勢,將要提升。除了天帝與三位王者,其它大臣,都可以被祂們彈劾,並且擁有監察百官之責,聽聞誰做事不符臣子之道,或有損大周,都可以彈劾,然後經過決議,由朝廷決定是否加以懲罰。懲罰或降職或去職或重新學習待崗或入監囚困等等。

這點,倒是與以前沒有多大區別。只是,聖旨中說,督察院還多出一個“督察暗衛”,同樣能監控百官,甚至能夠派譴人馬潛伏到諸多大臣身邊,不為罪責。這就令諸位大臣震驚了,一個個滿心不悅,不滿。

然而,聖旨沒讀完,祂們也不能這種時侯就跳出來。

接著,還聽說,“督察暗衛”,不是由朝廷官員們推薦的,跟御史不同,是由吳空親自決定人選,由那什麼“源初居士”充當督察暗衛第一衛指軍使,挑選人馬組建暗衛的框架,眾臣就更驚了。

之前的督察院還好說,由眾臣推舉出來的人,經過天帝同意,以監督眾臣,這是給眾臣信任,是自察之意。但現在,豈不是說吳空天帝根本不信任群臣,直接要組建一個秘密的情報組織,讓一群特~~務死死盯著祂們?

簡直豈有此理啊!!

許多大臣都快氣得鬍子都翹了。

三位王者,更是暗暗冷笑:“吳空這小子,才當了一天天帝,就不知道自己姓誰了,居然還這種昏招?大周之大,乃天帝與眾臣共治天下,這擺明不信任群臣,這天帝能當得下去?群臣不作反才怪。”

然而,吳空是不理會的。

很久以前,出身自某個名字也叫做地球的世界,也曾有過一個叫明朝的朝代。皇帝不信任臣子?那個朝代做得非常之出色,不僅止監控百官,還將百官動輒拿下監牢拷打逼問,百官前往皇宮門前齊齊下跪,結果令人用亂棍將群臣一起打出,這種事都做了出來,後面依然是有大群忠臣,朝廷一樣沒玩完,還能延續好幾代。

因此,吳空現在,一樣做得。

只要軍權在手,重權在手,生殺予奪之力在手,何懼群臣之反?三位王者雖強,但無大義之名。吳空有大義之名,有名份有力量,三位王者做不得的事,他就做得。

群臣作反,怕什麼?鎮壓就是。吳空的真正目的,是要自己逃開大周天帝不想遇上的那大劫,同時還讓自己更強,不斷提升境界,其它什麼都是虛的。如果有必要,放棄整個大周帝朝都無妨,何況區區臣子?

之後,聖旨又宣佈,組建“察督衛”,連“督察暗衛”和“督察院御史”們都一起盯著。

這讓眾臣又是暗抽涼氣。

此外,吳空還將組建一個“法治衛”,這是給眾臣子的甜頭,由朝廷眾臣的人推舉出來,組建“法治衛”,專盯大周帝朝的“民”“吏”“宦”。“宦”是指大內的內侍,這部份由宮中自行處理,實際步,主要盯著的還是“民”與“吏”。看看這些人是否有做違法之事,否則,就可以羈拿。

這有點類似於凡人世界的警察。但地位高得多,而且允許各種暗探的手段。這有點搶奪了“吏部”“禮部”“刑部”的一小部份權柄了。

然後,再新組建一個“大律衛”,專門針對當朝百官,在朝廷上朝時,所作所為,是否合乎禮儀。

幾個衛,權責有重合的,可以說,有一部份機構根本沒必要新設立,但吳空就是搞這麼麻煩,讓祂們相互牽制。

相互牽制,遇到了事情,可以相互推諉,這是壞事。但吳空乃是大周天帝,可以指著其中一衛的人說,主要責任是誰,次要責任是誰,這是吳空的權力。一起並罰,也可以,這對吳空有好處,而且,部門多了,人員調動就多,摻沙子就容易了。

各部門未磨合之前,吳空有的是機會暗中拉攏人手,打亂別人的佈署。

這種種一切,絕大部份都是針對朝廷吏治的。

聖旨宣佈完,眾臣一時無言。

“諸卿,若無意義,這聖旨就明發天下了,如何?”吳空道。

眾臣一凜。

祂們不是不想反對,而是……想反對的東西太多了啊,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出言反對才好。

更何況,如果將吳空聖旨中的提議統統都反對,那還了得?必須抓住重點。

此外,誰出頭,這也是一個問題。

一時間,眾臣面面相覷。

吳空道:“既然諸卿沒有異議,那麼……”

“陛下!!”一名大臣終於走了出來。

那是一名黑鎧武將,邊關之將,平時領兵在外,不奉召是不回都的。就算回都,也是放了兵權就好生休養,基本不上朝。但吳空新登基,眾多臣子都上朝。比如外面有大事,三位王者應該本體坐鎮的,此時也是不得不讓本體歸來。

這武將大聲道:“微臣……”

吳空冷目一掃:“你似乎是武將吧?什麼時侯,本朝輪到武將來幹涉內政之事了?”

那武將囁囁不敢語,趕緊施禮:“臣萬死。”

吳空哼了一聲。

這武將是代人出來的,拖延一下時間,順便給人鼓勇氣。吳空這麼威懾帶著祂連提議都無法說出來,頓時打壓了某些人的氣勢。

想要阻止吳空的提議?親自上陣吧,讓馬仔上前吶喊,算什麼本事?吳空也不會容許。

當下,就見三位文臣一起走出來:“陛下,方才聖旨所述,不合規矩!!”

“呵呵,不合規矩?”吳空冷笑。

相關推薦:名諱模仿者明變日月大明棒打鴛鴦系統從狩獵開始的英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