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八十五章 法國之行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法國,巴黎。

波拿巴派對於德意志邦聯提出的談判前置條件給予了堅決反對,畢竟阿爾薩斯-洛林是法國領土,憑什麼要讓法蘭西的軍隊非得和德意志的軍隊一同退出該地區。

不過路易·菲利普並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反正雙方同時撤出他也不吃虧,更何況聯軍為了表示談判的誠意已經率先退出了阿爾薩斯-洛林。

所以路易·菲利普沒有經過國會批准,一早就答應了與德意志邦聯談判的條件。

波拿巴派覺得沒打仗就求和有些丟人,而正統派也是抓住這個機會狠批路易·菲利普的軟弱無能,奧爾良派則是對於國王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事務而感到擔憂。

(實際上七月王朝是君主立憲制政體,不過國王的權力並不小,並非是完全的吉祥物,理論上講路易·菲利普可以解散議會、任免首相、越過國會直接頒佈敕令。)

波拿巴派和正統派是七月王朝內部傳統的反對派他們的反應無可厚非,而奧爾良派則是與路易·菲利普,乃至七月王朝深度繫結的利益集團。

但是自從路易·菲利普的小兒子和理論上的西班牙女王訂婚之後,他就變了不再是那個金融資本家的提線木偶了。

畢竟權力會滋長野心,一旦嘗試過擁有權力就再難將其戒掉了。

不過路易·菲利普本人並不覺得是自己軟弱,甚至不覺得這是在求和,而只是在和德意志邦聯達成某種協議。

至於違憲的事情,做多了也就習慣了。

在路易·菲利普看來波拿巴派就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尤其是讓·杜爾德的一番操作直接讓法國失去了那慕爾省(比利時的法語區),更是讓路易·菲利普更加確信這一點。

那些人整天懷念法蘭西昔日的榮光,他們為什麼不去陪拿破崙?

那個鼠目寸光的科西嘉矮子只會賣國,將法蘭西的土地拱手讓給美國人,而他——真正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會從美國和墨西哥人手中拿回法蘭西失去的東西。

一個是賣國身死的敗類,一個是開疆拓土的勝利者,兩相對比之下,奧爾良王朝遠勝拿破崙帝國。

德意志邦聯的代表團從維也納出發,經撒丁王國的熱那亞乘船到了法國的土倫港。

梅特涅剛一下船就受到了法國人自以為熱烈地歡迎,四門禮炮和140名騎兵組成的長廊規格雖高,但是卻處處透著一股讓人不舒服的感覺。

之後波拿巴派的官員更是命人奏起了《馬賽曲》,雖然路易·菲利普就是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伴隨著街壘和《馬賽曲》登上王位的,但是對於一個王國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忌諱。

伴隨著激昂的《馬賽曲》響起,波拿巴派以此來羞辱奧地利的目的是達到了。

但是他們似乎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馬賽曲》本名叫《來茵軍團軍歌》,而它還有一個名字德語名字叫《向來茵地區進軍》,甚至最早開始傳唱這首歌的地區便是阿爾薩斯-洛林。

這一下普魯士的代表海因裡希·馮·比洛臉色變得十分難看,要知道此時的來茵地區可是普魯士的領地,而且拿破崙戰爭時期普魯士也被揍得很慘,所以這首歌不但辱奧,還辱普。

德意志邦聯的其他代表臉色同樣不好看,他們都對這首曲子很有意見,畢竟德意志地區幾個世紀以來都是法蘭西蹂躪的物件。

梅特涅則是完全不為所動,泰然處之,畢竟當初比這還要恥辱一萬倍的場面他都經歷過。

但不管怎麼說,這首《馬賽曲》確實讓之前各懷鬼胎的德意志邦聯談判團暫時團結在一起了。

之後法國官員又傲慢地向德意志代表團介紹起,“法蘭西智慧的結晶”——時速高達三十公裡的火車,他還特意在火車這個詞上加了重音。

雖然法國官員說得一臉正經,但德意志代表們卻以為這是個冷笑話,竟敏銳地捕捉到了“笑點”,畢竟說冷笑話可是德意志人留給世界的刻板印象之一。

一群人代表國家自然不能笑得太放肆,但是忍不住憋笑的場面更讓法國人感覺不舒服。

“這有什麼好笑的?難道你們不知道公開場合發笑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嗎?”

面對法國官員帶著侮辱性質的質問,德意志邦聯的代表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那不是笑話,然後臉上便露出了更加輕蔑的笑容。

梅特涅親王壓根都沒和那名年輕的法國官員說話,直接越過他與此行負責接待的法國外交部官員小聲說了幾句,然後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後者便立刻大汗淋漓,甚至掏出手帕在光禿禿的額頭上來回抹著,對著梅特涅離開的方向又是鞠躬,又是道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談判團的其他人可沒有親王殿下的涵養,以及許可權,紛紛回懟道。

“我們德意志邦聯的火車最慢的時速也有四十公裡,最新式的試驗車時速已經接近六十公裡了。井底之蛙!”

“法蘭西智慧的結晶!”

“火車!”

“三十公裡好快的速度!”

....

實際上最初在鐵路和火車技術上德意志,尤其是北德意志是遠遠落後於法蘭西的。

法國最早的蒸汽鐵路時速只有四公裡,在那之前甚至還用馬拉過,奧地利的情況倒是和前者差不多。

北德意志地區第一條鐵路剛開通時所用的第一輛火車——阿德勒號,時速只有八公裡,牽引力不過550公斤。

只不過它很快就被更加先進的奧地利產品所代替,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但是由於弗蘭茨的干涉,讓德意志地區的鐵路科技攀得很快,初期的時候就能和英國持平,之後更是彎道超車。

復脹式蒸汽機的發明,讓每小時六十公裡的夢想輕易轉化成了現實。

不過在時速能到達六十公裡之後,弗蘭茨緊急削減了想要利用蒸汽動力繼續加速的經費。

因為弗蘭茨知道這種機械的上限在哪,雖然英國人此時就搞出了最高時速能達到100公里的蒸汽機車,但是其只能在短時間執行根本不具備實用性。

考慮到效率和實用性,弗蘭茨覺得六十公裡的時速就足夠了,剩下的錢完全可以去研究更新的模式“內燃機”。

當然蒸汽火車也不是不研究了,但是權重相對可以降低一些,讓步於更迫切的科技。

弗蘭茨雖然不知道蒸汽機的上限在哪裡,但是他還是見過那種綠皮火車的,時速也就是五六十公里的樣子。

等到了內燃機時代,火車的速度就能穩定地突破100公里了。

此時奧地利帝國在歐洲的國土面積不過七十多萬平方公裡,南北不過700公里,東西不過1400公里,對於火車的速度要求真的不算太高。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