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國從趙王雍開始->章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王不允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春夢寒宵不知愁,幾番風雨,怨春不語。明月上高頭,盡解相思愁。

當天趙雍什麼地方都沒去,只留在溫室殿內,與姬瑤母子待在一起,盡享人倫之樂。接下的來兩天,他又分別去了姚嵐等幾個夫人、嬪妃的寢宮,以慰藉眾女的久別相思之苦。

……一連馳騁數日,趙雍才恢復了賢者狀態。

……又是旬日後,正是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好天氣,北征的大軍陸續開赴進邯鄲城內。

早朝議事罷,趙雍隨即帶領著親衛,徑直乘坐御輦去了北城德勝門城頭,以迎接凱旋而來的大軍。

他趕到的時間恰到好處,一排排列隊整齊的士卒正依照軍令調動,緩緩朝著城內踏步行來。

將士們此時沒有攜帶糧草和行軍用具,衣甲上雖然有不少汙垢,但整體很是整潔。

整齊地佇列,‘卡、卡、卡……’沉悶而又厚重的踏步聲,充滿了力量。

趙雍觀看了一陣,對這支新軍肅穆整潔的軍紀、軍容相當滿意。

將士們邁著整齊劃一地步伐,挺胸抬頭,目視前方。

這是好像有人發現了城樓上的趙王,人們紛紛側目,跟著大喊了起來:“趙國萬年!”

“王上萬年……”一時間街道上譁然四起,吶喊聲彷佛響徹了整個城池。

人人著整身扎甲,頭戴翎羽鐵胃,這支千餘人的軍旅,是趙國此時最精銳的部隊之一。

他們並非中山一役的主力作戰部隊,真的主力部隊已經在原地解散,或者是返歸了北山軍營。

而這支軍旅是特地選拔出來,在此時此地,走個過場。

街道兩側觀禮的不僅僅有邯鄲的百姓,還有駐紮於趙國的列國使者。

趙雍的目的就是想讓列國,全都知道、明白,趙國而今強大的國力。

他並不怕諸侯們聯合起來對付趙國。因為弱者對於強者天生就是畏懼的,他們往往最先想到的不是對抗強者,而是拉攏、倚靠。

更妄論於此時中原混戰、列國都自顧不暇的時局之下。

除了打擊,他們更想要一個強大的盟友。

趙國作為七大強國,唯一一個沒有參戰的國家,必然是列國積極拉攏的物件。

……事實也確實如此,而今不只有秦國,就連齊國、楚國都對趙國丟擲了橄欖枝。

而趙雍現在要做的便是表現出自身的強大,以在列國混戰中,為趙國謀求最大的利益。

……或許有朝一日,等諸侯們反應過來,想著聯合對抗強大的趙國時……到那時一切就都晚了,趙人也不會給他們那個機會。

合縱連橫、分而謀之,趙國已經穩穩佔據了這場以天下為名的遊戲主動權。

……一個國家的武力,必然需要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

此時再看佇列中的將士們昂首挺胸的模樣,他們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街道上的百姓和使者們,都讓到了兩旁,看著黑漆漆的盔甲,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敬畏。

自三家分晉以來,職業軍隊的佔比便是一個國家強弱的重要表現。

人口、生產、經濟皆是為戰爭而服務,亂世之中,軍人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更沒人敢歧視。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須要樹立起底層民眾的價值觀。亂世之中務必要激發起人們的好勝心,讓他們以建功立業、封侯拜相為最大的榮耀,效忠國家、君父。

更需要讓他們知道,這些都比他們的生命更為重要;而不是以盛世之道,詩經禮樂那一套。

聖人治世,既要有霸道,也需仁義。但要分得清如何用,何時用。若是搞混了主次干係,那一個國家的敗亡便是無法避免的了。

而此時經過百餘年的混戰,列國諸侯們也漸漸琢磨出了自己的治國之道,但無論是限制於地緣格局,還是天生的政治短板,列國之間強弱的差距已然是越拉越大了。

趙雍想要的是一個以軍功為傲的國家,一切的經濟發展都是為戰爭服務,只有軍事力量的強大才能應對外力帶來的衝擊,千百年以後,人們崇拜的英雄也該是那些戰場揮灑的熱血的將士,而非是一些跳樑小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雍想要的是一個以軍功為傲的國家,一切的經濟發展都是為戰爭服務,只有軍事力量的強大才能應對外力帶來的衝擊,千百年以後,人們崇拜的英雄也該是那些戰場揮灑的熱血的將士,而非是一樣難盡。

戰亂或許讓世人們懼怕痛恨武人……不過趙國的軍隊還好,以嚴法而治軍,以嚴律而訓軍,這樣軍紀才能嚴明。亂世之中以仁義治國純屬是個笑話,人性本惡,本自私,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都是約束。只有嚴法,讓人內心深處的惡感到恐懼,方能約束。

仁義只是束縛底層民眾的一種手段,一個國家想要強大,最先要做的便是‘弱民’。但此弱,非彼弱,而是駕馭,即剝奪、給予,使他們畏懼、王權想要他們畏懼的東西。

仁義只是束縛底層民眾的一種手段,一個國家想要強大,最先要做的便是‘弱民’。但此弱,非彼弱,而是駕馭,即剝奪、給予,使他們畏懼、王權想要他們畏懼的東西。

……趙國職業軍士並非是農奴一般的底層民眾,而是趙國各郡縣素質較高的青壯階層。身高、力氣、年齡、技能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甚至不少職業的軍士還認識字,這些人稍經磨練之後,便可委任於底層之軍官。

雖然職業軍人人數的佔比,在趙國並不多,只有大約八萬人,但屹然是趙軍戰鬥力的保障。

人數更是高高凌居於列國的首位。

據都察院的訊息,傳統意義上的三大強國秦、齊、楚,他們雖然號稱帶甲五十萬,但職業軍人往往不足十分之一。

尤其是楚國,看似土地廣袤,但大部分卻是廢地。莫說汲取資源,只要不浪費資源去平叛楚王都要燒高香了。

國策、變法是一點,更重要的是遠超世人的眼光。

職業軍人不需要種地,他的使命就是打仗,不打仗的時候就搞軍事訓練,趙國需要花很多錢來養這些步騎,但對此時的趙國來說這並非多大的難題。

為了避免走上魏國武卒的後,趙國進行了兩手變動。

其一,便是徹底!改革軍隊和爵制,以軍功爵位制激勵趙軍將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種方法極大地激發了普通士兵作戰的積極性,因為戰鬥的功能改變命運。

其二,便是經濟方面,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趙國新制定的各項法令亦皆以軍事為優先,大量的社會資源向軍隊傾斜,最近吞併二胡、攻中山一戰中,趙雍還賞了將士大量錢財。

依戶部的統算,以趙國而今的歲收、支出比例,趙國的職業軍隊至少可以維持在十萬至十二萬之間。

也就是說趙國的戰爭潛力還沒有完全達到上限,隨著土地的擴張,和廢田的開墾,這個人數還能不斷上升。

趙軍的形象,再一次重新整理了列國的趙國新的認知……

大道兩旁被堵塞逗留了一些過路的庶民小娘小媳婦,見到佇列裡的將士,很多小娘面有桃花之色,在那興奮地觀看。

列國使者們更是心下暗慎:世上的男丁,高矮胖瘦都有,這些趙國的將士卻皆是清一色的青壯,甲胃齊全,戰鬥力得多麼強大啊。

大道商居門策,秦相張儀目光緊緊盯著這支衣甲鮮明的勁旅,直至他們行出視線之外。

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張儀卻是未動,目光一眼瞅著城外。

半晌後,幾輛華麗的馬車從城外駛入他的視線,車隊的兩側還拱衛了不少士卒。

張儀對著一側陪同的趙國官吏揖了一禮,不動聲色地問道:“煩問大夫,那些是何人?”

官吏一臉受寵若驚,也未多想隨即回道:“燕國宗室,燕王后和燕太子。”

燕王后,燕太子!

“燕國宗室,為何會出現在邯鄲啊。”張儀一臉疑惑道。

“秦相有所不知,偽燕王姬歇無道,為奪王權,引齊軍攻破了薊都。燕國宗室皆知吾王仁義,特來邯鄲避難。”官吏道。

張儀眼神微眯:“齊國這是惹禍上身。”

“誰說不是呢……”官吏嘴角都囔了一聲。

……

張儀拜別陪同官吏,坐上馬車朝著百姓區行去。

馬車緩緩駛過百姓橋,彷若一瞬間遠離塵囂,道路兩旁靜悄無聲,枯黃的楊樹葉不知何時已紛落滿地。

馬車緩緩停在緊挨趙王宮牆的一處院門前。

張儀走下馬車,整理了一番衣袍,隨即在侍者的接引下走進宅院。

繞過一方廊蕪,及至外堂。

秋月已經先迎了出來,突然見到久違蒙面的故人,她心下不禁生出一抹期頤:“相邦稍等,王妃和公子稍後出來相見。”

張儀點了點頭,靜靜跪坐在延席上等待,他朝著四周回首張望了一番,又不自主地眺了一眼遠處的高臺宮闕。倒是一靜心之處。

沒一會兒羋八子便款步走了出來,她的身邊還跟著贏稷。

張儀轉而拜道:“臣張儀,拜見王妃,拜見公子。”

羋八子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坐在了對面的臥榻上。她穿著淺色的襦裙,臉上也未點任何妝容,只戴著三兩樣金石首飾,濃密的髮絲用青釵綰了個簡單的髮髻。淺色的衣裙讓她看起來憔悴了不少。

嬴稷怯生生地站在羋八子身旁,對著張儀恭敬地回了一禮。

張儀神色有些複雜道:“王妃、公子一向可安好啊。”

聞得此言,羋八子笑了笑:“汝自己不會看嗎?”

張儀眼中閃過一抹愧色,俯首拜道:“王妃和公子受苦了。”

羋八子輕輕搖了搖頭:“我倒覺得這裡挺好的,比之秦宮,這裡讓人舒服了不少。汝不必難過,我和稷兒在這裡吃得、睡的,並無受罪。”

張儀再拜一禮。

只聽一聲嘆息,“秦國讓我送給趙王後宮的禮物,我已經照做了……秦國而今又如何了?”

張儀沉默了一會,方道:“秦廷有變,臣不能再想之前答應的那番,使王妃返秦了。”

羋八子心中雖然早有預料,但如今親耳聽到,心頭還是不免一沉。

許久過後,她釋懷一笑:“那汝是來這裡是幹嘛來了?”

張儀道:“奉王命,與趙國結盟,逐齊存燕。”

“我是問,汝為何親自來我之院宅。”羋八子再問道。

張儀不語,顧自從懷中取出一張帛書遞給對方。

“王上的身體將至油盡燈枯之時。臣臨行前,王上特意讓臣把此信交給王妃。”

羋八子看著眼前的帛書,沉默良久方才接過。

待她細細掃視一遍。原本沉靜的內心瞬間掀起一絲波瀾。

羋八子語氣顫抖地問道:“大王是要接我們回去嗎?”

一旁的嬴稷聞言,稚嫩的臉龐上跟著閃過一抹喜色。

張儀點了點頭道:“本是如此,方給臣這封密詔。但眼下事情有變。”

羋八子立刻急道:“如何有變?”

張儀別過頭,眼中閃過一抹屈辱:“趙王不允……”

趙王不允……羋八子腦海中頓時顯現出趙雍那張笑臉,此時再想不免感覺他的臉上充滿了戲謔。

“趙王為何不允?”羋八子失魂一般地問道。

張儀嘆氣道:“其實早在秦國欲同趙國結盟之前,趙國便已經想好了拉秦國來蹚燕國這趟渾水。而今公子又是趙國的質子,趙王若是不允,我秦國便無法接王妃和公子歸國。”

這……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那她們母子還有歸國的機會嗎?一旦秦王薨逝,秦王後、秦太子嬴蕩還會讓她們回去?就算到時候回去了,她們母子還有活路嗎?

“那相邦帶著和稷兒偷著走,趙王應該不會知道。”羋八子說罷,目光期頤地望向張儀。

張儀慚愧地低頭道:“而今趙國強而秦國弱,趙王若是不允,王妃和公子就算逃出了趙地,也難以回到秦宮。”

羋八子頓時失魂般地癱倒在臥榻上……

相關推薦:港綜從赤柱監獄開始戟戰三國戰國繪卷戰國之最強忍者戰國演繹萬古邪仙不聊齋忍界:從木葉開始的全知全能在吞噬星空當中研究萬物四合院:逍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