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影帝的懶散人生->章節

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合之眾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所謂的羅生門結構,便是指當事人各執一詞,案件撲朔迷離的狀況,最開始是角色的自述加回憶,現實和回憶之間靠著法官來進行分段。

在《英雄》中,張一謀用顏色來分辨回憶與現實,回憶裡是大紅大綠,現實是大秦的黑。而回憶的真假也用顏色來區分,瘋狂的紅,高潔的藍,還有真實的白。

《熱點》同樣使用了類似的方法,只不過,區別回憶和現實的,並不是顏色或是敘述,而是鏡頭語言。

現實是穩定的,全程使用斯坦尼康穩定器,穩定到讓人感覺無聊。

而回憶和探訪過程則是手持攝影,其中夾雜有DV畫面,凸顯回憶的主觀性和不穩定性。

這個技巧的出現,使得觀眾可以很簡單的分辨出回憶和現實。

而往後,這個鏡頭語言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那便是區分真與假!

這種敘事手法並非獨創,姜聞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就曾經用光線和音效來展現記憶的不靠譜。

換到《熱點》裡,於飛鴻只是用了更加直觀的鏡頭語言。

劇情繼續進展,池興的四次採訪,帶出了四種不同的敘述。

死者的音容笑容,點滴往事,在敘述者的回憶裡,清晰直觀的,四面八方的,形成一個包圍圈,將採訪者裹在其中,茫茫不知所措,又好像瞭解了真相。

四個同事,在不同事件,各自角度的審視下,苗頭全部指向一個人的時候,真相呼之欲出,只差一口氧氣。

眾口鑠金,難以招架。

而且,嫌疑人陳美在案發後失蹤了。

一定有問題!

網路新聞節目,以採訪素材為藍本,剪輯、變聲、馬賽克,堂而皇之開始播出。主持人一本正經地分析、推理、下定論。嘉賓是個退休警察,在耳麥的提示下,屈從於節目安排。

警察局沒有出現。

“兇手一定就是陳美!”

網友們篤定這個結論。這是網路,言論自由,來去如風。

推理天衣無縫,找到證據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此時,一邊倒的輿論,終於出現了第一個波折。

陳美的大學閨蜜,寫了一封長信,寄給電視臺。

沒錯。她沒有寄給警察局,是寄給了電視臺。

閨蜜的信,文字平實可信,敘述了一個並不是世人所想的陳美......同時,或許是無意,或許是有心,她把陳美的真名說了出來。

說再多好話都沒用,網路上和現實中的烏合之眾記住的,只有嫌疑犯的名字:陳美。

經過一番曲折,池興展開了第二輪採訪,物件是陳美的小學同學和父母鄰居。

又是一邊倒的情報與描述,那種搖晃不安的鏡頭再度出現,帶的人內心發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同學說,陳美從小就不是好人。性格孤僻,心理扭曲。她把討厭的人疊成紙人,寫上名字,大頭針扎在上面,再用火燒。

喜歡詛咒,並以此為樂,還睚眥必報。

鄰居的話更可怕:村子的祠堂,是陳美和她的朋友點火燒的。

母親的態度,左右搖擺,半信半疑。父親誇張的伏地而跪,面對鏡頭,道歉不止。

奶奶深信陳美不是那種人,但奶奶沒有受到採訪。

只有一個人,陳美的朋友,唯一的朋友,接受了採訪。

此時鏡頭詭異的平靜了下來,穩定,平緩。

黃昏般的陽光中,童莉亞面對鏡頭說出了這句話:人的記憶都是可以捏造的,大家只挑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話來說。

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這句話。

但池興理解了,於是劇情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從這裡開始,池興詭異的消失了,剩下的只有網友的責罵以及案件的推進。

酒店裡,陳美開始回憶,畫面再度進入回憶的搖晃中。

前面所有人,回憶的所有事,在陳美的描述中,一個一個被推翻。

真相,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全民謀殺的盛宴,即將結束。

警察局出現了。

以新聞的方式。警察逮捕了一名涉嫌偷竊的被採訪者,李莎供述,白雪公主是我殺的。而她的敘述與回憶,與之前的一切回憶鏡頭都不同,穩定規範,如同現實視角。

電視節目向陳美公開道歉,網友們玩著馬後炮遊戲。回到家,面對父母的愧疚,陳美無動於衷。

而始作俑者池興此時卻不知所蹤。

看到這兒,觀眾開始迷糊了。

如果說,不穩定的鏡頭代表著偽造的記憶,穩定的畫面代表著真實的事件,那為何陳美的回憶依舊是搖搖晃晃?

難道劇情還要反轉?

電影繼續進行,陳美回到了家中,見到了父母鄰居,也送別了去世的奶奶。

夜裡,她和童莉亞飾演的古溪透過蠟燭交談。

這裡的蠟燭不再是回憶中明亮的黃色,而是詭異的紅色。

紅色的燭光映襯之下,陳美臉上的笑容也變得如此陰沉。

第二天,陳美準備開車外出,而池興卻出現在了她的面前,為她講述了一個,白雪公主被眾人殺死的故事。

張靜森並非是眾人口中靠著自己美貌橫行霸道的綠茶婊,雖然在工作中有一些問題,但是人並不壞。

而殺人的起因也很簡單,同樣是流傳在公司網路上的一句流言:經理和張靜森有染。

最開始憤怒的是陳美,之後是嫉妒張靜森的李莎,之後又是惱怒張靜森工作能力的前輩,最後才是愛好八卦的同事。

於是,黑色的童話便開始了。

灰姑娘們齊心協力殺死了白雪公主,並且互相證明對方的不在場。

李莎實際上是眾人推出來的替罪羊,眾人只是稍加引導,她便十分主動的去殺死了張靜森。

她還以為自己的嫁禍有效,殊不知那些都是陳美等人的計劃罷了。

白雪公主並非完美,而所謂的受害者灰姑娘也並不無辜。

“這個童話,有趣嗎?”池興問道。

在如血的殘陽中,陳美轉身微笑,露出了與赤紅的燭光之下相同的笑容。

“誰知道呢?你認為,是真是假?”

她對準鏡頭,問出了這個問題。

接著畫面一黑,電影結束。

“嘶···”

普通觀眾只覺得詭異而驚悚,她彷彿直接透過銀幕與觀眾進行交流,詢問觀眾對這個故事的看法,直接觸碰到了眾人心中最隱秘的窺視慾望。

跟電影裡的網友一樣,觀眾們接受的也是導演和演員經過調整、設計、拍攝跟剪輯所表現出來的光影記憶。

既然人的記憶可以造假,那電影可以嗎?

這一刻,觀眾們也像電影裡的那些起鬨架秧子的網友一般,思考起了事件的真相。

······

當燈光亮起,觀眾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影廳。

這種滿足並非是看了兩小時特效或者槍戰能得到的,他們似乎也變成了電影中的人物,跟隨著那搖晃的報道而猜測,如同網友一般,在內心裡為角色下著主觀的判決,認為這個角色是壞人,那個角色是好人。

然後一反轉,他們心裡又覺得死掉的綠茶婊很可憐。

直到看完,嚯,他娘的,到底啥才是真相。

幾個年輕人邊走邊議論:

“最後什麼意思?”

“還用問?陳美才是最後的兇手,李莎就是個替罪羊。可憐天仙,好好的姑娘被一幫綠茶給殺了!”

“不一定吧?別忘了前面的故事是啥樣?你就能保證,池興的故事肯定是真的?”

“肯定啊,最後那段回憶鏡頭一點都不晃,還不是真的?”

前面那人撓撓頭,“是啊,還有這個提醒呢!”

於飛鴻這次也是腦洞大爆發,搞了個真實和虛幻的花活兒,用鏡頭和畫面來表現真偽,讓電影直接上了一個檔次!

這基本算是直接告訴觀眾,凡是搖搖晃晃的都是假的,真相絕對是踏實穩定的。

而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觀眾對電影的解讀也不同,這就是電影藝術的樂趣所在。

網路上,許多觀眾爭論著事件的真假,就跟《盜夢空間》最後那個陀螺似的,導演的意圖很清楚,可架不住網友們過度解讀啊。

於是乎,什麼“池興幫兇說”、“張靜森自殺說”還有“灰姑娘殺人事件說”甚囂塵上,成了個全民級的討論熱潮。

有位網友的評論就寫到了點子上:“一起兇殘的殺人事件,風華絕代的白雪公主慘死,在精心設計下,矛頭直指暗淡無光的灰姑娘,一切都那麼合理,完全符合人們聽過無數次的那些故事。兇手是誰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網絡時代下,我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行動在思考之前,隨波逐流。那樣的我們,才是事件裡真正的兇手!”

相關推薦:九轉金身太古金身訣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隋唐英雄養成記隋唐之謀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