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遊走在棋局和文字之間->章節

枕邊書,當然是一本書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枕邊書,當然是一本書

枕邊書,當然是一本書;“枕邊書”,更是一位書生。本名王華,系江南吳中才子也。是三峽劉星從“圍棋天地”到“新浪部落格”一路聯袂交流的文友、棋友、書友。其中楸枰和文海之趣事,枚不勝舉也。

前不久,枕邊書在《圍棋天地》上刊發一文,叫《枰邊隨想》。內有若干妙言感悟,三峽自三峽閱讀進而到他的部落格尋覓,總算陸陸續續見到了電子版的文字。下面的幾則則是我的枰邊隨想的隨想,冠名曰《枕邊書裡迴圈劫》以樂之。

既然是枕邊書裡“迴圈劫”,自然先說劫。

枕邊書雲:“面壁而坐,或能得道,從此看破紅塵,閱盡人間;因劫而思,終有所悟,從此有舍有得,心地空明。”讀著如此幽默風趣深刻的妙語,從棋中到盤外,從棋理到人事。莫不是“劫”後之餘“聲”。這些聲音,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棋迷借棋局而隱喻人生之大局。事實上,將棋理和人事時事幹連,正是圍棋這種遊戲之意義之所在。不能藉此故弄玄虛的以為古今棋迷對圍棋藝術的拔高而神化。

《說文》說“劫,人欲去,以力脅止”。單字成詞的劫字,成為了圍棋術語之一;也可以用於佛教,這個自然是後來故事。圍棋文化比較佛教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後來因為同樣的要義(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重新再開始,這樣一個週期叫做一“劫”)而同時借用這個詞彙。至少說明了中國文化對佛教文化的影響。

劫,特用於圍棋,系打劫的簡稱,也可以稱為“劫爭”或者“爭劫”。因為“爭”,而被圍棋借用圍棋成為一個最能體現圍棋謀略的術語。初意為“爭奪某一從屬未定的棋眼”,對局雙方從開劫、提劫、找劫、應劫、再提劫,直至劫最後解消的整個過程,均可概括稱為“打劫”。據《戰國策?燕策》說“乃欲以生劫之”引申之後,成為圍棋戰術中最高超的技術手段。江湖棋迷有言:“低手怕劫,高手造劫。”正是其特徵玄妙之意也。劫有林林總總,最奇妙的就是“三劫迴圈”無勝負的妙局,更有“四劫迴圈”之奇妙。

讀著“誰知枰上滄桑?且看凌波微步,也是風流倜儻”讓我不禁浮想聯翩。最近,圍棋世界高手絕頂高手的中國的古力和韓國的李世石,歷年戰績在雙方戰平14回合之後的天王山之局的第二十九回閤中,彼此雙方居然造一個漂亮的“四劫迴圈”而再次平分秋色。所以枕邊書之“度盡劫波,方得柳暗花明;劫後重生,又是一番天地”正是其鮮明寫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起劫,我不禁回想起我早年的《圍棋新經?劫說》片段來。也一併留言以和枕邊書,來一個“迴圈劫”,豈不快哉!

也許前生有緣,才有今生手談。雖說初棋無劫,誰雲千古同局。劫說,劫就是網上的結;結說,劫就是今生有緣。低手怕劫,因為梳不清,理還亂;高手造劫,只是忙逐偷閒,順手牽羊。劫有輕,重,緩,急之分;劫有玄,妙,生,死之別。

一日看盡長安花,妙趣橫生看花劫,踏花歸去馬蹄疾,扭轉乾坤生死劫。胸有成竹,走馬觀花,清樂而無憂;眉目傳情,暗渡陳倉,連環又相思。殺雞取卵不可取,一洩千里型已崩;螞蟻撼樹不自量,自討苦吃心自甘。由小而大,精打細算,倒頭來撿顆芝麻丟西瓜;忍氣吞聲,從長計議,誰料到竟有小蛇吞大象。劫是麥芒,忐忑不安;劫是耳赤,愧疚當前。

前世因果前世劫,苦樂參半苦作樂。度盡劫波終不悔,摹然回首燈闌珊。子曰:多算勝,少算無勝,況乎無算呼?

而今,三峽和枕邊書如此唱和迴圈,猶如打劫,你來我往,樂此不倦。不知不覺間,時光已然數年。而綿長之情意,卻早已瀰漫在楸枰之外、書香之外了。真可謂書齋歲月短,枰中日月長;爛柯千秋事,彷彿一剎那。

唏噓,唏噓兮,好一個迴圈“劫”!(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全球監獄都不要我離婚後我把前夫送進了監獄穿書之霸總的前妻轉正了每天都在幫前妻脫單重生後,我與前妻鬥智鬥勇重生成慕容復:這次我是主角七界劍皇嘿,你看見我的精靈了嗎?剛成仙神,子孫求我出山京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