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銀河科技帝國->章節

第九十章 搭建生產線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很快黃豪傑便帶著一大群工程師和研究員,在中子星材料公司的工廠之中,忙碌著搭建第一條c31富勒烯的生產線和第一條純淨矽片生產線。

由於c31富勒烯的使用壽命大概在1200小時左右,也就是50天左右。

而生產1噸純淨矽需要1.66噸c31富勒烯。

第一條純淨矽片生產線可以日產50噸純淨矽片,當然生產線是半個小左右生產一爐純淨矽片的,一天生產20爐,也就是說每一爐是2.5噸左右。

所以需要所用的c31富勒烯是4.2噸左右,這4.2噸c31富勒烯是可以使用1200小時的。

因此c31富勒烯生產線日產量是1噸左右。

這些暫時足夠用了,畢竟一天生產50噸純淨矽片,一年除去檢修之類的,就可以生產1.5萬噸純淨矽片了。

12英寸的圓晶片一般重量是100克左右,就算是說如果中子星材料公司生產12寸圓晶片,一個月可以生產1250萬片左右。

當然由於工藝的不一樣,中子星材料公司生產的矽片是正方形,和一般的圓晶廠產生的圓晶片是不一樣的。

黃豪傑設計的矽片是邊長為30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900平方釐米。

比起12英寸的圓晶片,還大200平方釐米左右。

目前12英寸的圓晶片,一片120~125美刀,還供不應求,所有圓晶廠的訂單都排到了2020年去了。

而中子星材料公司的方晶片,一片的生產成本(不包含科研經費)是20華元左右。

黃豪傑打算將30釐方晶片的價格定在1000華元一片。

什麼是暴利?這就是暴利,20華元成本賣1000華元,整整翻了五十倍。

……

8月20日。

中子星材料公司的純淨矽片生產線,終於可以進行試生產了。

王博思(星河集團總裁),黃永東(中子星材料公司總裁),張汝京(星河半導體公司總裁),杜微(星圖設計公司總裁)。

加上黃豪傑、李建華、李想等人。

張汝京和王博思等人都是半導體行業的精英,顯然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樣子的矽片生產線。

而黃永東作為中子星材料的總裁,已經在生產線摸爬滾打了半個多月,現在終於可以試一試,這個生產線的情況了。

“各就各位,開始投料。”黃永東一聲令下,各個環節的工人們可是操作起來。

被研磨成顆粒物的98%純度多晶矽,被倒入電融爐之中。

為了避免電融爐中的多晶矽和空氣反應,熔爐是密封的,而且裡面充滿惰性氣體。

二十分鍾左右,徹底融化的多晶矽之中,被加入c31富勒烯。

不到五分鐘,第一片大面積的純淨矽片便新鮮出爐,使用鐳射進行切割裁剪之後,十六塊30釐純淨矽片,便進入冷卻區域。

黃永東萬分緊張的從中取出四片。

眾人包圍著檢測儀器,不一會四片純淨矽片的純度、導電性等引數便出來的。

張汝京拿著純淨矽片,雙手不由的顫抖起來。

“完美,簡直是巧奪天工,哈哈……”

黃豪傑笑著大聲的說道:

“從今天起,我們將重新定義矽片,因為我們不叫多少英寸圓晶片,而是叫30釐方晶片。”

“哈哈……”

“沒有錯,矽片的未來由我們說了算。”

“單憑這座方晶廠,我們星河集團就可以自給自足了。”王博思興奮不已。

“還早著呢!接下來我們要顛覆整個晶片行業,讓三鑫、英特爾他們徹底完蛋。”黃豪傑擲地有聲的說道。

“沒有錯!讓三鑫、英特爾、臺基電他們通通完蛋。”王博思作為一個華國晶片人,這些年可是受夠了這些外國佬的傲慢與偏見。

事實上,矽片是積體電路主要的原材料,佔到積體電路原材料成本的32%,是單一用量大的上游原材料。

目前,全球矽片的供應商主要有東瀛的信越和盛高、華國臺島的環球晶圓、漢斯的silitronic以及高麗lg化學,這五大供應商市場份額合計高達90%以上。

而華國大陸廠商半導體矽片的生產製造能力較弱,在全球的競爭力不足。

而在半導體製造業中需要使用各種不同尺寸與規格的矽片,通常包括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及12英寸幾大類產品。

其中,12英寸產品的市場份額大,接近總體市場的2/3;此外,8英寸產品的市場份額也較大,佔據了超1/4的市場份額;而尺寸偏小的(6英寸及以下)產品市場需求相對較小。

國內大尺寸矽片供給缺口大,外商壟斷格局明顯。

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華國大陸矽片供應商主要生產6英寸及以下的矽片,4-6英寸矽片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但大尺寸矽片存在巨大的市場缺口。

據華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資料顯示,近年國內對8英寸矽片的需求年增長率穩定在10%左右,2016年全年國內需求為804萬片,預計2018年的需求在81萬片/月左右。

而目前能量產8英寸矽片的僅包括外資在華工廠的少數廠家,合計產能23.3萬片/月,存在57.7萬片/月左右的市場缺口。

此外,儘管目前華國對12英寸矽片的需求高達50萬片/月,但華國並沒有12英寸矽片的量產產能,需要全部依賴進口。

張汝京曾經預測過,預計2020年後12寸矽片的月需求量將超過125萬片,未來市場供給缺口或將進一步擴大。

這也是他之前大力倡導華國發展12英寸圓晶廠的原因。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大尺寸矽片的產能和市場基本已被東瀛、漢斯、高麗和華國臺島企業所壟斷。

如果臺島和華國是一條心,這還好說,問題是他們和華國的關係非常緊張,這樣一來臺島的產能和技術,就不能算入華國之中。

以12英寸矽片市場為例,同半導體矽片的整體市場競爭格局基本保持一致。

但信越、盛高、環球晶圓、silitronic和lg這五大供應商的市場份額更高,達到了98%;同時,華國臺島的環球晶圓市場份額有所降低。

可見,大尺寸矽片的供應主要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大尺寸矽片自主可控至關重要,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2017年華國積體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刀,同比增長14.6%,佔華國總進口額的14.1%,由此可見,華國的積體電路對外依賴十分嚴重。

此外,2016年中興通訊事件使積體電路產業自主可控這一話題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矽片作為產業上游有望受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事實上,早在2014年,國家就設立了“極大規模積體電路製造技術及成套工藝”專案,即“02專項”,下設大矽片產業化專案,集中力量攻克12寸矽片量產難關。

目前,國內至少已有9個大矽片專案,合計投資規模超550億元人民幣,正在規劃中的12寸矽片月產能已經超過140萬片。

此外,未來可能的新增產能還有:奕斯偉、芯動能與西安高新區簽署合作意向書,將投資百億建立矽材料產業基地,打破12寸矽片壟斷;保利協鑫釋出電子級多晶矽產品,欲進軍積體電路矽材料產業等。

但是現在他們不用幹了,因為中子星材料公司全力生產,不僅僅可以滿足華國市場,還可以出口。

反正國內矽片企業都是半死不活,黃豪傑已經準備將信越、盛高、環球晶圓、silitronic和lg的矽片業務徹底乾死,至少華國市場他們一毛錢都賺不到。

本书作者其他书: 智人 奈米崛起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超維科技紀元
相關推薦:隨身帶著眾神國度隨身擁有末世世界文娛復興靈異怪談我真不想當渣男啊美女總裁俏媳婦我叫布里茨從我是餘歡水開始農家有女好種田方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