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一百四十六章 軌距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薩克森曾經是北德第一強邦,與法國結盟,聯統波蘭和奧地利分庭抗禮。

然而在三十年戰爭之中薩克森加入了法國人領導的新教聯盟,結果在華倫斯坦的大軍面前不堪一擊,全境淪陷。

華倫斯坦的傭兵們可算不上好人,再加上教會宣傳的宗教矛盾,薩克森土地上的戰火就沒停歇過,這二十多年直接把這第一強邦打成了焦土。

之後薩克森雖然避過了西班牙王位戰爭,但是此時的薩克森公爵又兼任著波蘭國王結果就莫名其妙地捲入了大北方戰爭(1700年2月22日~1721年9月10日)。

而好巧不巧他們的對手瑞典王國繼古二爺之後最偉大的統帥卡爾十二世,波薩聯軍屢戰屢敗,最後不得不選擇跳反。

結果這位偉大的統帥突然想要遠征俄國....

薩克森剛剛喘了口氣,看到隔壁普魯士在奧地利王位戰爭之中(1740年12月16日—1748年10月18日),賺得盆滿缽滿就想去分一杯羹,結果被女王上了BUFF的匈牙利人一頓暴打。

至於遊牧民族的紀律性懂的都懂....

然後接來下的七年戰爭之中(1756年至1763年),薩克森人又成了普魯士首先打擊的目標,而後者的統帥剛好是腓特烈二世。

結果薩克森僅僅一個月就被擊敗了,腓特烈大帝直接毫不客氣地拿走了薩克森86%的年收入,然後更是將投降的薩克森軍隊全部編入普魯士軍。

然後作為偽軍的薩克森又遭到了奧地利、法國、俄國的輪番暴打...

好不容易捱到了拿破崙戰爭時期,薩克森看到隔壁的兩位老大哥(奧地利和普魯士)都被法蘭西蠻子收拾了,那麼打不過的話自然要加入了。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

雖然薩克森王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但是與其聯姻依然是一個可行的選項。

儘管薩克森已經不是軍事強國,然而戰略地位依然重要。除此之外得益於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建立,近些年來薩克森的經濟也在不斷攀升。

同時其作為南北德意志的中轉站,在德意志邦聯內的話語權和地位也在不斷攀升。

南德意志地區基本都是和奧地利一樣的標準軌距,而北德意志地區在普魯士的影響下基本都是寬軌鐵路。

大多數國家都選擇選邊站隊,只有薩克森建立了一半寬軌,一半標準軌。

這在當時看來愚蠢至極的做法實際上為其贏得了巨大利益。

關於軌距,標準軌距為1435mm,低於這個數值的是窄軌鐵路,高於的則是寬軌鐵路。

而十九世紀早期鐵路主要是尺軌鐵路(600mm),米軌鐵路(1000mm),英式鐵路(1435mm)。

實際上當時的貨運壓力沒那麼大,而且最需要鐵路的往往是礦山和工業城市,所以轉彎容易,佔地面積小的尺軌鐵路大行其道。

別小看轉彎問題,尤其是在山道上本來就面積有限,若是鐵路過寬那就不單單是佔地面積的問題了,甚至需要接出一段高架橋,那額外的花費將是天文數字。

除此之外為了能保障更寬更重的車廂透過,橋樑和隧道的成本也會急劇攀升,比起建造成本維護成本才讓人肉疼。

而奧地利帝國作為一個多山、多河流的國家顯然不適合寬軌鐵路。

不過奧地利帝國野心勃勃的工程師們還是提出了1500mm軌距的建議,因為這樣除了能略微提升運力以外,最主要的是能體現出大國風範,因為當時最寬的鐵路便是英國人的1435mm。

弗蘭茨顯然不會幹那種圖虛名而遭實禍的事兒,不過在做了大量調查之後發現6.5釐米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而且還利於標準化生產,以及略微提升一點運力和穩定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弗蘭茨在深思熟慮外加大量調研之後作出的這個決定,將在日後把他坑得夠嗆。

後世採用寬軌鐵路的國家並不多,強國更是少之又少。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印度鐵路了,但其運力之爛還不如西班牙。

歷史上美國人也曾經採用過一段時間的寬軌鐵路,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問題,再寬的鐵路也不如把速度車頭動力提升上去。

至於所謂的更多、更大的空間,不過是多加一節車廂的事兒。而且所謂的安全性也就那樣,出不出事故主要看管理和維護。

俄國、西班牙、葡萄牙三國採取寬軌鐵路則主要是出於軍事防禦上的考慮。

書中在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唆使下普魯士採取的1600mm鐵路同樣是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慮。

畢竟此時奧地利帝國是要強於普魯士的。

言歸正傳,這個時代的薩克森還是很親奧的,尤其是由於薩克森王后和索菲夫人還是雙胞胎,再加上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二世不太管事就更加親近了。

不過弗蘭茨聯姻的物件並不是索菲夫人姐妹的孩子,而是下一任薩克森國王約翰一世的女兒,因為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二世沒有子嗣。

約翰一世有很多女兒,其中長女已經結婚;二女兒尹麗莎白公主倒是沒結婚,但是關於其的風言風語很多,這是哈布斯堡家族所無法接受的。

剩下的四位公主,其中三位身體都不太好,只有斯蒂法妮公主還算健康(1836年出生)。

奧地利和薩克森聯姻,列強中除了普魯士基本都不會反對,而普魯士的反對實際上沒什麼用。

此時的約翰一世還不是國王,如果聯姻他會十分樂意替自己的女兒做決定。

作為和自己妹妹同齡的公主,弗蘭茨基本還算熟悉,畢竟小瑪利亞沒事就喜歡絮叨她的那些小朋友。

斯蒂法妮公主個性並不強烈,既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玩鬧,只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呆著,是個稱職的花瓶。

最大的阻力來自弗蘭茨的母親索菲夫人,因為後者覺得約翰一家的身體素質太差很難生下健康的寶寶。

雖然索菲夫人有四個兒子,但是她很清楚繼承人的重要性。

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問題,繼承人發生意外是正常的事情,比如被“呵護備至”的羅馬王。

所以傳統觀念上一個君主國能否強大和延續下去,主要是看能不能生。

與薩克森聯姻除了可以更好地和這個南北德中轉站搞好關系以外,薩克森對於普魯士也有著強烈的復仇慾望。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