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影帝的懶散人生->章節

第六百零七章 國慶檔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藉助前期的大力宣傳和幾位巨頭企業的背書,在各大院線,《心花路放》的排片都穩穩的排在首位。而上座率亦是非常給力,始終保持在70%以上。

不得不說,時勢造英雄。

若是放在石頭的那個時代,馮氏喜劇還是大家的香餑餑,而觀眾的口味還沒被爛片齁到,以至於對優秀喜劇片極度渴求,《心花路放》要是在那時上映,估計評價也免不得兩極分化。

跟《私人定製》差不多,小鋼炮是為了給王碩一個交代,便糾集一眾大牌玩兒了一把懷舊。

而《心花路放》也是寧皓為了給嶽曉君一個交代,叫上一幫好朋友,來了一出公路旅行。

最大的差別,是寧皓還算是用心,用自己的鏡頭語言、敘事技巧以及一堆夠討喜的演員,把一個本身有不少漏洞的故事講的妙趣橫生,看完還能讓人有點哲學思辨,思考一下一夜情阿凡達和文青前妻哪個更好一點。

對於想看喜劇片樂呵的觀眾,《心花路放》是絕對的好電影,能讓他們在電影院從頭笑到尾。

而對於那些寧皓死忠粉,那些從《石頭》、《賽車》一部部看下來的老屁眼,對於期望他能撐起中國電影未來幾十年大梁的觀眾來說,這麼一部片子,除了逗樂之外,真不夠看。

光看對網路流行語的影響就知道了,石頭的時候有“我頂你個肺”、“牌子,班尼路”,賽車的時候有“幹一行愛一行”,到了《心花路放》,就只剩下驚鴻一現黑老大的“你還年輕,千萬不能走到犯罪的道路上!”

網路和線下的瘋狂宣傳能帶起一時的票房,而口碑相傳才能讓電影真正起飛。

經歷了《私人定製》、《分手大師》等幾部靠著堆段子逗樂觀眾的所謂“喜劇大片”之後,顯然國慶檔的觀眾對於喜劇電影仍然存在極大的渴求。

但國慶佳節,人民群眾不需要較真,就圖個樂。

實際上,人民群眾什麼時候都不較真,雖然嘴上挺較真的,但真不在乎,只要有閒什麼爛片都吃得下。與其讓其他爛片來佔領這個佳節檔期,觀眾寧可選《心花路放》,還是那句話,我們不佔領陣地,敵人就來,難道大家還想看《富春山居圖》或者《戰國》麼?

凡是看過電影的人,無不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推薦,拉幫結夥的進電影院喝一碗寧皓精心炮製出來的心靈雞湯。

中年危機雖然引不起共鳴,但笑聲可以啊!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影院,一傳十十傳百。國慶節當天,票房直接達到1.9億,兩天破三億,創下了國慶檔的新紀錄。

“太可樂了,沒想到萬倩還能演這種角色,文藝片裡苦大仇深,一轉身,在喜劇片裡也能演一個文藝恨嫁女漢子,一點包袱沒有。”

“哎呦,這才叫公路片啊。我是看夠了倆男人在車上鬼扯人生哲理了,有這功夫,來個豔遇海景大床房他不香嗎?”

“話說啊,我這個人,關注點都很奇怪。電影結尾,萬年跟阿凡達在車上造人。過度解讀一下的話,寧皓是不是在醞釀一部科幻片呢?”

“百合大法好,看柳亦非跟闞青子親嘴就值回票價了。不說了,我要二刷去了。大長腿攻配白西裝受,愛了愛了!”

“你是綠裡透著藍,我是黃色屌絲男的意境完爆《小蘋果》好幾條街,話說小烏龜是給萬年打廣告嗎?張麗娟髮廊裡怎麼還貼著以前萬年在仙劍三的海報啊?因為長卿被龍葵搶走,紫萱一怒之下成了殺馬特?邏輯很通透啊!”

“劉思思的文戲意外的很靠譜,難道是本色出演?像是那種藝校畢業的迷茫姑娘,懵懂,但足夠真誠和勇敢。”

“同樣是兩男一狗,同樣是漫漫長路,甚至於電影裡還都有一個文藝的要飛昇的待嫁女青年,寧皓,這麼明目張膽的欺負小孩,有意思嗎?哈哈!”

總而言之,今年的國慶檔不屬於大片,不屬於好萊塢,而屬於寧皓和他的《心花路放》。

與往年相比,2014的國慶檔像是為了國產電影而生,九月初雖有《猩球崛起》、《敢死隊3》等好萊塢電影上映,也未能讓9月份產生觀影熱度,9月24日全國票房總收入僅2450萬,票房最高影片當日票房僅630萬。

9月25日,《親愛的》上映,拉開了國慶檔的大幕。

《心花路放》、《親愛的》、《黃金時代》、《痞子英雄2》等電影型別齊全,特色鮮明。

市場也非常給力,最先上映的《親愛的》趁著市場空虛,上映三日票房即破億,同時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的評價也極高。對於一部文藝片、催淚片來說,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

作為一個以“打拐”為主題的電影,須直面的最大創作難題就是,如何打動人的同時,巧妙地將煽情這一手法給儘可能遮掩住,不讓人覺得濫情。

老實講,這點上《親愛的》做得比《唐山大地震》到位,至少它沒去白描被拐賣兒童遭遇的苦難。但它還可以做得更好。

導演陳可欣的精英意識很重,不太合群。放在別的導演手裡,這電影可能要專注賣慘,關注被拐賣兒童的苦難和原生家庭的眼淚。陳可欣則不然,他很剋制,堅持走心不走淚腺。

片子在大多數時候也的確做到了——孩子沒找著前,黃博苦守店面,“怕他萬一回來了找不到家”;孩子找到後,黃博去倒垃圾,都走到門口了,頓住想一想,還是回頭把睡著的孩子抱著一起出門——諸如此類的細節,或一句臺詞,或一個動作,把簡單卻深刻的父子情表現得很透徹,情感共鳴已經達到。

但就像《武俠》結尾的天雷打擊一般,手一熱,陳可欣還是忍不住加了點煽情的戲份,不影響整體的觀感,但很俗套,破壞了電影的整體氣質。

當然,既然是精英導演,陳可欣也不免會把一個簡單的問題上升到“定體問”的高度上,《親愛的》通篇上下太多這種抖機靈了——做筆錄的公安被質問過;偵破案件的警察被一腳踹倒在臺階上;福利院院長因為“看不起我們農村人”的價值觀被羞辱過;計生辦的職員“耍大牌“;連法官大人也快被描寫成了一個老頑童···

相比於口碑優秀,而票房也相對出色的《親愛的》,許安華導演的《黃金時代》就比較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金時代》在威尼斯引起一片盛譽,不管是在題材上,還是在明星大腕上,都應當是國慶檔票房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結果上映十天,票房卻只有3800萬,賠錢已成定局。

而且電影在豆瓣上的口碑也相當一般,跟霍建起導演那部號稱“民國豔情史”的《蕭紅》所獲評分相仿。

“從故事上來說,《黃金時代》比《蕭紅》強,但是從角色上,萬倩要遠遠超過湯維。前者能看出那個才女的倔強和清澈,後者就完全是《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文藝女青年,獨白太多讓她無從發揮。全片最大的亮點大概是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之後的側臉,剩下的部分呆頭呆腦的。萬倩能靠著《蕭紅》拿金雞影后,湯維,估計又得陪跑金馬···”

網友更是調侃,“要是請黃博演蕭軍,說不定《黃金時代》票房就能破億囉!”

這個國慶檔,黃博徹底爆發,《心花路放》、《親愛的》、《痞子英雄2》三部電影同期上映,個人累計票房突破80億,號稱“票房福星”,也不怪觀眾如此吐槽。

7000萬成本,還沒算宣傳費用,看現在這個樣子,妥妥的撲街。

說實話,這也不能怪許安華。饒是《黃金時代》跟《阮玲玉》等香江老電影有差距,但沒那麼大。

撲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這電影太文藝範兒。

老天爺啊,三個小時的電影,倆小時都是女主角的獨白和詩朗誦,再漂亮的畫面也撐不住這麼摧殘啊。

許安華也不是那種能玩商業,能玩藝術的咖,風格上始終偏向文藝和現實主義,娛樂性嚴重不足。

《桃姐》算是有笑有淚的佳作,最終票房也只是剛過億罷了。

不如說,現在這樣的情況才是常態。唯一的問題,就是成本太高。說實話,7000萬,不是一個文藝片應該有的成本。

市場需求加上院線營收壓力,《黃金時代》就這麼成為了電影鬥爭中的棄子,排片被一砍再砍,截至下映,也不過有五千萬的收入。

相關推薦:九轉金身太古金身訣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隋唐英雄養成記隋唐之謀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