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張翠山新傳->章節

第七十三章 禍不單行的亨通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崔連植這天起了個早,吃了幾根油條,喝了杯豆漿提起鳥籠就準備出門,可剛走到大門口就楞了,手一鬆,鳥籠子咣噹一下摔到地上,連鳥籠子裡的鳥兒飛走了都不知道。

原來有人起得比他還早,而且來人兇名在外,正是黑水寨的二當家唐文超。

崔連植擦了一把額頭上冒出來的冷汗,作了個深呼吸,勉強裂開大嘴笑了一笑,只是這副笑容太過牽強,沒有一點誠意。

當初走鏢被劫,唐文超的狠辣就在老崔的心裡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崔大當家,有客遠來,不請我進去坐坐麼?”唐文超的話很冷,老崔的後背又冒起了冷汗,卻又不敢拒絕,忙請唐二當家的入室奉茶。

細論起來,二人算不是朋友,充其量算是黑貨合夥人。

一杯熱茶下肚,抬起頭望向了唐文超。一般人的心裡有什麼想法總會從眼神中看出點什麼,這也成了老崔多年來養成的一個習慣。老崔摸不透唐二當家的來意,只有從這一點上著手了。

可惜,唐文超的眼神就像毒蛇吐出的信子一樣,泛著一陣寒芒,崔連植年紀大架不住,對視了不到兩秒就兩腿發軟,敗下陣來。

“崔大當家,唐某來此有兩件事,第一是要回上次威遠的鏢;第二件事就是我們整個山寨都被順風鏢局給洗劫了,大概有十萬兩銀子的損失,如今兄弟們吃不上飯,大只好請大當家的幫忙接濟一下。”唐文超開門見山。

崔連植聞言驚惶失措,他還以為黑水寨是要聯合自己去報復順風鏢局,哪知是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威遠的鏢還在這裡,老夫馬上交出,至於十萬兩銀子,唐二當家,亨通鏢局雖然說是小有規模,可一時之間也拿不出這麼多銀子出來啊?能不能給個可以接受的數字?”

“這個你得問問我那些死去的兄弟。”唐文超幽幽地道,這句話是赤果果的威脅了。

黑水寨此次死了近兩百人,又被張翠山“討”走了五千兩銀子,而順風鏢局只死了八名鏢師,可說到兩家俱是損失慘重,純粹是唐文超給自己的臉上貼金了。

此事老崔早已打探得清清楚楚了,張翠山只取了五千兩銀子而已,你卻獅子大開口跟老子要十萬兩,太黑了吧?可在這個當口卻不敢多說什麼。

他本來想坐山觀虎鬥,可現在連幸災樂禍的機會都沒有了,直接被唐文超堵在了自家大門口。

“老夫事先也不知道順風鏢局的大當家如此了得,不過黑水寨的兄弟們有難,亨通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師爺,先取三千兩銀子,給唐二當家的喝酒。”

“三千兩?原來在崔大當家的眼裡唐某人只值這個乞丐價。”唐文超冷著臉道。

“鏢局最近資金周轉緊張,你也知道在生意上蘇知府是佔了大頭的,目前崔某能拿出的也只能是這個數,唐二當家是不是可以通融一下?”

崔連植知道唐文超不會善了,只得抬出蘇哈托的名頭,他雖然屢次失算,但還是摸透了唐文超的心理,土匪再強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官府鬥。

唐文超雖然是隻身前來,可氣勢比崔連植強盛的不是一星半點,整個亨通鏢局沒有一個人敢捋其虎鬚,可一提到錢,崔大當家的似乎是連命都不要了,當下嘿嘿冷笑一聲,吐出幾個字:“崔連植,崔大當家,你竟敢扯大旗做虎皮,拿蘇知府來壓我,你挑拔我們山寨與順風鏢局的關係,致使我們兩家死傷慘重,這個樑子算是結下了,如果沒有十萬兩銀子的話,那你最好是祈禱亨通鏢局出城走鏢的時候別碰上我的人!”

唐文超單槍匹馬到此,本來就沒打算動武,本想榨出點油水來,可崔連植就是個鐵公雞,摞下狠話之後扭頭就走,轉身就走,當然沒忘了將銀票揣到懷裡。

此後,黑水寨對順風、威遠、濟通的鏢車視若無睹,唯獨對亨通的生意“照顧有加”。 唐二當家是個講信義的人,說話果然算數。

“師爺,這事你怎麼看?”唐文超走得都沒影了,崔連植才從那股戰戰兢兢的恐懼之中恢復過來,於是跟師爺商量計策。

“老爺,為了這點錢惹上黑水寨值麼?”師爺看問題還算透徹,錢沒了還可以再掙,可是命沒了拿錢又有什麼用?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辛辛苦苦打壓其他三家鏢局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想多賺些錢財,這姓唐的心可真黑啊!”崔大當家還沉浸在痛失三千兩銀子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咱們只是求財罷了,可他們黑水寨是要人命啊!帶上幾根金條去找蘇知府,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他,就說老夫願意出軍費,滅了黑水寨,保濟南府一方安寧。”略忖片刻,崔大當家果斷下令。

身為下屬,師爺也只得奉命行事,只是心裡隱約覺得此事難成。

果不其然,蘇知府有病在身,諸事交由幕僚江皓打理,江皓收了師爺的金條,打了個哈哈,假惺惺地做了保證:此事絕無問題,包在本官身上。

師爺哪裡知道,江皓同樣收了順風鏢局的好處,又豈會幫他辦事,藉口出後剿匪也只是說說罷了。

-------------------------------------------------------------------------

先不提崔大當家如何,順風鏢局聯合了威遠、濟通有條不紊地開始了物流業的大整頓。

“各位,這個時代已經不適合單打獨鬥了,咱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聯合起來,實現共贏!”

“走鏢千百年來已經定下了不少的規矩,不知道大當家的要怎麼個整頓呢?”李善長首先丟擲話題。

“至於亨通參不參加咱們不勉強, 咱們三家鏢局先成立個商會,將濟南府分成三個區,每個區要運送的商品打上商會的標號,運往同一城市的貨物統一傳送。”張翠山的解說深入淺出。

“如此一來,豈不是不用再分貨源的主從?”於洋在這方面也作過研究,於家本是做絲綢生意的,而順風也有他的股份,自家的貨不走順風的鏢心裡有些不舒服。

“二弟,咱們得將眼光放得長遠些,從地域來看,於家的貨歸威遠鏢局押送,可華家的藥材卻成了順風鏢局的生意,都是咱們商會的生意,鏢車能準時到達就沒問題了。”張翠山耐心地解釋。

“而且咱們三家一致,就不再有屯貨積貨的劣勢,比如說要運向煙臺的貨,順風有五百斤,本來押一趟鏢需要一千斤以上才能贏利,咱們就只能先積下來,等攢夠量之後再押送,可如果威遠有三百斤,而濟通也有兩百斤,三家合於一處,就趕上一千斤的量,可以走一趟鏢了。”

說到這裡,李善長、管龍之等行家恍然大悟,齊道成立商會有搞頭。

“可萬一貨物一時湊不夠怎麼辦?”濟通的大管事管龍之也是個心細之人,看出了其中的不足。

“管兄放心,一旦商會成立,小弟就準備著手開發一些新的行業和物種,咱們押一次鏢到外地,再收購一些需要的回來,這個裡面油水不少,過不多久你就明白了。”張翠山成竹在胸。

他早就想好了,鏢局雖然能養家餬口,可要想做大做強,就得開發新的產業,將商業和運輸融為一體,不僅做日常用品的生意,甚至連各地的特se產品也運來出售,至此,鏢局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護鏢,而是類似於後世的快遞一般的新興行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家鏢局統一管理,再互通有無,形成良xing競爭,想不發財都難。

“大當家,您有如此妙絕的經營理念為何不獨自實行,而是採取和我們合作的態度呢?”李善長對此有些疑問,悶聲發大財不是更好麼?

張翠山呵呵一笑:“李兄弟,要知道,想保持一個行業的活力,就需要有競爭對手的存在。這樣才能無時無刻不在督促自己進步,以免被對手拉開距離。”

李善長微微點頭,似懂非懂,而於洋等人也是一副同樣的表情,張翠山呵呵一笑:“通俗一點的講就是做生意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相比別人還在進步的話,他就等於在退步了。這是世間萬物存在的規則。打個比方說,武林中的一個門派,若是致力於俗事,僅僅把練功夫當作防身,而不潛心修煉的話,最終只能淪為二流甚至三流的小門戶,而失去在武林中的立足之地。”

年輕人做事乾脆,三家聯合之後開始走貨,一開始利潤雖然暫時還不高,可一個月之後市場流通,在貨物方面無論便利還是速度都上升了一個臺階。

三家鏢局合一之後聲勢大漲,比亨通也差不到哪裡去了,加上張翠山經營有方,商會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se,並且有著不斷上升的趨勢。

對此崔連植不以為意,他有著商業街大半條街的產業,僅這些就足以支撐亨通鏢局的生意了,而且米鋪和糧行在濟南府處於壟斷地位,他不信一個外來的小道士就能翻了濟南府的天。

他自以為卡住了張翠山的要害,哪知人家根本不搭理他這一套,三天之後,在順風鏢局不遠處就有一家糧油店新開張,全是從外地運來的上等貨,價格比崔家的還要便宜,穀粒飽滿,油稠得勺子都舀不動,生意別提多火了。

反而崔家,米糧缺斤少兩不說,論成se也是下乘,跟人家商行比簡直不入流,自此無人光顧。

張翠山不念舊惡,還派人送了一張請貼誠邀崔大當家入會。

崔連植看著請帖,冷笑一聲,不以為然地道:“一幫ru臭未幹的毛頭小子小打小鬧,能有什麼花樣?就說老夫有病臥床,就不加入他們的勞什子濟南商會了。”

他沒拿這張請帖當回事,哪知半個月後三家鏢局的生意欣欣向榮,而自家卻屢遭變故,腸子都悔青了。崔連植舔著臉託人求加入,張翠山放出話來:“和盜匪私通劫掠同行的貨,這等毫無職業道德的行徑,簡直就是給物流這一行丟臉,這種人咱不要!”

亨通鏢局打著自家的旗號出鏢,被早就等候多時的唐文超劫道,亨通鏢局三十多個鏢師自然不是唐二當家的對手,鏢車自然被推上了山。

頭破血流的崔同指著唐文超的鼻子,冷聲道:“唐二當家,你今天怎麼劫了我們的貨,改天就得怎麼樣吐出來!”說完覺得還沒夠狠,又一字一頓地道:“連 本 帶 利!”說罷扭頭就走,找他老爹去了。

沒辦法,崔連植只能寄希望蘇知府能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能幫一把故人,於是師爺又揣上幾根金條找上了江皓。

江皓打著官腔,禮照收,說是研究研究,最後的旨結論是商人的事不歸官府管,你們最好還是私下解決。

“姓江的,我xx你老母!”這一刻,一向自負斯文的師爺終於忍不住爆粗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穿書生雙胎,我靠拼夕夕種田暴富了撈屍人黃河撈屍人撈屍人我是黃河撈屍人我從地獄來再世:超凡之路將心權謀錦屏記青燈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