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簪纓問鼎->章節

第230章 |城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司馬越出征可謂聲勢浩大,駐守洛陽的大半精銳都隨之奔赴荊州。剿滅偽帝刻不容緩,那些留在王都的朝臣,也要仰人鼻息,依附司馬越得活,對於出兵之事,倒是毫無異議。

然而匈奴虎視眈眈,洛陽孤懸,總不是什麼好事。王衍有時都覺得,司馬越是不是想讓匈奴攻破洛陽,順手解決掉那個聰慧異常的小皇帝,再立新君?

不過這樣的念頭,暗地裡想想也就罷了,一點也不能表露在外。司馬越出征之後,他便升任了司徒,都督征討諸軍事,負責此次防守洛陽的重任。這任務,王衍是半點也不想扛,但是朝政終歸不能落在其他人手裡,司馬越信他,他就要勉為其難試上一試。

話是這樣說,王衍平日裡的做派卻絲毫未改,仍舊徹夜清談飲宴。到了朝會時,安撫小皇帝幾句,再提點一下諸官,旁的也沒什麼他肯做的了。反正弘農立了大營,河內又有重兵把守。不論是走函谷關還是渡黃河,都不怎麼容易。終歸還是能擋上些時日,等待出征大軍歸來。

王衍這態度,或多或少也算穩定了洛陽城中局面。可是有一人,並不像他那麼悠哉。

“今日可有前線戰報?”小皇帝司馬覃每日醒來,總是要問一問身邊小黃門。

若是司馬越在時,他可不會這麼勤快,多半要避嫌,以免惹怒對方。然而現在執政的是王衍,這人奸猾圓潤,從不給人難看,倒是讓司馬覃生出了探問之心。

那小黃門是天子親信,極為機敏,立刻道:“尚書臺似接到了幷州奏請,說是上黨缺糧啊!”

上黨關係著洛陽安危,同樣不容有失。小皇帝皺了皺眉:“司徒可有批糧?”

“這個……”小黃門吞吞吐吐,“奴婢不敢擅探國事……”

這話的意思,就是沒有了?他清楚王衍和司馬越互為表裡的關係,但是現在中軍精銳都被司馬越帶走了,若是弘農或是上黨有失,洛陽豈不危矣?那些王公貴族可以逃之夭夭,自己這個皇帝可就難說了,之前惠帝不就死在了返京的路上嗎?

越想越不安,司馬覃暗自捏了捏掌心,終於下定了決心:“命尚書臺呈上奏本,朕要看看。”

在怎麼傀儡的天子,下達了命令,也不能草率視之。尚書臺自然乖乖交出了梁峰的奏疏。不過同一時間,這訊息也從禁中傳到了王衍耳中。小皇帝這是要趁東海王不在時□□嗎?再怎麼不問政事,王衍也不敢輕忽,連忙入宮請見。

王衍如今可是位居三公,誰敢攔他?很快就來到天子面前。

看著御榻之上眉頭緊皺的少年人,他優雅施禮道:“聽聞陛下過問臺閣,可是有何要事?”

宮掖早就被司馬越鑽成了篩子,小皇帝就沒想著能瞞過王衍,只嘆了口氣:“聽聞梁刺史上書,直陳上黨糧寡。不知王司徒可曾撥糧過去?”

王衍眉峰動了動,他倒是沒想到小皇帝會關心這個,不過這事好辦。王衍做出一副耐心姿態,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三月之前,朝廷剛剛撥給幷州一批軍械糧草。如今洛陽存糧也頗有不足,還要支應荊州大軍,哪裡有多餘的糧秣?”

當初那糧,可是撥給司馬越的妻兄裴盾的!結果仗沒打勝,反而差點險些害得晉陽失守。他還有臉說這事?

然而這話只能憋在心裡,小皇帝是半點不敢吐露,頓了頓才道:“那是三月之前的事情了。幷州如今又打了兩仗,剿滅了劉虎和白部鮮卑,奪回新興、雁門兩郡,必然耗費極大。現在匈奴來襲,還是當再撥一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小東西還真看上樑子熙了?王衍心底暗嘖。也是,只有梁子熙這個刺史,是由天子親自任命的,還見過其人。難免會生出些想法。可是幷州本就亂,梁子熙又無根基,就算你想勾連外臣,也不該找他啊。說起來,梁子熙上任還有他進言呢,若是讓司馬越知道這事,說不好都要對他生出異心。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面上堆出和煦笑容,王衍道:“陛下實在不知洛陽如今局面,各處都在用兵,不獨上黨一地。梁刺史才幹卓絕,又有治州只能,上黨未必山窮水盡。若是處處都向朝廷請糧,又怎敷用?”

小皇帝沉默了片刻,放下了手中奏疏:“司徒當知上黨乃洛陽門戶,若胡馬自太行南下,洛陽又當如何?”

王衍心裡咯噔了一下,突然發現自己疏忽了一個問題。他是跟司馬越站在一條線上的,也為了“共天下”花盡心思。但是若洛陽淪陷,他空守高位,又有何用處?

司馬越帶走的兵太多了!

六軍差不多走了大半,現在洛陽城剩下的怕是不足五千兵。若是匈奴攻破了上黨,的確會對京城造成嚴重威脅。而他當初推薦梁子熙,正是因為此人乃是戎邊幹臣,足能抵擋胡馬南下。現在人家打了半年的仗,解了晉

陽之圍,甚至連新興雁門都一一收復,糧草匱乏也不算奇怪。而且奏疏裡也說了,還要請拓跋部援手,說不得也得給人糧草。梁子熙不是輕狂之人,唯有被逼無奈,才會向朝廷請命。

哪怕是為了自身安危,這糧,也是給了更好。

轉瞬,王衍就想明白了輕重,拱手對天子道:“陛下所言甚是,是臣顧慮不周。臣這便備兩萬石糧秣,送往上黨。”

見說動了王衍,小皇帝心中一喜,又道:“兩萬石可夠?”

對於這種不太通庶務的話,王衍容忍的笑了笑:“足夠一萬大軍兩月之需了。”

上黨究竟有多少兵?兩個月是否能結束戰鬥?這些,王衍不會考慮。從本就緊張的糧庫裡擠出兩萬石,已經相當不差了。梁子熙也當知足才好。當然,面前的小皇帝,也必須知足了。

辨出了對方話裡隱藏的意思,司馬覃抿了抿嘴,頷首道:“太傅遠征,洛陽便拜託司徒了。”

這話王衍聽過無數次了,這次也不會太當真,只是謙恭行禮道:“此乃臣之本分,自當竭盡全力。”

兩人都沒有提到拓跋氏加封單于之事。這種事情根本不用思索,不過是個頭銜罷了。反正司馬騰也給拓跋猗迤封過,多一個拓跋猗盧又算得了什麼?

邊應付天子,王衍邊暗自揣度。這次給幷州撥糧,司馬越肯定會不快。但是他回洛陽,少說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只要上黨能勝,這點小事自然能抹過。而且站在自己的立場,也不難說項。畢竟梁子熙建了那麼多功勳,不賞也就罷了,連糧草都吝於給付,難免讓天下守土之人心寒。

至於小皇帝那邊嘛……這是司馬族裔的內鬥,他介入太多,總歸不好。是更加提防這個年幼的天子,還是想法子取而代之,就憑司馬越本人定奪了。

“奕將軍,此次上黨,又要託付於你了。”終於等到了奕延帶兵返回幷州,崔稷也松了口氣。

匈奴已經開始攻打河內,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兵高都,可是上黨人馬都被調去了新興,怎能不讓他焦急?好在奕延腳程實在不慢,不到三日就帶兵返回了上黨。有了勇銳、虎狼、霹靂三營,崔稷的心就放回了肚裡。

“諸縣可曾派去了兵士?”奕延沒有在寒暄上多費功夫,開門見山道。

“各縣都派了八百兵士,高都到泫氏也已堅壁清野。還有兩千屯兵待命。”崔稷經歷過幾次攻防戰,十分清楚流程,也做的一絲不苟。只是守城,還是很有把握的。

奕延卻搖了搖頭:“八百不夠。匈奴必會從高都入上黨,這次可非之前試探之舉。一旦發兵,必是大軍壓境。高都需增派兩千人,備足城防器械。”

崔稷心頭一緊:“那梁府呢?”

梁府就在高都附近,若是匈奴來犯,一定也不會放過。

奕延道:“這個無需擔心。梁府自有部曲鎮守。除了高都之外,屯留、壺關也要增加兵力,確保萬無一失。”

他倒沒說潞城的安排,不過崔稷心中有數。只要壺關不失,潞城就能保住。而且這次匈奴恐怕不會像上次那樣長驅直入,還是要打幾場硬戰才行。

奕延又細細確認了府庫存糧和軍械數量,確保後方無憂後。猶豫了一下,才問道:“榮公子呢?可還安好?”

崔稷一愣:“自是安好。難道主公要接榮公子去晉陽?”

這可不太妥當啊。且不說路上萬一遇到什麼情況,只是梁榮在大戰前離開潞城,兆頭就不怎麼好。崔稷相當清楚主公留下梁榮的意思,除了怕他被困晉陽外,也有一定安定人心的用意在。這可是主公獨子,只要梁榮不離開上黨,就意味著主公未曾放棄這裡。光是它代表的意義,就大有不同。

奕延搖了搖頭:“主公把榮公子託付給了我。我會留下三百親兵,協防太守府。”

三百親兵著實不少了!然而崔稷不會在這種時候推脫,畢竟是戰時,能夠加一重保障總是更好。他點了點頭:“還是奕將軍考慮周詳,我這便知會榮公子。”

奕延卻擺了擺手:“等我離開再說不遲。”

梁榮人雖小,但是怎麼說也是主公獨子。像奕延這樣把事情攬在肩頭,卻不在小公子面前露臉的行為,可不知讓人怎麼說為好。

崔稷也算知道奕延為人,明白他說一不二的性格,並未再勸。只在潞城停了一日,奕延麾下兵馬再次向南挺進,駐紮在了黎亭。這裡位於潞城和高都之間,不論敵人從哪裡來,都能迅速做出反應。

就這麼守了幾日,位於高都以東的濩澤縣,終於出現了敵軍身影。

相關推薦:愚孝男[穿劇]重生之瓷路都市狂飆仙道公允極限狂飆夜行詭探最後的道門追兇人道門野史風塵道門道門驅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