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硬漢兵王->章節

第786章 日軍誘降未得逞,盟軍登陸諾曼底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第786章日軍誘降未得逞,盟軍登陸諾曼底

華勝利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曙光,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美軍已經奪得海、空的制控權,突破日軍防線,直逼日-本的本土,中國遠征軍正向印緬戰場展開大規模反攻。

華勝利瞭解到,國際形勢有利於中國抗戰。日-本軍部被迫抽調中國大陸上的大量日軍兵力,以支援太平洋戰爭……

華勝利命令分散在東北各地東北抗聯獨立旅中的游擊隊,對日軍的適時地避實就虛地發動了數百次攻擊,以達到擾敵疲敵的戰略目標。

華勝利知道,以現在的東北整個抗聯的軍事力量,還無法地日軍對發總攻,必須等待時機,也就是到了明年------1945年,那麼小鬼子必將完蛋了。

6月3日,日本從南京向重慶國民政府再次發出誘降廣播。

1944年下半年,日-本已進入垂死掙扎階段,其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決定透過汪偽政權對重慶政權再次誘降。

日方的條件是:“同意蔣委員長返回南京,建立統一政府”;廢除日、汪簽訂的;“滿洲國不改變現狀”,但“把香港讓給中國”等等。之後,汪偽政權的考試院長繆斌訪問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自稱受重慶政府委託,想努力於日華和平談判。

一切準備就緒後,繆斌飛往東京談判。繆提出的條件是:日-本要取消南京政府和建立留守政府,重慶政府還都南京,並要求日-本停戰並撤兵等等。但是,這些條件,在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上遭到反對,談判戛然而止……

進入1944年的中旬,華勝利得知,在6月6日的那天,由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多國部隊組成的盟軍,在德軍佔領下的法國諾曼底登陸,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第二戰場。這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雖然直接打的是軸心國中的德軍,但是,華勝利明白,盟軍消滅了德軍後,不會多長時間,轉過頭來,就會共同對付侵華的日軍,及其日軍的本土------日-本國。

諾曼底登陸的代號是“霸王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華勝利知道,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這場戰役將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萬6千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被德軍將領隆美爾預言為決定性的二十四小時,被盟軍的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就這樣度過了……

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叢集的5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

德軍指揮官隆美爾,決心憑藉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

可惜這支裝甲部隊從公里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

就這樣1944年6月7日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當盟軍登陸灘頭成為鞏固統一的登陸場後,就按預定計劃向內陸發展,美軍第1集團軍奪取瑟堡,擔負主攻;英軍第2集團軍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為佯攻。

德軍雖然最初的反擊已告失利,但並不甘心就這樣任由盟軍發展。

隆美爾調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線,抽出裝甲部隊以反擊手段來阻止美軍的進攻。但還沒等新的部署調整好,英軍就先發制人發動了攻勢,打亂了德軍的計劃,有力保障美軍對瑟堡的攻擊。

1944年6月13日,英軍第7裝甲師,在向卡昂西南的維萊博日推進途中,與正從亞眠趕來的德軍黨衛軍第2裝甲師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

英軍人員、坦克損失很大,被迫後撤。

雖然英軍的進攻沒有進展,但卻將德軍精銳的第2裝甲師,吸引在卡昂地區,為美軍進攻創造了條件。

當美軍佔領卡朗坦後,德軍從卡昂地區無法抽出部隊,只好從布列塔尼半島,緊急調來黨衛軍第17裝甲師,攻擊美軍側面,以消除美軍對瑟堡的威脅,美軍經激烈戰鬥,擊退了德軍,並乘勝於1944年6月14日,突破德軍在聖索沃地區的防線,後最終攻佔了聖索沃。

在原來的法國地區的德軍,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在該地區的4個師,必須全力阻滯美軍的前進,然後向瑟堡且戰且退,死守瑟堡。

德軍指揮官隆美爾清楚地知道,這4個師,幾天來在戰鬥中,兵力裝備消耗很大,已無力勝任堅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過使瑟堡多堅持幾天而已。

所以,隆美爾向希特勒請求,將這些部隊直接撤往塞納河,加強塞納河的防禦。

但是,希特勒拒絕隆美爾的意見。

當聖索沃地區出現被突破的徵兆時,隆美爾不顧希特勒的指示,果斷命令所有能聯絡上的部隊,迅速向南撤退,這才挽救了不少德軍的部隊。

1944年6月18日,美軍攻佔了科湯坦半島中部的巴內維爾。

1944年6月19日,美軍出色發揮機動性強的優勢,掉頭直取蒙特堡,將科湯坦半島攔腰切斷。

同一天英吉利海峽風暴突起,風力達8級,浪高18米,給盟軍帶來很大損失。在美軍地段的桑樹a人工港,浮動碼頭解體,沉箱斷裂,十字形鋼製件相互碰撞而嚴重受損。

在英軍地段的桑樹b人工港,由於受到海底礁石的保護作用,損失較小,只有4個沉箱被毀。

在登陸灘頭,盟軍共有7艘坦克登陸艦,1艘大型人員登陸艦,1艘油船,3艘駁船,7艘拖網漁船,67艘登陸艇被大風刮沉,1艘巡洋艦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損壞,還有一些艦船因洶湧的風浪引爆了德軍佈設的水壓水雷而被炸傷。

狂風暴雨還將盟軍的近800艘艦艇拋上陸地,迫使盟軍的解除安裝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萬輛車輛,10萬噸物資無法按計劃上陸。

風暴造成的物質損失大大超過了十三天作戰中的損失,並迫使盟軍的後勤補給,出現嚴重困難。如果德軍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戰機,進行反擊,戰局極有可能改寫。只是當時,窮兵黷武已經久的德軍,此時的兵力,僅僅能勉強進行防禦……

此時,德軍雖從匈牙利,調來剛從蘇聯戰場撤下來整編的黨衛軍第9、第10裝甲師,這兩個師由於法國境內的鐵路遭到嚴重破壞,部隊集結機動都很困難,無法及時到達,錯失了這一絕好反攻時機。

1944年6月20日,美軍有3個師,推進到距瑟堡僅8公里處。

瑟堡,位於科湯坦半島北部,是法國北部最大港口。德軍佔領了法國後,在那裡築有混凝土野戰工事,還利用河流和水渠設定反坦克障礙,在城郊部署有20個設在暗堡裡的炮連,其中15個是口徑150mm重炮,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標射擊,又可控制內陸道路。

現在,只是因為德軍的兵力不足,因為前一時期的戰鬥,已消耗了德軍大量有生力量,德軍的城防司令施利本將軍,把勤雜人員編入戰鬥部隊,才勉強湊起4個團的兵力。

1944年6月21日,美軍為保全港口設施,以廣播敦促德國守軍投降,遭到德軍拒絕。

於是,美軍決定對瑟堡實施強攻。

1944年6月22日,盟國空軍進行攻擊前的航空火力準備,出動500架次飛機對瑟堡實施密集轟炸,投彈1100噸。

隨後,美軍3個師,從南面發起猛攻,德軍殊死抵抗……

激戰到1944年6月24日,施利本所部已耗盡了所有預備隊,他致電柏林要求空投鐵十字勳章,授予有功人員以激勵士氣,仍準備死守到底。

為儘快攻下瑟堡,美軍迫切需要海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可惡劣天氣,使得艦炮火力支援,直到1944年6月25日才開始。

盟軍的海軍派出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組成艦炮支援編隊,支援盟軍的地面部隊。

美第7軍軍長柯林斯中將,為避免艦炮誤傷己方部隊,要求軍艦除提供召喚射擊外,只能對射擊軍艦的德軍炮火還擊,取消了其他一切遠距離艦炮射擊。

海軍軍艦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艦炮射擊,極其有效壓制了德軍炮兵火力。

在強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美軍第7軍,於1944年6月25日黃昏,衝入了瑟堡市區。

次日,德軍守城司令官施利本和港口海軍司令亨尼克少將,一起宣佈投降,但個別同主力失去聯絡的德軍據點,仍負隅頑抗,美軍使用坦克和轟炸機協同攻擊,將德軍殘部,逐步壓縮到瑟堡最西側的北端。

1944年7月1日,瑟堡城內的最後據點裡的德軍,被迫投降。

至此,美軍佔領了整個科湯坦半島,在奪取瑟堡和科湯坦半島的戰鬥中,美軍傷亡達2萬5千餘人,德軍傷亡和被俘官兵大約為3萬6千餘人。

瑟堡雖被美軍佔領,卻已是一片廢墟。

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軍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就預料到盟軍必將奪取瑟堡,立即開始有計劃毀掉瑟堡,碼頭、防波堤、起重機等港口裝置都被一一炸燬,港口水域裡遍佈水雷,還用沉船堵塞航道。

美軍的一位工兵專家看了瑟堡的毀壞情況,認為是“歷史上最周密、最徹底的破壞。”

盟軍一佔領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撈分隊、掃雷艦艇進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掃除133枚水雷,打撈起20艘沉船,這才恢復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

7月16日,盟軍才能在瑟堡,卸下第一艘運輸船物資。

7月底,瑟堡日卸貨量已達8500噸。到9月日卸貨量又上升到17萬噸。之後,使瑟堡的解除安裝能力,僅次於馬賽,成為盟軍在歐洲的第二大港。這也為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盟軍提供了大量的後勤軍用物資的保障……

就在美軍攻佔瑟堡的同時,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集團軍,於1944年6月26日以4個師的兵力,發起代號為“埃普索姆賽馬場”的作戰,猛攻卡昂。於當天中午,攻佔舍克斯,並繼續向前推進,但在左右兩翼,都受到德軍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堅決反擊,前進非常艱難。

1944年6月27日,英軍經一番苦戰,擊退德軍的反擊,佔領勞良,先頭部隊第11裝甲師,控制了奧登河上的橋樑。

1944年6月28日,英軍主力渡過奧登河,建立起正面寬3650米,縱深900米的橋頭陣地。

1944年6月29日,德軍集中5個裝甲師,發起反擊,盟軍的空軍乘著天氣晴朗的有利條件,大舉出動,對德軍裝甲部隊,實施了極其猛烈的轟炸,瓦解了德軍的攻勢。

英軍第11裝甲師,乘機佔領卡昂西南的戰略要地112高地。德軍深知112高地的重要價值,隨即組織多次反撲,但均未得手。

之後,德軍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擊112高地,在猛烈炮擊下,英軍難以堅守,只好放棄112高地,撤到奧登河岸邊。

德軍雖奪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國空軍的猛烈打擊下,無法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也就發揮不出裝甲部隊巨大的突擊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輛至20輛坦克組成的小型戰鬥群,進行短促出擊,難以取得勝利,加上幾天來,德軍的坦克損失約100輛,又得不到補充,隆美爾為確保卡昂,只好放棄外圍一些陣地,將全部900輛坦克中的700輛,部署於卡昂近郊。

盟軍在佔領卡盧克機場後,再無力推進,雙方陷入對峙……

1944年6月29日,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晉見希特勒,彙報了當前的戰局。

希特勒對此大為不滿,調整了德軍西線高層指揮人事,以克盧格元帥取代龍德施泰特,任西線總司令,埃伯巴赫取代馮-施韋彭格指揮西線裝甲部隊,並將所部改稱第5坦克集團軍,以黨衛軍上將豪瑟,接替剛剛病故的多爾曼上將,任第7集團軍司令。

1944年7月1日,盟軍宣佈“霸王”登陸作戰中的海軍作戰,勝利結束。

隨即,盟軍撤銷東、西特混艦隊的番號,所屬艦艇一部分被調往地中海和太平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盟軍又在諾曼底地區,新設立兩個海軍基地司令部,一個在瑟堡,一個在朱諾海灘的人工港,具體負責指揮排程人員、物資的運輸和解除安裝。

到7月初,盟軍已上陸25個師,其中13個美國師,11個英國師,1個加拿大師,共100萬人,56萬多噸的物資,17萬2千部車輛……

盟軍仍覺得,登陸的灘頭太狹窄,便繼續擴大登陸場。

美軍為保障日後能展開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取得有利的進攻出發陣地,美軍第1集團軍,在攻佔瑟堡後,馬不停蹄立即揮師南下……

1944年7月3日,盟軍集中14個師的兵力,向登陸場正面德軍約7個師,發動猛攻……

因盟軍前進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澤和諾曼底地區特有的樹籬地形,易守難攻,加上天氣不佳,盟軍的空軍也無法出動,所以進展緩慢,在五天裡,才前進六七公裡,而人員的傷亡卻高達5000人。

接下來,盟軍足足經七天的浴血奮戰,又付出5000人的傷亡,才推約5公里。

盟軍前進過程中,傷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進的道路兩側都是沼澤,只能展開1個師的兵力,在遍佈地雷、障礙物的道路上,粉碎德軍的頑抗步步維艱……

1944年7月6日,直屬盟軍最高司令部指揮的具有極強機動力和突擊力的美軍第3集團軍,在驍勇善戰的巴頓將軍的率領下,踏上了歐洲大陸……

1944年7月9日,德國黨衛軍裝甲教導師,被調到維爾河地區,抗擊美軍的攻勢,儘管該師全力奮戰,仍阻止不了美軍的推進……

1944年7月11日,西線美軍向諾曼底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聖洛,發動鉗形攻擊,但是,德軍依託預先構築的工事拼死抵抗,美軍的攻擊未能如願。

於是,美軍停止攻擊,整頓部隊,補充彈藥,準備第二輪進攻。

而德軍人員、裝備、彈藥所剩無幾,又得不到補充,已是山窮水盡……

在美軍隨後發起的第二輪進攻中,終於不支,聖洛於1944年7月18日,被美軍攻佔……

在聖洛戰鬥中,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重要的前線指揮第84軍軍長馬克斯中將陣亡。美軍為奪取聖洛,也付出了近4萬人傷亡的高昂代價。

隨著聖洛的失守,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防線,被盟軍分割為兩段,局面更為被動不利。

與此同時,東線的英軍對卡昂,發動第二輪攻勢。之後,盟軍出動460架次重轟炸機,對德軍陣地,進行密集轟炸,在四十分鍾裡,投彈達2500噸。

1944年7月8日,英軍2個師和加軍1個師在海軍艦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實施向心突擊。不料空軍的猛烈轟炸雖給德軍造成了慘重傷亡,卻也造成了遍地瓦礫廢墟,其損壞程度甚至嚴重影響了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因此英軍於1944年7月10日,才佔領卡昂。

在隨後的一週裡,盟軍一邊補充兵力物資,一邊不斷向正面德軍施加壓力,使其無法重新調整部署。

1944年7月18日,為進一步將登陸場,擴大到奧恩河至迪沃河之間,英軍繼續由卡昂向東南推進,為配合英軍的進攻,盟國空軍實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共出動1700架次重轟炸機和400架次中轟炸機,投彈達1萬2千噸,並吸取對卡昂轟炸的教訓,炸彈都改用瞬發引信,以減少對道路的破壞。

德軍也改變戰術,採取縱深梯次防禦,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並在有利地形不斷組織反衝擊,使英軍傷亡很大,英軍坦克損失達150輛,進攻被迫停止。

儘管英軍的進攻沒有取得進展,但在整個戰場上,盟軍已到達岡城——考蒙——聖洛——萊索一線,形成正面寬150公里,縱深15至35公里的登陸場,建立並鞏固了戰略性質的橋頭堡,完成了大規模地面總攻的準備,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展開的進攻的出發陣地,為收復西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此,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結束!

底登陸戰役中,盟軍共傷亡12萬2千餘人,其中美軍7萬3千餘人。盟軍的海軍,損失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48艘其他艦船。德軍傷亡7萬3千餘人,被俘4萬1千餘人,德軍共損失11萬4千餘人……

相關推薦:成為虛空行者從火影開始從火影開始降臨復仇,從火影開始遊戲設計師:你們不懂慈善硬漢的娛樂圈硬漢崛起博弈高手武道橫推:我以肉身打爆一切血煉妖帝美漫世界裡的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