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影帝的懶散人生->章節

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經病啊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調音師》上映之後,迅速引爆了公眾話題。

相比於對電影質量的褒揚,網友們的關注點反倒是對於劇情細節和真相的挖掘。

真就應了爾東昇在首映式上說的那句話,“這部電影可能引起像是《盜夢空間》一樣大的討論”。

事實也正是如此。

開放性結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它能引導網友去思考,去想象,最後讓他們自己思考出一個更加巨大,更加驚悚的故事輪廓來。

靠著編劇寫劇情多沒意思,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爽點和痛點,讓他們自己來,才能爽到呢。

這種編劇思想啊,古稱留白,也可以被稱作自嗨式編劇···

編劇自己沒嗨,反倒是讓觀眾和影迷自己揉,自己嗨。

“前2/3完美還原短片故事的精髓,緊張懸念無限放大,代入感極強,很多鏡頭能讓觀眾直接進入主角視角,感受意外和驚嚇,全身發麻、如履薄冰。”

“沒見過開篇10分鐘便出現反轉的,第一次親歷犯罪現場卻要視而不見、第一次被人上門測試···那個恐怖面具讓我又哭又笑,一會兒想起《驚聲尖叫》,一會兒想起《驚聲尖笑》,過山車有沒有?”

“誰想讓事情發展到萬劫不復的地步?身不由己、百口莫辯,真是絕了。但後1/3的反轉再反轉略洩氣,攪進局面的人越多、懸念感反而被削弱,好在結局索性反轉到底的設定又掰回一局。就是這樣,別跟我提那個結尾···”

“觀看體驗非常好,但是細想一下,就有種縫合怪的感覺。前20分鐘是讓人看不下去的歌舞愛情片;接下來的45分鐘是擴充套件短片《調音師》的故事;之後的45分鐘是跟短片完全無關的主角命運再創作,直接朝著人性貪婪的主題而去,做成了強反轉的黑色犯罪喜劇,借鑑《冰血暴》,利用不存在的鉅款,帶來了各種人性的反轉。不到最後一秒鐘,你永遠猜不到它會怎麼反轉。雖然天降青天大老爺有點膈應人,但是最後的反轉仍舊十分有力,人啊,就是不知悔改!”

“讓我感覺最恐怖的一幕,是男主去報案的時候警察老大出現在他眼前那一刻,驚悚到做噩夢。”

“女權瘋了,這部懸疑片更多伏筆和反轉,開頭結局的呼應可謂是神反轉。因果迴圈,全員皆惡,也因為男主未曾泯滅良知,所以老天眷顧他,女反派各種反殺戰鬥力爆表,男反派居然能被老婆家暴,這女權意識在國內電影裡還是少有的。”

當然,網友們的腦洞環節還是一如既往的精彩。

首先出爐的是“真實姦夫說”,這種說法認為,男主角和女反派才是真正的一對兒,他倆合謀殺了老明星,但是因為分贓不均,女反派痛下殺手,男主角揮淚殺妻。故事的一切都是虛構,只有蘇菲看見的才是真實。

而蘇菲看見了什麼?

第一,男主角和女反派關係親密。

第二,兩人在男主角家中赤裸相對。

只有這兩點是真實,剩下的,全踏馬是假的。

這種假說相當激進,並未得到網友的認可。

很快,第二種假說也新鮮出爐,“完全黑化說。”

持這一觀點的網友認為,“一切都是從兩年後男主的自我敘述開始變味道的,因為是“他敘述的”,這一部分極有可能是假的——他把自己說成白蓮花,蛇蠍女是意外而死。”

“而實際上很有可能是他聽從了醫生的話,用了蛇蠍女的眼角膜,之後幹掉醫生,拿著六千萬出國開始了新生活。畢竟,一個在衝突尚未發生的安全環境中,就並不排斥用盲人身份獲取工作、住所、愛情的人,本就不可能是白蓮花。”

“我相信他在上醫生的車之前,一切都如劇情發展;但在經歷了多次欺騙之後,結局如何根本不可預料,或者說,以人性論,這個人做出了最利於自己的選擇,是完全可能的。”

隨著網路上的爭論和腦洞愈演愈烈,公司也開始煽風點火,燒腦啊,神作啊,反轉啊等說不出好壞的詞兒一個勁兒往上貼,鋪天蓋地的宣傳一輪接一輪,生生把一部中小成本懸疑片給吹到了《盜夢空間》的高度。

觀眾的討論思潮,其實比朋友圈和微博上的安利要來的更有用。

討論雖然也是一種安利,但講究一個遮遮掩掩,欲拒還迎,讓別的觀眾自己產生想看的興趣。

而在《調音師》的宣傳和腦洞型安利鋪天蓋地的時候,趙燕子也帶著她的“處女作”電影——《致青春》正式登陸院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靠著趙燕子在八零後群體之間的號召力,以及原著光環,甫一上映,《致青春》就霸佔了影院30%的排片,僅次於前一日全線好評的《調音師》。

而票房成績也很亮眼,首日成績3200萬。在前幾年,這都是能上票房排行榜三甲的數字。

後世,趙燕子人人喊打,割韭菜啊,挺戴笠人啊,淨幹缺德帶冒煙的勾當。

而在此時,趙燕子還是一堆人的童年回憶。不管如何,《還珠》仍舊是不少八零後九零後的童年回憶。

有句評論總結的很好:“趙燕子這個名字出現在導演二字後面,已是對我們這代人的青春最好的致敬。”

與其說,觀眾是去懷念那個只存在於幻想中的青春年華,看那些快三十的演員努力的在銀幕上表演出青春年少,輕狂歲月,不如說,很多觀眾就是為了去看看趙燕子的作品。

而電影本身也很值得吐槽,《致青春》也算是開宗立派,成功給國內青春電影創立了三大套路:分手、墮胎、出國···

自此之後,無數導演前赴後繼,彷彿一部青春片,不墮個胎就不完整。

《朱諾》的出色,是人家反思了這個問題。

你說,《致青春》反思了什麼?教育了什麼?

還說什麼,能在大銀幕上談打胎就是進步···

十幾年前小熒幕上還家暴呢,不比這玩意來的深刻一萬倍!

鄭微的初戀男友林靜同學,在發現自己的父親和鄭微的母親有不正當關系之後,覺得無法面對鄭微,於是一句話也不說就默默出國了——但是他其實沒出國!就一直在鄭微身邊當跟蹤狂。

鄭微之後在校園裡攔截了一次陳孝正,和他拉拉扯扯的逼迫他道歉,陳孝正不從。再一次見面是在食堂裡,她略施小計,害得人家吃不了飯,陳孝正怒了。然後,鄭微喜歡上了陳孝正···

不愧是瓊瑤劇出身,趙女士的腦迴路,真是清奇無比!

不過鄭微表白之後,陳孝正的反應還蠻精準的:“神經病啊!”

很好的概括了這部電影裡的人物性格···

電影的前三分之一不錯,看得出對道具和時代細節的用心。而後三分之二急轉直下,這可能與趙女士的整體能力有關。

同一撥的女演員裡,趙燕子參演的電影,明顯要比秦海陸或者周遜所扮演的角色模式化,簡單化,娛樂化。

換句話說就是沒啥營養,也不夠情懷。也許她本身的能力就決定了她不敢,也沒有能力就原著進行大改。

而李檣,電影的編劇,她的優勢又在大情懷上,一貫喜歡在壓抑灰暗的基調中展現不甘命運的人性掙扎,《孔雀》中的姐姐,《立春》裡的王彩鈴,還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的姨媽,因此,兩人的搭配也許本身就是不匹配的。

整部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個80後網路作家提供了原著小說,60後的編劇構建一個混亂的青春傷感時空,而毫無表達慾望的70後導演趙燕子,就按照自己的記憶,用最深入骨髓的瓊瑤情節來推動轉折、推動劇情發展、推動愛恨離別生死戀。

要是真論起來,整部電影的劇情加起來,可能還沒王菲最後唱的那首歌來的催淚···

受此影響,青年影視如今正在製作的《匆匆那年》也準備請王菲唱主題曲,情懷嘛!

不過,跟《調音師》的好口碑比起來,趙燕子又一次遭受了觀眾吐槽。

在低評價和《調音師》的夾擊之下,首周三天,票房7400萬,與首日的驚豔相比,後兩日的票房成績跳水嚴重。

與此相對的,《調音師》首周上映四天,票房突破2億,順利登上周票房榜冠軍寶座。

相關推薦:九轉金身太古金身訣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隋唐英雄養成記隋唐之謀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