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影帝的懶散人生->章節

第四百七十五章 西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12日,劇組在某影院開見面會,氣氛火爆,這幾日主扛宣傳的是於飛鴻、萬年和張曉菲等人,柳亦非還要參加《四大名捕》的路演,前幾日便已經離開。

七月份,這姑娘註定要在影院全程刷屏。

先跟觀眾交流,又安排媒體採訪環節。

“於導,您覺得電影的票房如何?”

“還是很有信心的,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就已經很開心了。”於飛鴻駕輕就熟道,“我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現實題材,都說我們的觀眾不太喜歡現實作品,我倒是沒這個感覺。”

“大家覺得《熱點》好看嗎?”

“好看!”觀眾十分給面子。

記者又轉向張曉菲,這姑娘之前沒啥出色作品,這次靠著《熱點》一舉成名,心裡頭十分激動,要不是知道現場不合適,估計能直接哭出來。

“張曉菲,拍這個戲有什麼感覺?”

她說了一通拍攝感受,誇完這個誇那個,接著又總結道,“電影裡的陳美就是個普通人,每天就是上班,下班,生活圈子也很簡單,你從來沒有想過會惹來別人這麼多非常大的負面的關注,那對你生活的打擊是不可想象的。”

“拍完這部戲,我倒是感覺,這個角色跟當演員很像,做演員一定都有過類似經歷,就是你今天獲得這一切,別人給你的關注,別人給你的讚譽,或者別人給你的光環之外,你必須也要承擔一些東西,正面或者負面的都有。”

同樣有這個感受的還有柳亦非。

當年她經歷的那一盆盆黑料,不比電影裡陳美來的輕。

《熱點》口碑火熱,影響最大的便是張曉菲和柳亦非倆人,一個從籍籍無名變得家喻戶曉,另外一個則在電影裡從傻白甜一轉綠茶婊,二轉受害者,甚至於有了演技派的名聲。

人氣加上演技加上票房成績,一時之間身價倍增。

她的人氣本來就是最頂尖那一撥,比起四旦雙冰之流差一點,但也就是差一點的程度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堪稱一線守門員,有小花想上位一線,最後要面對的就是她,跟守關大boss似的,不知道遭了多少黑,但是人氣還是首屈一指。

沒辦法,當年的人氣太高,即便是吃老本也夠吃好多年。

劉思思靠著一部《步步驚心》都能吃十年,柳亦非可是有《仙劍》、《金粉世家》和《神鵰俠侶》三部國民劇,當年多少小男生就是看著她長大,被她薰陶出了最初的審美觀。

這都是人氣基礎···

若不是後來轉戰電影圈人氣走散,那必然是新生代頂峰。

不過,就算是兩三年才一部不咋地的電影,她的人氣還是最高的那一撥,不作妖不豔壓,就這一點就比不少人強。

《四大名捕》本來宣傳主打的是陳嘉尚和香江群星,但是在《熱點》爆火,這姑娘人氣暴增的情況下,果斷轉換了宣傳通稿,把所有資源都懟在了柳亦非身上···

跟去年《鴻門宴傳奇》一個操作。

也是很巧,《鴻門宴》之前,《升級》讓她人氣回升。《四大名捕》之前,又有《熱點》提升口碑。

算下來,她確實是受益最大的那個。

至於萬年,呵呵,就他在《熱點》裡的戲份,寥寥無幾的幾個特寫再加上人形攝影機的角色定位,想出彩都沒那本事。

不過呢,雖然柳亦非人氣高,但耐不住人家江建築師路子野。

很突然的,在電影上映前,網上盡是江建築師夜會鄧朝的訊息。

什麼“鄧朝深夜前往女方別墅私會,娘娘帶孩子回孃家”啊之類的···

不過,現在孫麗丟掉了《甄嬛傳》,估摸著也不能叫娘娘了,悲哀!

大家都懂,緋聞炒作嘛,算是線下廣告和線上採訪之外的第三個路子。

老套,但是實用。

不管如何,宣傳的效果確實起到了,《四大名捕》12日上映,《熱點》的排片被擠掉不少。

首日票房1800萬,上映首周,《四大名捕》獲得票房亞軍的位置。

四天票房共收到8180萬,低於票房冠軍《畫皮2》兩千餘萬,略高於《熱點》的周票房,也成為真正威脅到《畫皮2》的影片。

陳嘉尚一直是這幾年內地非常成功的香港導演,2008年的《畫皮》收到2.3億,2011年的《畫壁》也有1.8億的票房收入。因此本片同樣有很大的票房野心,加上他以往的票房號召力,首周八千餘萬的票房並不讓人意外。

本片在排片場次上低於《畫皮2》三萬餘場,但是觀眾人數卻比《畫皮2》還要高。《四大名捕》的場均人數42人更是遠高於《畫皮2》的場均28人的上座率,《畫皮2》最終仍是憑藉3D場次相對較高的單場票價而勉強保持住票房冠軍的位置。不過照此態勢發展,周冠軍寶座拱手讓人已成定局。

《四大名捕》雖然號稱來自溫瑞安同名小說,不過從實際影片來看,陳嘉尚僅是借鑑了小說中的人物名字而已。更多像一部自由發揮的同人小說,而且人物設定更是大膽創新,朝向好萊塢的超能英雄方向拓展,幾位主人公除了武藝超群之外,人人都有些超能力。甚至被觀眾將之與《X戰警》及《神奇四俠》相互對應。

跳出原著未必是壞事,勇於革新也許會帶來更好的變化。不過電影真正的問題仍然在劇作上,人物的變革並不該意味著情節的簡單化。

原書《四大名捕》中有很多構思巧妙的懸案推理,電影版卻完全將之拋棄,非要弄出一個鬆散、簡單的案件。

從情節上很難對觀眾形成吸引力,角色則毫無魅力,扁平無趣。這也使得《四大名捕》在票房可喜的前提下,口碑則一塌糊塗。

“除了柳亦非在那裡裝嚴肅,其他人都拼命為了搞笑而搞笑啊...有鄧朝和鄭鍾基,註定是一部失敗的喜劇片!”

“柳亦非在江一豔的中和下也順眼了好多。就睡眠效果來說,絕對五星不解釋!!!不說看得是沒給錢的,就是買票進場也不會後悔,一個小時的劇情有三個小時的睡眠效果你還想怎樣?”

“陳嘉尚靠著《畫皮》毀了我廠花之後,還想用《四大名捕》毀了天仙嗎?”

“至於雞姑娘…我很想吐槽她的髮型,那詭異的麻花辮。同樣《看電影》上的評價也很樂,‘為炮灰陣營添磚加瓦’。雖然江一豔在這裡嘴巴好像小了不少,顏也不錯,還露了很多肉,但是她的角色也真的很莫名其妙!”

特別搞笑的一點是,豆瓣上顯示,喜歡《四大名捕》的還喜歡《大武當》、《新少林寺》、《蘇乞兒》、《錦衣衛》,敢情,你們水軍請的都是同一批啊?

這種高票房低口碑的現狀已經成為當前華語片的頑疾,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勢,長此以往,受損害的還是整個電影業。

同時,為了契合如今電影宇宙的發展熱點,陳嘉尚還在首集留下了一個大尾巴,也是為了續集打基礎,後兩部正蓄勢待發,三部曲的影片也希望能在內地院線撈到更多回報。

······

話說《熱點》於6日上映,前期上座率和《畫皮二》平分秋色,但是在《四大名捕》上映之後開始下跌,一直到月底,多家影院大幅減少了排片量。

靠著前期迅猛勢頭和後期的細水長流,等到25日,電影排片已經下降到了5%,此時票房為2.5億,作為一部偏向現實和文藝的電影,這個成績也很不錯了。

結束宣傳之後,於飛鴻就回家研究《長大》的劇本去了,電影預定十月份開機,她是自導自演,馬虎不得。

就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於飛鴻已經是國內市場上最具號召力的女導演,什麼徐才女啊,黃藝啊,在她面前都是渣渣。

不過文藝女中年,呸,青年也沒什麼驕傲自滿,人家還是該怎麼過日子怎麼過日子,一點都不飄。不像徐才女,去年那部《親密敵人》撲的跟什麼似的,照樣敢吹自己是女導演裡頭最牛逼的。

要點臉,不行嗎?

至於電影收益,宣傳費基本已經透過廣告置換回本,最終票房中,公司大概能拿到八千萬,去掉成本,大概賺了六千萬有餘。

跟《泰囧》那樣的沒法比,但是也不賴,畢竟是文藝片。

在《熱點》之前,純粹文藝電影的天花板大概是年初的《桃姐》,靠著威尼斯影后的名頭,在三月份拿下了過億的票房。

此時,《熱點》已經穩坐國產文藝片票房冠軍寶座,給諸位文藝片導演展示了一下,什麼叫人文關懷和商業模式結合的範例。

至此,圈內對於公司的重視程度又提升了一級,以小博大是人家的《石頭》發明的,冰原犯罪是人家的《獵兇風河谷》開發的,接地氣的喜劇是人家的《人在囧途》整出來的,小成本科幻是人家的《升級》掏出來的。

今年,人家又給同行展示了一波,什麼叫能賺錢的文藝片,就問你服不服?

甭管同行服不服,反正二級市場服了,《消失的愛人》加上《熱點》,兩部電影給公司帶來了兩個大漲停,眼瞅著市值就要超越花藝。

人家也不樂意,趕緊開發佈會吹牛逼,把公司下半年的《太極》還有《1942》以及《神都龍王》都拿出來吹一波,這才穩定住股價。

而本來想回家專心當宅男學法語的萬年,卻被寧皓拉了起來,兩人跟黃博踏上了一場驚險刺激的一路向西之旅。

相關推薦:九轉金身太古金身訣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隋唐英雄養成記隋唐之謀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