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雜燴飯攤->章節

第六十三章 蘇東坡和牡丹花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因為上回做紅燒肉的時候說到了老饕蘇軾,所以大叔最近又開始研究起蘇軾以前寫過的那些食物。正巧這兩天聽到新聞裡提到了洛陽證咋舉辦的牡丹節,大叔聽著聽著眼睛亮了起來,跑到後廚問我有沒有吃過炸牡丹。

“炸牡丹?是指把牡丹花給炸了麼?牡丹不是觀賞花麼?也能吃麼?”我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解開了圍裙,準備下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叔在門外等我,一邊鎖門一邊點頭:“當然能吃了,而且特別好吃,是到宋代有名的香撰。剛才聽廣播裡說到洛陽牡丹節,我突然想到蘇東坡的一首詩《雨中明慶賞牡丹》,我猜你一準兒沒吃過這道菜,還真讓我給猜著了。”

牡丹花瓣我確實沒吃過,應該說我除了茉莉花茶,幾乎就沒怎麼嚐到過花瓣做的菜餚,聽大叔這麼一擺活,我肚子裡的饞蟲立刻被勾了出來,忙問大叔這老饕說的牛酥和牛酥炸牡丹都是些什麼。

大叔聽到我的問題有些驚訝,他愣了幾秒鐘才問我:“你喝過牛奶吧?”

我點點頭依舊不解:“但是和牛酥有什麼關係?你說的牛酥不會是牛奶吧?”

大叔點點頭:“和牛奶有很大關係,煮過的牛奶晾涼的時候不是會凝出一層奶皮子麼,牛奶的脂肪就在這奶皮子裡,把奶皮子揭下來煎成油就是這所謂的牛酥,牛酥的制作方法不麻煩,但是非常費功夫,要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煮晾揭煎的工作,想要做出酥炸牡丹的牛酥可能是要費上一天的時間,正因為這樣,在宋朝,牛酥也被當作了送人的上等禮物。”大叔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我記得好像有個叫江瑞友的詩人寫過一首諷刺詩,詩裡面有提到親手煎牛酥,之後去京城當作貴重的禮物送給上師。”

“所以牛酥到底是什麼?”

大叔狀似頭疼地看著我,責怪我破壞了他賦詩的雅興,不過還是耐心的和我解釋起了牛酥這種食物:“就是從牛奶中熬煉出來的脂肪,也叫酥油,酥皮點心裡就得用酥油來做。你平常吃的奶油蛋糕裡面也會用到。用講究的奶油來煎炸盛開的牡丹花,也難怪蘇東坡會流連忘返了。”

我和大叔帶著大胖一路溜達回家,大叔一路上都在唸叨這道牛酥煎牡丹:“不過文人就是文人,就算再饞,最終為了附庸風雅也能忍著自己的口欲。‘霏霏雨露作清妍,爍爍明燈照欲然。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未忍著酥煎',再饞也得忍著,不能殺了風景。而五代十國的時候,後蜀宰相李昊就沒有這樣的心思。李昊雖然也有送花之好,但是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口腹之慾,送花的時候還不忘叮囑朋友在花謝了之後用牛酥煎了吃,物盡其用,不要暴殄天珍,絲毫不在意毀了賞花的興致。‘候花凋謝,即以酥煎,食之,無棄穠豔’這就是李昊對朋友說的話,賞花雅興難敵吃貨本性。你看,這就是蘇軾和李昊的不同。

就算剛剛吃完飯,想著這樣的美食卻又覺得還能在肚子裡遛個縫兒。

“與其雅興,我覺得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我爸爸春節的時候還和我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承認對吃的喜愛是在遵循禮儀。”

大叔有些無奈地笑著:“這話的意思不是這個吧。”

我聳聳肩膀表示這沒有所謂:“對了,大叔,這酥炸牡丹現在還有的賣麼?春天吃也應景啊”

大叔驚訝地長大了嘴巴:“你當真要吃?”

我認真地點點頭:“不是說是宋代的極品美食麼?幹嘛不嘗一嘗?”

“這個已經失傳了,不過如果能找到材料,咱們兩個到可以想辦法試一試。牛酥雖然不容易買,但是用奶油替代的話,應該味道也相近吧。”大叔顯然被我打敗還真的思考起怎麼復原這道菜。

說到食材,我倒是有了主意:“花瓣的話,現在洛陽應該有很多吧,我記得牡丹皮能入藥,應該能找到不用又可以吃的花瓣吧。”

“這倒是個好主意,我去問問朋友能不能幫忙買一些。”

兩人溜達著來到我校我們去門口,揮手和大叔還有大胖說再見的時候,我又轉過身來補了一句:“大叔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寄情於吃的時候,人生總是會多很多快樂。”

心心念念的吃牡丹的願望在一週之後實現了,一個禮拜後大叔買來了牡丹花瓣。

大叔從蛋糕店買了平常做蛋糕用的奶油,牡丹花瓣是託朋友從洛陽買來的。事實上,洛陽當地依舊保留著吃牡丹花的習慣。

大叔拿著裝花瓣的袋子走進後廚,臉上還帶著某種心痛:“為了這花,我可是搭進去了一罈子特別好的女兒紅。”

我欣喜地從大叔手上接過花瓣,給大叔普及喝酒的危害:“牡丹花可比酒要好多了。這話可是李時珍說的。”

大叔像是被我氣笑了一樣插著腰說自己怎麼沒聽說過李時珍說過這樣的話:“‘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李時珍只是在本草綱目裡這樣記載過牡丹花,可沒拿它和酒做過比較。而且他推崇的是能入藥的野生單瓣牡丹。”

我沒有再搭碴兒,而是拿出袋子裡一部分牡丹花瓣倒在盆裡用清水浸泡著,半個小時後把牡丹花瓣撈出來放在水龍頭下清洗乾淨後放在一邊瀝乾水分。自從聽說酥炸牡丹這道菜,這兩天便一直尋找炸牡丹花的方法,不過並沒有找到書面對於這道菜的記載,只好試著用炸木蘭花瓣的方法來嘗試做這道宋代香饌。

不過雖然酥炸牡丹沒有明確的做法記載,但是洛陽本地倒是有其他幾種烹調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果脯和牡丹花餡兒的點心。這回大叔朋友一同寄來的就有好幾罐牡丹花果脯,將整朵牡丹花用鹽、蜂蜜和酒醃漬成酸酸甜甜的味道很是好吃。

牡丹花瓣差不多瀝乾水分之後,我將它們倒入用麵粉,澱粉,鹽、蛋清,和清水攪拌成的麵糊中攪拌了一會兒,讓每一片花瓣都裹上麵糊。開火加熱了平底鍋,化開奶油後將裹上麵糊的牡丹花瓣下鍋煎炸。面裹炸的金黃,出鍋撒上細砂糖。

清朝時曾有記錄炸玉蘭花瓣的做法,‘面拖、油炸、加糖’,但加的這糖本是糖粉,作用沒有註明,但我想應該只是為了外觀好看,讓炸出來的金黃色的花瓣黃白相間,遠遠看上去像是披了一層薄雪。

雖說做飯應該是講究色香味俱全,但是蒼蠅小館裡應該按上宮廷裡的講究未免也顯得太過做作。所以我便私自將砂糖代替了糖粉撒在了炸好的花瓣上。等牡丹花瓣不再那麼燙口的時候,我分出一些放到碟子上端給了大叔,順便沏了一杯竹葉青放到大叔手邊,讓他也體會一把墨客酸文假醋的雅興。

大叔配合著擺出了古代書生的樣子,啜了口茶,又裝著小心翼翼的樣子地咬了一口炸牡丹花,嚼了嚼,像那麼回事兒似地點了點頭,嘴裡說著不錯:“蘇東坡不愧為老饕,這東坡炸牡丹果然名不虛傳。”

不過這樣子沒裝多久,大叔就破功了,嗤笑出來問我剛才學的像不像。

我被大叔逗笑了之後也用筷子夾了一朵花瓣放到嘴裡,進到嘴裡初時嘗到了一股奶香,再就是化開在嘴裡的絲絲的甜,甜味過去就剩下了滿嘴的酥軟。初嘗時面裹酥脆和最後留在口中的綿軟形成了鮮明對比,可這對比卻不突兀,反倒增添了一股相得益彰的樂趣。

大叔一邊喝著茶,一邊說起了洛陽的牡丹:“能吃到這道洛陽香饌,我們還真得感謝隋煬帝的貢獻。雖然從西周開始咱們的老祖宗已經開始把牡丹花寫入詩中,後來秦漢時期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但是真正將牡丹帶入洛陽並大量種植的就是隋煬帝。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從易州進了二十箱牡丹,豔麗的牡丹一開便得到了皇家的喜愛。隋愛牡丹,唐人更甚,幾乎是到了世人皆愛牡丹的地步。連清高的李白都曾盛讚‘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欄露華濃’,詩人劉禹錫更是用一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給了牡丹'花王'的稱號。開元盛世時,唐玄宗在宮廷內大量種植牡丹,東沉香亭前、驪山行宮等處也大量栽植數種紅、紫、淺紅、通白等色的牡丹,每年春天爭奇鬥豔。曾有記載,‘楊國忠初因貴妃專寵,上賜以木芍藥(即牡丹)數本,植於家。’喜愛楊貴妃,從而被寵愛之物牡丹送給貴妃的哥哥,這也表明了王室之人對於牡丹極度的喜愛。貴妃楊玉環也愛滿園子開得瀟瀟灑灑的牡丹花,每年花初開,她都會帶著宮女們在園中撲蝶賞花,讓唐玄宗李隆基看著是如痴如醉,後人便以'羞花'來形容楊玉環的美,說明楊玉環的美比牡丹花還要豔麗。不過”唐朝也確實有一位皇上是不那麼喜歡牡丹的。

“武則天吧?您之前說到後蜀宰相李昊沒有寄牡丹言志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個故事。'鏟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詩人說武皇。'說的就是民間傳言的牡丹和武則天的恩怨糾葛吧。”小的時候,第一次看見牡丹,爸爸就講了這個故事給我,相傳武則天當了皇上後,在冬天非要看百花齊放,於是下令所有的花要在第二天的夜裡一同盛開,為此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明早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在寒冷的冬夜百花齊開是根本不可能的。春天有桃花枝頭綻放,夏天玫瑰花迎風招展,秋天採菊東籬下,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種花的花期不僅不一樣,開花的時間也不同,夜晚曇花一現,白天芍藥鬥豔。讓百花冬夜同怒放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情,但是百花懾於武則天的權勢,在滴水成冰的冬夜違時開放了,唯有牡丹我行我素,枝葉乾枯,傲然挺立。武則天大怒,便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了洛陽,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豔,錦繡成堆。這更氣壞了武后,下令用火燒死牡丹,不料,牡丹經火一燒,雖枝幹焦枯,花朵卻紅若煙雲、亭亭玉立,比以前還要好看。從此牡丹也得了'焦骨牡丹'的稱號,在人們心中代表了不畏強權、英勇不屈的品格。

碟子裡的炸花瓣已經不多了,我伸了個懶腰站起身準備回後廚去做今天的晚餐:“小的時候聽到這個故事心裡覺得牡丹真可憐,要是聽話一些還可以和別的花一起閉門酣歌。可是現在卻羨慕起牡丹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自由灑脫。”

大叔笑著聽我說完故事,吃掉了最後一片花:“但是事實上,武則天只在長安住了三年時間,剩下的時間一直住在洛陽,把牡丹貶到洛陽的說法有待商榷。洛陽牡丹看的盛在我看來反倒是因為她喜歡牡丹,而那個故事估計也是古代鍵盤俠潑的髒水吧。唐朝之後的宋人也愛牡丹花,關於牡丹的單獨書籍記錄最初也出現在宋朝。宋代歐陽修就寫過一本叫《洛陽牡丹記》的專門關於牡丹的著作,裡面記載了洛陽的民俗。在洛陽,每家每戶都會在花瓶裡插上牡丹花裝飾屋裡,而春天一到,更是全城人都去賞牡丹花,比肩接踵很是壯觀,由此可見唐宋對牡丹花的喜愛。”

“我覺得關於牡丹的神話好多啊。”我從後廚拉出了小推車,喚上大叔一起去買菜,“不過故事裡的牡丹花都挺可憐的,也許喝寫故事的人的際遇有關吧。”

晚上的時候,食客們看到了擺在大叔桌子上炸的金黃可愛卻叫不上名字的小麵點感到好奇,相熟的食客去問大叔這音樂帶著股奶香的點心是什麼,大叔說了牡丹花,對方便露出和我先前一樣的吃驚神色。大叔想讓他們嘗一嘗,卻被拒絕了。

大叔也不多說什麼,繼續自顧自地邊吃邊看老電影,食客架不住好奇管大叔討要了一片,壯著膽子吃下去後立刻讚不絕口地推薦給一起過來吃飯的朋友,說這這點心奶香四溢,清甜爽口。有了第一個吃牡丹花的人,食客們便都大起膽子要了一些,吃過之後均是讚不絕口。

“這可是宋朝有名的下酒菜。”大叔給他們講起了前些天給我講的故事,講完故事的時候,大叔突然有些感慨:“好想去洛陽看花海啊。”

相關推薦:養只黑無常盜墓手記盜墓派算卦我靠玩微信奉旨休夫家有蛇妖寶寶我和末世有個交易我和美女總裁老婆我和鏡醬的那些事兒和女房東同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