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世富貴->章節

第31章 端午(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蘇兒做好了酸辣魚湯,盛了一碗給徐平,讓他品評。

此時所謂的辣,用是的花椒、麻椒的味道。雖然莊子外面菜園裡就有隨著徐平穿越而來的辣椒,卻沒人吃它,只當花種著好看。徐平自己吃了幾次,推薦給別人,沒一個愛吃的。這種口味要遇到合適的地方才會推廣開來,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最適合人類生存,並不喜歡這種極端口味。再者辣椒產生的辣味是一種物理效果,不是純正五味,也不合此時的中國文化。

喝了一口,酸酸麻麻,帶著新鮮魚特有的鮮味,而且嘗不出一點腥,徐平讚道:“蘇兒果然長了一雙巧手,這湯酸辣而不掩蓋魚的本味,好喝!”

蘇兒開心地笑道:“這是我們江南女兒的手藝,官人喜歡就好。”

秀秀也喝了一口,咂咂舌頭:“果然是好!我已經學會了,以後做給官人喝,好不好?”

品嚐了一會,由蘇兒幫著,秀秀開始做紅燒魚塊。

紅燒的手藝是徐平教給秀秀的,已經做了幾次紅燒肉和紅燒排骨,魚塊卻是第一次,秀秀也有些緊張。

天天煮啊燉啊的,徐平吃不來,弄了小灶之後,特意鑄了一口配在煤球爐上的鐵鍋,與秀秀天天自己燒了吃。為了炒菜,徐平還特意榨了一大桶豆油。他本想榨花生油的,怎知花生這種穿越來的作物非常稀少,孫七郎帶人總共也沒收到多少,全部作為種子種在了地裡,只好吃豆油。

蘇兒在一邊打著下手,秀秀主廚,也並沒有多久,就燒了一大盤紅燒魚塊出來。秀秀先嚐了一口,出了口氣:“還好,味道過得去。蘇兒姐姐嚐嚐!”

蘇兒吃了一小口,搖著小腦袋道:“味道也還好,別有另一番風味。秀秀你的手藝我也學來了,什麼時候燒給你吃,當是另一種味道。”

徐平笑道:“是我忘了。你們江南人吃,就要多加醋多加糖,我們北方這種重油重鹽的口味,你們吃不慣是不是?”

又道:“我跟孫七郎說好了,下午帶幾個莊客去捉魚。到時弄幾條肉質細嫩的,清蒸了來吃,保證合你的口味。”

看看已經過了中午最熱的時候,徐平對蘇兒道:“魚湯你帶回去給老師和你家娘子嚐嚐。外面還有兩壇菖蒲酒,是母親特意吩咐送給你家的,讓秀秀幫你一起帶回家去。我去外面帶幾個莊客,捉魚去了。”

吩咐完了,徐平出了自己小院,去找孫七郎。

明天就是端午,莊裡已經放假。有的莊客家離這裡近,便回家去了,剩下的都是在本地無親無故的單身男人。

高大全本是要去找自己的幾個兄弟玩,被徐平攔住了,告訴他在周圍沒有平定下來這前,不要去找那幾個人,誰知道牽連到什麼人。等事情過去了,再專門給他假。

聽說徐平要帶人去捕魚,幾個無聊的單身大漢就都聚了過來,剩下的幾個卻穿了新衣新帽,約好了要去京城遊玩。

徐平看著幾個要去東京城的,一色壯年漢子,好幾個鬢邊還帶了大紅的石榴花,讓他這個穿越人士看起來頗有些詭異。便道:“你們幾個去便去,只是記住千萬不要生事,外面比不得家裡。尤其是幾個大男人取在一起,喝上幾碗酒就容易惹事,記住了,出去不許喝酒!”

幾個人轟然應喏,也不知道把徐平的話當沒當回事。

徐平也是無耐,搖了搖頭,讓那幾個人走了。僕人雖不是親屬,但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出了事必然要牽連到徐家,不得不上心。

莊客們彈鳥打雀,捉魚捕兔都是平時玩慣的,莊裡有現成的網,徐平讓高大全和孫七郎抬著,出了院門,向最近的大池塘走去。

到了桑樹苗圃旁的池塘邊,孫七郎不好意思地道:“官人,這個塘平時被我們幾個騷擾太多,裡面雖然也有魚,卻不太好捉了。我們最好多走幾步,前面那個大塘,蘆葦叢生,裡面才有大魚!”

徐平看了看孫七郎,搖了搖頭。幾十個大男人住在一起,閒起來會做什麼事想想也知道。這個池塘離莊院最近,他們沒事就來折騰。

又往東走了有一里多路,是一大片沼澤,蘆葦菖蒲叢生,間或還有一棵棵荷花,開得正豔,使這裡有了幾分妖嬈。在繞過去不遠,就是一個大水塘。這裡的水雖然沒有前面那個深,但連著諸多沼澤,裡面的各種野物就多得多了。不僅僅是有魚,還有各種水鳥和其他小動物。

池塘邊有幾棵大柳樹,都要一人合抱那麼粗,枝葉正長得茂盛。眾人到了柳樹下,徐平道:“就是這裡了!”

幾個莊客七手八腳,在岸邊把網張開。

徐平前世雖然多是與農村打交道,但生在北方,很少有捕魚的地方,對這個行當卻沒有什麼見解,只讓孫七郎領著人忙。

高大全沒處下手,左右轉轉,也不知從哪裡發現了幾棵李子樹,摘了一大捧李子回來,交給徐平當零嘴。

徐平吃了一顆,想來這李子是野生的,沒人管理,味道酸得有些厲害,便隨手放到一邊。

孫七郎收拾好了網,便領人下水,在池塘裡喊道:“高大全,你以前沒有捕過魚嗎?”

高大全道:“七郎說笑,我自小在梁山泊水邊長大,怎麼可能沒捕過!”

孫七郎氣道:“你又不早說!只在一邊亂轉,快下來與我一起拉網!”

高大全應一聲,便捲起褲腿,下到水裡。

徐平聽他們鬧,自己坐在樹下只是好笑。

此時的水經過一上午日曬,並不太涼。八個大漢在水裡一字排開,兩頭是高大全和孫七郎拉網,中間幾人幫著,從東到西拉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拉了有十幾步遠,中間的幾個莊客便叫了起來:“報小官人,這水裡的大魚真多!”

又走了二三十步,高大全忽然叫了起來,對孫七郎道:“七哥,且停一下,我腳下有東西!”

一個莊客從旁邊過去幫高大全把住網,高大全彎下腰扎了個猛子進到水裡去,眨眼間從水裡又冒了出來,口中啐一聲:“晦氣,原來是個老鱉!”

把手舉起來,託著一隻五六斤重的老鱉,就要扔遠。

徐平在岸上看見,騰地蹦了起來,口中喊道:“高大全,你要幹什麼!”

高大全嚇了一跳,茫然地看著徐平。

徐平吸一口氣,高聲道:“把那老鱉送上岸來,不要扔了!”

高大全不知徐平是個什麼意思,見他說得認真,只好一手託著老鱉,慢慢走上岸,問徐平:“官人要這個幹什麼?”

徐平平復下心情,慢慢道:“你把這個老鱉拴在這裡,我回去熬個湯補補身子。這種好物,怎麼能隨便扔了!”

高大全笑道:“這種東西,誰去吃它!官人真是說笑。”

也不敢違背徐平的意思,找幾棵草編個草繩,把那只老鱉拴在獲樹上,又下到了水裡,繼續去拉網。

此時天高雲淡,高大的柳樹把陽光遮住了,不時有一陣陣的涼風吹來。

徐平只覺得心胸舒暢,低頭看那只老憋折騰一會,便停下來,瞪著一雙綠豆般的小眼,與自己瞪眼。

這麼大的老鱉,還是野生的,徐平前世連想也不敢想。這個時代,隨便到水裡踩踩,竟然就撈了一隻上來,徐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田莊還真是個寶地,雖然荒涼,但也藏著不少寶物。

這時附近的人們連魚都不怎麼吃,更何況是鱉蟹這種東西,水裡面不知有多少,平時的人連看也懶得看它們一眼。卻是便宜了徐平,前世吃不起,這一世敞開肚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這一網拉下去,直用了快一個時辰。徐平身邊的柳樹上,已經拴了七隻老鱉,最小的也有兩斤多重。看得徐平竟然發愁,什麼時候才能吃完。

正在拉網的時候,林文思一家帶著秀秀從路上緩緩走了過來。

看見他們,徐平吃了一驚。自己這個老丈人,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嗎?還從來沒見他下過田地呢。

慌慌張張迎上去,徐平見禮:“見過老師!”

林文思淡淡地道:“我離鄉多年,聽說你們在這裡捕魚,便帶素娘過來看看,就當看看家鄉的景緻吧。”

徐平急忙把林文思讓到柳樹下,又叫了一個莊客回莊裡拿幾把交椅過來,給老師一家坐。他自己不講究,林文思可是個讀書人。

林文思看他忙,也不吭聲,等忙完了,才一起過去看眾人起網。

眾莊客在岸邊巴巴等著,見徐平幾人過來,一起向林文思見過了禮,才道:“官人,這池塘多少年沒人來捕撈,大魚著實不少。”

此時網裡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魚擠在一起。

林文思道:“只揀兩尺以上的,其它依然放回水裡。君子之道,不可竭澤而漁。朝廷每年幾個月禁漁禁獵,便就是存了這份仁人之心。”

徐平在一邊乖乖點頭。此時宋朝因春夏是生物生長繁殖的時候,禁漁禁獵禁樵採,這是從周朝就傳下來的傳統,自然也有生態保護的積極意義。林文思這話就是點徐平,他這個時候帶著莊客來捕魚,是不對的。

反正只是捕幾條魚自己吃,又不拿出去賣,誰會來管。徐平雖是點頭,心中卻也不以為然,長江以南只怕是天天有魚,也不見有人說什麼。

水裡的莊客聽了吩咐,只挑兩尺以上的大魚出來。

林文思又道:“去折幾條柳枝,把魚穿了依然放在水中。柳枝有生氣,魚便不容易死去。吃魚只要吃活的,死的不中吃。”

徐平聽自己老丈人說得一套一套的,不由多看了他兩眼。什麼柳枝有生氣,從來沒聽過,只聽說適合用來做棺材板。不過可不敢違抗,乖乖讓手下的莊客照做。

林文思雖是說得玄乎,但用柳枝穿魚是對的。柳枝浸在水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活的,能提供氧氣,魚便沒那麼容易死去。

等莊客揀得差不多了,徐平眼尖,喊道:“裡面的鯽魚桂花魚尺把左右的也挑出來,這魚本就長不大。”

莊客看看林文思,見他點頭,便又挑了七八條出來。

徐平又道:“那幾條大的黃臘丁也取出來,這魚做湯好喝。”

莊客把黃臘丁取出,都看著徐平,怕他又想起什麼。

徐平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也就知道這麼多了。

林文思看看太陽,對眾人道:“天色還早,再拉一網。揀幾條好的大青魚,讓蘇兒回去做膾。其它的糟起來,慢慢吃。”

眾人轟然應喏。

林文思又慢悠悠地來了一句:“拉的時候小心一些,如果有鱔魚,不要讓它跑了。自來到中原,好長時間沒有吃到了。”

徐平心中好笑,原來自己的老丈人是嘴裡饞了。

莊客換了一個地方,繼續在水裡拉網。徐平便請老師一家回到柳樹底下,坐著交椅乘涼。

坐了下來,徐平說了一聲:“這天氣熱的,如果有個西瓜吃就好了。”

林文思道:“我也聽聞西瓜好吃,只是沒有吃過,聽人說此瓜只在契丹有種,中國卻沒有。你在那裡吃的?”

徐平答不上來,只好含混地說:“聽說而已,哪裡吃過。”

其實此時中國是有西瓜的,只是在中原種植極少,以至宋人都認為是契丹的物種。後來的歐陽修等人還把這個特別記下來,當作個稀奇事。按說漢通西域,這些物種早就傳來,怎麼會沒有。不過晚唐五代戰亂,西瓜種植基本絕跡,才造成這種誤會。

林文思倒也沒追究,又對徐平道:“我聽蘇兒說你今天在家裡還做了一首詩出來,她說不齊全,但我聽得兩句,有些粗陋,你念來我聽聽。”

徐平心中暗道慚愧。主席的詩以端午起源的屈原說起,既有對他人生際遇的同情,又有對他高尚情操的歌頌,意氣縱橫,氣魄廣大,卻被這個宋儒說成粗陋。不同時代的審美意趣,實在大得有些離譜。

這個問題卻不能爭辯,徐平想了一會,說道:“那是隨口說來,哄兩個小女孩的,怎麼入得老師耳朵。我這裡還有一首詩,請老師品鑑。”

林文思點點頭:“你只管念來聽。”

徐平看著池塘:“我今天下午來捕魚,看了這塘水,水質清澈,有感而作這一首七絕。”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林文思扭頭看著徐平,似笑非笑地道:“這詩是你做的?”

徐平被林文思看得心虛,編一個謊話:“也不是一下就做出來了,其實從前些日子帶著莊客開渠,心裡便有這麼個意思。到了今天,見了這裡的風光,這詩便像自己生成,從我腦子裡跑了出來。”

至於這詩林文思聽過,那是斷無可能的。朱熹都是南宋中後期的人了,這才北宋中前期,徐平就記得這麼幾首詩,哪裡會弄錯。無非在林文思那裡,徐平不學無術的印象根深蒂固,突然做出似模似樣的詩出來,他不信罷了。

林文思低聲念了幾遍,對徐平道:“這首七絕格律都中,韻腳整齊,最可貴的,詩裡講的雖是風景,卻又自有哲理在裡面,可算佳品了。我教了你許多年,可從沒想過有一日你能有這番出息。蘇兒念的詩,我還信一些,這首詩卻就不怎麼信了。”

徐平扭頭,瞪了蘇兒一眼。

蘇兒吐吐舌頭,拉著秀秀跑到一邊去,口中道:“那邊有兩棵桑樹,長得一樹好桑葚,我和秀秀去摘幾顆回來給娘子止渴!”

說完,兩人就跑得遠了。

林文思看著兩人搖搖頭,對徐平道:“不過你說是自己多日積累,一旦時候到了,自然而成,又有幾分道理。李太白曾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你這詩有幾分這種意思了。”

徐平介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覺得這詩不是我做的,是天地間自然生成,只是借我的口說出來罷了。”

林文思一拍手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又是一金句!莫非真是我看錯了你?這些日子你在莊裡搞得熱鬧,我也看在眼裡,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必然是個有才華的人,只是心思沒有用在讀書上。今天看來,這一個月你老實隨我讀書,雖然多是應付,還是不知不覺有了長進。賢婿啊,你如果真是收了心,苦讀上兩年聖賢書,科舉想來也不是無望啊!”

徐平聽了這話,愣在哪裡。原來這句話現在還沒出現嗎?這是哪位大神,給了自己這個驚喜!可惜想破了頭,也想不起這句話是哪裡來的。這話是出自宋朝最傑出的詩人陸游,南宋時人物,這個時候當然沒這句名言了。

坐在一邊一直沒說一句話的林素娘,此時也情不自禁地看向徐平,眼光裡有了些異樣。

相關推薦:風雲二師兄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風雨大宋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