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世富貴->章節

第98章 東南茶法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宋朝的茶鹽酒專賣是分區域的,不許跨境銷售,違者處罰極重。各個區域的制度並不相同,淮南茶商所在的區域又叫東南茶區,在宋朝茶葉的專賣中佔有特別的位置。因為這裡的茶就是支援陝西沿邊入中的茶,直接影響邊境的穩定。

天聖元年李諮改革茶法,與此同時在淮南實行貼射法,也稱通商法,簡單來說就是由先前的官收官賣改為商收商賣,官府只收固定的利錢。

貼射法最大的好處就是使茶業貿易變得靈活起來,由於官府不再直接參與茶的商業活動,以前官場裡面堆積如山的陳茶消失了,由此帶來的向商戶強行攤派陳茶的弊端也就此不見。商人要考慮銷路,以前質量低劣的茶葉開始分級,好茶能夠賣好價錢,種茶的園戶也能夠得到好處。而官府省卻了直接管理的麻煩,而有了固定的收入。

經過這樣的茶法改革,整個社會得到的好處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前官營官銷,由於官吏瀆職積壓極為嚴重,大量的茶在轉運過程中和倉庫裡報廢。當然官府不會吃誇,會把這部分損失強行抑配給茶商,讓茶商滿腹怨言。變法後這部分損失減少了,算是憑空多出來的財富。再一個是茶商要爭奪市場,好茶便有好價錢,倒逼園戶改進管理和技術。

負面影響當然也有,資本是追逐利潤的怪獸,一旦放鬆了韁繩,便就會吞噬一切。隨著通商法的實行,時間一長茶商的利潤增長減緩,他們的主意便打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聯合起來哄抬茶價,比如聯合壓價茶的收購價格,最後終於到了聯合做假賬,侵吞官府的固定收入。於是到了天聖三年,貼射法隨著舊茶法的恢復一起被廢除。

淮南茶商之所以如此積極,一聽說茶法有了要改的動靜,便迫不及待地到京城裡來上書,便就打著再行貼射法的主意,這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制度。

徐平研究茶法的時候,對淮南茶法的變更實在是似曾相識。在他的前世,這種改革如火如荼,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是這個年代的官員能夠相比的。

所謂的貼射法和通商法,無非就是因為官府管理不善,造成虧損或者利潤不高,於是把管理和經營推給私人資本。在徐平前世這種故事不要太多,一直被視為先進經驗,當然實際上結果好的壞的都有,只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評論罷了。

歷史就是這樣地有意思,當後人歡天喜地地以為發現了新天地,回頭一看,實際只不過是完成了一個歷史的輪迴,依然在踏著前人的步子。

聶冠卿接了茶商交上來的上書,從頭看了,沉吟不語。

這封上書格式上中規中矩,沒有私毫出格的地方,不預先說明,會誤認為哪個多年官僚寫出來的官方文書。這沒有什麼奇怪,彭員外本就是劉太師的人,這些積年老吏,寫起這些文字來比兩制詞臣還要老練,怎麼可能挑出毛病?

書裡的內容,無非是列舉這些年廢止貼射法後的諸多不便,茶商無利可圖,園戶生活困苦。難後回念了一番以前施行貼射法的好處,簡直是上下歡喜,舉國歡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話,為了天下太平,為了國泰民安,東南茶區趕最恢復貼射法。

想了一會,聶冠卿抬起頭問道:“爾等來京城之前,有沒有在地方上書?”

被推出來的茶商低聲道:“我們這些商戶,天天都跟官府打交道,書裡說的,跟接觸的官吏不知說了千百遍。他們說這不是地方上可以管的事情,讓我們到京城裡來。”

彭員外擠在人群裡,高聲道:“變更茶法,是朝廷大政,跟地方說有什麼用?再者我們這些茶商,一樣要在京城裡入中領交引,要上書自然是到朝廷來!”

話聲剛落,周圍的茶商紛紛點頭稱是。

聶冠卿道:“爾等說的也有道理,這書我便收了。不過要有回信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你們可以回家裡去坐等,只留一兩個人在京城等訊息便是。”

眾茶商急忙一起謝恩,推出來站在前面的人道:“上官只要收了我等的書,便是天大的恩德。當今聖天子體察民間疾苦,必然不會等閒視之,我們留人在京裡等訊息好了。”

聶冠卿又問了下面茶商的籍貫鄉里,姓名保人,一一書寫了,便讓眾人離去。自己親自把書封了,找一個老實可靠的吏人,送到通進司去。

一眾茶商出了登聞鼓院,彭員外喜道:“這下成了,只要書送上去,茶法必然不久就改。朝裡的諸位相公,都是要改茶法的,有這個由頭上去,正是瞌睡時送枕頭!”

圍著的茶商紛紛向彭員外拱手:“多謝彭員外仗義相助,不然我們這些外地人,哪裡知道這個路數?如今天色還早,不如一起去相國寺左近的長慶樓吃個宴席。”

“盛情難卻,諸位如此說,在下就叨擾了。”

彭員外說著,臉上笑開了一朵花,隨著眾人一起向大相國寺走去。

茶法變更,茶引必然跟著要變,甚至連帶著陝西解鹽的鹽引都有可能變,只要消息靈通,這正是交引鋪發大財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握住這次機會,幾家相關的交引鋪入賬幾十萬貫都不在話下。

彭員外作為這次事情的功臣,必然也會得到一份大禮,心裡怎麼能夠不歡喜。

石中立正在通進司衙門裡閒坐,當班的吏人拿了聶冠卿派人送過來的書狀,急匆匆地進來行禮稟報道:“上官,鼓院那裡送了書狀來。”

石中立聽了,眉頭一皺:“臺諫言官們剛剛消停兩日,鼓院那裡怎麼又鬧起來?拿來我看!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要到鼓院上書!”

吏人把書狀交上來,石中立接了,拿在手裡仔細看看,見封地合乎規制,這才拆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通進司這裡首先檢查送來書狀的格式,格式不符,直接就打回去,看也不必看了。

把書狀看過,石中立道:“這哪裡像是茶商寫的書狀,分別就是多年老吏的手筆!難不成這些茶商找了個老吏代筆?這還真是不容易!”

至於什麼茶法改革,石中立可沒有什麼興趣。這茶法改來改去,石中立已經見過好多次了,就沒有一個靠譜的。

從自身利益來說,如今朝裡竄掇著要改茶法的,除了樞密副使李諮,都是中書裡面的人,尤其是宰相呂夷簡和張士遜。石中立是真宗時御史中丞趙昌言的表弟,王旦又是趙昌言的女婿,如今王素被孔道輔薦進京來,還沒履職孔道輔便就被貶出京去,王素就被晾在了那裡。作為王旦提拔上來的人,呂夷簡也沒幫幫王素,讓石中立看他很不順眼。

相關推薦:風雲二師兄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風雨大宋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