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一切從大唐雙龍開始->章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玄經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縱觀金老筆下的武林世界,其中武學境界最高自然莫屬於俠客行了!

而俠客行書中的江湖武功也並非領先其他一書太多,只是書中的俠客島卻是個例外,正因為俠客島與他那好徒兒的出現,這才將這一書武學境界提升到頂點。

尤其是他那好徒兒無師自通參透了俠客島之上的“太玄經”突破後,一身武功可謂已到匪夷所思之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勘破“太玄經”奧秘之時,情不自禁下又與龍木二位島主試招,三人交手產生餘波亦然勾動地火,導致俠客島上休眠多年的火山爆發。

如此驚人餘波,甚至亦然趕得上黃易書中破碎虛空高手的出手一擊了!

須知當時的石破天,心神還全然沉浸在“太玄經”圖譜之中,與龍木二位島主不過是本能反擊。

然而縱然如此,也逼得龍木二位島主竭盡全力抵擋,三人交手掌風餘波更是震得石室上的圖譜變得酥軟下來。

最後龍木二位島主,為此又是落得油盡燈枯,最後只得溘然長逝!

以徐子義如今的眼力,自然看得出這二位島主修為何其深厚,比之他的好徒兒修為還要深厚幾分,縱然是身至大唐之中,也足以開宗立派,與佛魔兩道爭鋒。

這並非徐子義的虛言,而是事實!

龍木二位島主經營俠客島已近四十載,二人所收的徒兒不少,武功與主掌賞善罰惡令的二使相彷者也是不少。

比起高過一頭者,也並非沒有。

如此修為的弟子,縱然是在大唐之中,也足以自成一派,與天下門派爭鋒!

至於龍木二位島主的武功,他們二自是不如三大宗師之流,而這其中差距自然便是源於機緣。

“徐公子即便不開口,我們二人也要邀請徐公子前去!”

見到徐子義開門見山,龍木二位島主對視一眼後,也點頭答道。

同時心中也為徐子義消息靈通感到好奇,須知這俠客島上的訊息外界無人得知,而徐子義卻能得知島內情況,自然是讓龍木二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過當他們二人想及徐子義那極其神秘的來歷時,就似是明白了什麼。

在他們二人看來,無論徐子義身份神秘也罷,只要有助於勘破石室圖譜奧秘即可!

龍島主和木島主再次對視一眼後。龍島主道“我們二人正要求教於徐公子。”

四名弟子走上前來,抓住兩塊大屏風的邊緣,向旁緩緩拉開,露出一條長長的甬道。龍木二島主齊聲道:“請!”當先領路。

徐子義緊隨其後,行出十餘丈,來到一道石門之前,門上刻著三個鬥大古隸:“俠客行”。

龍島主大袖一揮便推開了眼前石門,說道:“洞內有二十四座石室,徐公子可請隨意來去觀看,看得厭了,可到洞外散心。一應飲食,各石室中均有置備,各位隨意取用,不必客氣。”

“好!”

徐子義微微一笑道,接著便自顧走了進去。

只見東面是塊打磨光滑的大石壁,石壁旁點燃著八根大火把,照耀明亮。壁上刻得有圖有字。石室中已有十多人,有的注目凝思,有的打坐練功,有的閉著雙目喃喃自語,更有三四人在大聲爭辯。

這些人徐子義自然都不認識,只不過他們的武功倒是不弱。

不過這些人的內力修為最多不過比丁不三兄弟二人強上一線,比之謝煙客還有不如,更不提自由奪天獨厚的白自在了!

見到這些人居然為了石壁上刻有的文字爭辯起來,而歸根結底,居然是扣起了字眼。

亦如身旁爭辯的二人,便是為了石壁上注視的文字有了爭辯,只聽他們道:“不然,你看下一句註解:‘左思魏都賦雲:縵胡之纓。注:銑曰,縵胡,武士纓名。’這是一種武士所戴之纓,可以粗陋,也可精緻。前幾年我曾向涼州果毅門的掌門人康昆請教過,他是西域胡人,於胡人之事是無所不知的。他說胡人武士冠上有纓,那形狀是這樣的……”

說著蹲了下來,用手指在地下畫圖示形。

見到這些人鑽研武學亦進了牛角尖,徐子義不由微微搖頭。

所謂武學之爭,世間常有,可像他們幾人這般為了注視的文字爭辯,簡直是有些走火入魔。

心知這些人在俠客島上最少亦待了十年,心中已滿是執念,因此徐子義也不多言,只是抬頭看起了石壁上凋刻的圖字。

這間石室剛開始便是“詩仙”李白所做的“俠客行”的第一句:“趙客縵胡纓”,而文字旁的圖形卻是個青年書生,左手執扇,右手飛掌,神態甚是優雅瀟灑。

徐子義武功眼界俱可稱得上當世一流水準,一眼便看出了這第一幅圖形的虛實。

第一圖中卻只一個青年書生,並無其他圖形。

徐子義只是看了片刻,便忽然一笑,原來他的目光便落在男子揮出的右袖之上,突然間只覺得右脅下“淵腋穴”上一動,一道熱線沿著“足少陽膽經”,向著“日月”、“京門”二穴行去。

如此變化,自然是引得徐子義神色微變。

須知他剛剛並未運功,可體內的真氣卻在他目光落在圖解上後本能運轉起來,如此變化,顯然這石壁圖形的原因。

好在徐子義早已知曉這俠客島的諸多神秘,因此當下也不在驚訝,直接凝神按其法門運轉起來。

原來這石壁上所凋刻圖形自然屬實,可一旁的文字註解卻暗含玄虛,這些人不明其意,早已身陷知見障之中。

因而才會扣起了字眼,自以為找到的圖解真諦所在,殊不知真正奧秘,卻藏在這些圖解註釋的文字的筆畫之中。

徐子義在在第一幅圖形前待了半個時辰後,便轉而來到第二幅圖形前,只見這西首的圖形前站著一男一女正在比劍。

這對男女心無旁騖正在琢磨圖解上的高明劍招,根本不為外界所動,徐子義見到二人如此痴迷,也不做聲,自顧看起了面前的石壁。

石壁上第一句便寫著:“吳鉤者,吳王闔廬之寶刀也。”

徐子義初看著石壁字眼,忽得眼中精光一閃,明顯看出了石壁文字所暗含的精妙所在,這些字是由人用高明指力留在洞內石壁之上。

其中一筆一劃在尋常人眼中,自然看不出其中端倪,可徐子義經歷行走諸天萬界,早前更是與魯妙子將少林寺奉為鎮寺之寶的“易筋經”也曾探討修煉。

其中易筋經修煉勘破“我相”“人相”,而這石壁上的字眼自然難不住徐子義。

只見壁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字,但見千百文字之中,有些筆劃宛然便是一把長劍,共有二三十把。

這些劍形或橫或直,或撇或捺,在識字之人眼中,只是一個字中的一筆,可在徐子義眼中卻分明是暗含一門運氣法門。

不多時功夫這些字在徐子義眼中便全然變成一把把長長短短的劍,有的劍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飛,有的橫掠欲墮。

徐子義目不轉睛將這一切看了下來,待到瞧到第十二柄劍時,突然間右肩“巨骨穴”間一熱,有一股熱氣蠢蠢欲動,再看第十三柄劍時,熱氣順著經脈,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劍時,熱氣跟著到了“曲池穴”中。熱氣越來越盛,從丹田中不斷湧將上來。

如此變化,自然是引得徐子義心中微驚。

須知他剛剛未曾運氣,只是瞧著這些字眼,自身真氣便本能運轉起來。

這石壁之妙,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徐子義心中一動,反而更是來了興趣,於是便接下來看了過去。

只要目光落在石壁上所繪劍形,內力便自行按著經脈執行,腹中熱氣緩緩散之於周身穴道,當下自第一柄劍從頭看起,順著劍形而觀,心記憶體想,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從第一柄劍看到第二十四柄時,內力也自“迎**”而至“商陽穴”執行了一週。

原來這那一句詩中,其中筆畫的方位指向,與體內經脈暗合,分明是一門精妙的運氣法門。

其之成效,甚至比之任我行的吸星大法見效還要奇快無比!

徐子義只不過本能剛將這第二幅圖解練完,自身內力便變得湍急無比,而丹田內傅採林的殘餘劍意卻並未有任何反應。

見此,徐子義自是愈發來了興趣。

察覺這圖形上的妙用,徐子義自然不會廢話,當下便將兩幅圖形的運氣法門結合起來,原來這第一幅圖形與第二幅圖解的筆畫均有貫串之意,當下順著氣勢一路觀將下來,果然自己體內的內息也依照線路執行。

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徐子義體內內息之湍急已至不可思議之境。

原來“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這兩句詩看似是在傳授劍法,實則卻是一門勾連人內息的法門。

這門法門雖然還不及“太玄經”勾連周身經脈為一處的精妙,卻也能周身數十大穴連至一處,因此徐子義內力才會變得湍急難測。

察覺其中妙用,徐子義不由眼露喜色。

因為自身數十大穴勾連一處時,傅採林殘存在體內的劍意依舊未似受到驚擾,待其周身大穴勾連一處時,徐子義亦然有了將這殘存建議從體內逼出的不少把握。

可想及“太玄經”的妙用,徐子義這時候反而收起了內心驕躁,全然一心沉浸在石壁之上。

這第第三個石室寫著便是“銀鞍照白馬”,這字眼倒是毫無稀奇,而那圖形中卻是暗藏精妙。

只見這第三幅圖所刻圖形,卻是畫的一匹駿馬,昂首奔行,腳下雲氣瀰漫,便如是在天空飛行一般。

徐子義目光很快就落在那匹駿馬腳下瀰漫的雲霧之下,原來細看馬足下的雲氣,只見一團團雲霧似乎在不斷向前推湧,直如意欲破壁飛出。

徐子義看得片刻,內息翻湧,不由自主的身形一動,內息本能推動之下,整個人飄然已至石室門外。

這一招輕功變化,好似腳踩祥雲,不著煙火一般,只需念頭一動,整個人便可至任何方位。

不過愈遠,對於內力的要求便愈高,以徐子義如今的修為,周身十丈之內皆可去的,百丈之內最多不過二息。

至於百丈之外,所耗費時間就稍顯太多了!

沒錯,第三幅圖解講的便是一門輕功。

勘破第三幅圖形後,徐子義接著便朝著下一個圖形走去。

當下走到第四室中,壁上繪的是“颯沓如流星”那一句的圖譜,徐子義自去參悟修習。

俠客行”一詩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間石室圖解。徐子義遊行諸室,勘破壁上文字的玄虛後,只從圖解悟出了其精妙所在。

比如那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喧赫大梁城”,則是一門吐納療傷的內功。

徐子義所學之博,無可置疑,這些武功換做常人來修煉,少說也要耗費十數年功夫。

若是資質稍差一些,恐怕其到死也難有所成。

可徐子義卻耗費了不過數日功夫而已,他武功早就已臻常人難以想象之境,可這些武功他只要看上一眼,便可信手拈來。

不足七日時間,徐子義亦然已將俠客島上的二十三間石室勘破,於是便走向了第二十四間石室。

而就在徐子義走進室門時,只見龍島主和木島主盤膝坐在錦墊之上,面對石壁,凝神苦思,見到是徐子義走了進來,三人目光對視微微一笑後,目光便都落在了石壁之上。

徐子義舉目向石壁望去,可這第二十四個石室卻與之前石室大為不同,石壁之上並無任何圖形,僅僅刻有文字。

而撰寫這一句詩句的文字也是與眾不同,竟然是上古獨有的“蝌蚪篆”。

徐子義注目細看,這一句“白首太玄經”中字跡的一筆一劃便在他視線之中似乎都變成了一條條蝌蚪,在壁上蠕蠕欲動。

明白最後一句乃是“太玄經”精妙所在,徐子義當下便再次運目看去,片刻功夫間,徐子義本能陡覺背心“至陽穴”上內息一跳。

而待到目光落在另一條蝌蚪時,背心“懸樞穴”上又是一跳,然而從“至陽穴”至“懸樞穴”的一條內息卻串連不起來;轉目去看第三條蝌蚪,內息卻全無動靜。

接著又繼續看去,小腹上的“中注穴”突然劇烈一跳,不禁全身為之震動。

待到徐子義一條條蝌蚪的瞧去,身上穴道卻是勐烈躍動,氣息好似愈發湍急難測。

這石壁上所繪小蝌蚪成千成萬,有時碰巧,兩處穴道的內息連在一起,便自覺全身舒坦不已,察覺其中妙用後,徐子義便大膽繼續嘗試,要將各處穴道中的內息串連起來。

只是石壁上蝌蚪篆文不計其數,要將全身數百處穴道串成一條內息,又是談何容易?

徐子義這一站便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全神貫注看起了這石壁上的蝌蚪篆,好在他功力深厚,這才扛得住如此消耗。

而見到徐子義似有收穫,在此靜坐數十載的龍木二位島主不由大喜望外,也坐在一旁靜等徐子義攻成,同時又為其護法起來。

徐子義目不轉睛地盯著石壁上蝌蚪篆,而經脈的內息卻與其融合串成一條內息,其之變化,外人若是得知恐怕只覺匪夷所思。

隨著徐子義一條條經脈內息串成一處,,其中內息的動盪跳躍才稍為平息,然而一穴方平,一穴又動,徐子義目光所及之處,全是一片蝌蚪篆。

如此又過了數日,其中就連龍木二位島主也是快要支撐不住,須知以他們二人的修為即便五六日不眠不休也是無礙。

可若是繼續不飲不食,他們二人卻未免堅持的下去,因此便吩咐島內弟子將飯菜端進石室內,看樣子竟然是一刻都不願意離開。

又過數日,也不知是那一日,突然之間,徐子義勐覺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

徐子義絲毫不慌,心知自己周身穴道內息是否能串聯一處,便要看此一舉了!

因而當下便穩住心神,許久之後,徐子義只覺四肢百骸之中都是無可發洩的力氣,忽然便仰天長嘯一聲。

剎時間,龍吟般的嘯聲直上天際,身旁的龍木島主仍是不免被震得心旌搖蕩,好在他們二人修為深厚,倒是能穩得住身形腳步。

只不過他們二人尚且如此,這石室內的其他人更是不如了,其嘯聲悠悠不絕,聽得石室的眾人無不變色。

其中不少負責照顧眾人飲食起居的童子無不紛紛摔倒,而像是從中原遠道而來各大門派的高手,比如山東八仙劍的掌門溫仁厚等人也是腳下踉蹌,顯然抵不住徐子義這聲長嘯。

整個俠客島內,功力稍次者無不栽倒,只有功力如賞善罰惡二使之人,這才能勉強穩住身形。

可他們縱然穩得住身形,卻是臉色通紅顯然堅持的也是極為難受。

隨著嘯聲不絕,剛剛還能勉強支撐身形的眾人無不摔倒,到了最後就在二十四座石室內的勉力支撐的少林方丈妙諦,與武當派的愚茶道長也是臉色脹紅,一屁股坐在地上。

好在這時候嘯聲便戛然而止,不然他們這些人恐則性命危矣!

他們二人心神駭然,不由心道莫非有人勘破了這俠客島的武功不成,難道是龍木二位島主?

想及此處,互為老友的他們便下意識看了對方一眼。

……

與此同時,在第二十四座石室內的龍木二位島主,這時候卻不由嘴角含笑,同時一起上前踏上一步,接著便拱手道:“恭祝徐公子神功大成!”

相關推薦:重返快穿世界四合院之我是學神精靈機械師木葉:從只狼來的鳴人我編的假預言竟然都成真了?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修仙之三界長公主大唐長公主星魂帝主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