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演義級猛將->章節

第一百二十六章 調兵遣將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歷陽十四年,六月初二

雍州,聖京

皇宮

自邊境把大將軍蔡華於彩石山戰死,晉軍大敗,退守將軍關,姬林兵兩月之間連下北陵、南陵二府等一連串噩耗送到京城之後。

一向身體欠佳的歷陽帝大病了一場,直到今日方才有所好轉,急召重臣到御書房商議對周戰事。

今年已經在位十四年的歷陽帝,單名一個清字,如今剛過四十八歲壽辰不久,眼瞅著奔知天命的年紀去了。

在這個醫療情況不發達,導致平均成年男子年齡不足四十歲的封建時代,歷陽帝這個歲數已經可以算是土埋半截了。

事實上,歷陽帝的身體近幾年一直不算康健,雖沒有得什麼大的症患,但也是小災小病不斷。

正是因為如此,北晉朝的儲位之爭才會如此白熱化。

若是歷陽帝正值春秋鼎盛,身體健康,端王和景王這兩個皇子也不敢如此這麼肆無忌憚的四處串聯爭權。

這不是明白打自己老爹臉,挑釁皇權嘛………

就算他們失心瘋,眾臣也不敢拿身家性命跟著賭啊。

所以,如今二王相爭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歷陽帝身體堪憂,朝廷、百官、乃至士紳百姓都希望能選出一個太子,將來萬一歷陽帝出事,有儲君在,不會動搖北晉國本。

…………

對此,歷陽帝自己也心知肚明,甚至這個眼下這個局面還有他在背後推波助瀾。

歷陽帝有意在端王、景王這兩個兒子中,選一個各方面綜合能力更出色的儲君來接掌自己的皇位。

如今,歷陽帝知道以自己的身體康健程度,恐怕是撐不到北晉統一天下的那天了,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託給兒子,希望下一代北晉皇帝能夠帶領北晉走向走向巔峰。

完成北晉太祖、太宗乃至他自己三代皇帝未盡的統一之願。

因而,歷陽帝不惜讓兩個親兒子互相反目成仇,也要優中選優,選出未來能真正帶領北晉崛起統一的儲君。

就目前來說,歷陽帝本身內心更喜歡端王,覺得這個兒子仁和寬厚卻不迂腐,處事靈活不古板,擅長學習,是個當皇帝的好苗子。

只是,歷陽帝對端王有些不滿的是,這孩子太重情義,心軟,必要時刻恐怕會有優柔寡斷的缺點,如此,可是為君為帝之大忌,尤其是北晉還有兩個大敵環繞。

端王這個性格,如果在和平時期,肯定是個明君聖主,但在這個三國鼎立的戰亂時刻,搞不好會拖累北晉。

與之相比,景王顯然是另一個極端,處事果斷,性格強硬狠厲,十足一個野狼崽子,有這樣的皇帝,北晉肯定不用守敵國欺辱,甚至還會主動欺負別人。

從這點上看,歷陽帝理智上更看好景王,不過,同端王一樣,景王也有自己的缺陷,其一好大喜功,歷陽帝很怕景王如果當了皇帝,會窮兵黷武的發動戰爭。

第二,可能因為母親玉貴妃的影響,景王為人有些刻薄寡恩,除了寥寥幾個人,對待其他人都是以利用為主,極少付諸真心,這樣久了,非常失去人心,絕非為君之道。

第三,景王這個人,性格孤傲,剛愎自負,有時很少聽從他人意見,就連歷陽帝,曾經幾次告誡景王要待下以誠,景王都是當面點頭答應,轉身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弄得歷陽帝對他大失所望,非常不滿…………

…………

如今,邊境大敗,大將軍蔡華戰敗身死,北晉最精銳的二十萬邊軍十不存一,大半個雍州都暴露在西周兵鋒之下。

只要姬林兵拿下將軍關,廣清、曲梁將再無重險可守,二府如果被北周拿下,平陽、同安危如累卵,就連聖京都有失陷的可能。

所以,北晉朝廷必要牢牢的把姬林兵擋在將軍關外,然後擇機擊敗對方,重新奪回北陵、南陵二府失土。

此前,端王曾經上表,要參加此次的對周之戰,而景王看端王求戰後,也同樣上表願前去前線參戰,當時,歷陽帝還在猶豫,現在隨著西周來勢洶洶,歷陽帝反而覺得可以讓二王去戰場體會體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來,為君不能不知戰事,上前線積累一些軍功經驗對二王來說是好事,第二,此番邊境大敗,軍中士氣低落,兩位皇子親上前線可以激勵士氣,三嘛,歷陽帝也想看看,面對如此危急局面,二王會分別如何應對。

順境之下,誰都能做好事,逆境而上,方才是真材實料的硬本領。

這個考教二王的心思,歷陽帝並沒有明說,但當他宣佈要把兩位皇子派上將軍關戰場上後,此次被他召來御書房議事的所有重臣,第一時間都明了歷陽帝的用意。

左相鮑懷威輕輕皺了皺眉頭,看四下無人開口,忍不住站出來覲言道。

“陛下,二位殿下千乘之軀,豈能輕易到戰場涉險,如若萬一有個不測,豈不是有失社稷。”

鮑大丞相用詞有些委婉,其實翻譯過來直白的意思就是,兩個皇子牽扯的事太大,萬一在戰場上掛了,皇位怎麼辦。

…………

左相的想法還是有不少贊成的,他一開口,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御史中丞等人都紛紛符合。

這幾位也都是朝中沒有在奪嫡二黨中站隊的幾個大佬,從西周的中立派一樣,立足保持朝堂穩固,所以聽到歷陽帝準備派二王上前線,立刻出來表示反對。

與之相比,事先已經互相透過信的景王、端王二黨的官員,則表示支援歷陽帝的決定。

二黨中的大佬,禮部尚書溫衡、右相上官野紛紛表態,雖然聲勢沒有中立派大,但無疑堅定了歷陽內心的決定。

“好了,眾卿不要再爭了,朕意已決,封景王、端王為監軍,不日隨援軍前往將軍關,掌軍中賞罰,並兼排程運送糧草之責,不得有誤。”

剛才一直站在旁邊當悶聲蟲的端王和景王聞言,紛紛拜倒:“兒臣領旨。”

歷陽帝點了點頭,大病剛愈的蒼白臉色微微泛起了紅潤:“你們二人記住,爾等雖為皇子,但在軍中便必須聽從將令,敢有不從,可按軍律處罰,此事朕會和彭老愛卿說明,望你們小心行事,不要丟了朕的臉。”

因為後將軍彭闊海在邊境之戰的優越表現,在蔡華死後,他就被歷陽帝拜為平逆大元帥,負責邊境對西周戰事。

也就是說,如今北晉同西周的這次大戰,彭闊海為主帥,景王和端王為軍中監軍,自然也歸他指揮,歷陽帝說這番話,也是專門為了警示二人,不要仗著皇子身份胡作非為。

景王和端王聽懂了歷陽帝的敲打,慌忙回道:“兒臣謹記。”

…………

歷陽帝滿意頜首,揮手讓二人退到一旁,然後同大臣們開始商議從何處調兵馳援將軍關。

事實上,在此之前,歷陽帝已經下旨讓附近的鎮守部隊前往將軍關支援了。

目前將軍關附近駐紮的兵馬將近十五萬,守關絕對是夠了,但要是收復失土,肯定還要加派兵馬,此番御書房君臣議事,就是如何在不影響各地駐軍治安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往將軍關調兵。

“平湖的沙帥不能動,附近的是幾個鎮守也最好不要調兵,西周大勝,我們要防著南楚趁火打劫。”兵部尚書莊嘉沉吟半晌率先開口。

沙帥,北晉右將軍沙千鷹,領軍駐紮在慶州平湖府,負責防備南楚。

“既然沙帥不能動,那韓帥也不要調了,東海那群賊夷似乎有點蠢蠢欲動,沿海府縣一直收到襲擾,需要韓敬在那坐鎮。”右相上官野捋了捋鬍子,補充了一句。

韓帥,北晉左將軍韓敬,領軍駐紮在慶州沿海,負責對付在沿海劫掠的東海海盜、夷匪。

禮部尚書溫衡皺了皺眉頭:“既然這兩處大軍不能動,那麼只能從冀州多調兵了,來之前我估算了一下,加上冀州,各鎮守最多只能抽調十五萬大軍,再多,就要出亂子了。”

“十五萬?”

左相鮑懷威沉吟了一下:“不夠,這十五萬人馬加上將軍關的人才勉強湊足三十萬,姬林兵有四十萬大軍,其中還有十萬白羽精騎,單靠這些兵力,恐怕無法從他手裡奪回失地。”

“嗯,左相說的對。”

歷陽帝點了點頭:“如今北周兵勢正盛,其朝對姬林兵的支援恐怕會更大,甚至朕估計,現在西周那個小皇帝和太后,正準備給姬林兵派兵呢,好讓他一舉拿下雍州。”

“西周如今已有四十萬大軍,哪怕再只加十萬,那就是五十萬大軍,這仗要是敗了,西周恐怕十年都緩不過氣來了,這寧氏瘋了?西周群臣不攔著?”

今年才四十出頭的工部尚書戴心平,對西周的瘋狂舉動表示不解。

“兩月奪二府,這麼輝煌的戰績,換咱們估計也得瘋一把。”

上官野嗤笑一聲,言語中對邊境這次大敗很是不滿,矛頭似乎有點隱涉已經故去的蔡華,旁邊眾臣臉上聽罷,很多都有贊同之色。

……………

邊境一戰,蔡華連戰連敗,不但把北晉最精銳的邊軍全部折了進去,還把朝廷如今置於如此窘迫的態度,很多朝臣都對他十分不滿。

要不是其已經戰死殉國,眾人不好揪著逝者不放,影響自己形象,恐怕蔡華早被批成北晉罪人,受國內百般百姓唾罵了。

當然,蔡華之所以能保住身後名,更多的還是歷陽帝有心維護,當初蔡大將軍可是歷陽帝一手提拔上來的,二者感情甚篤。

雖然歷陽帝也深恨蔡華無能,累死三軍,淪喪國土,直欲殺之而後快,但知道蔡華自殺殉國後,歷陽帝想起往日種種,終歸還是心軟了,沒有向蔡華繼續追責,而是把此事掩蓋下來,低調處事。

此時,歷陽帝看出了上官野等人似乎對自己處理蔡華之事有些不滿,不由眉頭一皺,景王一直在側觀察,看到父皇這般模樣,暗道不好,趕忙出來打圓場,轉移話題。

“父皇,既然西周敢來犯境,我們北晉也不能怕他,如今兵力不足,莫不調些九門提督府的京四營兵馬。”

其實,在景王心裡,更想的是呼叫禁軍,不過他一個皇子說這是太過敏感,只能退而求次說九門提督府了。

歷陽帝聞言陷入沉默,聖京作為北晉國都,自有兵馬坐鎮,其中主要分兩部份。

一部是禁軍,共十萬人,由禁軍大統領、泰國公黃胄統領,禁軍作為天子親衛,護衛宮城,所佩戴的裝備軍械乃北晉諸軍之首。

另一部,隸屬九門提督府,共二十

萬,由九門提督革雷霆統領,下轄東西南北四營,故也稱京四營。

值得一提的是,京四營的裝備糧餉待遇,在北晉軍中僅次於禁軍。

在北晉軍中,禁軍和京四營一般被統稱為京軍,這個詞,一般情況下並不是個褒義形容,北晉諸軍部隊都認為京軍只是裝備好,但都沒怎麼上過戰場,不會打仗,所以很是看不起他們。

對京軍的這個認知,又以歷經百戰,號稱北晉第一精銳的邊軍的最為盛行,從死人堆裡殺出來的驕兵悍將,自然不會對京城的這些衣甲華麗,卻手寸血的“少爺兵”們有好感。

而身為天子親軍的京軍們自然不甘“少爺兵”這個稱號,其一度和邊軍鬧的很僵,嚴重時,雙方曾發生多次械鬥。

嗯,邊軍全勝…………

所以,歷陽帝自己對京軍的戰力也有些含糊,另外,他也有些捨不得把自己的嫡系部隊派上戰場,

…………

在場的眾臣都看到了歷陽帝臉上的沉默,紛紛緘口不言。

說實話,禁軍和京四營的情況很複雜,初中有不少勳貴、朝臣子弟在此任職,如果被派到戰場,家中子弟萬一出了事,人家搞不好會遷怒出主意的人,歷陽帝和景王身份尊貴不懼怕這個,他們犯不著得罪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朝中還可以從別處調兵,情勢可控,所以眾臣才會這麼淡定,覺得京軍動不動都可。

如果是情況危急的時候,估計眾臣就沒什麼得罪不得罪人的憂慮了,就是皇子近親,該上也得上。

歷陽帝沉默,眾臣緘口不言,景王處境頓時有些尷尬,他看著一旁低頭不語的端王,心裡想著要死一起死,於是,開口拉端王下水。

“三皇兄,您覺得該不該調京四營的兵馬。”

四下正是沉靜,景王一開口,所有人都看向了端王,端王眉頭一皺,心中暗罵景王不當人子,面上卻不慌不忙的站出來,對歷陽帝道。

“父皇,兒臣以為,京四營護衛國都,不可輕動,但邊關告急,缺少兵馬,京四營乃軍中精銳,又豈能駐京不動,所以,具體如何,還得父皇定奪,”

端王此言一出,景王忍不住譏笑道:“弟還以為三皇兄有何高見,沒想到也只是車軲轆話,來回說罷了。”

“哈哈。”

端王笑了笑:“四弟既然如此笑我,想必早有高見,不妨一談。”

景王被噎了個倒仰,他自然贊成京四營出兵的,可是見歷陽帝如此猶豫,他也不好再開口支援,不然顯得同他逼迫歷陽帝做決定似的。

當然,情況沒那麼嚴重,但景王看端王不出頭,也不敢再多說了。

…………

兄弟倆在這鬥心思,歷陽帝卻是考慮好了,他抬頭淡淡撇了兩個兒子一眼,端王和景王立刻噤聲。

沒有理會兩個裝鵪鶉的兒子,歷陽看向今日議事一直沉默的一個國字臉中年人。

“狄愛卿。”

“臣在。”

狄毅,北晉前將軍,領軍負責鎮守聖京周邊地區,最近剛剛被歷陽帝調來京城待令,明眼人都知道,歷陽帝有意讓其去邊境幫彭闊海。

“朕命你在京四營挑五萬兵馬,從你本部挑五萬人馬,然後抽調各地府軍五萬,共計十五萬人馬,七月之前趕到將軍關。”

“臣領命。”

狄毅性格寡言少語,面對歷陽帝的重任也只是鏗鏘有力的三個字。

歷陽帝對狄毅的性格有所瞭解,沒有在乎,讓其起身,然後看向兵部尚書莊嘉。

“莊卿,由兵部下令,命各地抽調鎮守兵馬,合計十五萬,星夜馳援將軍關。”

“微臣領旨。”

“錢卿。”歷陽帝又看向戶部尚書錢班。

“臣在。”胖的跟個球一樣的錢尚書站了出來。

“這三十萬大軍一到將軍關,糧草軍械必將不足,戶部這邊一定要跟的上,記住,此乃國戰,任何人敢伸手動大軍的錢糧,朕誅其族。”歷陽帝目露殺氣。

錢班沒有立刻回話,反而沉吟了片刻,回道:“微臣要時刻注意大軍錢糧供應,恐怕無法分心他事,所以,臣請陛下恩准龍驍校入駐戶部,監察錢糧動向。”

嘖………

所有人都對這個胖胖的錢尚書另眼先看,誰不知道龍驍校是皇帝的特務組織,其把這些殺星引進戶部,誰還敢亂伸手。

而且,如果戶部出了事,動手作惡人的也是龍驍校,和他無關,反而戶部出了成績,他這個尚書卻是格外露臉。

呃,這是胖子心思好生毒辣啊!

眾臣心思波動不談,歷陽帝卻對錢尚書的舉動很是滿意:“臣準了。”

錢尚書退下,歷陽看向群臣:“此番朝廷出動四十五大軍,幾乎賭上了國本,這算賬只能剩不許敗,朕望諸君在這段時間,戮力同心,擊潰西周。”

“臣等遵旨。”

眾臣拜倒,而歷陽帝的目光卻看向了邊境的方向,口中輕不可聞的唸叨道。

“太祖、父皇保佑,大晉必勝…………”

相關推薦:仙俠:我們老祖太強了美食田園:巧手孃親養萌娃為師實在是太弱了身為師尊的我回來了