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簪纓問鼎->章節

第三十九章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什麼?城西感染傷寒的人家又多了五戶?!那不是胡人集市嗎?”聽到這話,王汶驚得面無人色,今年的疫情來的也太早了,這才剛剛五月,怎麼有疫病的訊息了?

“半月之前,城郊陸陸續續有人發病,這次應是感染了附近的商戶,才病患才猛然激增。”姜太醫可比王汶要冷靜多了。

“那可怎麼辦?現在離開晉陽,還來得及嗎?”他們這些豪門閥閱,每年夏日都要搬進山中的莊子避暑,順便避開可能會爆發的瘟疫。只是今年疫情來得太早,何止是王汶,晉陽高門,十有*都被困在了城中。

“若是爭先恐後離開晉陽,恐怕會在路上遭遇疫病。而且今年流民甚多,萬一碰上,豈不防不勝防!”姜太醫立刻否決,“如今之計,只能眾人齊心協力,防治疫病!”

“這可是傷寒,又有誰能防住?”王汶連連搖頭。算身為晉陽王氏這種門第,他也有數位至親死於傷寒。若是真能防住,服用寒食散又因何蔚然成風?

“若是真不能防,又何來佛祖入夢?為何偏偏是中正碰上了梁子熙,又喚我去給他診病?這不正是佛家所說的一飲一啄嗎?!”姜太醫也豁出去了,把佛祖入夢的名頭搬了出來。

此話一出,王汶便愣住了。是啊,為什麼正好是他遇上了梁豐?難道佛祖早看出晉陽有此一難,才派他來化解?如果此刻逃出城去,對姜太醫的話不聞不問,豈不是枉費了這千古難求的佛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咬了咬牙,王汶終於點頭:“既然如此,聽姜翁所言,看看如何防治這傷寒吧……”

姜太醫立刻松了口氣:“中正莫慌,我已派人去喚季恩,他跟梁子熙相處最久,熟知那些佛祖入夢的警示,一定能有法子。現今之計當先組織人手,控制傷寒發病的坊區。同時把野鼠、蚊蟲傳播疫物的事情宣揚出去,讓黎庶有所防範,才能儘可能阻止疫病擴散。”

“都聽姜翁的!我定當竭力相助!”王汶立刻道,“來人吶!快燃起艾香,伺候筆墨,我親自遞書,向東瀛公進言!”

“子熙,晉陽城中起了疫病。我祖父、父親都已前往晉陽,我必須趕去……”姜達滿面愧色,幾乎不敢直視梁峰的眼睛。他明明答應過,要給幫梁子熙調養身體,可是如今學會了防疫,卻要拋下友人,實在讓他羞愧難當。

誰料那個本該動怒之人卻飛快答道:“醫者救人如救火,季恩自當儘快趕往晉陽!我身上丹石發動已經痊癒,餘下不過是按時服藥,無妨的。倒是你們行走疫區,萬萬要小心,切莫染上惡疾。”

姜達胸中不由一暖:“多謝子熙關心!若是此行順利,你所傳授的那些防疫要訣,必會救無數百姓性命!”

“但願如此!”這些日子,他確實已經跟姜達說過無數時候防疫的理論,只看能不能用在這個時代了。梁峰想了想,又從桌上拿起一封書信,“這裡有我陸續抄寫的十幾品《金剛經》,你帶去晉陽,交給王中正。有了這些經文,他必然也會助你們防疫。阿良,速去備一匹快馬,供姜醫生驅馳。”

這下,姜達連眼睛都熱了。小心接過信封,貼肉藏好,才深深一揖:“子熙高義!我必不負重託!”

說罷,他便起身向外走去。

綠竹面色有些發白:“郎君,為何要送姜醫生離去?若是傷寒傳了過來,府上沒了醫生豈不要糟?”

“疫區在晉陽,距離我們還遠得很。但是無人救治,才會危及晉陽周遭。姜醫生是在行善,也是在救我們自己。”

梁峰想得明白,這還沒到盛夏呢,冒出了鼠疫。萬一不小心擴散了,才真是屍橫遍野。姜家人能夠深入疫區,阻止疫病擴散,絕對是深明大義之舉。這種時候,當然要全力支持,難不成還要為了自身利益,去扯人家後腿嗎?

綠竹咬了咬嘴唇:“那我再多燒些艾草,每天都好好上香,求菩薩保佑!”

梁峰笑笑,並未回答。希望這次的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吧。若是有了一次成功範例,由朝廷指定防疫措施,對於平民百姓而言,才是天大的福音。

梁府送的果真是匹好馬,晝夜不停,只花了四天時間,姜達趕到了晉陽城。以往繁華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路上行人也都蒙著厚厚布巾,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沒有在街上多做停留,姜達直接策馬趕到了祖父暫住的城西別館。

這裡是王汶專門為姜家提供的醫寮,一進門,濃重艾草氣息衝入鼻腔。姜達皺了皺鼻子,也不在意,快步向正院走去,一路上,只見數名身披麻布長袍,面帶褐色布巾的男子手提著木桶,向外走去,石灰水獨特的味道從桶裡傳來。看來這些是去潑灑石灰水的雜役,姜達心中不由松了口氣,祖父果真看了自己的信,把消毒放在了首位。

繞過幾道迴廊,一個寬廣庭院出現在面前。大堆藥材擺放在角落,還有數名醫工忙忙碌碌,分揀著藥材。刺鼻的藥湯味道壓過了艾草和石灰水的氣味,姜達卻沒有在乎這些,他已經看到了站在庭院正中,忙碌吩咐著雜役的老者。

只是一眼,姜達雙目閃出了淚花。半月未見,祖父挺直的脊背已經佝僂了起來,面上紅潤色澤不再,反而蠟黃發皺,一副操勞過度的模樣。他不由快步上前,扶住了老人的手臂,哽咽道:“祖父大人,孩兒來得晚了。”

“不晚不晚!”姜太醫面上不由一喜,“這邊正在組織人手潑灑石灰水,人人都穿著麻衣,戴著口罩,至今都未有一人感染傷寒!梁子熙那法子,有用啊!”

姜達立刻用袖子拭了拭眼角淚水,正色道:“我看光是潑灑石灰水還不夠,還要隔離病患,才能儘快止住疫情擴散。”

“何為隔離?”姜太醫不由追問道。

“派人看守發病街坊,各家關門閉戶,減少外出。另設醫寮,把患病之人安置其中,由醫者診治。若是能治癒,可放歸原居,若是不能,則要儘快處理屍體。”

“這豈不是有違孝道?”姜太醫皺起了眉峰。

“孝也分生孝死孝,若真毫無防範,一人之疫便會成為一家之疫、一坊之疫、一城之疫,屆時難以收拾了!”

怎麼說姜太醫也精善傷寒,自然知道起疫病傳染的可怕,仔細想了片刻,他終於下定決心:“我這去見王中正,看看能不能讓他僻出地方,收留病患。達兒你也隨我一起前往……”

姜達立刻點頭,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這是梁子熙交予我的經文,說只要把它呈給王中正,王中正會助我們防疫。”

“又是經文嗎?”姜太醫不由有些動容,之前他是用佛祖入夢來激王汶的,誰料梁豐居然也配合了這個說法。若是沒有濟世之心,又何必非這些周折?

“如此甚好!阿成,快去牽馬來!”

“什麼?把患病之人安置在一起,跟家人隔開?”王汶聽到姜太醫的建議,立刻大搖其頭,“不妥不妥,這豈不是要讓骨肉分離。重病之下,怎能沒人伺候?”

此時朝中也有類似規矩,一名朝官若有三位親屬感染惡疾,即便本人沒有染病,也不得入宮,為其百日。然而此法向來被人詬病。更何況讓身染重病之人離開家人,簡直不合倫常!

姜太醫答道:“並非無人伺候,而是指派專人,一併照料。這些人熟知防疫要務,患病的機率大大減少,也能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

“可是終歸沒有親人在身側,有違孝道。東瀛公定然不會答應此事!”王汶之前專門去信司馬騰,告知了防疫之事。

東瀛公司馬騰跟王家交往甚密,幷州又是他治下所轄,倒也沒有否決防疫之事。加之晉陽高門甚多,聽聞有阻止傷寒擴散的法子,不少人家都上門來尋王汶,討教一二。為了報償人情,這些高門多多少少也會支援一些藥材人丁,用於防疫。因此姜太醫的別館才能快速籌建起來。

但是防疫是防疫,隔離卻不是小事。孝道乃是國朝最重視的人倫,若是因為分離骨肉,阻止親人侍疾,怕是要被人橫加指責,積毀銷骨,落個汙名。這不是王汶能夠接受得了。

和祖父對視一眼,姜達從懷中掏出了梁峰的書信,恭敬遞了上去:“王中正,這是梁子熙新書的經文,我離開梁府之事,他也諄諄囑咐,讓我一定要把經文送與中正。這隔離之法,也是子熙先點明的。他曾說過,救人如救火,若是不拆屋隔火,豈不要把一片房舍燒成了白地?還望中正深思啊!”

這話不由讓王汶一怔。他當然也知道,想要救火必須拆除火場附近的房舍,才能阻止大火蔓延,燒燬更多房舍。但是從未想到,防疫也要如此才行!看著紙上優雅舒展的字跡,他心頭不由有些遲疑。若是真如梁子熙所言,他是進言還是閉口不提呢?

眼見王汶有動搖的意思,姜達趕緊補上了一句:“其實侍疾也可以徵召病患親眷。若是有孝賢子孫願意侍疾,大可把他都招進隔離區域,照顧親人的同時,也幫助其他病患,這樣豈不全了孝道,也積德行善?”

“這倒是個好法子。”王汶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只是隔離的病患,要安置在哪裡呢?”

“僻出一坊,或是找間大宅?”姜太醫道,“只要勤加消毒,屋內是不會留下疫物的,但是務必要寬敞才行。”

王汶遲疑片刻,突然道:“也許我能借到城西懷恩寺的僧房。”

懷恩寺是晉陽一座大寺,幷州胡人眾多,佛法興盛,寺廟的規模也很是不小。王汶本人也經常在寺中佈施。若是能以僧房為醫寮,那麼肯去醫的,應該也會多上不少。

姜達雙眼一亮:“那更好了!疫物一事本是佛祖指點,若是有能借到僧房,豈不暗合了天理?而且僧人亡故,似乎都行火化之禮。若有人病死,也可借佛名,火葬屍體和遺物,這樣疫病更容易得到控制!”

“如此甚好。”當發現此事樣樣都暗含佛緣之後,王汶終於不再推拒,拍案定道,“你二人也要儘快擬出章程,供東瀛公參詳。若是真能阻止大疫,也不枉這一遭佛祖點化。”

姜家祖孫相視一眼,都松了口氣。他們並不怎麼信佛,但若假託佛名能救治生民,也不介意用上一用。只盼這次,能多救下一些性命……

寬敞的僧房內,檀香繚繞。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低垂眼簾,看著面前那捲經文。雖然品目不全,但是經文確實字字珠璣,他早年還曾聽過一位西域僧人講述過類似的經句,不過用的是梵文,而非漢語。

一個從未離開過中土的弱冠青年,能默出這樣的經文,實在不可思議。沉默片刻,他問道:“那位梁施主曾夢到過半是黃金,半是泥土的婆娑雅園?”

王汶微微訝道:“難道真有此園?”

“那應是祗園精舍。原屬舍衛國祗陀王子,後給孤獨長者為迎奉佛祖,向他求買。祗陀王子提出用黃金鋪滿地面,給孤獨長者便散盡家財,取金鋪地,最終點化了祗陀王子。兩人共建此園,獻與佛祖。故稱為祗樹給孤獨園。”

老僧用指尖拂過經卷第一品裡,那行娟秀字跡。這樣的故事,並不存於經書之中,卻有人能夠分毫不差的描繪出來。算是他,也不敢矢口否認佛祖入夢一事。

過了片刻,他又道:“不知梁施主所謂的疫物,是否真能防範?”

“據姜太醫所言,前往疫區潑灑石灰水的雜役,無一人感染傷寒。此事我也上報了東瀛公,他大為支援,允諾發下錢糧。若是真能控制住疫病,還有重賞!只是隔離所用的醫寮,實在難尋……”王汶咬了咬牙,“若是主持肯借出僧房,我願奉上三十萬錢,為佛祖重塑金身!”

誰料那老僧卻搖了搖頭:“此事既是佛祖點化,貧僧自當行方便之門。”

聞言王汶不由大喜,雙手合十道:“多謝主持慈悲!等明日,姜太醫會帶人來寺中,打掃僧房,清理屋舍。此一善念,必能救萬千性命!”

老僧微微頷首:“此乃貧僧功德,亦是本寺法緣,多謝王施主慈悲。”

以慈悲謝慈悲,短短對答,亦深含佛理。王汶此刻哪還有不信之理?滿心歡喜的再次拜過,他才依依惜別,離開了懷恩寺。

等客人走後,一直坐在老僧身後的僧人皺眉道:“師父,把僧房當做醫寮,萬一寺內僧人染上疫症,可如何是好?”

“若畏身死,又何必修行?”老僧淡淡道,“既然此事因佛祖點化為引,不如順水推舟。若是真能防治疫病,幷州信佛之人,必會倍增。這才是真正的緣法啊!”

那弟子恍然大悟。幷州雖然佛法興盛,但是信佛之人依舊以胡人居多。高門之中崇尚老莊,天師道更是信者甚眾。若是能以祛疫為由,廣播佛法,信佛之人必會激增,說不定連東瀛公也開始崇佛。這樣的大好機會,如何能錯過?!

面上露出了些興奮之色,他雙手合十,道:“弟子必會盡心配合,宣我佛名。”

“嗯,你去吧。”老僧的目光再次低垂,落在了面前的經文之上。(.. )

相關推薦:愚孝男[穿劇]重生之瓷路都市狂飆仙道公允極限狂飆夜行詭探最後的道門追兇人道門野史風塵道門道門驅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