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造神外掛->章節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玄武黑甲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如果說遭遇陳倉連敗之後,司馬懿尚能鎮定自若,那麼,當新平郡的訊息傳來之後,司馬懿就徹底懵了。

對比陳倉一帶的陣容,顯然新平郡的軍隊要弱不少;不說僅有4萬的兵力,單看將領,啥魏國後將軍費曜、冠軍將軍楊秋,騎都尉司馬師、張緝等人,就遠遠比不上陳倉這邊的陣容;不是司馬懿看不起張頜帶領的玄武軍,而是因為司馬懿判定漢軍無力兩線同時進攻,至多讓張頜搞搞佯攻而已,主攻方向,必定是陳倉。

司馬懿判斷對了一半,漢軍的主攻方向當然是陳倉;但是,兵力增加了近一倍的張頜,加上殺神阿諾的到位,完全擁有攻城掠地的資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頜、張翼、趙廣引玄武軍南下,於3月3日兵臨新平郡;新平郡溝壑眾多,當地百姓戲為“山大溝多塬窄長,二山五溝三分田。”,是連線秦隴的咽喉要道。

費曜剛直、忠誠,治軍嚴謹,楊秋降曹之前,縱橫安定、新平一帶,熟悉地形;若按張頜真如司馬懿判斷的那樣,僅僅發動佯攻的話,派這兩將駐守新平郡,還是比較穩妥的。

遺憾的是,2萬玄武軍可不是來新平打醬油的;張頜用兵,變化多端、精通陣法、善用地形;王軍把張翼、趙廣兩人放到他手下,也希望這兩個年輕將領能夠多多學習。

大軍抵達新平郡城外後,張頜即不攻城,也不紮寨;黑壓壓的玄武軍列陣後就地休息,僅有千餘士卒忙個不停;而張翼和趙廣,則策馬奔近城牆挑釁。

看著城外漢軍人馬不算多,費曜、楊秋等魏將信心滿滿;張頜治軍牛鼻,他們自認也差不了太多;不同於其他城池,新平郡城兩邊都是險峰,涇水從東側高山上傾瀉而下,貫穿整個縣城,只需要防守一面城牆;對魏軍來說,用4萬兵力防守1公里多點的城牆,加上大大小小的弓弩無數,貌似沒有多大難度。

至於漢軍發出挑戰的要求……費曜被王軍抓過,知道和漢軍單挑很容易出妖蛾子,當然無視張翼、趙廣他倆的挑釁;實際上,費曜為了安全起見,用大量的石頭把北城門給堵了,想出戰貌似也很困難。

城裡城外,雙方互不侵擾,相安無事的局面,一直維持到下午。

“嗚!”

在悠長的號角聲中,漢軍開始動了起來,一些奇怪的物體被漢軍推著緩緩前進;玄武軍,把防禦攻堅兩手都硬作為建軍核心,千餘忙碌了大半天的士卒,都是木匠出身,專門製作各種攻城器械。

四個主要使用圓木製作的木結構物體前後靠在一起,正好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斜梯型建築物;向城牆的那一面,距地面有6米高,寬達6米;反向這一面,僅0.5米高,寬度同為6米;若從側面看,側底部有24米長……正因為太長了,士卒們只能將它分為四個部分來製作,也方便移動。

黑衣黑甲,成片的玄武軍如同烏雲一般,緩緩向著新平郡城逼近;魏軍連忙準備火箭、火油等物品,雖然玄武軍的攻城器械有些奇怪,但只要是木頭做的,用火攻,準沒錯。

對新平郡來說,貫穿全城的涇水,是整個城池的生命之源;在城內,距離北城牆1公里不到的地方,數十米寬的涇水突然出現了一個人頭……溼漉漉的阿諾,慢慢走上了河岸。

因為地形原因,涇水落差很大,在很多地段,普通人別說游泳,划船都不行,魏軍也不擔心玄武軍會順流而下;游泳這玩意,作為終結者的阿諾,真心不會,但“潛水”是完全可以的;不用呼吸,阿諾直接潛入河底,從上游一路走了下來,任誰也發現不了。

費曜、楊秋絲毫沒有緊張神色,他們看著城外的眼神,都滿含嘲諷之色。

玄武軍推著幾個大家夥緩緩接近著,動作慢的很;按這速度,最前頭的那個器械,也許還沒挨上城牆,就會被守軍的火箭給點燃,能有啥用?城樓上的魏軍士卒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就等著玄武軍推著攻城器械進入射程。

幾分鐘後,費曜、楊秋終於明白,玄武軍壓根就不在乎魏軍的火攻,因為城樓上的魏軍都忙著逃命……

身上還掛著水草、河泥,阿諾單手揮舞著巨大的板斧,從後方一路殺上了城樓;寬4米有餘的城樓,成為了阿諾的跑道,他就像一頭犀牛,從北到南,再由南到北,往返清理著城樓上的魏軍士卒、床弩、火油等等;倉皇退下城樓的費曜、楊秋兩人,臉色鐵青,不斷組織士卒們湧上城樓,無論如何,都需要有人狙擊城外的玄武軍,否則等張頜他們衝上城樓,情況就難以收拾了。

長達1公里多點的城樓,無人阻擋的情況下,阿諾跑單趟只需要50秒;魏軍士卒從多個地方湧上城頭,確實給阿諾增加了不少麻煩,但也僅僅是麻煩而已;連砍帶撞,阿諾依然可以在2分鐘內衝殺一遍。

內城牆下方,聚集著大量的魏軍士卒;他們仰望著在上面屠殺同僚的阿諾,心裡拔涼拔涼的,身掛十幾支弩箭,還挨了不少刀,但獨臂殺神依然生猛……實際上,現在多數士卒,已經失去衝上城樓的勇氣。

此時,血腥而混亂的城樓上空,突然出現了一片“烏雲”;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2000支冰冷無情的黑色箭羽。

沒有城樓上強弩的威脅,玄武軍的2000長弓兵,安全的跑到戰鬥位置;染成黑色的箭羽,一**升空,黑色風暴瞬間就覆蓋了城樓內側,並逐漸向內延伸;至於城樓之上,有阿諾就足夠了……

已經被阿諾嚇倒腳軟的魏軍士卒們,丟下一地屍體,拼命後撤。

“轟!……”

連續四聲悶響之後,黑甲黑盾的玄武軍士卒沿著寬達6米的“斜坡”蜂擁而上……城樓上,金龍漢字大旗高高升起,標誌著新平郡的北城樓已經換了主人。

退至3百米外的費曜、楊秋兩人,沒有選擇帶兵逃跑,而是迅速整軍,準備在城內死戰;說實話,這哥倆其實想跑路的,但阿諾殺上城樓的時刻,司馬師、張緝這兩個熱血沸騰的2B青年,勇猛的殺向了阿諾……;張緝還好說,已故涼州刺史張既的兒子,費曜、楊秋兩人還扛的起,但司馬師,這可是司馬懿的兒子……丟了城池、損了軍隊,失去兒子的司馬懿,完全有各種理由砍掉費曜、楊秋兩人的腦袋。

從某種意義上說,費曜、楊秋兩人,他們只能選擇死戰。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但這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主將身亡或者帶頭跑路;作為主將的費曜,無所畏懼、決意死戰,這大大鼓舞了丟失城樓的魏軍士卒們。雖然在城樓處損失了一些人馬,但4萬魏軍並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完全還能一戰;只是,選擇在狹窄的城內展開戰鬥,魏軍將無法發揮兵力上的優勢,而且軍中的弩手,基本在城樓一帶折損光了…………

登上城樓的張頜頗有些意外,魏軍丟失城樓後居然沒有潰退,顯然,他們的主將很有骨氣;問題是,戰爭,打得不光光是骨氣,戰術、裝備,也很重要。

裝備上,玄武軍武裝到了牙齒。

4.5米長槍、玄武環首短刀、黑色方盾、黑色重甲,這是玄武軍多數士兵的裝備。

長槍,硬雜木槍身,重量輕而又有一定硬度;槍頭極其特殊,王軍要求按後世三稜軍刺樣子打造的,開有血槽,份量小於這個時期的各種花式槍頭,但殺傷力異常恐怖,一戳就一血洞。

玄武環首短刀,長度與朱雀環首刀一樣,僅80公分長,但厚實了許多;設計思路同樣考慮到不但需要劈砍,還需要能刺殺;在建玄武軍時,王軍就考慮把羅馬重灌步兵的特點和斯巴達戰士的特點結合起來,兵器配置的思路自然就順著這個套路。

黑色方盾、黑色重甲,都比同時期的盾牌盔甲要厚重;就拿方盾來說,四層結構,外層為金屬、第二層是木頭、第三層是牛皮、最內層是木頭,此外,方盾側邊開了一個小孔洞,作為架槍使用……若遇到敵人騎兵,槍盾結合往地上一放,前兩排不放人,第三排再放士卒,就能有效防禦敵人騎兵衝陣,而且人員損失還少。

黑色重甲,實際上是覆面式頭盔加一幅半身甲,這主要是考慮到士卒負重的問題;總體上說,玄武重步兵,犧牲了速度、靈活,得到了強大的防禦和恐怖的攻擊力,與靈活的長弓兵搭配使用,攻防皆宜。

事情總是很難完美的,比如說,盾牌上的那只大烏龜、刀柄環首內的小烏龜,王軍總感覺是一大敗筆……反倒是張頜他們比較喜歡,玄武麼,長壽的。

戰術上,漢軍和魏軍更不是一個檔次。

以巷戰為例;漢軍,是這個時期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巷戰理論、並進行了巷戰訓練的軍隊;不同於野外戰鬥或者攻城戰鬥,巷戰更多是以小股軍隊配合作戰,很多小技巧的;不說魏軍,就是漢軍,剛開始時一幫子將領都很不理解,攻進城後猛砍猛殺就夠了,需要這麼麻煩麼?

新平城內的戰鬥,用魏軍的鮮血,證明了漢軍巷戰訓練的價值。

魏軍僅餘數量稀少的弓弩,對玄武軍基本沒有多少影響,厚重的大盾,給玄武士卒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寬窄不一的街道上,搭配了長弓手的玄武軍小股部隊,以嚴密的盾陣打頭,緩慢而堅定的向前推進。

散佈在整個城池裡的魏軍,殺聲震天;論人數,他們多過玄武軍,論士氣,他們也不弱於玄武軍;從上空看下去,橫七豎八的街道上,魏軍密密麻麻的,如同開閘的洪水,一**湧向黑乎乎的盾陣。

濃黑的血液,在街道上緩緩流淌,慢慢注入奔騰的涇水,形成了紅黃交織的景象;玄武軍組成的盾陣,如同溝渠中落下的鐵閘一般,沉默不語,任憑洪水拍打,堅不可摧;喊殺聲,都是魏軍的,慘叫聲,基本也是魏軍的,玄武軍只是機械的前進、再前進。

殘陽如血,血色新平。

費曜面沉如水,緩緩了下了戰馬,接過親衛遞過來的長戟;狹窄的街道上,堆滿了屍體,幾乎都是自己的士卒……費曜已經不願去思考為什麼了,他只想帶著身邊百餘個親衛,進行人生最後一次戰鬥,前方那黑乎乎的玄武盾陣,正踏著屍體,緩緩逼近。

“殺!”

費曜帶著百餘親衛齊聲吼叫,亡命衝向了百米外的玄武盾陣。

玄武軍作戰,只動手,不作聲;先幾十支黑翎飛箭從盾陣中激射而出,2波之後,又是幾十支長槍飛出……

費曜被一柄長槍貫胸而過,身體被槍桿支撐著沒有倒下,他瞳孔中對映的最後景象,就是最後幾十個親衛,在玄武盾陣前被長槍一個個捅翻,沒有任何機會反抗;相對楊秋在某條死巷被阿諾幹掉,費曜死的很不值,連殺自己的人是誰都不知道。

新平之戰,費曜、楊秋、司馬師等將領戰死,4萬魏軍,僅逃回不足2萬人馬;玄武黑甲,自此聲名大振。

沒有人知道,王軍對這次新平之戰其實並不滿意……因為沒有幾個俘虜;新平郡城的地形,決定了張頜無法合圍,而負重累累的玄武軍,也無法追上輕裝跑路的魏軍。

吃到苦頭的司馬懿,不得不放棄武功縣城、扶風郡城,全線收縮兵力,回防長安城。

至3月8日,玄武、羽林兩軍主力會師扶風郡城;長安以西的雍州版圖,盡歸王軍所有……除了一個意外的區域,地處陳倉以東、渭水以南的五丈原。

原因很簡單,因為王軍介入爭霸的緣故,諸葛亮按捺不住了,比歷史上提早了5年兵臨五丈原。

因為陰平、武都兩郡都在王軍手中,大散關也被王軍所佔,所以諸葛亮只能引5萬蜀軍從斜谷出秦嶺,佔據渭水南邊的郿縣;不得不說,諸葛亮乘火打劫時機把握的很好,若王軍是這個世界的原住民,沒有特殊的手段,這下黑刀子就捅實了。

只要渡過渭水,蜀軍西可攻陳倉,東可打武功;即使不渡渭水,沿秦嶺北邊向東打,可以一直幹到長安;而且,關中百姓多居於渭水以南,諸葛亮的算盤,可謂打的啪啪響。

正常來說,為了確保後方安全,漢軍將被迫在陳倉、扶風郡城以及兩地間的其它城池大量駐軍;不過,哪怕加上新獲的降兵,王軍在東線戰場上僅有8萬出頭的兵力,怎麼分配也夠嗆;不要忘了,距離扶風郡城16公里,就是長安西城門,裡面可是呆著12萬多的魏軍!

實際上,為了集中兵力打下長安,漢軍近期打下的城池,都留了很少的軍隊駐守,若諸葛亮動作快,沒準陳倉、武功等城池都會被蜀軍拿下。

對於諸葛老頭,王軍已經煩透了,若不是曹嬰建議先拿關中的戰略較好,王軍真想先滅掉蜀國……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

收到訊息之後,王軍立刻讓鄧芝帶著1萬羽林騎兵沿渭水西行,趕到五丈原的渭水北岸,監控並阻擊蜀軍渡河;羽林軍步卒,則和玄武軍主力留守扶風郡城,防範魏軍乘機反攻;而王軍自己,則帶上阿達和龍炮禁衛橫渡渭水,沿著渭水南岸向西趕。

3月9日,5萬蜀軍終於全部到達五丈原;此次斜谷出兵,雖然時機把握不錯,但棧道狹窄,僅容一輛馬車通行,因而軍隊行進緩慢,浪費了不少時間。

鄧芝先一步趕到,1萬羽林騎兵分成5隊,分佈在陳倉到武功之間的河岸邊巡邏、戒備;諸葛亮對數量龐大的羽林騎比較忌憚,別看蜀軍來了5萬,但基本都是步卒,這平原上被1萬騎兵盯上了,可沒有好日子過。無論是基於戰略考慮,還是基於漢軍大股騎兵的威脅,總之蜀軍沒有選擇渡河;近300米寬的渭水,成為很好的自然屏障,蜀軍立刻在南岸安營紮寨;先站住腳,之後向東西兩向擴張,逐步控制渭水南岸,諸葛亮打定主意紮根在這裡,坐看漢魏兩軍火並,擇機出手搶奪勝利果實。

待王軍趕到五丈原附近,已經是繁星漫天的深夜。

自關中戰役打響以來,漢軍累計殺敵28700人,加上夜襲漢中賺了6.5的屬性點,王軍增加了293.5個屬性點;一番分配之後,過百的屬性幾乎翻了個倍,個人實力再次暴漲的王軍,原本打算迅速拿下長安,並趁勢奪下潼關等關卡,結束關中戰役——

宿主:王軍

自身屬性:

力量: 117.0/215.0(普通壯實男子5.0)

敏捷: 117.0/215.0(普通壯實男子5.0)

精神: 11020/10020(普通壯實男子5.0)

體質: 119.0/216.0(普通壯實男子5.0)

未分配點數:0.50

輔助技能:

馬術-精通

催眠-精通

控物-粗通

戰鬥技能:

近戰-精通

遠戰-精通——

早就把關中平原看成自己地盤的王軍,已經考慮到農業的問題;現在是春天,越早結束戰役,就可以儘早組織地盤裡的百姓和軍隊實施春耕、恢復生產;但是,諸葛老頭突然下黑手,導致漢軍不得不暫停了攻打長安的計劃……總之,風塵僕僕趕到五丈原的王軍,現在非常不爽。

堅實的寨門,寬4米深4米的壕溝,遍佈寨外的拒馬,無不說明這兩天蜀軍有多麼辛苦;近4米高的木城垛上,值夜的蜀軍警惕的觀察著寨外,每隔50米,就有一臺巨大的床弩;一隊隊巡夜的士卒,打著火把穿梭在大營中,丞相親征,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推薦:網遊版美漫美漫劍仙重生之盾御蒼穹美漫:某科學界巫師的刺客無雙美漫世界大聖騎外掛無敵長生三千年[綜漫]波風水門[綜漫]輝夜綱吉我在忍界玩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