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民壓境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波蘭是個神奇的國度,有人愛它愛得要死,哪怕是滅亡了幾百年也要將其拉起來。

有人恨它恨得要死,恨不得貴族老爺永遠不要回來,波蘭聯邦永不超生。

我們一定聽過《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肖邦,將無盡鄉愁寄託於新元素釙的居里夫人。

美國人最推崇的波蘭政治家帕德雷夫斯基,為慶祝一戰的勝利,去白宮為威爾遜總統演出。

作為一戰最大的受益者,美國人自然是要好好慶祝一番。只不過一片歡呼雀躍聲中,一位鋼琴師卻哭著演奏樂曲。

剛巧這一幕就被“善良”的美國總統威爾遜發現了,詢問之下發現對方居然是個波蘭人。

然後“善良”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就被感動了,兩位政治家便在此敲定了滅亡歐洲的“十四點原則”。

一場政治作秀成就了兩位總統和一個新霸權的誕生,同時還感動了無數後來人真是“可歌可泣”啊!

收起這些先不談,在十九世紀波蘭地區波蘭聯邦的反對者大有人在。其中猶太人和吉普賽人這種到哪都不遭待見的也不談了,只說下波蘭貴族和平民的關係就已經是水火不容了。

談起波蘭就會想到其著名的絕對民主制,這直接導致俄國軍隊都打過來了,國王的命令還沒出華沙呢。

但實際上這種民主的權利,並不屬於波蘭的普通人,波蘭的貴族自稱“施拉赫塔”(征服者),而會輕蔑地稱農奴和平民為“哈姆”,意味甜菜、鄉巴老、泥巴人,同時也與當地的神話有關。

(諾亞詛咒了他的兒子哈姆,並預言哈姆的兒子迦南將成為他其他兄弟的奴隸。)

貴族們認為自己是薩爾馬特人的後代,是波蘭的征服者。

雖然貴族和平民說著相同的語言,樣貌也幾乎相同,但貴族們認為二者並非同一種族。

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波蘭貴族對於農奴的壓榨異常兇殘。

以奧地利的加利西亞地區為例,瑪利亞·特蕾莎女皇在1772年就頒佈了禁止打殺農奴和侵佔農奴財產的法令。

但是一直到1775年特蕾莎女皇派軍隊到加利西亞,這條法令才得以在重壓之下得到執行。

1782年,加利西亞的農奴才獲得可以隨意結婚的自由,之前他們在貴族眼裡只有交配的權利,沒有結婚的資格。

在某種意義上講,整個加利西亞就像是波蘭貴族的殖民地一樣,無論是波蘭農奴,還是烏魯克(魯塞尼,或者又稱烏克蘭)農奴都不過是會說話的牲畜而已。

正是由於這種做法,導致波蘭慘遭瓜分之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在奧地利統治下,還是俄國統治下,抑或是普魯士統治之下的波蘭農奴都覺得自己找到了最好的主人,甚至還為此十分驕傲。

就連一貫以殘暴著稱的沙皇都成了波蘭農奴心中的“小爸爸”,普魯士的軍事化管理在其眼裡簡直就是正道的光。

而在奧地利這種情況更為離譜,農奴們為了維護帝國的統治甚至組成了志願軍。

不過此時的格局被打破了,沙皇為了軍費打著霍亂的旗號對國內的猶太人、波蘭人和吉普賽人舉起了屠刀。

雖然這些人都被欺壓慣了,甚至還為沙皇的行為辯護,稱其為“代替上帝的懲罰”,但是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本能,這驅使著他們開始逃離俄國。

此時的俄奧邊境形同虛設一般,一方面是因為雙方互為盟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雙方的防禦重心都在佔領區,而不在邊境上。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此時加利西亞總督施塔迪翁伯爵,此人的政治敏感度真的非常高,而且目光長遠。

起初只是零星的越境者就被其發現,經過簡單地盤問,再加上自己已知的情報,他立刻得出結論:

“不久之後,俄奧邊境將會出現難民潮。”

雖然此時奧地利的鐵路已經能從維也納直通利沃夫(加利西亞首府所在地),但是這位施塔迪翁伯爵十分清楚帝國官僚的辦事效率。

如果等事情發生了再上報,從上報、審批、討論、複核、再確認執行,等到這些流程走完難民問題早就變得沒法收拾了。

歷史上這位加利西亞總督在難民潮到來一個月之前就派人上報給了奧地利帝國攝政議會,但是一直到1847年才得到了一條可以自行處置的命令。

作為加利西亞的總督施塔迪翁伯爵並沒有等待維也納的命令,他在第一時間派軍隊前往兩國邊境限制難民的進入。

不過即便如此在難民潮的頭三個月裡施塔迪翁伯爵還是接收了大概五萬名來自俄國的難民,然後便派兵關閉了邊境。

但此時卻有所不同,那就是鐵路的力量讓信使一天就能到維也納。

當然這位總督為了讓攝政議會的老爺們快下決定,特意把事情說得十分嚴重。

維也納,霍夫堡宮。

“什麼!?加利西亞邊境上出現大量難民?”

梅特涅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作為一個傳統的政治家,他很清楚土地和人民的重要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許是個機會....”

“該死的俄國人,又向我們丟垃圾!”

科羅拉夫伯爵對於非德意志人口並不感冒,對猶太人、羅姆人(吉普賽人,在奧地利稱羅姆人)、烏魯克人更是嗤之以鼻,在他的眼中,這些人哪怕是做農奴都沒資格。

很顯然,此時二人又未能達成統一意見。

科拉羅夫伯爵:“俄國人都不要的垃圾,我們撿來幹什麼?”

梅特涅親王:“人口是國家的基石,而且我國還有大量未開墾的土地,海外的殖民地更是對人口有著無止境地需求。

你可知道我們的殖民大臣(指弗蘭茨)每年都要花費上千萬弗羅林來解決殖民地人力不足的問題,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從外國吸引移民。

而且我不認為那些日本猴子(日本移民,矮小且在西方人眼中總是縮頭縮腦的)和印度煤炭(達利特人,長得黑),比白人移民更優秀。

他們可以為我們開墾土地、種植莊稼、養豬、養馬、去工廠裡做工、或是幫你照看孩子、打掃衛生、洗衣做飯,而且他們會交稅、還能成為兵源...”

科拉羅夫伯爵表現得不屑一顧:“他們這麼好?那為什麼俄國人把他們踢出來?”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