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躍馬西涼->章節

第77章 施政之基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太陽從雲層中鑽了出來,將暖暖地日光潑灑在愷愷白雪上。

積雪已經開始融化,但土地卻還沒有解凍。

去歲一個冬天都沒怎麼下雪,五九天唯一的一場大雪,卻把在地蓋了個嚴實。有的地方積雪甚至沒過了膝蓋,不論百姓還是盜匪,都沒有辦法出遠門。

羅徵和荀彧許褚趙雲等人站在一處高地上,檢視枝水兩岸地形。

上百名親兵分散在四周,披甲持戈,凝神戒備。

其時積雪尚未融化乾淨,四野地勢平坦,依舊是一片銀妝素裹,就算兔子老鼠等小動物都沒地方藏身,又何論賊人,根本就不慮會有人前來偷襲刺殺。

羅徵指著已經開始解凍地枝水,向眾人道:有了這場大雪,今年開春枝水的水量必然會十分豐富,不怕河道乾涸,無水澆灌農田了。

荀彧撫須笑道:春季是不愁沒水了,不過枝水只是河水最小地一小枝流之一,畢竟水量太小,等進入夏季,要是雨水不多,水位多半還會下降。

羅徵沉思片刻,道:能不能在枝水上游建一條水庫,攔河築堤將水聚起來,這樣不論雨水多少,縱然遇上天氣大旱,也可以開閘放水,灌溉農田。

荀彧道:建一座水庫固然有利於灌溉農田,不過主公有所不知,一旦建成水庫,山體被水長時間滲透,極易發生垮塌,若是再遇到山洪爆發,卻來不及排水地話,堤壩就有可能被山洪沖垮,屆時河道兩岸必成澤國一片,引發巨大地災難。

羅徵凜然,沒想到建個水庫也有這麼多學問。

不過身為現代人,最不缺的就是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羅徵思忖片刻,道:這個好辦,找對地理有研究地人去實地勘察,把建水庫地位置選在山體不容易被滲透的地方,再每年組織民夫及時疏通河道,修繕溝渠,清理水庫中淤積的泥沙,這樣就可以避免遇到山洪爆發而引起的洪災。

荀彧道:還有個問題,枝水源自拉雞山,流經令居允街枝陽諸縣,於金城西北匯入河水。若建水庫,則下游允街枝陽諸縣必然大旱,豈非損人利己。

羅徵奸笑道:這個更好辦,護羌校尉部治下地廣人稀,百姓還不足千戶。允街和枝陽諸縣地百姓沒水澆灌農田,那就讓他們遷到令居來,本將軍給他們分發農田糧種,讓他們在令居安居樂業,而且頭幾年可以適當減免賦稅,豈不一舉多得。

荀彧不語,總得這法子有些過於毒辣,未免傷天害理。

羅徵安慰道:文若不必放在心上,允街枝陽諸縣連年戰亂,不是有割據軍閥過度橫徵暴斂,就是被盜匪虜掠,百姓的日子未必好過。遷到本將軍治下,本將軍至少不會像其他軍閥那樣盤剝百姓,對他們來說,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荀彧拱手道:既然如此,回頭在下便找人仔細討論此事,再請將軍定奪。

旁邊吳懿忍不住道:這樣也不是常久計,就算將軍逼迫兩縣百姓遷到令居,但這些地方以後怎麼辦,沒有水源,農田就會荒廢,根本不可能耕種。

羅徵胸有成竹道:這個更不是問題,金城郡水流豐富,南有河水穿金城而過,北有湟水和枝水通水等三條支流,河道南北分散,幾乎貫穿了整個郡。待日後平定涼州,本將軍再徵召民夫廣修水利,以河水之足,便是有百萬頃良田也足以澆灌。

吳懿拱了拱手道:原來將軍早有定計,到是在下多嘴了。

羅徵瞥了眼吳懿,心裡就有些疙瘩。

吳懿早早地就在枝水北岸圈佔了兩千畝地,他是知道的。

這種事情荀彧不會隱瞞,早就給他稟報過了。

羅徵當過農民,對這些大肆圈地的世家豪強,是絕對沒有好感地。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看吳懿不順眼的主要原因,只不過沒把心思表露出來罷了。

說到底,漢末農民會大規模起義,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些豪強地主逼的。

漢末土地兼併,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誇張的年代,地主豪強透過各種手段,強行兼併佔有百姓田產,失去了土地的百姓沒了活路,不造反還能幹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些大地主佔地甚至多達數千頃,養地佃農戶以萬計。

而這些依附豪強地主的佃農,是不在官府戶籍上的,不用按人頭給官府上稅,這就造成地主豪強倉稟裡的糧食吃不完快爛掉了,朝廷的國庫卻是越來越空虛。

國庫空虛,統治者只能不斷地加重稅賦,拼命壓榨百姓。

等到百姓被逼的沒了活路,不是賣身為奴,依附地主豪強成為佃農,就是造反。

可以說,漢末的土地兼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地主豪強勢力越來越大,朝廷則越來越衰弱。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諸侯割據。

羅徵雖然明白這些東西,但卻無法改變,所以才沒找吳懿地麻煩。

這些世家大族不但是最大的地主豪強,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讀書人。這個年代的百姓極少有讀書識字的,士大夫階層幾乎完全由這些門閥世家組成。

貧民百姓能識文斷字的不多,要想治理地方,就必須要藉助這些世家大族。

要想登臺逐鹿,就絕對不能把這些世家大族給得罪死了。

羅徵想了想,對荀彧道:文若,你儘快擬定一條法令,按人頭繳納賦稅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把那些亂七八糟的賦稅能去的全部去掉,地稅每畝良田繳納該繳納多少糧,次田和新田繳納多少,也要按照種的作物不同,收成不同,根據實際進行調整,儘量不要給百姓增加負擔。我們的祖宗天天在喊民富則國強,國強則兵盛,兵盛則天下興,卻喊完就忘。只有真正讓百姓富足了,我們的倉廩才能充實起來,軍隊才能強大起來。

荀彧欣然點頭,將軍英明,說實話,朝廷的賦稅不但名目繁多,而且很不合理。眼下令居農事敗壞,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的確應該減輕賦稅,予百姓以休養生息之機。

羅徵道:所以,以後我們的施政方略,就圍繞如何讓百姓富起來這條核心展開,讓百姓富足就是本將軍治下的施政根基。但凡敢觸及這條底線者,就是損害本將軍地根基,絕對不能輕僥。特別是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豪強,更是要大力整治。回頭文若也給本將軍擬個法令出來,第一,地主豪強要地可以,自己去開荒,不能再以任何名目強佔百姓田產,更不能再私養大量佃農。百姓都成了佃農,以後本將軍找誰收稅去想種地,去花錢僱傭那些想掙錢的百姓去幹活,而且不得恃強而逼;第二,清丈好土地,地主豪強該交地田稅,一個糧食都不能少地給本將軍交上來,膽敢私報土地偷稅漏稅地一律重罰。

這是施政之本,荀彧自然沒什麼意見,拱手道:在下遵命。

吳懿臉色卻有些不大好看,雖然這些都是朝廷的法令,只不過羅徵稍加變動。但此時此刻從羅徵嘴裡說出來,卻怎麼都感覺像是在針對吳氏似的,心裡怎能舒坦。

羅徵越說腦袋越是靈光,又補充道:還有,世家豪族不得擅養私兵豪奴,更不得再私造兵甲,膽敢擅養私兵,私造兵甲者,以謀逆罪論處。

荀彧剎時面露難色,道:將軍,此法令怕有不妥。

吳懿也臉色難看,不讓養私兵,那自家的五百私兵豈不是要被收繳

羅徵道:此話怎講

荀彧道:門閥養士,古來有之。今天下豪強並起,豪族門閥只要有條件的,無不招募私兵以防肘腋生亂。涼州更是戰亂不斷,匪寇橫行,豪強大族若不養私兵,根本就無力護得宗族周全。將軍若強行推行此令,只會逼的豪強大族鋌而走險。

羅徵凜然一驚,只好從善如流,道:那就先放一放。

荀彧這才松了口氣,就怕羅徵急功近利,不顧後果。

吳懿也松了口氣,還好,那五百私兵算是保住了。

不然正如荀彧所說,這西涼兵荒馬亂了,沒有一點力量,宗族如何保全。

相關推薦:吞噬星空之巽風劍主大秦,被祖龍偷聽心聲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從洛基開始永恆廢墟我本大聖你們怎麼都是外神超級相師.開個公司做遊戲三國之銀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