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影帝的懶散人生->章節

第五百七十八章 如日中天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回到洛杉磯,頒獎禮繼續進行。

“演技之神”丹尼爾·戴·劉易斯上臺,將最佳女主角的獎盃頒給了在《藍色茉莉》中奉獻精彩表演的凱特·布蘭切特,從一個澳洲出身的小配角到奧斯卡影后,她總算是修成正果。

“感謝學院,拿到這個獎真的意義重大,今年有太多優秀的女演員了。今年是一個大年,競爭者裡有艾米·亞當斯,你在《美國騙局》裡的表演讓我神魂顛倒。周遜,你的表演我可以從頭一直看到底。梅麗爾·斯特裡普就更不用說了。朱迪·丹奇,她已經79歲了,她的電影太成功了,她現在估計在印度。總之,你們都很棒,謝謝你們!”

大家都知道小李子是奧斯卡陪跑王,其實艾米·亞當斯的悽慘程度也是不遑多讓。

說來也很有緣,在《貓鼠遊戲》中,小李子和女版“小李子”,艾米亞當斯就合作過一次。

她憑藉《六月蟲》、《虐童疑雲》、《大師》、《美國騙局》等作品先後獲得了4次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和1次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沒一次獲得獎項。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艾米·亞當斯在奧斯卡,就和梁靜茹在臺灣金曲獎相若彷彿。

女版小李子再度陪跑之後,正版小李子開始緊張了。

他今年憑藉《華爾街之狼》再度提名小金人,對手是馬修·麥康納、克里斯蒂安·貝爾等人,前期公關夠充分,但是,哪年的公關不夠充分呢?

眼看著攝影機對準了自己不挪窩,小李子內心也開始苦笑。

去年的奧斯卡水後大表姐上臺,她在最佳女配角的競爭上敗給了《為奴十二年》中的露皮塔·尼永奧,此時臉上倒也不顯頹色,笑眯眯道,

“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是,”

臺下一片安靜,小李子凝視著舞臺,一動不動,期待著最後的結果。

“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恭喜!”

一身白西裝的馬修上臺,眼睛一斜,又開始了自己的神叨發言,

“謝謝我一直追趕的英雄。我15歲時,我的朋友問我,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誰?我告訴他,我的英雄是25歲的我。

我25歲時,他又問我,你達到你心目中的英雄的地步了嗎?我說,沒有,還遠著呢,應該是35歲的我。就這樣,我的英雄總是和我有十年的距離。

我一直在追趕努力。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的英雄是誰,無論我們在追趕誰,都沒關係,真的沒關係。謝謝。”

貼合主題,昇華思想,活脫脫的滿分作文模板。

此時,一半攝影機對準臺上的馬修,另一半攝影機則對準了臺下的小李子。

小李子深情款款的望著臺上的小金人,眼裡充滿苦澀,瞅著就要落淚。

媽蛋,還得繼續折騰自己!

我的超模,我的豪宅,還有我的水槍啊!

接下來便是最後的重量級獎項,最佳影片獎。

艾倫再度上臺,“接下來是最佳影片獎,大家應該心裡有數。要麼《為奴十二年》得獎,要麼你們都是種族主義者。”

“有請,威爾·史密斯!”

“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是,《為奴十二年》!”

其實,從威爾·史密斯上臺,臺下的導演們也就猜出了結果。

暗示太明顯了,讓黑人來頒發最佳影片獎,獲獎者還是《為奴十二年》這一種族題材的電影。

臺下略有譁然,但很快平息。

一般來說,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會歸屬於一部電影,奧斯卡八十多年歷史中,有六十多年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是重合的。

但去年的《逃離德黑蘭》和李銨就分別拿下兩個重量級獎項,算是藝術性和政治性對於奧斯卡的一大影響。

這種現象上次出現,還要上溯到六十多年前。第24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花都豔舞》,最佳導演卻是《郎心如鐵》的喬治·斯蒂文斯。第25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戲王之王》,最佳導演卻是《平靜的人》的傳奇導演約翰·福特。而50年代初,正是美國電影工業結束製片廠時代,而走向新時代的重要節點。

不同的電影工業時代,體系和市場對於導演這個工種的重視程度也有差異。

在三十年代末之前,重合的比不重合的要少,當時好萊塢正處於典型的大片廠時期,實行所謂的“中心製片人”制度,對一部影片影響力最大的大製片人,導演還只是一個相對普通的工種,絕大多數連剪輯權都沒有,所以人們的觀念裡並不認為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一定要有很強的相關性。

從五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重合率都相當高,歐陸傳來的作者電影思想開始在好萊塢奪權,導演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八十年代以後,倡導“作者電影”的新好萊塢雖然過去了,但導演作為一部電影最核心的創作者的地位基本確立,很多大導演開始身兼製片人的職位,對一部影片製作過程中從頭至尾都擁有很高的決定權。

所以奧斯卡上兩大獎的重合率只是比七十年代稍有下降。一旦出現兩獎不吻合,通常是因為獲得最佳影片的是真正的年度話題之作,但它的導演卻欠缺資歷、名氣,於是最佳導演獎被聲望更高的那個人奪走了,李銨的兩個導演獎都是如此。

而如今便是好萊塢工業發展的又一個節點,《阿凡達》拉開了CG電影大幕,無數科幻片和特效片開始搶佔市場,傳統電影受到的衝擊更大。

這對於奧斯卡更大的影響則是,評審團中混入了更為年輕,想法更加激進的年輕電影人,這個年輕也是相對的,至少比那些老爺子來的年輕。

70後的年輕人支援《地心引力》這樣的特效技術電影,70前的老爺子則支援《為奴十二年》這些傳統影片,這也是《地心引力》未能兼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一個原因。

這邊,製片人布拉德·皮特和導演史蒂夫·麥奎因上臺,共同捧起了小金人。

“謝謝!這是巨大的榮譽,我想跟站在我身後的每個人說,你們都是功臣,我們詮釋了所羅門這個故事。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最好的講述者是導演史蒂夫·麥奎因。”

皮特說完便讓出舞臺,讓真正的功臣導演上前致辭。

“謝謝所有人,特別是布拉德·皮特,沒他的話這部片子就無法和觀眾見面。感謝這個故事。最後,我們每個人不僅僅是生存,還要努力去生活。我要把獎獻給那些忍受奴役的人們。”

說實話,從電影角度看,這就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

論敘事,比這個片生動有趣讓人欲罷不能的太多了;論畫面,麥奎因的御用攝影師雖不是吹的,但依然不及老謀子的恢宏和細膩;論演員張力表現,能入圍奧斯卡角逐的都不弱;要比慘,主角的慘跟《1942》也沒得比,更別說提那些有關戰爭的電影。

這就是一部提前找好主題的命題作文,專門拍給學院派的評委們看的,這些片子主題上一味的高上大,價值觀絕對的政治正確,劇本嚴格按照八段式的結構絕對的工整,電影也都或多或少的保留著導演的個人特色,主角的演技也通常是可圈可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像是奧斯卡佈置的命題作文,專門為申奧而拍的。

······

國內早就炸了鍋,無數事後諸葛亮撕掉了提前寫好的小作文,開始誇讚《地心引力》背後的人文思想和劇本對於人類進化的隱喻。

他們此時認為,《地心引力》能獲得奧斯卡8項大獎,憑藉的肯定不止是特效,而是故事更加的主旋律,生命、愛、女權,肯定是因為這些因素在才讓奧斯卡評委感同身受。

我們亞美利加爸爸果然還是更加的優秀···

順帶著還黑一波春節檔以來的電影,親切的稱呼它們為“辣椒炒狗屎”,又衝又臭。

與影評人的事後諸葛亮不同,網友們的觀點則是兩極分化。

“奧斯卡也不過如此,一部毫無內涵的電影居然拿下8項大獎,故事乏善可陳,技術上也沒突破性的創新。奧斯卡也就這麼回事,替卡梅隆不值!”

“《地心引力》猶如一支定海神針,自《阿凡達》之後,再次明確宣告了3D鏡頭正規化。難怪有人覺得它有點電影原教旨主義的味道。它告訴世人,3D電影,什麼格式不重要,是不是後期轉制不重要,設計什麼樣的鏡頭,這才重要!更重要的,這可是一部華語電影,在世界主流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的華語電影!”

慢慢的,陳總在頒獎禮之前的一些話也開始流傳了起來。

“陳老板在奧斯卡紅毯前接受採訪,未來將繼續打造國際合作大片。”

“環球確認,已跟青年影視合作,四國合作製作大片,導演確定為吉爾莫·德爾·託羅。”

“對外開拓市場的正確方式,青年影視怒斥國內公司發展路線。”

一時間,鋪天蓋地都是這種新聞。

對於觀眾來說,又有一部大製作可以期待了。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頭上又多了個難以逾越的山峰,說句不好聽的,那一座奧斯卡就夠浪一輩子。

張偉品為啥能吹牛?還不是蹭著老謀子那幾個獎的光芒?

小金人VS金熊,孰輕孰重自不消說。

對於圈內的演員來說,面前又出現一張大餅,不咬一口都不合適···

獎項,票房,電視劇,網劇,影片網站,綜藝,遊戲,諸多亂七八糟的因素一湊,青年影視如日中天。

相關推薦:九轉金身太古金身訣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隋唐英雄養成記隋唐之謀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