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六二二->章節

第六節 黃公子的業務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十二月中旬的時候,五人在谷中設好了幾個陷阱,每人推著一獨輪車的鐵器,都是些鐵鍋、剪刀和鐮刀之類的鐵貨,出谷向北面走去。這次既然要和漢人做生意,五人走了一天後就不再避開大路,第二天走在了官路上,一路看到幾個村子,人丁不盛,他們也就沒有停留,直到看到官道旁邊一個不小的鎮市。

那鎮有百來戶人家,似乎以西面幾戶人家為主,那西面幾戶的屋子是磚石砌的,一路上少見。五人是南邊過來的,到這裡卻留了個心眼,繞了一圈從北邊進了鎮子,到了東邊官道旁邊有一家酒店,門前支了個“酒”招牌,不過大門卻關上了。旁邊一店面門口吊著一個米字招牌。五人穿的和一幫叫花子似的,引得一些小孩紛紛張望,但父母隨即出來把小孩拉了回去,還有些把家門也關上了。秦明韜看到鎮民的態度不善,便回頭趕緊吩咐大家,“大家警惕些,別出事情。”

眾人想先把口糧的事情解決了,徑直到了那米鋪,見一個灰舊的門面,裡面沒人,也沒看到有米,只放著兩個陶缸。秦明韜清了清嗓子,吼了一聲,“有人在嗎。”,半天簾子後面有個矮廋的中年探了個頭,走了出來。那個中年人看穿越眾個個高大強壯,身上破破爛爛像是山裡的逃民,似乎有些害怕,就也扯著嗓子喊了幾句,穿越者都沒聽懂。史班在海南居住過好幾年,但實際上沒有學會幾句本地話,所以也沒能聽懂。

龐寧發現語言還是沒法溝通,還是拿來本子,大大的寫了幾個繁體字,“拿鐵器換米”。那賣米的先生看見這邊幾個怪人識字,倒是友善了不少,但他好像不識字,嚷嚷了幾句就從正門跑出去了。

半晌一個頭戴方巾的中年人帶著三個漢子,還有那個米店掌櫃走了回來。穿越者在瓊州府經歷那樣一場變故以後,做事謹慎很多,看見屋子裡人多,也就往屋外挪了挪,待會萬一有事跑得也快。

那中年人身材一米六五左右,說話聲音很大,這邊依舊聽不懂,就用普通話也大聲嚷嚷回去,“我們想拿鐵器換米”。場面有些混亂,龐寧又把自己寫的那幾個繁體字拿出來,那中年人似乎懂了,摸了摸那本子的紙質,拿起龐寧的三菱水筆,用抓毛筆的姿勢,很不舒服地寫了幾個字。“諸位何方人士”

龐寧趕緊把筆記本翻了一頁,寫道,“吾等東海渤泥國人,船遇海難,漂流至此,欲以鐵器換米。”,那中年看了看五個穿越者,一副半信半疑樣子,懷疑五人是逃進山裡的軍戶。想了好久,寫道,“可有路引”,龐寧寫道,“不曾有”,中年人便寫道,“諸位一路疲累可隨我莊內歇息,容我稟報保正劉老爹”,龐寧一看這幾個字,又看中年人後面那幾個漢人虎視眈眈的樣子。就把本子收了,退回其他四人一起,說,“那大叔說要我們去他家,說我們沒有路引,要報給‘保正’聽。”眾人聽了,一下子沒人說話。

董學普說,“不要去!”史班上次被關了一次,哪裡還敢惹官府的人,趕緊說,“這‘保正’是不是縣衙裡的衙役,誰知道什麼德性?把我們定為倭寇就完了。”商議定,也先不換米了,就衝那中年人拱了拱手。那中年人正要挽留,秦明韜壓著嗓子輕喝一聲,“往北走!”就大步往北走去,四人趕緊跟上,連走帶跑去了一裡路。那中年莊主見眾人遠去,搖頭嘆息。原來他是這個米鋪的東家,見這五人沒有路引,估計是野居之人,想借劉老爹的名義嚇一嚇他們,把鐵器訛個低價,卻沒想到把五人嚇跑了,正自後悔。

五人走到一裡外,見莊丁沒有追趕,往右邊一拐插進了旁邊杉樹林,消失了蹤影。找了個隱蔽地方休息,五人往東走去,希望能找個安全地方交換糧食。一路路過幾個村落,都直接進去溝通,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交易物件。一是這地方識字的人實在不多,語言又不通溝通困難。二是穿越者做的生鐵鐵鍋,不管材料和技藝,在當地也只算一般,那些農民也不願意拿過冬的糧食換這勞什子。只有一個農民在穿越者手舞足蹈之後總算弄明白,拿他家破的鐵鍋,加0斤穀子,換了穿越者一個新鍋。那破鍋正下方有銅錢大小一洞,又黑又髒,史班背了兩裡路累不過,便扔在了林子裡。

這一路收穫很少,穿越者被逼無奈,在野外露宿了一晚再往北走。北面本該是瓊州府人丁密集的地區,但這天一路來人煙卻越來越稀,眾人越走越覺得奇異,只覺得四下裡一片蕭條。看到前面靠海有一個佔地頗廣的集鎮,五人商議一陣,也不避讓,直接走了進去。沒想到這集鎮遠看有些氣勢,走進來卻人氣稀薄。集鎮主街上大戶的門面,十家裡面鎖著六家,似乎主人都遠行不在。那開著的人戶,敲門進去,裡面往往都是些老得走不動的老人,能張開嘴巴說話的也沒有幾個,更不要提和穿越者交換貨物了。五人驚疑之下,便一戶一戶敲門,一直敲到靠北一戶三進的大宅院,這才看到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看上去十六、七歲大小,不過古代人比現代人容易成熟衰老,眾人便估摸他十四、五歲。年輕人大概見到生人害怕,便把著一支鐵頭長槍,用土話大聲向穿越眾叫喚些什麼。眾人也習慣了這樣的開場白,直接拿著寫著大大的幾個繁體字放在那少年面前,“拿鐵器換米”。那少年似乎一愣,用手比劃了下似乎要眾人等他,轉身進屋半晌,拿著一個硯臺一支毛筆走出來。

少年用毛筆寫了幾個字,把本子還了回來,上面寫著幾個歪斜的小字,“大鍋換米七十斤小鍋換米四十斤”。穿越者這一路過來,沒看到幾個識字的人,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識字少年,明碼標價和自己做生意,自然喜出望外。龐寧把自己背後背的鍋解下來給少年看,那少年便提筆寫下,“可直米六十斤”。眾人看了這幾個字,便紛紛解自己的鍋給少年。

龐寧卻又用三菱水筆寫了幾個大字給那少年看,“為何鎮上沒人?”那少年臉色微變,又掃了眾人一眼,寫道,“瘟病橫行,鄉人多往南躲避。”穿越者這才知道那些村鎮沒人,是因為最近海口北部瘟疫發作,那瘟疫來得快,一中了就發燒半月才能好,百姓無奈,紛紛攜家帶口躲避,十室九空。龐寧又寫,“小公子你怎麼不走?”那少年卻很耐心地研了些墨,抬筆答覆,“族人出海將歸,我在這守宅。”

眾人猜想這少年對那瘟疫免疫,所以沒有逃走,在這裡等即將出海歸來的族人。五人知道少年是海商後代,暗歎難怪識文斷字,做起買賣起來也毫不含糊。

龐寧始終覺得這少年有些行徑有些蹊蹺,但也不好再問。其實穿越五人不知道,這少年家裡本來確是地方富商,和衙門中幾個捕頭都關係密切,就是在臨高縣丞那也是說得上話的,平時半明半暗,違禁出海。但前幾個月瘟疫橫行,他的親生父親五十歲了,兩腿一伸,不管不顧就這麼去了。老父走了,又沒有叔伯,那些水手欺少年年幼,說欠他們工錢,鬨鬧著把船也開走賣了。現在家裡就剩下他和幾個女眷。

古代海南人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六,這見了五個人高馬大的漢子來想買賣,少年一是覺得有買賣上門當然要做。二是少年家裡沒有成年人,怕五人起歹意,便想大大方方些,或許還能訛住這些漢子,不生歹意。五人剛來明代,急著找糧食,不瞭解所處時代情況,倒也沒有看出少年拙劣謊言。只是心喜有地方換糧食。

龐寧又拿出些鐵鏟鐵刀,問他要不要,少年一一用糧食作價買下。這一算下來,穿越者帶來的鐵器,就賣了糧食七百斤。少年帶幾人到後院側面一門前,開啟門鎖,便是一座糧倉。眾人把鐵器卸給少年,用米裝滿獨輪車。董學普估摸有了七百斤,就讓眾人不再多拿,那少年也不拿秤來稱,就讓眾人裝滿出來,又鎖上了糧倉。

走時龐寧又和那少年溝通,說下次再來,希望價格保持穩定。那少年也是小手一揮,寫做,“多多益善”,五人於是益發覺得大明朝商人實力雄厚,多了一番感慨。

有了糧食,五人便安下心來,建起水庫。秦明韜的水泥研究進展較快。眾人根據電腦裡資料,用石灰石和黏土三比一的比例研磨配好高溫煅燒。失敗了九十多次後,第二年四月,秦明韜找到了合適的原料、溫度和煅燒工藝,製成了這個世界第一種水泥。又過了三個月,紅磚燒製也獲得了成功。根據勘探結果,秦明韜設計了壩長7米,壩高9.7米,理論蓄水量150萬立方米的設計方案,秦明韜預計需要五人勞作八個月。而水輪等機械力傳導裝置,史班在這幾個月都已經做好,就等大壩立起來安裝了。

秦明韜的施工方案是教科書式的:五人先在水壩一側建好疏流道,然後封堵小河,迫使水流流向疏流道。在原徑流的地表處築壩基,壩基5米深用混凝土澆填,其間以鐵條為骨,築成水壩地基。地基以上部分主體是壓實的泥土,不過用鐵筋混凝土為壩面和內柱。壩面建好後封堵疏流道,讓水流透過壩內的數個導流閘道流出。而在原疏流道上,同樣建起壩面。最後關閉閘道蓄水,水流抬高到八米後,開啟閘道。水流透過閘道時,在水壓作用下帶動水輪。水輪透過導力軸將機械力傳到壩外,帶動水壩外的鼓風機。其他四人對水壩都只有電視上瞭解過,也提不出什麼意見,大家便照此開始建設。

但水壩的實際施工遠比秦明韜的預想艱難,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在開工一個月後,大家還在挖坑,水壩幾乎沒什麼進展。

“老秦,你這個設計是不是太超前了,我看沒有一兩年,這水壩沒戲。”董學普說。在聽過所有人抱怨之後,秦明韜一臉期待地看著龐寧,龐寧吃了一口他找到的野楊桃,堅決地,最後一個表達了對這個工程設計的不滿。秦明韜有些洩氣,沒搭理。“秦老闆,我們相信你設計的水壩肯定是好的,可我們只有五個人,這確實有點困難,設計工程量有點大了。”這是史班說的。

距離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兩年了,龐寧原來白白胖胖的身子現在也變成黑壯黑壯的,他往前挪了挪屁股,說“現在應該是一六二三年吧,按說現在大明朝正趕上小冰河時代,應該是災荒連年,流民四起呀,那個李自成隨便登高一呼就聚民百萬,我們怎麼還這麼缺人手。”董學普對本地人一直很不放心,忙道,“海南就這麼點大,都是本地人,哪有什麼流民。就算有人沒飯吃,上來投奔我也不敢用。發現我們這邊好,叫鄉裡鄉親隨便就把我們這給端了。”

“要是有些孤兒,我們收養養大了,也許....”董學普想到很多歷史穿越小說常有的段子,又說道,“要是有大陸那邊的,父母雙亡的七、八歲孩子,養大了應該可以放心。不過我們現在還真沒辦法走出海南島...”眾人聽了,對董學普的小心謹慎一時無語,這吃飯問題剛解決,去哪找那麼優秀的僱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又過些時日,糧食吃盡了。雖說這時正是七月,山野裡山羊野雞很多,但五人在穿越前,都是米肉配搭著吃慣了,這單吃獵物的日子還是過不慣。就又商量去那少年處換米。只是擔心少年父兄是否已回來,是否如那少年般好相處。

這次五人帶著鐵器,一路直接來到那少年所在集鎮,卻見那鎮上人丁明顯比上次興旺,估計是瘟疫結束,出門躲災的人有些回來了。到了那少年宅處敲門,開門的依舊是那少年。溝通下來,才知道少年姓黃,名作濤。這個鎮叫七壩鎮,黃家是鎮上大族,做的是海上生意,這次大人們又出海去了。

五人喜歡這少年好相處,哪裡去猜少年是否有所隱瞞,巴不得家裡大人不在,就在天井裡數清了鐵器。龐寧在溝通用的本子上叫那少年黃公子,按上次的價格,五人又可換得糧食八百斤。黃公子向裡面大聲叫喚,兩個比他還年幼一兩歲的孩童跑出來。黃公子用土話和兩個孩童說了幾句,那兩個孩童便一擔一擔地把米給抬了出來。

龐寧見了奇怪,便寫了幾個字問那少年是否是他弟弟。黃公子答道,這些孩子父母死在瘟疫中,族人前些日子剛收來,做家中的幫襯。這種自幼時養大的孩子很是忠誠,比招募的更讓人放心。龐寧心裡一動,就託黃公子也幫尋覓幾個沒有親人的,少年沒有推辭,只說儘量幫尋覓。眾人很高興,一個個上來作揖,還把鐵器價格也降低了。黃公子便知道了五人對這些幫襯很是需要,答應儘快尋覓。

好消息很快就傳來了,半個月後龐寧和秦明韜再去黃公子那裡碰運氣的時候,就帶回來了十二個男孩。男孩都只有十三、四歲,個個瘦得皮包骨,髒兮兮,不識字。按黃公子的描述,都是父母雙亡的乞丐。穿越者便用一個孩子一口鐵鍋加一把鐵鏟的價格把孩子帶來了,黃公子似乎也覺得這價格不錯,畢竟經歷這次瘟疫,臨高縣附近有些流民、乞丐,這找孤兒的事情,讓他新收的幾個幫襯去做很簡單。黃公子便問五人是否還要,龐寧趕緊寫上,“多多益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