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遊走在棋局和文字之間->章節

九問踏雪無痕兼問天下棋迷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九問踏雪無痕兼問天下棋迷

文/三峽劉星

棋藝文化群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群內有大量活躍棋迷兼部落格知名寫手若干。針對本群棋友踏雪無痕的博文《十年圍甲,為何越來越吊不起棋迷胃口?》開展深入討論。

主持提問:“棋藝文化群”群主三峽劉星

問題如下:

踏雪無痕,你好。你說,“現實中國圍棋的發展,之所以在傳承和弘揚上舉步維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化思想的泛濫成災幾乎滲透到圍棋領域的各個層面,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如果不下大氣力,採取相應的措施,砸爛這道套在中國圍棋發展脖子上的枷鎖,摘掉肌體上的這顆毒瘤,那麼,傳承和弘揚中國圍棋歷史文化只能是紙上談兵,徒喚奈何。”,於是成立了一個嶄新的棋藝圈子“中國棋文化寫手聯盟”,又提議和我一起組建一個嶄新的棋藝部落格“草根棋文化雜誌部落格”,現在有出籠了《十年圍甲,為何越來越吊不起棋迷胃口?》、《功利化思想的氾濫,是圍棋發展的桎梏》、《尊重弘揚歷史文化,我們做了多少?》等博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一問:從你的博文中,我們瞭解了你十分關注棋藝,從你諸多的博文中更看到一個普普通通的棋迷對圍棋這個事業的支援,先來點點心開胃,請問,關於你的幾個小問題:第一組:你覺得圍棋入門難呢?還是提高棋藝水平難?第二組:你記憶最深的圍棋對弈網站是那家?而圍棋論壇,在許多大網站都有?你覺得哪裡最熱鬧?為什麼?第三組:網站多數都有部落格這個形式的空間,請問新浪的部落格空間有什麼特色?

第二問:你的的博文《十年圍甲,為何越來越吊不起棋迷胃口?》,很及時,向你的探索致敬,因為,這個主題也是天下關注圍棋的部落格寫手總是在思考的問題。你記憶最深的圍甲是冠軍?還是隊伍?是棋手?還是棋迷?請講個故事我們聽聽。

第三問:圍棋是什麼?圍棋是圍棋。哈哈,我的意思是圍棋可以作為一種娛樂方式、也可以作為文化形態、也可以是競技體育平臺、更可以作為經濟形式、或者是一種教育方式,你覺得是什麼?

第四問:說真的,棋迷對於圍棋還是十分關注的,所以你的題目是《十年圍甲,為何越來越吊不起棋迷胃口?》不妥當也。我覺得題目本身而已,就侷限在“棋迷”身份這個狹小的範圍了,或者如《十年圍甲,應該吊起什麼人的人胃口?》這樣,也許更有現實意義。

第五問:“圍棋聯賽”的現狀很低迷,不僅對對棋迷,即使是對“偽棋迷”的影響力的十分有限,與之對照的老聶在新浪開博之後,其粉絲群卻巨大?其中的緣故是什麼呢?在圍棋記者和棋藝博主之間,你覺得做那種“寫手”更好?為什麼?

第六問:當我們在競技體育之路上高歌猛進的時候,新浪最先關注棋藝寫手,而《圍棋天地》也開闢了“棋迷網“,《棋藝》雜誌轉向及時,星羅棋佈的圍棋專業網站似乎在暗示,棋藝世界的追求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而這恰恰和中國棋院重點沒有轉移的“死水微瀾”相對照。換句話說,中國圍棋正處於“序盤到中盤”的關鍵時刻。是洗牌呢?還是“科學發展觀”呢?

第七問:田壯壯的電影《吳清源》早在四年前就殺青了,國內放映還沒有開始,據說連複製也不足十個,明擺著是個賠本的買賣。圍棋本來就是小眾,而圍棋文化更是小小眾。電影《吳清源》的推遲上演,圍棋博士何雲波之後又有誰在象牙塔上探究圍棋的文化?

第八問:棋手本來寂寞,又有“觀棋不語真君子”之說,所以棋藝世界本來就是寂寞世界。要不是因為金庸的杜撰的虛竹的“珍籠局”的影響,聶衛平的擂臺賽風光,不然連棋迷也會少許許多多的。其實棋藝世界更多的是“感悟”,所以你以為棋藝文化的定位是什麼?

第九問:哈哈,古人有“觀棋不語真君子”之說。現在論壇、網路、部落格、空間流行評價,也就是要說。所以我將上文修改為“觀棋不語非君子”,“見死不救豈丈夫”。儘管我寫了多次,可是總是沒有引起影響,你以為我的提法有什麼不妥之處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全球監獄都不要我離婚後我把前夫送進了監獄穿書之霸總的前妻轉正了每天都在幫前妻脫單重生後,我與前妻鬥智鬥勇重生成慕容復:這次我是主角七界劍皇嘿,你看見我的精靈了嗎?剛成仙神,子孫求我出山京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