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國大司馬->章節

為“殺神白起”單章解釋一波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鑑於有些書友無法理解白起在上一章的“降智行為”,我索性就發個單章解釋一下,畢竟是“戰神”嘛,不能讓他無緣無故地被誤解。

鑑於有些書友指白起居然不曉得哀兵必勝說法,我先解釋一下。

首先,哀兵必勝不是兵法,並且是被誇大的,它的原句是哀者勝,出自《老子(道德經)》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兩軍實力相當的時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勝算較大)。

並沒有說必勝,所以說哀兵必勝這個詞被誇大了。

再解釋哀兵這個詞,何謂“哀兵”,老子的意思是指“悲痛的一方”。

舉個例子,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卒,近乎殺了趙國一代人,導致趙國家家哭靈,然後在秦國攻打趙國邯鄲、即將覆亡趙國的時候,舉國趙人奮起反抗,擊敗了強大的秦軍,直接導致秦國一統六國的程序被延後,這些趙人,就可以理解為“哀兵”,因為他們都有相同的、對秦國的憎恨。

其實說白了,哀兵的首要條件就是“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萬眾一心”,也就是所謂的軍心。

可話又說回來,如果一支軍隊真能做到“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哀不哀其實也不要緊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以視為,“哀”,即“體會共同的痛處”,這相當於促成“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一個方式,跟“背水一戰”是相同的道理:所有人都不想死,想要活命,而想要活命就必須擊敗敵軍,那麼自然而然就團結起來了。

光一個“哀”的情緒,其實是不頂用的你能“哀死”活生生的敵兵麼?

再來解釋上章的魏軍,魏軍算不算哀兵?

其實嚴格來說,魏軍談不上是哀兵,所謂的哀兵,是指軍中士卒都受到了相同的痛處、羞辱就好比魏軍堵著營門罵秦卒,其實秦軍才是哀兵的一方。

而公孫喜的死,是否會讓魏軍轉變為“哀兵”呢?

其實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公孫喜做到像吳起那般,讓每一名士卒都甘願為其而死。

再說文中魏卒的反應,人的第一情緒是恐懼,當公孫喜被殺的時候,普通魏卒的第一反應是:犀武被殺了,我怎麼辦?這場仗還怎麼打?要麼我自己趕緊逃命。

這才是人的正常反應。

而不是齊刷刷地考慮為公孫喜報仇士卒的恐懼才剛剛開始,根本來不及為公孫喜的死而感到憤怒。

只有那些公孫喜的心腹死忠才會想著為其報仇,而一般的魏卒,當意識到秦軍即將展開全面進攻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犀武死了,這場仗贏不了了”、“咱們趕緊各自逃命。”

聯合起來為主帥報仇?不存在的,借用書評一位書友的比喻,這打仗與下象棋有異曲同工之處:你的將帥被人將死了,車馬炮俱在也不頂一點用,照樣還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主要是因為軍隊制度的不完善,還沒有團長死了營長頂替這種形式,主將、尤其是像公孫喜這種名將,他一死,在當時基本上就是樹倒猢猻散的局面像文中所描寫的,魏卒居然還不逃,這基本上就只有在小說裡才會出現,屬於奇蹟了。

所以說,如果列位書友日後有幸穿越到古代,遇到像白起所面臨的這種情況,不要懷疑,就像白起所做的那樣,當著敵軍的面殺掉對方的主帥,然後全軍出擊,99%肯定是大獲全勝的。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被對方反將一軍,打個五五開,甚至是被反過來壓制,那你就肯定是遇到了接近光武帝劉秀那種級別的位面之子,打不過的,趕緊投降,抱住對方大腿,說不定日後還能混個開國功臣。

換而言之,上一章不是白起降智,而是作者給主角開了個掛,若換做在現實而非小說中,魏軍99%的機率是肯定當場崩潰,然後被秦軍殺地片甲不留。

然而在小說嘛,縱使是只有1%機率、甚至是0.1%機率的奇蹟,也未必是不會出現的。

作者:抱歉了,武安侯,本來這場你99%能贏的,但劇情需要,你懂的。

白起:……mmp。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劉辯,雄主 大國將相 趙氏虎子 大魏宮廷 三國之宅行天下 大豪傑 妻乃上將軍 東漢末年立志傳
相關推薦:我的大小姐老婆我的大明星男友我的大小老婆絕代魂祖簽到明末太子朱慈烺戰國趙為帝電影巨匠秀色錦園之最強農家女霸氣農家女重生之農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