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六十四章 帕麥斯頓的計劃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坎寧依舊不依不饒地堅持自己的主張。在他看來,一個橫貫中歐且處於上升階段的奧地利帝國的威脅比沙皇俄國更為可怕,而且那位歐洲宰相的存在也讓他覺得如鯁在喉。

當然坎寧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向在座的內閣成員們兜售自己的私貨,還得從奧地利一年前頒佈的新勞工法,讓英國的契奴販子進口義大利契奴的成本飆升說起。

這些灰色交易者們為了避免自己被捕的風險,於是乎便賄賂這位外交大臣。

“奧地利人的經濟實力並不強,而且他們的政府始終處在破產的邊緣。打個比方,如果一個背負著鉅額債務的人哪天真的破產了,那麼對於他的債權人或者擔保人來說可談不上是什麼好事。

所以到時候走投無路的奧地利人倒向俄國一方是必然的,那我們再想制裁俄國人就困難了,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超過1億人,而且領土相連,想要在陸地上戰勝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虛弱的中歐縫合怪和一個孤立無援的東方怪獸。我認為最好的方法便是讓俄國人和奧地利人開戰。”

剛剛從印度回到倫敦的帕麥斯頓子爵,在第一次內閣會議上便語出驚人。

“讓俄國人和奧地利人開戰?這怎麼可能?”首相墨爾本子爵質疑道,雖說這也是他曾經的設想過,但鑑於這兩國同屬神聖同盟且相互開戰不符合它們自身利益的緣由便放棄了。

“以俄國人在土地上無窮無盡的慾望和一貫的短視行為,只要讓他們相信我們會支援這場戰爭,那麼那群野蠻的斯拉夫人就極有可能會對他們的盟友下手。只要他們兩家元氣大傷,我們專心對付法國人就好了。”

帕麥斯頓是俄國威脅論的鐵桿支持者,但是對於奧地利這個國家他也完全沒有好感。在他看來最好的結局便是讓俄奧兩國兩敗俱傷,一個虛弱的歐洲才是英國最需要的。

帕麥斯頓持強硬態度,但並非魯莽之人。能用俄國人之手解決的問題,沒有理由要犧牲本國的利益。

尤其是這次印度之行和英軍在阿富汗遇到的困局,讓這位前外交大臣尤為意識到了深入內陸作戰所付出的代價與收益不成正比。

僅僅是維持佔領的花費就已經是天文數字了,更不要說發起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想到這他開始有點佩服起那位鐵公爵威靈頓了。

“您說得太好了,這很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

“如果能讓俄國與奧地利反目成仇,那麼海峽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這真是個天才的構想!”

“沒錯!這樣神聖同盟就徹底瓦解了,大英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撼動了!”

.....

帕麥斯頓的提議得到內閣成員的一致支援,因為這個計劃一旦成功,那麼對於不列顛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趁熱打鐵的帕麥斯頓在這時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

“先生們,為了挽救女王陛下英勇無畏的士兵們,我們應該從阿富汗那個爛泥塘撤軍,繼續耗在那裡毫無意義。如果我們能促成俄奧內槓,那麼短期內就不用擔心俄國人南下印度次大陸的問題。”

不過這次的提議,立刻遭到了首相墨爾本子爵的反駁。

“不,我們絕不能從阿富汗撤兵。俄國人如果無力衝出黑海,那他們一定會另尋它途。他們和阿富汗之間只隔著幾個落後的草原文明。等到那群哥薩克人衝出興都庫什山脈的時候,我們再想防守就來不及了。”

“是,現在的輿論也不允許我們這麼做。該死的《泰晤士報》,他們刊登了阿富汗運輸隊死亡的慘狀,還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駐阿富汗軍隊和當地土著簽訂的條約。”

諾曼底侯爵補充道,他倒是真心想要停止在阿富汗的作戰,因為一切正如帕麥斯頓所說,戰爭唯一的收益便是士兵的屍體和天價的補給賬單。

但是那該死的《泰晤士報》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一些聳人聽聞的照片,還有英軍向阿富汗土著繳納保護費的證據。

報紙的訊息立刻傳遍英國,甚至歐洲大陸上的報紙也相繼刊登了這個訊息,堂堂大英帝國居然被一群中亞土著打得丟盔棄甲,甚至還要繳納保護費。

這些訊息足夠讓內閣顏面掃地的,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大選,輝格黨的支持率急速下降,如果不是約翰·羅素和女王的私人關系,現在恐怕就要輪到託利黨執政了。

“這些該死的記者,還有那該死的照相技術!現在英國不得不為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繼續買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涉及黨派命運的時刻,即便是帕麥斯頓也有些束手無策,而且他也抱有一絲僥幸心理,覺得大不了就多花一些錢,再過幾年就能征服這片土地。

“我們應該查封那該死的報紙,讓那群蠢豬閉上嘴!”

帕麥斯頓還是一如既往地強硬,他覺得托馬斯.巴恩斯這種人就該吊死在倫敦橋上,話雖如此,但《泰晤士報》在英國的影響力太大,身後又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導致每次到最後只能是不了了之。

墨爾本子爵沒想到帕麥斯頓居然會如此容易妥協,他本以為又會是一場艱難的戰役。

至此,英國高層達成了一致意見,支援塞爾維亞,並設法讓俄奧開戰。

米洛什得到英國人決定支援他重奪貝爾格來德的訊息自然是欣喜若狂,只不過貝爾格來德地區有奧地利八萬部隊。

就算是塞爾維亞全民皆兵,也很難討到好處,英國人承諾的20門大炮,5000支步槍還沒到位。

此時整個塞爾維亞也只有12門大炮和12000支步槍,而奧地利人除了八萬軍隊以外,還在貝爾格來德地區修建了多處要塞,其中最大的要塞便是貝爾格來德本身。

如果這麼看,那麼塞爾維亞人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取勝的,但是英國人給米洛什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藉助俄國人的力量。

“米洛什大公,您完全可以藉助俄國的力量,來戰勝邪惡的奧地利帝國。您完全不用擔心獨立的問題,有我們大英帝國做您堅實的後盾,沒有人可以奴役你們,看看希臘就知道了。”

英國特使米爾斯略帶蠱惑地說道。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