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世富貴->章節

第195章 衝突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認真整理了一下思緒,徐平對范仲淹道:“範待制,我們一點一點地講。先說權貴豪富之家,他們是有利可圖,才到周圍縣裡圈佔農莊。這錢不去種地,就留在京城裡。而就連平常百姓之家,也知道手裡有了餘錢,不能閒在家裡,不然一天少似一天。這錢留在京城裡面,就要想辦法生利,不管是買鋪子還是住宅,無非都是推高京城地價,讓平常人在京城裡根本就住不起。就以範待制來說,現在住的還是官房,若是要在內城買處宅子,待制家裡要湊出這個錢來也不容易吧?更不要說其他平民百姓了。”

范仲淹沉默不語。他要在內城買宅不是不容易,而是根本就買不起。這次回京升為天章閣待制,判國子監的待遇也優厚,比上一次任右司諫時經濟壓力小了不少,但離著能夠買房買地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且范仲淹要照顧自己龐大的家族,手裡沒有餘錢,徐平提到這一點,還真是說到了他的痛處。

從真宗皇帝時起,京城百姓經歷了數十年的通貨膨脹,沒人傻乎乎地在家裡存大量現錢,有能力的買房買鋪出租,沒能力的也放出去收利息。權貴豪門為了尋找以錢生錢的路子,更是在京城裡面弄出許多烏煙瘴氣的事情。

“把京城裡面多餘的閒錢引到城外去,就讓京城裡的平民百姓活得容易一些。這些錢從無用之錢變為有用之錢,對朝廷也有好處,這也是詔書裡禁止權貴豪門在京城置別業的原因。用這些錢生出糧食來,省了朝廷多少人力物力?”

糧食由外地運來,京城四周的土地大多數都種蔬菜花卉,不然無利可圖。還有大片空地被圈佔為園林,成為富家大戶的別業,其實徐平自己城外的府第也有這種性質。不過這一條不是徐平提出來的,而是中書商議的時候加進去,一不小心,徐平萬勝門外的那處府第成了京城的最後一處大型私人園林。當然這個限制僅是對設廂的城區而言,縣郊並不受限制,這也是向城外驅趕富人的附加措施。

徐平又道:“至於對小民的影響,實話說,開始他們必然是要吃一些苦頭。如果兩京周圍的農莊開得多了,用新式農具,糧價就會下跌,谷賤就會傷農,小農就要破產,他們就要另外找生路。而漕運減少,江淮地區的糧食增多,也會發生一樣的事。這一點範待制說的不錯,如果不能及早轉變,很多小農之家只怕難以維持。”

范仲淹嘆了口氣:“我就是擔心如此,在兩京周圍開農莊,朝廷收上來的錢糧固然是多了,但有多少小民會流離失所。農為天下之本,本立而道生。這本不僅僅是指的是錢糧,還有生於土地上的千千萬萬小農之家。天下之財自有定數,如果在官則不在民,徐待制在三司,掌管天下錢糧,為朝廷斂財自然是你的本職,但也應當時時想著民生啊!”

徐平張了張嘴,很想說一句這是改革的陣痛,避不過去的,生生又把話咽了回去。

其實范仲淹的話,要害在那一句天下之財有定數,這一點才是任何財政改革都面臨巨大阻力的原因。只要認定了財富是固定的,那麼朝廷多收了,民間自然就少了,能夠增加國家財政的人,自然而然地就帶上了禍害蒼生而媚上的標籤。皇上眼裡的能臣,天然就是士大夫眼裡的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徐平現在還不明顯,開新場務,開鋪子,從發展起來的商業規模中增加朝廷收入,並沒有真正影響到民生。但提出建農莊開荒田,已經向那個方面靠攏了。

正在這時,手裡的魚竿突然沉重起來,水中的浮子一下子就被拉到水面下去,漁線繃得筆直。徐平只覺得魚竿要脫手而出,忍不住“噌”地站起身來,雙手緊握魚竿,口中喊道:“好大的力氣,想來這魚是不小了!小乙,過來幫我!”

旁邊的劉小乙快步跑過來,幫徐平抓住魚竿:“官人小心,這裡水深!”

一邊說著,一邊與徐平合力,把魚竿提了起來。

周圍的幾個官員也上前一起用力,幫著徐平抓緊釣竿。

范仲淹站起來道:“釣魚不可以用死力,如果魚大,漁線應該鬆鬆收收,切忌一味猛收。正所謂一張一弛而謂道,張馳得法,才能夠釣得魚上來。”

范仲淹一提,徐平也反應過來,一邊緊抓釣竿,一邊放著漁線遛魚。

過了好一會,才把釣到的魚慢慢拉到了岸邊,王拱辰眼尖,指著道:“看到了,看到了,好大一條,今天郡侯旗開得勝!”

劉小乙抄起身邊的小網,踏進水裡,瞅準拉近的魚,暗暗用力,“嘿”地一聲,把那魚抄進了網裡,雙手一揚扔到了岸上。

家裡帶的小廝忙上前死死按住,口中興奮地道:“好大的魚!”

徐平和幾個官員都圍上來看,見是一條五六斤重的大鯉魚,在地上依然蹦蹦去,小廝一個人竟然按它不住。

劉小乙上前,與小廝合力把魚壓住了,抬頭問徐平:“官人,這魚如何整治?”

“拿去烤了吧,再取幾瓶酒來,正好下酒。煙雨天氣,喝酒去去寒氣。”

劉小乙應諾,與小廝兩人抱著大魚向岸邊備好的爐子走去。

眾人紛紛上前向徐平道賀,曾公亮道:“徐待制為我等做了個榜樣,大家再靜心釣一會,得幾條大魚,也不枉煙雨裡待這麼久。”

眾官員聽了鬨然散開,再次掛餌下竿。

實際上剛才很多人的魚鉤上都沒有魚餌,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官場上的事情講究個尊卑,這些人要等徐平和范仲淹兩人哪個釣上魚來,他們才好真正用心。不然兩位待制在那裡什麼都沒有,這裡你一條我一條,場面就尷尬了。若是園林裡池塘釣小魚也就罷了,大不了不起竿,金明池裡多少大魚沒有,想不起竿也把不住。

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歐陽修那樣恃才傲物。

在洛陽的時候,王曙接替錢惟演出判河南府,他是個嚴肅的人,不像錢惟演那麼隨和,對一眾年輕幕僚天天正事不幹,就只是聚會飲酒作樂看不過去,一次道:“諸君知寇萊公晚年之禍乎?正以飲酒過度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別人都諾諾連聲,只有歐陽修站起來高聲道:“以修聞之,寇公之禍正以老而不知止耳。”這是公然打王曙的臉了。

不要說是以寇準的功績聲望歐陽修不該這麼說,就是身份,王曙作為長官責備兩句本就是應該的,歐陽修作為下屬哪裡能指桑罵槐說王曙老了還佔著位子不退呢。更不要說王曙作為寇準的女婿,歐陽修一句話把他全家都罵了。

當然王曙是君子,不跟年輕人計較,回京之後還把歐陽修推薦進館閣。

從最開始參加科舉兩次落第之後,歐陽修之後的路走得太順,沒有經過任何挫折,意氣風發視天下如無物,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裡。就是跟范仲淹的關係,最早也是在范仲淹任右司諫的時候,他上《與高司諫書》,把范仲淹責備了一通,說是本來付天下之望,結果當了言官兩個月不言事,就差沒說尸位素餐了。

這種人物徐平都有點發憷,此時的歐陽修完全不知道進退,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給你難看,後果他又不在乎,你能拿他怎麼樣?歷史上歐陽修是范仲淹被貶後他把朝中很多人罵了一通,被貶到夷陵真正處理政事後才轉變,自己做了才知道不容易。

徐平現在接觸的歐陽修,完全是個炮筒,一點就著。好在今天他是沒那運氣,餌在鉤上,卻沒有魚咬,不然氣氛就會有怪味道。

重新坐下,下了竿,徐平繼續前邊的話題,對范仲淹道:“剛才我仔細想了範待制的話,你我所想不同,說起來關鍵有兩點。”

“徐待制但管講,在下願聞其詳。”

“其一,範待制認為穀賤傷農,小農種田難以存活,從此就要流離失所了。在下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的生計,自有朝廷給出路。”

范仲淹神色一黯:“徐待制是說,招刺為兵?歐陽修《原弊》裡面,還是說誘民為兵不妥當,徐待制是要逼民為兵了。這不是百姓之福,更不是朝廷之福啊。”

徐平笑笑,緩和一下氣氛:“哪裡話,為什麼要招刺為兵呢?朝廷要做的,只要給他們一條生路就好,又不是只有當兵才有活路。”

“徐待制請講,在下洗耳恭聽。”

“農莊開荒要用人,種田要用人,可以吸納人手,不致流離失所。”

“讓主戶破家,淪為客戶,雖然編戶齊民,卻不賦不稅。徐待制——”

說到這裡,范仲淹看著徐平搖了搖頭。

“主戶如何?客戶又如何?只要他們過得比原來好,朝廷就不算虧負了他們。至於不賦不稅,只要其他地方收入的錢糧多了,也無需在意。”

“他們怎麼過得比原來好?莫不是徐待制以為,那些田莊員外,不會把莊戶們視為牛馬,作死作活,為自己賺取錢財?我知道徐待制自己莊子上,你的那些莊客確實遠比周圍小農過得寬裕,但別人也會如此嗎?”

京城中的權貴紛紛出去佔田開農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徐平的中牟莊子做了榜樣,范仲淹又怎麼會不去瞭解?徐平中牟莊裡的莊客,無論吃的穿的,還是拿到的工錢,日子都比附近的自耕農好得多。但在范仲淹看來,那只是徐平自己的品德,別人可不會這樣。

相關推薦:風雲二師兄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風雨大宋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