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五十六章 偷雞不成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晨曦之中,平靜的多瑙河面上突然蕩起漣漪,水波急速向兩岸分開。

一艘蒸汽快艇在河中心高速行駛,這艘船是弗蘭茨設計的皇家一號。整艘船都採用最新科技,航速高達17節。這還是輪機沒有滿負荷運轉的狀態下,如果蒸汽輪機以最大功率運轉,航速可以輕鬆突破20節。

兩岸的漁民起得很早,他們看到一個沒帆沒槳,甚至連明輪都沒有的船在河中心高速行駛,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

然而他們很快就釋然了,因為那艘船上掛著哈布斯堡家族的旗幟。

“皇室的船,開得快些也沒什麼好稀奇的。”他們如此安慰自己。

弗蘭茨要趕在五國會議開始之前,回到維也納,由於他的參與,整個土埃戰爭已經和歷史上大不相同了。

奧地利雖然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艦隊,但是列強會允許它的存在嗎?還有貝爾格來德和西波斯尼亞,俄國人會信守諾言嗎?法國人會不會在奧地利背後捅上一刀?

英國人會不會又有新的花樣,而奧斯曼帝國又會倒向哪一邊,弗蘭茨必須要知道最新的動態,才能下決斷。

而且此時貝爾格來德這座城市,根本沒法和維也納相比。除了大公府邸和幾位大人物的家,其他的房子就像維也納的平民窟一樣。

城市的防禦倒是很堅固,整個貝爾格來德就是一個巨大的星型稜堡。只不過僅兩年的時間,這座城市便數度易主,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只不過弗蘭茨還來不及感慨,就接到了一條爆炸性的訊息。

就在一天之前,駐紮在尹茲梅爾的俄軍,突然向圖爾恰的奧斯曼軍隊發動了進攻。

薩拉比亞要塞的俄軍傾巢而出,足有五萬人。然而卻遭到了奧斯曼軍隊強有力地回擊。

在麥吉德和奧地利帝國達成交易之後,原本用來防禦奧地利的軍隊就被調往了圖爾恰附近。

因為奧馬爾帕夏認為俄國人一定會不甘寂寞,他們對領土的野心是無窮無盡的。

麥吉德聽從了奧馬爾帕夏的建議,將重兵調集到圖爾恰,以防俄軍南下。

奧馬爾帕夏更是在圖爾恰修築了四座要塞,以防俄國人的突襲。

事實證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圖爾恰的奧斯曼軍隊不但擋住了俄軍的突襲,還將他們趕回了薩拉比亞。

薩拉比亞是多瑙河—黑海的三角洲,過去是奧斯曼的領土,1812年被俄國吞併,之後一直是俄國的前沿要塞之一。

薩拉比亞的俄軍並非精銳,而是應召的農民,這支軍隊的識字率不到0.1%,全軍上下只有50個人會讀寫。

不要驚訝,因為當時整個俄軍的識字率都不超過0.2%。當時的俄軍是一支農民部隊,徵兵的主要物件是農奴和官定農民,這些人通常都沒有權利接受教育,更被認為是沒有必要教育的一群人。

相較之下,奧地利軍隊中18%的識字率似乎不太丟人了。

當時軍隊的識字率,普遍要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看看士兵的來源就清楚了,俄軍的士兵主要來源是農奴,而奧地利的士兵主要來源是流民和應召農民(通常來說農民會出錢,讓貴族家的農奴代替自己)。

當然能擋住俄軍的進攻,不只是要塞的功勞,圖爾恰的奧斯曼軍隊在得到了支援後,總人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三萬,再擋不住俄國的五萬軍隊就離譜了。

雖然雙方的總兵力已經接近二十萬人,但實際上,這場戰鬥並不激烈,甚至只傷亡了幾百人。

俄軍在發現奧斯曼軍人數遠超預期之後,就準備撤退了,畢竟上級的說法是來接收圖爾恰。

而奧斯曼一方,雖然人多勢眾,但屢戰屢敗的陰影,加上要塞堡壘帶來的安全感,讓士兵們不願意出戰。

由於雙方都不想打,但又都不想背上罵名。所以雙方只是進行了幾次短暫的炮戰之後,又發起了一次象徵性的衝鋒。

最後俄軍在要塞前留下了幾百具屍體,便決定撤退了。

面對後撤的俄軍,奧馬爾帕夏並沒有命令軍隊進行追擊,而是派出偵察騎兵尾隨,直至俄軍全部撤出奧斯曼境內。

奧馬爾帕夏立刻派人上報蘇丹,圖爾恰大捷,奧斯曼軍隊大獲全勝,斃敵兩百餘人。

麥吉德得到捷報之後十分開心,因為這是幾十年來,奧斯曼帝國第一次成功驅逐俄國人的入侵。

他正好想藉機宣傳一下,就把斃敵人數乘了個十。而在西方無良媒體的渲染之下,這個數字再次翻倍,而且越發離譜。

比如弗蘭茨聽到的版本就是,奧斯曼帝國已經攻入俄國境內。

但不管怎麼說,決不能讓雙方繼續打下去,否則甚至可能演變成克里米亞戰爭。

沙皇在聽說戰敗的訊息之後,立刻命令處死薩拉比亞的將軍,以緬因科夫親王為主帥率領十五萬俄軍踏平圖爾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由於俄國的面積廣大,調兵最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而英國人在得知俄國進攻奧斯曼的第一時間,便派出了使者要求俄國立刻停止進攻。

同時奧地利也和英、普、法達成一致,要在維也納召開第三次五國會議,商討近東問題。

而這段時間,不夠俄國攻陷奧斯曼的領土。

在緬因科夫親王和涅謝爾洛夫的極力勸說下,沙皇才放棄了繼續對奧斯曼帝國的作戰,轉而準備五國議會以保證其在海峽的特權。

其實這場戰爭本就不該發生,只是因為奧地利在佔領了西波斯尼亞之後,列強似乎都無動於衷,就連受害者奧斯曼帝國也沒有什麼表態。

俄國方面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對於俄國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趁機擴大領土。

本想趁火打劫,可沒想到卻撞在了鐵板上,如果強行進攻,勢必會帶來更加惡劣的國際影響。

因為此時俄國不宣而戰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不道義了,並且違反了俄土同盟。

最後,俄方只能用美國人曾經的做法,這就是場誤會。其實是一名俄軍士兵走失,派出軍隊只為尋找失蹤的士兵而已。至於發生交火,全是誤會。

雖然這個解釋十分離譜,但是奧斯曼只能接受這個解釋,因為列強們都選擇了沉默。而且這確實避免了一場戰爭,畢竟俄土戰爭受傷的大機率會是奧斯曼人。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