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找到了寶藏->章節

49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剛百度了一下。。。。紙是蔡倫在105年發明的。”鋒芒的刃。

“蔡倫是什麼時期的人物。”逆天之者。

“東漢的。”鋒芒的刃。

“所以說,這些紙只比蔡倫造紙晚幾十年。比歐洲人最古老的字紙要早六七百年。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紙。”逆天之者,“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嗎?”

“不知道。”鋒芒的刃。

“好吧,那你知道尚書嗎?”

“知道,兵部尚書,吏部尚書。.。。。。”

“好吧,。。。。。我直接跟你說吧,尚書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誥、誓、命等文獻。然後,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

在尚書之前還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伏羲、神農、黃帝之墳,謂之以三墳;

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

八卦之書,謂之八索;

九州之志,謂之九丘。

這些書要麼在秦代以前就失佚了。要麼在秦始皇焚書坑儒失佚了。”逆天之者。

“你是這些紙張抄錄的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的內容。”鋒芒的刃。

“你還不笨啊。”逆天之者。

“你不是說,這些書要麼在秦代以前就失佚了,要麼在秦始皇焚書坑儒被燒掉了,那為什麼漢代還有抄錄。”鋒芒的刃。

“書是非常寶貴的。比命還重要,秦始皇要燒你的書,你就讓他燒嗎?尚書還被藏在牆壁裡呢。”逆天之者。

“。。。。。”鋒芒的刃。

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遺產,中國國家博物館。三者沒反應。倒是燕京大學考古系。。。。。

王博是燕京大學考古系的一名大三學生。

教室裡。

“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中國的青銅器,你們誰來說一下一些耳熟能詳的青銅器。”吳教授說道。

“司母戊鼎。這個就不用說了,一說到青銅器,我就想到這個。大家夥,中國最大的青銅器,鎮國之寶。”一同學說道。

“曾候乙尊盤。”一女同學說道。

“大克鼎。”

“四羊方尊。我國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

“你們說得都對,還有呢。”吳教授說道。

“馬踏飛燕。初中課文,馬的後蹄踏在一隻飛燕上,連飛燕都來不及躲閃,真跑得快啊。”

“還有毛公鼎。”

…..

教室裡的氣氛很活躍。

等教室裡安靜下來後,吳教授說道,“看來同學們對我國的青銅器非常熟悉啊。

我們所說的青銅器,歷史上曾有“三代彝器”之說。所以當今的青銅器一般都特指商代、西周、春秋等時期的青銅器物。它們的製作原料以銅為主,輔之少量錫和鉛澆鑄而成,從而使器物呈青灰而得名,……。”

吳教授濤濤不絕講了半堂課。

。。。。。中國青銅器鑄造藝之先進,形制之美觀,紋飾之精麗,銘文之勁拔,是世界青銅族所難以企及的。”吳教授雙手撐在講桌上,看向臺下同學們,說道,“現在你們可以提問。”

一名女同學舉手。

“請問這位同學,有什麼問題嗎?”吳教授指了指她,說道。

“請問老師,青銅器最鼎盛的時期是夏商周三代,請問這三代的青銅器各有什麼特點。”女同學站起來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吳教授說道。然後詳細講了夏商周三代青銅器的特點。

等女同學坐下後。

王博舉起了手。

吳教授點了他的名,說道,“這位同學,你有什麼問題嗎?”

王博站了起來,問道,“吳教授,你研究過漢代文字嗎?”

吳教授笑著說道,“這個問題跟青銅器知識無關,不過,。。。。也是一個問題。老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有問題,就應該解惑。”說到這裡,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研究過漢代文字。”

“那麼這些圖片上的漢代文字怎麼譯。”王博拿出手機,手機螢幕上一張圖片。圖片中是一片竹簡,竹簡上豎著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我看看。”吳教授說道,然後,向王博走了過去。湊過頭去,看到了手機螢幕上的圖片。

“這是竹簡,紙張發明之前的書寫工具。這上面的文字,是漢隸。

在西漢初期,繼承了秦代的小篆,小篆很漂亮,但是字型繁鎖,寫法太複雜,再加上書寫的時候用刀刻在竹簡上,這個時候,人們就覺得這樣不行,不利於書寫,然後對小篆進行了簡化,形成漢隸。

到了西漢末期,小篆幾乎完全不用了,除了裝飾以外,因為小篆漂亮。”吳教授說道。吳教授回答問題的時候,也不忘傳授知識。

吳教授繼續說道,“現在我來譯竹簡上的文字。

直各四百,已去而偕得。其前謀,當並藏以論,不謀,各自藏。藏應該理解為髒。

這是日書。所謂日書就是古人從事婚嫁、生子、喪葬、農作、出行等各項活動時選擇時日吉凶宜忌的參考之書。”

王博手指滑動了手機螢幕,螢幕中出現一張紙張,紙張非常破舊朽爛,但還能保持完整,紙張寫滿了密密的漢隸。王博說道,“這些文字怎麼譯。”

吳教授一眼就看出了門道。表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了。

吳教授翻譯了一段,皇曰:歧伯天師,爾司日月星辰,陰陽曆數,爾正爾考,無有差貸,先時者殺,不及時者殺,爾惟戒哉!

“這是三墳。”吳教授幾乎立刻驚呼起來。

《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說: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孔子撰寫的《尚書序》則稱: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說明,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可考的。

但是,從漢代到今天的學術界幾乎沒有任何人拜讀過這些典籍。

已經失佚了。

這怎麼冒出來了。

吳教授對王博說道,“這些圖片是哪來的。”

書友們。看得還可以,收藏個。

求一下推薦票。。

本书作者其他书: 荒野生存就得寶箱 挖掘地球 寶藏奇兵 從島主到國王 寶藏與文明
相關推薦:匪軍之龍騰四海卡片獵手抗戰之無雙**抗戰之無雙戰將寶藏奇兵天兵在1917世家榮耀機械師變身誅仙誅仙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