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六二二->章節

九十一節 饑年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史班笑著跳下了馬,大聲道,

“我是太平王史班,你們都起來吧,不要害怕,我來討個歇腳地方而已。”

全族兩百人這才站了起來。那族長黃一良低著頭說道,“族中屋舍鄙陋,祠堂在北面,未蒙戰禍,敢情大王屈尊暫住。”把史班和一大幫官員帶到宗族祠堂裡。

眾人跟著那幾個族裡人離開了官道,往北穿過一片林子,過了個小木橋,看到河邊有幾十畝良田。府城一帶剛剛被穿越者佔領,比不得五源谷和昌化久經穿越者經營,生產水平很低,正是百廢待興。再加上最近戰爭對農業破壞不少,能看到這樣一整片水利設施完備的良田,讓眾人都心曠神怡。

那片田地中間有個兩進的宅院,門口立著兩個石獅子,中間掛著一塊“崇恩堂”的匾額,就是黃姓族人的宗族祠堂了。史班這些年在外面走動的少,見那祠堂紅牆碧瓦,斗拱梁枋,倒像個寺廟。史班心下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那族長是個經年的老人,把史班神情看在眼裡,覺得這大王親善待人,便壯著膽子多說了幾句,“這是前朝萬曆年間,族人捐建的,附近還有八十畝族田,先前是學田,如今廢了科舉,便暫做義田用。”族長雖然在鄉野裡,但也聽說了南海國立國的訊息,說到“萬曆年間”加了個“前朝”。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一句話,便讓史班以下眾官吏大感不同,個個臉露笑容,態度親善了不少。

明末宗族多有族產,來源一般是歷代族人捐獻,也有犯族規之人財產沒收得來,由族長經營。所謂學田,就是拿田租支援族裡有潛質的讀書人,求的是族裡能出個當官的,光耀門閭。所謂義田,就是用田租幫助貧困族人,和睦族裡。

史班點了點頭,眾人進了那祠堂。繞過一扇石牆屏風,看見一個寬闊的祠堂大院,裡面載著幾棵難見的桂花樹,透出一股不同於鄉野的味道。前階簷石是花崗岩做的,階上有幾根雕花青石簷柱,正堂門邊牆上掛著一副對聯:

“人至上聖賢書可耕可讀,德為繩祖宗恩當報當酬。”

見這對聯勸的是敬祖宗,讀聖賢書,讓史班不禁搖了搖頭,暗道幾千年儒家宗法難改。眾人進了正堂,便是這祠堂的祖宗寢殿了。一個寬大的香案上層疊放著不少祖宗牌位,上面寫著祖宗的功名和名字。香案前面一口大缸,裝的似乎是外面小河的清水。

史班是個隨和的人,倒沒有端著王侯的架子,想到借宿人家,就得入鄉隨俗,跟那族長要了幾根香來要敬黃姓祖宗。黃家人見狀,感動得一骨碌都趴到了地上,磕頭不起,看得史班一笑。

別人祖宗,史班倒不會去拜祭,只點了香暗道句“叨擾”,把香插在香盒裡。那三根仙香點著,煙火縈繞下,寢殿裡頓時生出一股清幽莊嚴的氣氛。

黃姓族人爬起來,帶著太平王一眾人入了後堂,是個七八間屋子的天井。聽那族長解釋,這裡本來是給族學用的,還在府城請來個先生。現在科舉已經被廢除,族裡學生讀書便沒了勁,漸漸不來了。這裡算是村裡最體面的地方,請史班等人在這裡暫歇。

手下人紛紛開始佈置住處,史班就拉著村裡幾個說得上話的聊起了家常。史班請幾個老人坐了,好奇問道,

“如今分了土地,村裡是個什麼情況?”

幾個老人互相看了幾眼,都不知道怎麼答這話。那黃一良想了想,又要跪到了地上,史班拉他起來坐了,聽他說道,

“如今家家有了地,本是天大好事。但前些月遭了兵災,村子被明軍徵做了糧草儲藏地方。十一月稻熟,又都被割了充做軍資。那明兵後來被呂將軍打跑,逃跑時候一把火把糧草都燒了,這村子也就被燒沒了。倒是苦了我等百姓。”

史班聽到這村子被明軍禍害的倒黴事情,心下暗想,百姓恨明軍也好,點了點頭。又想起這祠堂氣派,和現在村裡的平民屋子大不一樣,像是官紳人家捐的,又問眾人,

“原來田多的大戶,如今在哪裡?”

那族長趕緊答道,“原來有幾戶富裕的,被分了田時候倒沒說什麼,一副和睦模樣。後來明軍一來,便露了原型,紛紛跳出來冤枉我等貧苦族人。也不知道怎麼串通幾個軍漢,活活打死了幾個後生,把田產加倍奪了回去。再往後,那幾個無賴聽說明軍在西邊打了敗仗,便攜裹著銀子逃到文昌那邊去了。”

黃姓老頭說得簡短,卻讓史班心頭一凜,想象出當日族人互相爭鬥,陷害至死的驚濤駭浪,一時沉吟不語。史班從來不知道,五源谷一勝一敗之間,在這個小村子激出這麼多波浪。

黃姓老頭見史班和善,想到族裡苦事,停不住了嘴,又說,“上個月府城的官人過來,把村裡人田地重新分了,這倒是好事。只是原來躲兵災在山裡藏的一些糧食,如今都吃了盡,城裡糧食又漲到二兩一石,我們鄉下人哪裡買的起,到了三四月青黃不接,卻不知道怎麼過。”

史班看著幾個老人身上衣服的補丁破舊,不由得皺起眉頭。這仗打了三、四個月,那些明軍大兵所到州縣,一季糧食都被充了軍糧。本來明軍吃不掉那麼多,遲早會賣出來給百姓,百姓頂多折些銀子。但是明軍最後又打輸了,逃跑時候一路的糧倉都被燒掉,倒把海南島東面一季的糧食都糟蹋了。

海南島雖然地廣人稀,但長期受到中央的歧視性民族政策打壓,水利開墾也不發達,可耕作土地不多。一下子被糟蹋了一季的稻子,頓時米貴,府城的一石糧食,已經炒到二兩銀子。這個黃家村處在明軍重點駐紮地,算重災區,這個缺糧的問題就更明顯。

本來瓊州府海路運輸方便,米貴米賤,商賈定然會從兩廣來回輸送賺取差價,最後平抑米價。但五源谷第一次佔領瓊州府時候清算了一大批商人。剩下的一些“從良商人”,在七、八月份明軍佔領全島大部分的時期,又重新跳出來作威作福。到了後來呂策打回府城,重新解放瓊州府時候,這最後一點縉紳商人也跟著明軍殘兵,從文昌登船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朱明朝廷嚴禁商賈和瓊州府貿易,出入大陸也是不容易。南海國最缺的,就是能跨海貿易物資的商人。硫磺硝石運不進來,糧食絲綢運不進來,海布鐵器運不出去,海南島變成一個孤島。要等董學普白手起家從頭來過,組織起貿易船隊,發展出成熟的貿易路線,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史班一時特別想念起龐寧起來,也不知道這個胖子跑去哪裡逍遙了。

該不會掛在海上了吧。

史班搖了搖頭,把思緒拉到眼前,安慰幾個老人道,

“莫急,我這回了昌化,就組織從山前港運大米過來平抑府城米價,到時候米價下來了,你們可以從市場上買米撐過去。”

幾位老人聽了這話,臉上輕鬆了不少,紛紛給大王道謝。史班心裡卻知道,山前港那些存糧,撐起整個瓊州府的春天實在有些勉強。儋州到府城的道路難走,短短一段路,沒有馬怕要走上一個禮拜,加上運輸過程中的大量消耗,南海國的第一個春天,怕是難過了。

史班想起剛才跪在村口的孩子,不禁癟了癟嘴,想到能幫一些就幫一些,便動了開墾昌化荒地的念頭,對著黃家一幫族老說,“這樣,如今我要在昌化開墾新田,你們村裡人願意和我一起去的,每月半兩銀子月俸,管吃管住,一直到明年這個時候,每人再分五畝新田。”

這些老人都不是富戶出身,是捱過餓的,自然知道這等缺糧年頭,管吃管住是天大的好事。一個個都跪了下來,口中大喊“大王仁德!”史班這次倒也不避讓,等他們磕了幾個頭,才把這幾個扶了起來。

史班看幾個老人出了祠堂召集族人了,不禁嘆了口氣,對趙旺、趙布說,

“走,我們出去走走,總呆在屋子裡,外面天塌了都不知道!”

兩個青年對視一眼,趕緊出去牽馬,三人繞著黃家村騎了一圈,見村裡那些乾瘦的漢子守在茅屋裡,蹲在谷場上,坐在田邊,似乎聽到族長的召集,都漸漸往一個磚瓦房聚去。這時已經是下午三、四點,卻只有一半人家點起炊火,可知窮苦。

史班看了看身邊兩個徒弟,最後還是看向了穩重的趙布,交待道,

“我回頭寫封信,你明天拿著信回府城找北王董學普。跟北王說我要在昌化開闢新田,跟他把昌化和山前港兩地要來治理,包括五源谷,這些地方整合為昌化州,你趙布就是第一任知州。”

見趙布點頭答應了,史班又看了看趙谷,道,“你上次做的那一套畜力播種機,收割機,我們三個人晚上再合計合計,改成人力可以拖動使用的,把圖紙畫了,一併給北王董學普。前幾天聽他說要發展這一片的農業水利,怕是能用到。”

趙谷隨手甩了甩馬鞭子,轉念間似乎已經想到了改進的方法,抬起頭來咧嘴笑道,

“這個倒是簡單!”(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