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世富貴->章節

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籲,籲,籲——”

趕車的兵車止住驢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這麼多?”

編修條例所門前,徐平帶著劉沆和王拱辰等人看著從高成端家裡拉來的歷代三司條例,在驢車上堆得冒尖,眼都直了。

雖然知道歷代傳下肯定有不少,但也沒想到多到這個地步,這麼多書,得用多少人用多少日子才能看完啊。就憑條例所裡現在的這幾個人,肯定不夠,要考慮加人了。

高成端上前向徐平行禮:“稟副使,這車就拉得差不多了,下趟最多只有大半車。”

“還有?什麼時候才能看完!”王拱辰聽見高成端的話,眼珠都在鼓出來。

徐平拍拍王拱辰的肩膀:“不用擔心,最難的是開頭,一旦理順了,多一車少一車並沒有什麼差別。過兩天,再從館閣抽幾個人來就是。”

過一兩個月,又會有新的一屆進士,雖然他們都要去地方上任官,但地方上也會有一批新人到館閣來。館閣雖然最近也修書,總還是能抽出幾個人來。編修所這裡當然比不了館閣的清閒,但給的補貼多,吃的住的生活待遇也好,各有長處。

兵士和吏人忙著向房裡的搬書,劉沆和王拱辰兩人跟著去指點擺放。

編修所裡設有查閱的圖書館,包括徐平自己在內,分別在圖書館裡輪值,管理書籍的存放和借閱。為此還改良了現在的目錄檢索系統,跟三司將來的檔案管理系統相通。

資料多了,管理和檢索就非常重要,只有把這些條理都整理清楚,才能讓後來的官員不產生畏難情緒,主能地去掌握這些技能。如果讓新任的官員一下子就進入書山和資料的海洋,很多人就會避難敷衍。

高成端帶著搬運的兵士和吏員卸下書後又去他家裡搬運剩下的,徐平一個人站在門前的臺階上發呆。這些資料的豐富還遠出徐平預料,未來會產生相當大的作用,那麼對高成端的獎賞就要重新考慮。

本來徐平答應的是賞賜錢物,並給高成端一家一處在京城安家的處宅。房屋是三司屬下店宅務的,徐平可以做主,不過高家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過算是三司代交房租而已。高成端亡故或出了其他意外,這房子三司還要收回來。

現在看起來,這獎賞有些低了。

公吏最大的夢想是什麼?自然是當官。太宗朝以前公吏還可以參加科舉,理財名臣陳恕就是以吏人身份中進士,最後位至宰執。任鹽鐵使時,太宗在柱子上親筆寫下“真鹽鐵陳恕”五個字,是除了丁謂,最成功的三司使。

現在公吏已經絕了透過科舉入仕的道路,要想當官只能熬資歷,熬到吏人最高層級的孔目等官位子,還要任滿五年,年過五十才能授官。即使授官,也都是最低階的判司簿尉,而且極難升遷。

想來想去,徐平還是決定先看一陣,如果高成端任事能力也還可以,自己便想辦法讓他從吏人的身份改成官員。對公吏來說,這是可以相於中進士的喜事。

就在徐平忙碌的時候,正月二十七,從西北傳來的訊息震驚了徐平。

自趙元昊登位,便開始了向宋朝境內的滲透,尤其是在邊境建立了大量寨堡,隔斷了邊境延州和慶州之間的聯絡。今年正月開始,又方衝突不斷,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個訊息並沒有在朝廷裡掀起什麼波瀾,畢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只是邊境的小規模衝突而已。朝廷上下,一向認為北方的契丹才是勁敵,西北小患,不必太過在意。所謂“天下之患在北而不在西北”,此時朝臣的共識。

徐平可是有前世的知識在,雖然他完全不記得戰事發生在哪一年,發生在哪裡,但卻知道戰爭肯定在最近幾年爆發。而且清楚記得,党項發動的是出其不意的突然攻擊。

當天下午,徐平到通進司上奏章,而且要求石中立安排立即進奏。

雖然照條例徐平沒有這個權力,不過石中立看他面子,還是命人立即傳了進去。

不等徐平離開大內,裡面就有小黃門出來,命徐平到崇政殿議事。

隨著閤門的人員一路在遊廊裡穿行,徐平來到崇政殿外。

依然是贊名舞蹈一番繁文縟節,徐平進了崇政殿,行禮如儀。

此時殿裡奏事的宰執還沒有退去,兩位宰相和參知政事蔡綬與章得象,樞密使張士遜和副使王德用分坐兩側,一邊還坐著御史中丞韓億。

徐平見禮罷了,趙禎吩咐賜座。

剛剛坐下,張士遜便語帶不悅地道:“徐平,剛才你上奏章,說西北情勢緊急,就像天要塌下來了一樣!有何依據?西北党項不過癬疥小疾,邊境上有點小衝突稀鬆平常,何至於大驚小怪?若不是你在邕州立有戰功,在軍事上是內行,換另外一個人,奏章也就這樣壓下來,哪裡還會讓你上殿奏事!你說個道理出來,到底怎麼回事?”

當宰相的時候,因為茶法徐平就不時找麻煩,現在倒黴換成樞密使了,徐平又扯出西北戰事來,難不成這是與自己耗上了?張士遜是相當地不開心。

徐平拱手:“樞密相公,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現在是小衝突,如果我朝一旦應對不得力,讓党項人瞧出了破綻,便會成為潑天大禍!事為之防,勝於事後補救千百倍。最近兩年,到党項出使的臣僚無不說趙元昊狼子野心,貪酷好殺,未來必成大患。西北陝西那裡比不得其他地方,延州一帶一旦出事,被党項人衝出橫山一線,便可深入內地。”

“說來說去,還是老一套嘍,就是党項人有可能會造反嗎!徐平,趙德明事本朝數十年,一向恭謹。如今他逝去,換了趙元昊上來,都說趙元昊靠不住,但這幾年他該來使來使,該上貢上貢,禮節上並沒有逾越的地方。至於邊境上的一點小衝突,兄弟同宅住在一起還會有些小矛盾呢,更何況是兩國之間?出一點事就大驚小怪,怎麼顯出大國氣度?此番與延州府州衝突,只管行文党項問罪,讓他約束部下,不聽再別作理論,如何不好?”

徐平聽了張士遜的話,一時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自己知道西北很快就會有大戰,這些人可不知道啊,現在都是猜測而已。

“樞密相公說得也有道理,不過,最近茶法更張,還是那句話,幾年無一石糧入陝西,隱患極重。如果戰事一起,哪怕就是把糧食運到關中,邊境州軍只怕還是缺糧。而且現在運糧依賴商賈,等到戰事起來,党項人抄掠,商人也愛惜性命,還會運糧嗎?凡事情都要向最壞處防備,才不會事到臨頭措手不即。”

一向不說話的王德用道:“徐平這番話說得也有道理,沒有糧草,有兵也就相於無兵。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西北哪怕不增兵,糧草還是要準備充足。”

張士遜看了王德用一眼,一個武將,坐在樞密使的位子,哪裡這麼多話?看徐平也帶過兵這是找認同來了產成?

想了想,張士遜對徐平道:“那按你說,朝廷又如何佈置?”

“下官不敢!現在如果向西北調兵,確實沒什麼理由,反而引起党項人警惕。為今之計,還是先理清運糧的體系,著有力人員管理。如果日後戰事一起,不至於慌亂。”

見在座的眾人都不以為然,徐平硬著頭皮道:“臣請調韓綜入陝西轉運使司,他在邕州多年主持向前線輸送錢糧,管理得法。諒州之戰,最多的時候有十萬多萬軍民參戰,幾個月從未糧草匱乏。”

到了這個時候,徐平深切地感覺到自己手下的人員實在太少,不管出了什麼事,只要插手就那麼一兩個人調來調去。不過比較起來,鹽鐵司還可以另找一個判官來,陝西那裡卻非韓綜不可,不然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邕州戰爭糧草從來不缺自然不全是韓綜的功勞,更多還是徐平自己做的事。但韓綜一直參與其間,作為副手,對這一套體系比其他任何人都熟悉。

把糧草從中原運到關中不難,難的是從關中運到沿邊州縣。陝西氣候乾燥,邊境人煙稀少,很多軍事據點根本不通道路,在那裡運糧與比邕州的情況更加惡劣。

邕州雖然山川連綿,但軍隊佈置都是沿著河谷,相對非常集中。

而陝西那裡則分散得到處都是,沿路又是一片荒漠,補給據點極少。對於很多寨堡來說,最經濟的運糧方式竟是人扛肩背,這可是在邕州都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徐平完全不相信現在還有官僚能夠解決陝西路運糧草的困難,他們或許可以保證那裡的軍隊不餓死,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整個國家都無法承受。而且糧草運送不靈活,參戰的軍隊也就失去了機動作戰的能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關推薦:風雲二師兄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風雨大宋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