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六二二->章節

二三七節 化肥和農科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一路往北,南海國海軍佔領了薩摩藩駐軍軍寨。軍寨裡只有一百多留守足輕,被一頓亂槍全部打死。龐寧在日本人的道館裡抓到了那幾個偷槍的日本浪人,那幾個日本浪人倒挺識貨,準備把這把槍送給島津家主作禮物。

以此為藉口,龐寧帶兵佔領了附近的琉球王宮。王宮“首裡城”是一片中式建築群,卻又沾了點日本建築的味道,顯得格外的不倫不類。看著宮殿裡揪出來的一大幫身高一米六不到的琉球王公貴族,龐寧拉了拉褲腰帶,覺得自己很有征服者的派頭。

琉球尚寧王攜文武百官顫顫巍巍地跪在了龐寧面前,手捧大明洪武皇帝御賜的“琉球郡王”璽。那沉甸甸的璽印被徵服者接過去,好奇地打量起來。拋了拋那個王印,龐寧啐道,“做的不錯啊,這朱皇帝搞排場就是有一套,搞個印章都很有講究。”

回頭看了看李鄴,龐寧隨口問道,“李鄴,回頭我也刻個,你說上面印什麼?”

李鄴想了想說道,“不如印上‘南王龐寧’。”

龐寧呸了一口罵道,“一點想法也沒有!再想!”

可憐一幫農民出身的海盜,好不容易跟著穿越者學了幾個字,哪裡想得出來什麼了不起的銘文。西班牙人付塞斯見龐寧看向自己,眨了眨眼睛說不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一時竟沒有一個人說話,龐寧有點拉不下臉來,咳嗽了一聲準備岔開話題。

捧著玉印的尚寧王突然抬起了頭,一臉正經地建議道,“亡國人以為,莫若撰寫‘南海霸主,既壽永昌’為好。”

他說的是漢人官話,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這亡國關頭,這琉球王還有心思幫助侵略者想王璽的刻文,當真讓人嘖嘖稱奇。無論這中年人臉上的神色如何沉穩泰然,也改變不了此時的亡國君王身份,海盜們雖然貪財好色,卻也瞧不起這樣沒有血性的男人,紛紛透過來鄙夷的目光。

這世間有多少慷慨赴死的國士,又有多少樂不思蜀的君王?如果樂不思蜀也算“聰明”,那叛國投敵算不算“明智”?那君王個個都是高舉著忠義關聖人,仁孝孔夫子,臨到自己面臨考驗時候,又有幾個是合格的?

龐寧看了眼戰戰兢兢的琉球國尚寧王,無聲地咧嘴笑了笑。龐寧的眼神讓尚寧王心裡發虛,討好的笑容漸漸僵硬起來。龐寧想了想,揮手笑道,“倒是個有文化的,看在你誠心歸附的份上,拜你為南王府司儀官,賜爵中等民戶,如何?”

那琉球王哪裡敢反抗,忙不迭叩首謝恩。龐寧越發瞧不起這寄生蟲了,再也不想看他一眼,轉頭對著全場大聲說道,

“琉球國勾結倭寇戕害中華,本王揮師勘平以興王道,廢爾君並爾國。從今日起,琉球國改為南王轄下那霸省,原先的貴族百官交出土地產權後,可免一死。”

跪在地上的琉球百官聞言面如土灰,一個個伏地不起。亡國之恥,已經有王族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付塞斯站了出來,大聲朝曾經高貴無比的琉球貴族大聲吼道,“殿下仁厚免爾等一死,沒有沒收你們的家財,還不謝恩?想試試我南海國寶劍麼?”

……

崇禎六年一月,南海國昌化州。

雖然正是隆冬最冷時候,但地處熱帶的海南島,溫度也就和江南的深秋差不多。今天是個晴天,史班只穿著一件單衣站在試驗田裡。他卷著褲腳,親自駕馭著一臺割臺收割機在田裡忙碌著,臉上興奮地紅光滿面。

那收割機由撥禾輪、一條帆布輸送帶、分禾器、切割器和傳動裝置組成,依靠兩匹耕馬拉動,切割刀刷刷地轉動,把捲進收割機的稻稈迅速剪斷,收割稻子的速度起碼頂得上十個人。不過一個多小時,十五畝金燦燦的稻田就收割完了。

切好的稻稈被傳送帶傳在地上,在地上留下了五、六排整齊的稻稈。

史班抹了抹汗,朝田埂上等著的十幾個農科研究員喊道,“來!收稻子!把穀子打出來看有多重。”

趙玉如今是南海銀行行長,太學府祭酒,平日裡都在全島各地來回跑,忙得抽筋,今天難得回一次昌化。見師父興致很高,他撩著袖子第一個跑了下來,口中大聲喊道,“我來!我來!”

眾人都呼啦啦跑了下來,把田裡的稻稈抱到旁邊的打穀機那,踩動腳踏板驅動機器,把稻穀和稻稈脫開。那鐵製的打穀機在後世是落後的玩意,但放在這年頭卻算是最先進的生產力了。鐵製的滾動軸承讓做功損耗很少,沒多久就把一畝地的稻子全去了杆。

史班把草帽當蒲扇用,盯著一點點落出來的稻子笑道,“看上去不少啊,看看你們三個組誰的產糧最多…趙谷,你定的獎金額度是多少?”

那些農科員分屬三個小組,是根據自己的科研成績領差額獎金的。趙谷是所有科研機構的具體負責人,也領導農科所,獎金之類的事情史班就讓他自己定了。趙谷聽師父問道,眨了眨眼睛說道,

“現在昌華州農戶的熟田裡,一季稻子平均畝產是兩百二十斤。我們精心調製的化肥田,自然要比自然條件下來的好。一季稻子的平均畝產要是超過二百六十斤,小組總獎金二百兩!要是超過三百斤,小組總獎金四百兩!要是超過三百四十斤,總獎金六百兩!”

上次史班把紡織廠向民間出售了,得了近二十萬兩銀子。這些銀子除了留幾萬支援董學普政府運營,大頭還是回到了史班這裡。加上各個工廠的利潤,史班這裡真不差錢。為了刺激科研進度,史班把各種科研獎勵訂得非常高。

如今在南海國,想發財有三條路:從商一條路就不消說了,南海國最重商,原先崇拜讀書人不以商賈為正業的氣氛倒了過來,人人都崇拜成功的海商,工廠主。腦子靈活反應快的可以進公司打拼,要是機靈的,沒幾年摸透了其中門路就可以自己募資開公司。

膽子大身體好的可以參軍,三年下來傷亡率大概是兩成,最後一年總歸能混到個隊正,甚至把總。這不打仗時候,穩穩當當的餉銀就挺多的,要是打起仗來,那戰賞當真是白花花的銀子從天上砸下來。前些天有一百多老兵從先鋒營退役了,一個個都帶著成包的銀子回儋州昌化。

還有一條路,也是最發財的道路,就是搞技術發明了。如今不管是發明個“捕鼠籠”還是學到個“種牛痘”都可以申請專利獨家生產,就是自己組織不了生產也可以高價賣給官府。府城東門那家姓陸的人家專門搞這個,三年下來已經拿到五、六個專利,得了三百多兩專利費了。

這種還不算什麼,頂多就算民間小打小鬧的科研游擊隊。你要是進了太平王的官方科研所,那才叫真的發財。舉個例子說,建國那年太平王拉起十幾個車床廠工匠成立了農科所,做出“割臺收割機”。那收割機割稻子飛快,太平王一高興,工匠一人獎了五十兩,

要說在南海國建國之前,這些農家漢子那是一輩子也沒見過什麼叫做五十兩啊。而現在,五十兩獎金只用了兩個月就實現了,這只是一個收割機器的獎金!農科所的科研題材多得很,前年還做了改進型耬車,去年夏天開始稻種改良,秋天開始農藥試製。

如今農科所有六百多研究員,那一個個都是南海國的“金領”。

前年夏天化肥研發開始立項,太平王非常重視,幾乎每個月都到農科所來親自指導。太平王如此重視,科研員們自然也分外上心。他們分成十幾個組開了四百多畝試驗田,每五畝為一個實驗單元,一組負責八個單元。

他們按各種方式提取化肥,按各種配比在不同的實驗單元栽培稻子。經過近兩年,今天終於到了出成績的時候了。太平王過來檢查驗收,選了長勢最好的三組實驗單元親自收割。聽到六公子剛才說的獎金額度,研究員們興奮得一塌糊塗。

獎金數最開始規定的沒有這麼高,六公子幾乎每半年就要提高一次。被史班選中的那三個小組再不吭聲,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那個秤看。一筐筐的稻穀被搬了上去,央行行長趙玉仔細地滑動著秤砣,大聲報出一個個讓人緊張的數字,

“二百六十一斤!下一筐!”

“加上去!五百七十七斤!下一筐!”

“加上去,八百零六斤!下一筐!”

南海國央行行長親自操刀稱重,那一聲聲的統計結果聽得十幾個農科員心裡又緊張又興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農科員都是農戶出身,自己手裡種出來的試驗田,光是用肉眼看看也知道這個實驗單元的稻子是大豐收了。為了自己的實驗單元能夠名列前茅,兩年裡他們曾無數次開會討論肥料用法,第三組組長和副組長甚至為了氯化鉀用量吵得面紅耳赤。

他們按太平王的交代,自己聯絡海商從附近海島上挖來了大量鳥糞石做磷肥,從海水裡提煉了氯化鉀做鉀肥,還在種稻子前在田裡散播了一季大豆蓄氮肥。太平王是真神,他說的那些石頭粉,海水灰灑到田裡,稻子的長勢就大不一樣。

農為國之重,在災旱連年的明末尤其如此。建國後經過幾次大墾殖,南海國的耕地面積提高很多。現在人多地少,一季稻子平均畝產也就在兩百斤不到。要是這個數字能提高一百斤,瓊州府現在的耕地就能養活兩個南海國的人口。

趙玉終於秤完了,南海國央行行長似乎有些驚訝。趙玉想了想,和趙谷確認了一下數字,才敢相信自己得出來的數字沒有錯。他抬頭看了看他的師父,有些激動地大聲說道,

“第一名第三組,畝產四百零二斤!第二名第七組,畝產三百八十七斤!第三名第一組,畝產三百七十六斤!”(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