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個伙伕的朝鮮血戰->章節

第二章一個人的戰鬥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由於天還在下著小雪,跳著舞的雪花讓周小兵視線受阻,只能看到大概有幾百輛各式汽車,正打著雪亮的前燈艱難地在雪地裡爬行,向自己迎面馳來。

埋伏的士兵?汽車燈光?焦急地呼喊?周小兵瞬間判定,如果是志願軍,我軍決不敢如此大膽地開著大燈行車,那麼這條汽車組成的巨龍就是美軍了?

那麼,這些光榮犧牲的志願軍戰士,目標就一定是山下的汽車,而汽車上的士兵,百分之百一定是美軍了?

不認真思考是不行的,周小兵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士兵,能力並不出眾,甚至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士兵?凡事只有三思而後行,才不會做錯事。

想通了此節,周小兵雖然十分害怕,畢竟剛才見了那麼多犧牲戰友的遺體,心裡已在打鼓,現在一個人對付那麼多敵人,更是心臟“砰砰”真跳,當下管不了那麼多了,他轉身去找機槍。

一會兒,就來到最近一挺機槍邊,只見這是一把輕機槍,看式樣應該日本貨。這個機槍掩體十分巧妙,位於一塊足有一百多平方米的巨石下,射手沿著巨石下面,向內挖了一個二米深、半米寬的坑道式掩體。為了掃清射擊視線,前面的一些雜樹竟然還被清除乾淨了。現在,這裡成了一個絕佳的射擊陣地。而整個機槍陳地,利用這塊巨石形成了天然的碉堡陳地。顯然射手充分考慮了美軍的反擊!

周小兵不由自嘆自己不如這些經驗豐富的志願軍戰士,修這麼深的工事,自己最少要十幾天,還得有人幫忙。至於精心選擇機槍陣地,他知道自己做不到這麼好,最多能找個居高臨下的地方。

只見射手用身上的棉衣緊緊包著這挺輕機槍,而自己只包著一大把乾草。輕機槍旁邊放著一箱子彈。顯然這名志願軍烈士臨死前,生怕凍壞這挺機槍,所以脫下身上這件棉衣包裹著。

周小兵輕輕搬開兩名烈士,拿開棉衣。觸手冰冷的機槍讓周小兵手象觸電一樣,急急一縮。周小兵從烈士身上伸手撕下一大塊棉布,包住機槍,雙手這才能放上去。

周小兵推彈上膛,心時不由一陳恐懼,我要打仗了?我好怕呀!但看著犧牲的戰友,他一狠心,扣動了板機,這挺機關槍瞬間噴出一道長長的火舌,密集的子彈向山下的美軍打去。

一邊打,周小兵一邊在腦海中回憶朝鮮戰場的由來。想呀想,終於想起了,這該死的朝鮮戰爭,竟是由一條線引起的,對了,就是“三八”線。

於是周小兵一邊向山下開槍,一邊回憶起記憶中的朝鮮戰爭的點點滴滴。作為曾經的南昌大學學生,又在軍營內上了那麼多軍事網,周小兵當然知道三八線是怎麼來的。

三八線英文名為:The38thparallel。

三八線是位於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就成為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分界線,通稱“三八線”。

朝鮮半島上這條該死的三八線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叫迪安的美國人1945年在地圖上隨手畫出來的。一個人隨手畫線不要緊,但在國家的地圖上隨手畫線,往往會造成戰爭和百姓的苦難。

例如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懶得實地考察,在地圖上隨手一畫,形成了中、印之間的麥克馬洪線。這小子隨手一畫不要緊,害慘了好多人。

本來中印分界線是以喜馬拉涯山脈分界的,後來英國殖民了印度,麥克馬洪在地圖上隨手這一畫,結果畫得與實際不符,明顯越過了傳統的中印邊界。

後來印度獨立自由了,英國滾出了印度,還把英國麥克馬洪隨手畫的“麥克馬洪線”當做獨立後的國界。中國則要求應該回到以前,畢竟那些是英國人搞的。由此之後邊界就常發生區域性衝突,最終引發了中、印之戰。

三八線也一樣,美國的迪安同學這一畫不要緊,因為這條該死的三八線,中國失去了解放臺灣的機會,朝鮮半島則被分裂成兩個國家。

危害還不僅這些,這條該死的三八線,害死的人達到數百萬,及二戰後至今為至最激烈、最慘烈的朝鮮戰爭。

不僅如此,迪安同學還害苦了全地球的女人,“三八婆”就是這樣來的。如果迪安同學少畫一點或多畫一點,另如“三七”線、“三九”線,全地球的女人就不會問候他的祖宗了。

周小兵記起自己上小學時,美麗的女同桌在桌上一畫,說這是三八線,不能越界,結果兩人共桌了六年,愣是手都沒碰到她一下。

因此,可以這樣說,迪安同學隨手畫的這條該死的三八線改變了世界,改變了地球。

迪安同學隨手畫的這條該死的三八線,長248公里,斜穿朝鮮半島,它截斷了75條小溪和12條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過崇山峻嶺,穿過181條小路、104條鄉村土路、15條道際公路和8條高階公路,以及6條南北鐵路線。

甚至還把許多村莊一劈兩半,有好多當地女兒嫁得遠,嫁到十里之外,被這條三八線一分,結果父女幾十年不得相見;有的兄弟分家,一個在村東,一個在村西,被這條線一分,兄弟之間變成了外國人和內國人,幾十年不得往來。不過,迪安同學這條線畫得還算公平,把朝鮮半島劈成了面積差不多相等的兩半。

迪安同學是美國頂頂有名的五星上將,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助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全世界瞬間一片歡騰。

美國早已提前得知日本投降情報,4月10日深夜,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在五角大樓舉行緊急會議,主要議題是在朝鮮的受降問題。

出席會議的有助理國務卿鄧恩、陸軍部助理部長約翰,麥克洛伊和海軍部高級官員巴德等五人。麥克洛伊便請年輕的參謀迪安快去休息室,限30分鐘之內搞出一條“一條儘可能向北推進”,但又不致“被蘇聯拒絕”的界線。

這可不是那麼容易弄出來的?迪安同學在休息室汗下如雨,不知怎麼弄,最後兩名美軍上校建議他把地圖對摺起來,中間畫一條線,不就平分了?

迪安同學一看手錶,只有幾秒鐘了,於是他對摺地圖,再用鉛筆隨手一畫,任務完成。美國高層一看很公平,又正好在北緯38度附近,就把這條線叫做三八線。

杜魯門總統親自批准了這條三八線,並報給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蘇聯的斯大林,想以此確定美蘇雙方在朝鮮半島的受降區域

斯大林此時已率軍衝過了三八線,由是提出兩個條件:要我同意三八線,第一個條件,將屬於日本的整個千島嶼群島嶼交給蘇聯軍隊;第二將屬於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給蘇聯軍隊。

杜魯門總統對第一個條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第二個條件則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美國要獨佔日本,決不讓步。一番爭吵之後,斯大林同意了。

千島嶼群島嶼由蘇聯受降,結果,千島嶼群島嶼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小島?(本作者不敢評論,怕引起國際糾紛)

美蘇勢力圍著這條三八線不斷爭鬥。歷史證明,後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以及朝鮮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圍繞這條緯線發展起來的。

而後來,這條該死的三八線,竟見證了戰爭的全過程。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人民軍衝過三八線,朝鮮戰爭爆發。

結果,這條三八線發揮作用了。老蔣同學是這條三八線的受益者,全國解放後,老毛磨刀霍霍,欲解放臺灣。這嚇得老蔣同學每天都睡不著覺,朝鮮戰爭一起,老蔣同學從床上一躍而起,哈哈大笑道:“蒼天呀,大地呀,臺灣安全了!”果然,第二天,杜魯門總統的第七航空母艦戰鬥群就開到了臺灣海峽。

日本也是這條三八線的受益者,因為朝鮮戰爭,日本成了美國的物資供應基地。美國無數的訂單直接讓日本成了經濟強國。

第三個受益者是78歲的李承晚同學,他被北朝鮮的人民軍追得褲子都快掉下來了。結果朝鮮戰爭爆發,他的總統位置又保住了。

除了日本,老蔣同學和李承晚同學因為三八線而笑得半死,其他所有國家,包括中國、美國、蘇聯,北朝鮮都是受害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朝鮮半島,韓朝雙方的軍事衝突是沿著這條該死的三八線展開的;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想統一祖的行為引起了美國加入戰爭。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越過這條該死的三八線向北鴨綠江進發,威脅了東北,又迫使中國出兵朝鮮半島;而後來中**隊因未接受停火協議而打過三八線佔領了韓國的漢城,被美國扣上了“侵略者”的大帽子。

圍繞著該死的三八線,引發上甘嶺大混戰,結果麥克阿瑟因戰況不利丟掉了總司令的寶座;中朝和美方談判的底線就是三八線停火;最後,一切歸於平靜,這條該死的三八線照舊是韓朝雙方的分界線。

起點就是終點,終點即是起點,週而復始,這就是三八線引發的朝鮮戰爭,朝鮮戰爭就是這樣來的。

周小兵想到此,一邊猛烈開火,一邊不由連聲悲嘆,這該死的三八線!

相關推薦:我與師父生毛球廚妃有喜:王爺師父你站住奮鬥之第三帝國師父別來無恙妖徒現世:師父,拿命來我的師父,是雲龍仙君師父在上,徒兒又想作妖了尊後:師父快到碗裡來撿到一隻笨徒弟:師父父救命我師父對我實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