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影視世界從做廚師開始->章節

第六百八十七章 感業寺內,深夜撩人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很多電視劇拍攝武則天出家劇情時,都把感業寺放到深山老林裡面。

這種劇情,多少有點扯澹了。

感業寺不僅不在深山老林裡面,甚至就處在長安城最繁華的朱雀大街旁邊,一百零八坊的安業坊裡面。

出了安業坊,順著朱雀大街向北走,走不到二十分鍾,就能抵達皇城的朱雀門。

當然了,感業寺雖然地處鬧市,但是因為是皇家寺廟,一般禁止外人進出,屬於皇家禁苑的一種。

皇家建立感業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大行皇帝的後宮妃嬪們有一個修行的地方。

(大行皇帝,就是去世的皇帝。)

平日裡,感業寺直屬於內廷管轄,有專門的女官負責管理。

也是因為管理嚴格,感業寺在長安城內名聲不錯。

不少名門望族、達官貴人想進行‘獻女侍佛’時,都會送到這裡來。

蕭瑀的三個女兒,就是放在感業寺裡面修行。

再說一下‘侍佛’這種習俗,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開始了。

南朝梁武帝蕭衍在歷史上,四次出家,獻身侍佛,逼得朝廷大臣搬空國庫,給他贖身。

其實,在梁武帝第一次、第二次獻身侍佛的時候,南梁朝廷國庫已經搬空了。

在梁武帝第三次獻身侍佛時,朝廷拿不出來錢,是朝廷盤剝門閥士族,盤剝普通老百姓,這才湊出來了大筆銀錢,把梁武帝贖了回來。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民怨沸騰。

就是如此,佛門還不知足,還誘惑梁武帝繼續獻身侍佛。

最終結果,梁武帝在第四次獻身侍佛時,百姓不堪其擾。

大將侯景,趁機發生叛亂。

原本侯景起兵造反時,身邊只有兩千人。

但是南梁的門閥士族仇恨梁武帝親佛,紛紛倒戈歸附侯景,讓侯景的人馬迅速擴充到了十萬人。

到了此時,梁武帝已經是眾叛親離,身邊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侯景最後圍困臺城,也不攻打,直接把梁武帝活活餓死在宮中。

而這位梁武帝,就是蕭瑀的高祖父,也就是四世祖。

蕭瑀的家族,不僅有這麼奇葩的祖父梁武帝蕭衍,而他的姐姐比他的高祖父更有名,是隋煬帝楊廣的皇后蕭皇後。

蕭皇後,就被後世用‘六味地黃丸’調侃的那位一代豔后。

而在傳說的六位帝皇中,不僅有隋煬帝楊廣,宇文化及、李密、竇建德,以及突厥的可汗,最後還包括了李世民。

蘇明哲想到蕭皇後,就翻找了一下記憶。

在記憶裡,李世民年輕時,見過幾次傾國傾城的蕭皇後。

那時的蕭皇後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她的美貌不僅沒有衰減,反而愈加耀眼明媚。

所以,在李世民的臆想猜測中,保不齊,宇文化及、李密、竇建德、突厥可汗等人,就對如此國色天香的蕭皇後,做過什麼壞事。

更何況,蕭皇後身上還有隋煬帝皇后的buff加持。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至於李世民有沒有做過某些事。

蘇明哲翻了一下記憶,沒發現相關記憶。

這倒不是說,李世民對蕭皇後沒想法。

貞觀四年,李靖把蕭皇後從草原上帶回來。

李世民和李淵,都去看望了一下蕭皇後。

當他們父子兩人見到已經六十多歲的蕭皇後時,還都露出過驚豔和迷戀之色。

可惜,蕭皇後在回到長安城後,就被蕭瑀接走贍養,沒給李淵、李世民這對父子機會。

話題轉回蕭瑀身上。

在梁武帝之後,蕭氏的大部分族人,都繼承了梁武帝的傳統,動不動就獻身侍佛。

蕭瑀自己不捨得榮華富貴,就舍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代替自己出家。

如今,有人拿蕭瑀第五女在去年出家為尼說事。

蘇明哲知道,這是有人想把自己當槍使,對付蕭瑀。

在朝堂上,蕭瑀的嘴比較臭,經常和別的大臣罵戰。

這就導致,蕭瑀的人緣關係特別差勁,也在朝堂上樹立了不少敵人。

而蕭氏族人又特別多,在朝堂上佔據了不少高位。

有人想藉助蘇明哲攻擊蕭瑀,謀取某個位置,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蘇明哲看著奏摺,把那寫奏摺的人名記了下來。

至於奏摺,蘇明哲吩咐張阿難把內容抄寫一遍,送給蕭瑀,讓他自辯。

被彈劾的大臣,要上奏摺,進行自辯清白。

這是朝堂上的一種潛規則。

不過,如果皇帝信任大臣,會把這份奏摺打回去,或者留中處理。

如今,蘇明哲把奏摺抄送給蕭瑀,就是表明自己也很納悶、質疑蕭瑀獻女侍佛的用意。

蘇明哲明明知道蕭瑀沒有犯錯,卻依舊讓他自辯。

這自然是因為,蘇明哲準備藉機針對佛門進行改革了。

而蕭瑀接到皇帝送來彈劾自己的奏摺後,倒是習以為常了。

他在朝堂上敵人很多,經常被彈劾。

有些彈劾奏摺,一看就沒什麼道理,就是胡編亂造的。

皇帝基本上就置之不理了。

但是,有些奏摺,也會引起皇帝的怒火。

如果蕭瑀解釋不清楚,就會被貶官罷黜。

這就是蕭瑀在貞觀年間六度罷相的緣由起末。

這一次,蕭瑀見到彈劾自己內容,氣不打一出來,自家獻女侍佛,是蕭家的老傳統了。

怎麼就和皇帝選秀女扯上關係了?

蕭瑀雖然很生氣,但是為了不被冤枉,還是寫了一份自辯的摺子送進宮裡。

蘇明哲看到蕭瑀的自辯摺子後,就隨手放在御桉上。

現在,自己要準備齋戒沐浴,準備清明節的祭祀,沒時間搭理蕭瑀。

等過了清明節,自己再找他的麻煩。

轉眼,清明節就要到了。

全國百姓都需要祭祀先人,按照規定,所有人都要齋戒三天。

齋戒活動,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一直持續到了兩宋時期。

而唐朝,因為高祖皇帝李淵就是一名佛教徒,所以對齋戒的事情規定更嚴厲。

高祖皇帝規定,作為佛門弟子,每個月要有十天的丁齋日,在這十天裡,每天都要齋戒。

這個佛門弟子,不是說出家為僧的佛門弟子,而是指那些未出家的居士。

而清明節作為一次祭祀的大活動。

按照規矩,全國所有人,都要提前齋戒三日。

在這三天裡,不能近色,不能食葷。

有些佛教徒,甚至在這三天裡,直接斷食,也就是三天不吃飯。

而蘇明哲之所以跟著齋戒三日,不過是作為皇帝,要遵守規矩,避免朝野爭議罷了。

三日齋戒日滿。

蘇明哲坐著車輦,在大量儀仗隊的陪同下,來到感業寺給親媽太穆皇後上香祈福。

因為有過去的慣例在,感業寺的主持一切照舊安排。

等祈福過後,皇帝就要去後院抄寫一篇佛經。

後世人常常抄寫《地藏經》、《金剛經》、《心經》等。

正統一些的,抄寫《地藏經》。

懶省事的,就抄《心經》。

但是,在唐初,還沒有《地藏經》和《心經》呢。

所以,想要抄佛經,只能抄《金剛經》,才能表示自己的誠心。

而一部《金剛經》五千多字,不是誰都有毅力去抄寫的。

所以,在隋唐年間,不少權貴為了懶省事,就發明了‘印刷術’。

這種事情,聽起來,是不是有些扯澹?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就是為了印刷經文,才被創造出來。

蘇明哲現在作為皇帝,要誠心祈福、祭祀,就只能手寫。

而皇帝抄寫經書,旁邊肯定要有人給添香研墨。

感業寺內一共有兩百多個尼姑,其中年齡大的不符合,李淵的妃嬪,不符合。

相貌醜陋的,還不符合。

最後,感業寺推出來十幾個年輕貌美的小師傅,蘇明哲就從中挑選了一個貌美清秀的,讓她伺候自己抄經。

因為都是慣例,也沒人察覺有什麼不對。

就這樣,蘇明哲在寺內抄寫經文,直接抄到了夜半子時,這才把整部《金剛經》抄好。

到了此時。

蘇明哲依舊精神旺盛,感覺自己找幾個人大戰一場也沒什麼事。

但是旁邊研磨的小尼姑,早就餓得臉色蒼白發青。

不過,就算已經餓得快撐不住了,小尼姑還是敬業地幫著把蘇明哲抄好的經書,慢慢收好,放進匣子裡。

“小師傅,你叫什麼名字?”

蘇明哲看著小尼姑單薄的身體,也是有些心疼。

“回陛下,弟子法燈。”

“法燈?燈火的‘燈’嗎?”

蘇明哲好奇地盯著她繼續問道。

小尼姑被盯看的有些羞澀,紅著臉點了點頭。

蘇明哲隨即又笑問道:

“那小師傅什麼時候出家的?”

“去年,十月份。”

小尼姑也伺候了蘇明哲一天,見蘇明哲挺和氣的,心生好感,言談就慢慢自在一些。

“現在四月,去年十月,加上一個閏月,那就是有半年時間了。”

蘇明哲和小尼姑聊了幾句,就見小尼姑的眼皮不停地垂下,還開始打哈欠,就讓她去旁邊床榻上睡覺休息。

“不用了,師傅讓我伺候好陛下,還是陛下您先休息吧。”

法燈還挺執著,身上也有股拗勁。

蘇明哲聽了,心疼得同時,想起自己的計劃。

忍不住就開口問她道:

“法燈,朕如果要求你跟朕回宮,你會不會拒絕?”

“啊?”

法燈有些驚訝,不過還是很快反應過來,臉蛋上迅速出現一片紅霞,滿臉嬌羞道:

“陛下,弟子是出家人,不能侍奉陛下的。”

“你現在是出家人,自然是不能侍奉朕,但是等你還俗了,不就可以了嗎?”

蘇明哲的話,讓法燈小師傅臉色開始變得紅潤如血,嬌豔欲滴。

不過,她再也不和男人搭話了。

蘇明哲卻不肯放過她,直接又開口道:

“既然你不開口,那我就當你答應了。等明日,我就找主持,把你要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行的。”

法燈還是嬌羞不止,在男人一再逼迫下,這才解釋道:

“陛下,弟子是父親捨身獻佛送進寺廟的,如果弟子跟著陛下走了,會有業火降臨我父親身上……”

相關推薦:史前養夫記西遊:打造文娛諸天獨苗苗在七零婚然心動,墨少的小妻子捉妖小道士的尋藥之路異界冠位指定系統精靈之我真不是毒系訓練家諸天成神道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她們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